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在园意外事件的家园沟通策略探研

2017-12-29 14:24康灵敏
成才之路 2017年35期
关键词:家园沟通意外事件幼儿园

康灵敏

摘 要:在幼儿园内发生意外事件,让幼儿、教师和家长都很难受。教师和家长的沟通如果不当,还会引发更多矛盾,早打预防针、妥善处置、妙用鼓励等家园沟通策略不仅能妥善处理意外事件,还能使家园互相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关键词:幼儿园;意外事件;家园沟通;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35-0073-01

幼儿园的孩子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的运动功能还不完善,身体的各个器官系统未发育成熟,在接触外界时,常常发生跌倒损伤等意外事故,防不胜防。再加上幼儿活泼好动,对外界充满好奇心,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常常发生各种意外事件。有些意外事件可以避免,但也有些意外难以避免。发生意外事件后,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如果不当,往往会引发更多矛盾,而有效的沟通不仅能妥善处理意外事件,还能使家园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一、早打预防针,化意外为预知

小班新生入园之前,老师要召开家长会,针对幼儿园意外事件给家长打“预防针”,首先向家长详细介绍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在幼儿园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小班阶段的幼儿刚刚从家庭生活步入社会,他们还不太会与同伴相处,往往容易发生抓伤、咬伤等意外事故。中大班的幼儿身体协调能力增强,他们喜欢运动,在幼儿园里容易发生摔伤、磕伤等意外事故。接着,教师要利用图片、视频等让家长了解在幼儿园常见的意外事故事例,如一位幼儿在集体活动中坐在小椅子上没掌握好平衡,突然身体前倾摔下来,下巴磕到桌子受伤了。同时请家长讲讲孩子在家发生的意外事件,让家长对孩子发生意外事件的责任有个客观认识,最后对家長提出相应的安全方面配合要求:如及时帮孩子剪指甲,不给孩子穿带有亮片、珠子等细小装饰品的服饰鞋帽,经常检查孩子的口袋有没有放危险物品等,让家长知道避免幼儿在园发生意外事件是家园共同的责任。

这种给家长提前打预防针的方法,让家长对幼儿在园的情况有一个客观、清醒的认识,不会认为孩子进了幼儿园就是进了保险箱,没有任何意外的发生,更不会认为在幼儿园发生意外就是因为老师没有负责,而是认识到有些意外是难以避免的,对家长冷静对待意外事件给予积极的心理暗示。

二、妥善来处置,化被动为主动

户外游戏时,小Y和小Q在奔跑时撞到了一起,小Q的额角撞到小Y的脸颊上,将小Y的脸颊撞破一个口子,流了不少血。老师立即和保育员一起将两个人送往附近的医院进行治疗,同时通知其家人。老师将孩子送往医院后请医生先处置伤口,协助医生将小Y的伤口包扎好。等小Y和小Q的家长赶到医院时,并没有看到想象中孩子受伤鲜血淋漓的场面,看到的是孩子的伤口已经包扎好,老师正抱着安慰的场景。看到这样的场面,家长们紧张、担心的情绪有所缓解。老师先将发生意外的缘由介绍给家长听,然后告诉家长处置的过程,表扬了孩子在清理伤口时的勇敢表现,并对意外的发生向他们表示歉意。只是擦破点皮的小Q家长看到小Y的受伤比较严重,主动去付清了医药费,态度比较诚恳,而小Y的家长也很识大体。在以后的几天,老师通过带小Y去换药、提供适合的饮食、帮助寻找消除疤痕的药物等方式给予温暖的照顾。小Y的奶奶知道了以后还专门到幼儿园感谢老师的用心关照,一件意外没有引发纠纷反而让家长对老师更加信任。

发生意外后,教师要本着“救援第一”的原则立即救治幼儿,然后处理问题,积极主动与家长沟通。沟通的时候要注意语气及语言的内容,不能让家长感觉到老师有推诿的迹象。意外的发生让家长很难受,但意外发生之后老师及时处置、用心关照、承担职责等行动家长也同样会看在眼里,为家园之间的有效沟通增添润滑剂。

三、妙用鼓励,化干戈为玉帛

幼儿玩游戏“推小车”的过程中,当小车的LL被HH不小心踩到了手指,手指有点红。组织游戏的老师发现后有些害怕,因为LL的奶奶是出了名的“护短”型家长,知道孩子被踩到手指不知道会怎样闹。老师拉着LL的小手耐心了解事情的经过,给他的手指贴上了一个小贴画,说:“这个小贴画是奖励给勇敢的小手指,虽然被踩了,但是坚持没有哭,真是个勇敢的孩子!”LL得到了小贴画的奖励,表情立刻由阴转晴。老师轻轻地帮LL揉着手指又接着问:“手指还疼吗?”LL说:“刚才还疼的,现在不疼了!”老师说:“看,勇敢的孩子连疼痛都害怕,所以现在疼痛就不敢来找你了,今天放学时就由你勇敢地把这件事告诉奶奶,好吗?”LL听了用力地点点头。放学时,奶奶来接LL,LL蹦蹦跳跳地迎上去,拉着奶奶的手把整件事告诉了奶奶,奶奶看着孙子活蹦乱跳的模样也开心地将孙子接走了。

家长们并非蛮不讲理,每个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痛苦都会感同身受,有些家长能理智客观地分析情况,有些家长则比较情绪化。发生意外情况后,教师要根据情况及时妙用一些教育策略安抚孩子的情绪,家长看到孩子的情绪好也就不会斤斤计较,化干戈为玉帛。

四、结束语

总之,发生意外事件是大家都不愿看到的事情,在平时的工作中教师应该用心尽责去照顾幼儿,对幼儿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尽量避免发生意外事件。发生意外事件之后,教师不能惊慌失措,而是要冷静处置,采取有效的策略与家长进行沟通,妥善处理好意外事件。

参考文献:

[1]杜春玲.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的有效途径[J].宁夏教育,2014(04).

[2]吴景华.幼儿在园意外事件处理之策略[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6(11).endprint

猜你喜欢
家园沟通意外事件幼儿园
脑筋急转弯
脑筋急转弯
爱“上”幼儿园
新常态下创新家园共育工作实践初探
快乐家园,快乐沟通
“心”的实践,新的收获
论意外事件在侵权法上的抗辩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