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生产的临产孕妇检测抗凝血酶III(AT III)的临床意义

2017-12-28 13:17史昕赵黔琴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7年7期

史昕 赵黔琴

[摘要]目的:探讨正常生产的临产孕妇抗凝血酶III(AT III)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ysmexCA70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对632例正常生产的临产孕妇及500例体检正常且未孕的女性AT III进行检测。结果:正常生产的临产孕妇AT III活性低于健康非孕女性(P<0.05)。结论:正常生产的临产孕妇AT III的检测对产后出血及其并发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预测、预防和及时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詞]正常生产的临产孕妇;抗凝血酶III(AT III)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居我国目前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其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至3%,产后发生出血极其容易导致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发生,对产妇生命构成严重威胁,如果发生羊水栓塞,引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必然极易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本文对正常生产的临产孕妇抗凝血酶III(AT III)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为正常生产的临床孕妇产后出血及其并发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预测、预防和及时治疗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2月至2016年6月本院产科收治的正常生产的临产孕妇632例,年龄18至42岁,平均27.4岁,设为观察组,再选取体检未出现心血管,肝,肾疾病并且凝血功能正常的健康非孕女性500例,年龄16至42岁,平均26.4岁,设为对照组。

1.2检测方法

两组研究对象均在清晨采集空腹静脉血1.8mL加入含有0.2mL的枸橼酸钠抗凝管中,1:9抗凝充分混匀后3000r/min离心10分钟,并且均在1小时内测定完毕,使用SysmexCA70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进行血浆AT III的测定,测定过程完全按照厂家提供的说明书严格操作。

1.3统计学处理

计量数据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AT III活性比对照组明显减低(t=24.672,P<0.01),见表1。

3讨论

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凝血和抗凝血是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促进和抑制血液凝固的物质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这样就构成了凝血机制的自我控制和调节。妊娠是一种复杂的生理过程,其凝血因子Ⅱ、Ⅴ、Ⅶ、Ⅷ、Ⅸ、Ⅹ等可升高到原水平的150%至500%,这样就致使抗凝血功能的相对减弱,抗凝血和凝血机制发生着悄然的改变,从而导致生理性的高凝状态,这种过度的高凝状态其实是一种机体生理性保护机制,这样可以防止正常生产时过量出血,可是这样也是容易形成血栓的原因之一。在这种高凝的状态下,由于产妇在生产过程中的一些诱发因素的作用,容易使得组织凝血活酶类促凝物质进入血液,消耗大量的凝血因子,极易使产妇出现凝血功能障碍,造成产妇在生产过程中和/或产后发生出血。

抗凝血酶III(AT III)是由肝脏和内皮细胞合成的依赖肝素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是人体最重要的抗凝物质,其主要作用是抑制或灭活各种有活性的凝血因子,AT III与凝血酶通过精氨酸一丝氨酸肽键相结合,形成AT III凝血酶复合物而使酶灭活,肝素可加速这一反应达千倍以上。AT IlI与肝素及凝血酶结合,发挥其抗凝作用,其抗凝作用大约占体内总抗凝作用的70%,AT III是现在临床上评估高凝状态测定的良好指标,妊娠期之所以容易出现高凝状态是由于AT Ⅲ与活性高的凝血因子结合形成复合物而被消耗降低造成的。

本文结果显示,正常生产的临产孕妇血浆AT III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由于AT III活性改变要早于其它凝血时间的改变,由此说明在临产孕妇中检测AT III对预测产后出血及其并发血栓栓塞性疾病预测、预防和及时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在日常工作中和产科医生沟通也得知对于AT III活性减低的产妇,在生产前会密切关注,随时做好产妇在生产过程中和/或产后出血的准备,防止出血后更多的并发症出现,所以测定AT III活性在条件允许的医院检验科是非常有必要的。

(通讯作者:赵黔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