让朗读重回我们的情感和生活

2017-12-28 08:41蒋肖斌
高中生·青春励志 2017年11期
关键词:王明情书老奶奶

蒋肖斌

如果说“读书是世界上门槛最低的高贵”,那朗读,大概是门槛最低的艺术形式。这项人类几乎天生习得的技能,因为电视节目《朗读者》的热播,被带到我们的面前。

节目组还在各地设置了移动朗读亭。一天,一位75岁的老奶奶在亭子里读了老伴给她写的情书。那天是他们结婚50周年的纪念日,病床上的老伴用唯一能动的手,把圆珠笔绑在手臂上,用了两个小时,给妻子写了一封歪歪扭扭的情书。这封别人难以辨认的书信,老奶奶每一个字都背得出。走出朗读亭,她泪如雨下。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副教授王明军说:“声音有色彩,有温度,有个性,能直扑人的心灵。声音的意义在于人类情感的唤起,营造一个更加鲜明的意象。朗读一定要回到具体的人、具体的故事。哪怕你不专业,读得不顺,有口音,但那是从你心里发出来的声音,与你的身体、生活结合在一起,与我们共处的语境产生共鸣。”

听到一首歌,也许你会想起某个时代,但如果这首歌是某个人当年给你唱的,那就是你的私家记忆与时代记忆的交融。所以,同样的,我们读一篇文章,也能回忆起当年读的时候,在你身边的那个人和与你有关的那些事。

在中国古代,文章一定是要读的,甚至“词”这种文学形式,本身就是为了唱。像“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也说明了朗读的必然。

而且,很多文章形式在诞生之初就是为了朗读,比如宣言、公告、诏书。“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在古代,无论是关于祭祀还是关于战争的文章,都是要读出来的。

现在,我们从小学习语文,顾名思义,语和文是连在一起的,而且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先语后文———先说话,再写字。只是到了更高年级,除了某些专业的学生,考试就只考写文章,朗读被慢慢弱化,脱离了教育范畴。

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中,朗读变成了纯艺术的活动,更多与艺术演出画上等号,不再是口说我心,而是變成了表演,以至于很多年轻人一听“朗读”,脑海中会浮现出那些夸张的表演———“啊!母亲!”“啊!祖国!”

王明军说:“这用行里的话说,就是拿腔拿调。自诩专业的人,一上台,就自然地做出了抒情状、叙事状、激动状。当然,也许他是真激动,但因为有了‘腔调,就削弱了个性。其实朗读离普通人不远,只是它展现出来的样子离我们远,形式主义带来疏离感。”

《朗读者》等节目的出现重新定义了朗读,让朗读重回我们的情感和生活。对普通人来说,朗读可以随时发生。至于什么是适合朗读的文章,这与每一个朗读者所处的认知阶段相关。同样一句“白日依山尽”,小学生和大学生都能读,只是大学生可能会有更广阔的意境和更深远的想象。

现在,线上有《朗读者》等朗读节目的热播;线下,也有不少年轻人热衷于参与各类独立书店、出版文化机构组织的朗读活动。在王明军看来,这些活动并不只是大城市文艺青年的专属:“朗读是表达情感的方式,而情感不分年龄与身份。设想,一个打工者,辛苦了一天,突然收到一封从老家寄来的孩子的信,他轻轻读出来,一定会心潮起伏———这是我们人类所共有的感情。不同艺术形式的流行程度不能一概而论,朗读可能无法超越KTV,但随着我们阅读习惯、思维习惯、心理安静程度的增加,朗读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喜爱。”endprint

猜你喜欢
王明情书老奶奶
走过318
追问高原
老奶奶的汤匙
不是这么算的
不一般的熊
6万字的情书
暖暖的等
喊狗
写给电影人的情书
龙门这边(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