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2017-12-30 11:15俞喜琴
无线互联科技 2017年14期
关键词:电子技术基础电路中职

俞喜琴

(江苏省吴中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 苏州 215104)

“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俞喜琴

(江苏省吴中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 苏州 215104)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下,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是职业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保证。“电子技术基础”是中职电子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内容抽象,中职学生基础薄弱,对学习兴趣不浓,传统的课堂教学注重老师讲学生听,严重限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大大降低。文章就“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改革实践进行了研究,希望能为职业学校电子技术的教学提供一些建议。

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改革;有效性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下,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是职业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保证。“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内容繁多,理论抽象,而职业学校学生的基础知识普遍比较薄弱,学生在学习时很难完全听懂并掌握其理论内容,经常会感觉内容枯燥难懂,易产生畏难情绪,甚至厌学。若教师还是灌输式讲授,通过大量的习题来迫使学生学习电子技术,这显然是一个被动接授知识,强化储存的过程,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主体地位,教学效果将事倍功半,甚至低效、无效。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如何提升中职“电子技术基础”课堂教学效果,已成为当前课堂教学不可忽视的问题,笔者作为一名专业教师,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想法。

1 教学理念先进化

教师在教学当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教学活动的设计者,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指导者,对课堂教学的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教师在中职“电子技术基础”课堂教学的活动当中,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全新的有效性教学理念,明确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根本价值,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2 教学内容合理化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分析和设计方法、调试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科学思维方式以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为今后可能从事的职业打好基础。因此,基于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职高教育的培养目标,我们在备课时要注意合理选取教学内容,要围绕技术应用能力与素质培养这条主线来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要淡化理论讲解、原理分析、公式的推导,要加强学生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操作技能、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备课时不要只限于教材本身的内容,教学内容的组织要结合学生实际,制定明确教学目标,合理确定内容取舍与详略,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电子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因此,教学内容除了必讲的基础经典电路外,还要不断吸收新营养,把电子技术的新理论、新工艺、新器件、新技术充实到课堂中。还要善于将教材与其他学科联系、与生活生产联系、与职业岗位对接。

3 教学方法多样化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是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途径。

对于现在中职学生来说,知识基础和心理素质都参差不齐,作为“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任课教师,若只注重完成教学任务,忽视了学生的起点、成长需求和实践体验,单一的教学方法一贯到底,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上课效率将大打折扣。要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就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启发引导、自主探究、任务引领、理实一体等方法,将学习内容转化为任务、项目或具体的活动,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充分彰显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激发学生自主、自觉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比如在安装稳压电源时,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工作场景,在实施计划过程中,组装调试环节,先将学生按照企业生产的场景和角色进行分工,设线长、副线长、操作工等不同岗位。线长除了完成自己的任务之外,还负责本工组内的组织、协调、指导、监督等工作。由副线长带领同学们认识、清点元器件并检测,保证元器件质量,各线组相互补充。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应该注意的事项,如整流桥中二极管的极性不可接反等。通过体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活跃课堂气氛,教学效果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中职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对纯理论的内容兴趣不高,但是对专业实践却兴趣较浓,喜欢动手操作。例如在学习基本放大电路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先降低要求,让学生先做一个简单的门铃电路,让学生边做边学,先做后学,通过做让学生体验成功,再让学生探究放大电路的工作情况,使学生获得了发现新知的成就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明显提升。

