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盛:自我进化是一切

2017-12-29 21:31傅盛
创业邦 2017年12期
关键词:弱点本能障碍

傅盛

自我进化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它有非常多的障碍,其中最大的障碍就是ego。

我写过“认知升级”,后来想,升级之后呢?怎么才能做到持续不断地成长?

唯有自我进化。

一个人真正的成长,就是不断自我进化。这也是《原则》(Principles)这本书最核心的思想,也是我这次想分享的书籍。《原则》的作者叫雷·达里奥(Ray Dalio),美国对冲基金教父,被称为“投资界的乔布斯”。国内的万维钢《精英日课》也解读了这本书,我认真听了一遍。

作者本身是个实干家,不是理论家,写这本书也不是简单地给结论,而是以非常缜密的西方哲科思维的逻辑推演。他将一个人所需要的人生原则和工作原则,像亚里士多德的第一性原理一樣,一点一点,一层一层,逐级推演,总结出简单可遵循的原则,非常强悍。

我按自己的理解摘取一部分分享给你们。

每个人都可成为自己的shaper(塑造者)

一个人最大的障碍就是自己。这障碍,不是人本身,其实是思维。改造思维的关键是让自己成为一个shaper。

几乎所有伟大的人都是shaper,他们有极强的愿力和能力改造自己,如同健身房的身体塑型,本质相通:肌肉根据锻炼长成新的样子,人的思维也同理。

如果把人看成一个独立的生命体,当生命处于1.0阶段,它开始产生信息交换与流动;当生命处于2.0阶段时,它就能成为一个对自己的生命进行改变的shaper。

动物却不行,动物只能靠基因突变完成进化。而人是可不断进化的,从生命2.0,甚至生命3.0、4.0,走向AI和生物科技。

人和动物最大的不同,就在于自我进化的能力。《原则》里有一句话非常精彩:要么进化,要么去死;进化是宇宙中最强大的力量;它是唯一永恒的事情,它驱动着所有的一切。

我们要相信这个原理。

人这一辈子也是进化的,我们可以通过进化改变自己。身体能变瘦,思维模式也可变高级。

当一种思维训练逐渐变成一种思维模式,长在自己的身体里,就会内化为一种本能。假以时日,这些思维和推理,慢慢会变成一种很好的直觉。

而这种精妙的直觉,从来不是灵感一现。别人夸赞你某方面感觉很好,所谓感觉,无他,唯手熟尔。

天天观察,天天琢磨,反复思考,不就形成了一种能力吗?这就是shaper的路。

想象自己是一台机器:目标-训练-结果

我们应该从更高的层面看待一切事物,包括自己。比如,把自己想象成在一个大机器内运行的机器,并且知道你有能力改变你的机器,以产生更好的结果。通过将你的结果与目标进行比较,可以确定如何修改你的机器。

“我”,既可以是这台机器的使用者,也可以是这台机器的设计者,两种角色必须清醒划分。很多人只把自己当作机器使用者,而忘记了自己也可以是一个好的机器设计者。只有记住这一点,你才有可能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先有一个目标,通过machine训练后输出一个结果。而machine本身,在于人和设计。

如果把自己想象成一台机器,我们该怎样去设计这台机器?我总结了五个步骤:

第一,选择目标。你的目标可以有不止一个。

第二,看看你距离目标有什么障碍,有什么问题。

第三,诊断。你要发现这些问题的根本成因是什么。

第四,设计一个计划去解决问题。

第五,去做。

其实跟做产品一样,发布看bug,看bug,看A/B测试,一个App就是这么进化的。人也是这么进化的。

我们总会遇到问题,但不要因此停滞。不要把问题看成结果,要把问题看成过程,否则就会陷入担心害怕,不愿尝试,不敢犯错。如果不经历问题,你就没法诊断,不知道自己弱点何在,你就无法客观真实地面对自己,何谈自我进化?

我常常看到身边人成长不起来,就是因为他们不相信这点,不相信自己是本因,不相信自己是一切,封闭地认为别人才是一切,环境才是一切。

一旦出状况,就喜欢抱怨不公、运气不好。事实上,我们应该承担所有后果。因为,哪怕运气最不好的时候,你也能做出更好的选择。

我曾经说过,即使所有条件都不变,重来一次,你要能干得比上次更好,这才是成长。

只有把自己假定为50分,才能成长为60分、70分、90分,永远没有到100分的时候。如果你认为自己已经到了100分,你就没有自我进化的可能性,也就会失去目标感。

尤其处在高速竞争的行业里,我们能找出的放弃的理由,太多了。但,目标不是渴望。目标是你为了一件事情能够去争取,甚至放弃别的事情,这才是你要达成的目标。

自我进化的最大障碍:ego

自我进化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它有非常多的障碍,其中最大的障碍就是ego(自我)。

ego是非常感情化的东西,它会给你建立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因为你不喜欢犯错误的感觉,你的本能就是总想强行辩驳,别人一批评你,你就怒了;因为你害怕面对复杂的东西,你就总是希望把问题简单化。你的出发点不是为了面对现实,而是充满了“我我我我”——这就是ego造成的障碍。