4 教学手段现代化

基于“电子技术基础”这门课程的自身特征,该课程既有较抽象的理论分析,又有较具体的实践应用,传统教学中,理论分析和具体实践相对较为脱节,对其进行理论分析时,很抽象不够直观形象,学生无法感受到电路的实际应用,易产生厌学情绪。在新形势下,高新技术迅速发展,积极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不仅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还能打破空间与时间的限制,从多个角度全方位地刺激和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以其新颖、直观、动态的形式、交互性强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按照“适时、知度、适当”的原则,应用多媒体(远程教育)技术的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CAI)技术,可以把讲课、演示和实验生动、直观地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边听、边看、边想、边做的一体化、个性化的学习机会,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极大地丰富了课堂的内容。如教学“静态工作点设置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这节内容时,静态工作点设置的是否合适,会出现什么现象,光讲理论学生是难以理解的,如果利用多媒体技术做成动画,展现静态工作点合适时的图像,以及工作点不合适时出现各种失真图像,学生从图像就可以很直观理解静态工作点设置是否合适对放大器正常工作的重要性。又例如在讲解整流滤波电路时,学生对如何将交流电变成直流电一直很难理解,教师在黑板通过画波形来解释,学生觉得太抽象,如果用多媒体技术结合仿真软件来实现,那就会让学生看到整个变化过程,而且会看到实际的直流电是脉动直流电,这样脉动直流电的理解问题也迎刃而解,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如在讲解整流滤波电路、负反馈对放大电路的性能影响、555电路应用等,仅仅在黑板上讲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抽象而枯燥,学生很难理解接受,若选用仿真平台软件如multisim,它不仅有较完善的各种元器件模型库和几种常用的分析仪器,能进行电路的设计,并及时对电子电路进行详细的分析。指导学生利用仿真平台,将电路的工作情况、功能、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关系等以数字或图形的方式实时显示出来,形象直观,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让枯燥无味、难以理解的复杂事物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其基本理论及应用电路的理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 教学评价多元化

在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中,课堂评价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种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在教学评价时,应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护,注重学生个体的发展与变化,在关注知识技能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学习情感态度的发展以及学习的过程,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来指导评价,让学生在教师的评价中获得自我发展的信心和动力。教学是一个动态的持续过程,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都应贯穿评价活动,中职学生学习能力、兴趣参差不齐,有的理论方面学得好,有的专业实训方面学得好。因此不能用单一的手段评价课堂教学效果,要不断优化评价手段、评价主体,完善过程性评价内容,如对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现实表现情况进行价值上的判断,包括课堂纪律、学习态度、课堂活动、课外作业和时间、团队表现、职业素养、安全操作等要素。评价方法可以包括理论考试评价、操作考试评价、合作型考试评价、口头型考试评价等,多元化的评价,帮助学生不断认识自我,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从而使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进而高效地学习。

6 教学反思经常化

教学反思是教学过程不可忽视的环节。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对一名任课老师来说,要想不断改进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效率,就要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经常性的反思。每一节课后,针对课前的教学设计方案,根据上课的情况、学生的表现等进行剖析、总结,想想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哪里,不足之处在哪里,是教学方法问题还是学生问题,有没有完成预设的目标。通过反思知道自己教学中的优点、缺点,在以后的教学中取长补短。教师经常性反思的过程其实就是教师自身成长和教学业务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也就是意味着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提升。

7 结语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职业教育质量提升永恒的话题,只有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才能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最终实现。教师要不断学习,提升自我素养,把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作为自己日常教学的目标,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知识、技能、情感全面发展的主阵地,从而实现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

[1]顾伟.谈“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应用[J].中国职工教育,2013(6):124.

[2]周亚罗,王莎莎,程锐涵,等.提高电子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研究[J].考试周刊,2015(69):168.

[3]陈卫涛.基于体验式教学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研究[J].考试周刊,2013(75):124-125.

Study on the teaching reform practice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Foundation”

Yu Xiqin
(Wuzhong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Suzhou 215000, China)

Under the request of the new curriculum teaching reform, it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ies of the vocational schools. The “Electronic Technology Foundation” is a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of electronic specialty in secondary school, and its content abstract, weak foundation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lack of interest in learning, the tradi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 pay attention to teachers told the students listen that seriously restricting students’ enthusiasm for learning and creativity, classroom teaching ef fi ciency is greatly reduced. This paper studies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Foundation”, hoping to provide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teaching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in vocational schools.

Electronic Technology Foundation; teaching reform; effectiveness

俞喜琴(1976— ),女,江苏苏州,高级讲师;研究方向:电子电工教学。

猜你喜欢
电子技术基础电路中职
电路的保护
巧用立创EDA软件和Altium Designer软件设计电路
基于MATLAB模拟混沌电路
基于行动导向的中职《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