然而,大多数人所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无法客观地看待自己和他人。这导致他们一次又一次地遭遇自己的弱点和别人的弱点,全是对自我的保护和辩驳。

这是人的本能反应,也是非常正常的状态。

你的自我意识会成为进化的障碍,让你无法看清楚自己。有两个“你”在战斗,它们试图控制你,以致你看不到意识里的盲点。

坦率地讲,很长一段时间,我也很难摆脱ego对自身的影响。我这两年有一个非常非常大的成长。我开始习惯于站在第三方视角审视我自己或者我经历的事情——也正是猎豹遇到的各种问题,让我能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理解这些事情——然后再去总结我是不是做错了什么。如此,对现实作深刻反思,而不是自我保护。

有时候,人的身体里是有两个生命体,甚至多个生命体在来回博弈。我们以为自己只有一个ego,其实不是。你的一次行为,或一个决定,有时都不是你说了算,而是你身体里的很多个ego在大脑里投票产生的决定。

千万别认为“我非常强,所有都在我的掌控之下”。其实,你是被投票决定的。

我们多次说过,人的大脑实际上会发声争执。争论中的一派是人的各种情感,主要由大脑的杏仁核区负责,属于潜意识。比如别人一批评,我就不高兴,一说话就怕犯错,这都是人的本能,是几十万年进化的结果,基本都是动物属性。

另一派则是理性,主要由大脑的前额叶皮质区域负责。理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最重要的素质,我们的理性思考是有意识的。

如果你真要追求真理,你就应该让理性思维占主导。反过来,如果你只是想表现出来很正确,那你就是让感情占了主导,被杏仁核“绑架”了。

人就是这样的,当问题发生时不能面对,找很多理由获得心理安慰,让自己觉得舒服。这种生存本能,刻在了人类的基因里。

问题在于,这几百年变化太大,这种生存本能即便在人类文明社会是有效的,但发展到近代,人最终还是要去追求真理——具体来说,就是对现实的精准理解,这是取得成果的根基。所以,清醒区分ego是你认清和了解事物本质的前提。

自我进化的救生圈:极度开放和极度透明

《原则》这本书提出了一个很好的方法解决以上问题——激进的开放,即多样化听取意见,实践极度开放。

每个人都要深刻认识到也许你并不知道最好的答案,甚至要多去征询那些值得信赖的持反对意见的人。记住,你在寻找最好的答案,而不是你能想到的最好的答案。

思想的分歧是门艺术,要懂得欣赏。

我曾经说过,要趴在地上看对手,保持“空杯心态”,谦卑地去面对一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战胜自我的盲点。

今天知识更新这么快,每个人看到的事物都是有限的,盲点会造成巨大的认知障碍,结果就会表现为:认知感官通道封闭。

什么意思?就是你看到的东西太有限,加之ego的自我辩护,常常就会出现一种情况:你根据有限的视角先作了判断,但这个判断有可能是错的。

想象一个场景:当别人向你讲述一个很陌生的事物时,你没听过,这时你的第一个本能就是防守。一旦防守模式开启,别人再说什么,你根本听不进去。听不进去,就会产生主观情绪。

人性最大的弱点就是主观情绪。只有能跳出自我限制,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审视自己的弱点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高手。

我认为,核心就是要开放。千万不要封闭。《原则》这本书这部分讲得非常精彩,书中说:封闭的人时常打断别人发言,开放的人则善于倾听和引导对方发言;封闭的人常说“我可能错了,但是我认为……”,开放的人知道何时陈述,何时提问;封閉的人不喜欢被挑战,开放的人永远保持好奇。

当一个人封闭起来,谈什么也谈不进去。要放在商场上,这就很要命。每一场战争非常难打,只有极度开放、极度透明的人,才能克服困难,一起往前走。

今年,猎豹遇到很多问题,我在想,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你会发现,团队要形成共识,挺难的,说服都说服不了。转型其实不是最难的,难的是跨入新的领域后大家能相互理解。

普通人做事总是把“不伤害自己的感情”放在首位,一天到晚担心这个,害怕那个,特别脆弱。如果一个人能够克服这些弱点,明确自己是谁,自己想要什么,应该怎么做,他就会非常坚定,对生活充满掌控感。

这是一种境界。我也没到这个境界,正在进入,至少没有担心害怕了。当然会有焦虑感,但我开始享受。

猜你喜欢
弱点本能障碍
Unable to read as a teen, now a PhD student儿时读写难,现今已博士
阅读理解专练(三)
用道
逆本能
吉米问答秀
跟踪导练(四)2
心灵休憩
选择障碍症
没有弱点和两个弱点
没有弱点的前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