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习惯的思考

2017-12-31 10:19郭晓琴
学校教育研究 2017年5期
关键词:良好习惯习惯班级

郭晓琴

一、习惯是什么

汉语词典里的解释一般是指长久养成的生活方式。我个人更喜欢网上搜到的解析:习惯,就是在某种时间、某个地方、某种条件下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的一种比较定型的动作和行为。每个人都有自己多方面的习惯,如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习惯、工作习惯、交往习惯等。习惯有良好习惯与不良习惯之分,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心理素质良好的重要表现,是形成良好个性品质的重要基础。

二、如果没有养成好的习惯会带来什么后果

前段时间看了一本关于犯罪心理学的小说,小说里分析了好多犯人的“成长”过程,最开始,他们的行为都不至于构成犯罪,比如,打碎邻居家的窗户玻璃,跟伙伴间的小打小闹,悄悄拿了家里的一元钱……他们在这些小问题中感到愉悦,如果没有得到良好的引导,他们还会继续他们的行为慢慢形成习惯,有了这些习惯后为了满足越来越大的心理愉悦,他们的行为也逐渐扩大,最后甚至犯罪,比如,杀人,抢劫,报复,绑架……这让我想起了大家常常说的一句话“小时偷针,大时偷金”。

三、怎样才能养成好的习惯

习惯并不是一天就能养成,它需要较长一段时间,重复的练习。每个人的每种活动和思维等必然都会形成一种习惯,习惯它具有一种惯性,可能不经意间你就会形成一种习惯,也可以在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中形成,良好的习惯需要有意识地训练!

培养一个好习惯,我们先要研究它的重要性,了解了它的重要性可以促使我们培养它的强烈愿望。不管是克服一个坏习惯还是培养一个好习惯都并非易事,我们还要理性的去分析所培养的好习惯的必要性、可行性,避免头脑一热,盲目的做 ,最终半途而废。另外,我们的习惯犹如一棵有根、有干、有枝、有叶的树,相互之间并不独立,像我们有与人交往的各种习惯、吃饭的习惯、穿着的习惯……任何一个小问题也是整个习惯体系的体现,但,培养好的习惯并不是一次抓住所有问题,全面宣战。所有的习惯又有主次之分,不能大树的树干生病长虫,而你只顾着给树叶擦去浮土。因此当我们了解了习惯对人生和命运的重要性后,要对准备培养的习惯做统筹安排,分清主次,明确先后,有计划有步骤的去培养,是有效的方法。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习惯的培养也是一样,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习惯培养的前三天是关键,一个习惯真正养成需要一个月左右,因为根据美国科学家的研究,一个好的习惯养成为21天,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所以一个观念,如果被别人或自己验证了21次以上,它一定会形成你的信念,同时,当你成功培养了一个好的习惯,一定会使你尝到成功的喜悦,而真正一个好的习惯养成了它就会在你无意识中自动为你管理,为你服务。

美国著名教育家曼恩说:“习惯像一个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有坚持不懈的努力!

四、幼儿园孩子的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一)活泼好动

幼儿总是不停地做各种动作,不停地变换活动方式。幼儿好动的性格特征,有助于儿童形成勤快、好劳动的良好品质。

(二)好奇、好问

幼儿的好奇心很强,儿童喜欢提问。

(三)易冲动、自制力差

这是幼儿性格的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千万不要错过0-3岁早期开发的机会易受外界情景或他人的影响而情绪激动。行为变化,或者因为自己主观情绪或兴趣的左右而行为冲动。幼儿心理与行为受外界刺激和自身主观情绪的支配性很大,而自我控制能力较差。 幼儿又具有坦率、诚实的性格特征。他们的情绪、思想比较外露,喜怒形于色。对人真诚,不虚伪。

(四)易受暗示,模仿性强

幼儿往往没有主见,常常随外界环境影响而改变自己的意见,受暗示性强。幼儿的模仿性很强。他们喜欢模仿别人的言语、动作和行为。

人的习惯一旦养成,再要改变,总不是那么容易,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所以说,幼儿园孩子的可塑性很强,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期。好的引导会带给孩子好的习惯,坏的的影响同样会给孩子坏的习惯。

五、怎样帮助幼儿园孩子养成好的习惯

(一)家庭教育中孩子的习惯养成

第一,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理智的家庭氛围;

第二,要关心、帮助孩子搞好学习,给孩子固定一个学习的地方,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对孩子成长来说非常重要;

第三,要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品德,让孩子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做诚实、正直、有责任感的人;

第四,要保护好孩子的心理健康,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幼儿园又要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呢

1.需要适当给孩子确立规矩

班级根据实际情况,设立一定的常规制度,并严格按制度教育孩子。如:饭前便后要洗手,不独自离开教室老师视线以外的地方,同伴间的分享……

2.用合适的方法教育孩子

当孩子出现不良的行为时,老师及时对行为做分析。

3.适当的方法教育孩子

比如,给孩子一个正确的示范,或者采用正面激励的方法等。

4.班级老师统一要求,形成合力

如果班级老师对孩子们的要求不一致,这会给孩子们带来很大的困惑,不知道到底应该怎么做,也就很难形成良好的习惯。所以,当老师统一要求后,班级里每位老师无时无刻都在关注着孩子们的习惯,孩子们的好习惯更快的养成!

5.给孩子做个好榜样

作为老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文化修养。因为成人的言传身教对幼儿的影响非常大,从细微的一件小事,到成人的人生观、世界观都会对幼儿产生全方位的影响。在教育孩子上,不能只通过语言来对孩子加以引导和教育,更重要的是要做孩子行动上的楷模。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好,这样才能提高教育效果。

6.整合教育资源,家庭、幼儿园合力培养

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不是通过幼儿园或家庭某一方的努力就能奏效,而是需要家庭和幼儿园合力,共同培养教育。作为老师,我们需要及时和家长做好沟通,统一要求,合力培养孩子好的习惯。

(三)除了家庭和幼兒园,社会对孩子习惯的培养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之所,亦是教育之所,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幼儿园孩子通过模仿而学习,好的社会给孩子们好的榜样,孩子们模仿习得好的习惯,相反,浑噩的社会将带给孩子们无尽的灾难!

猜你喜欢
良好习惯习惯班级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习惯
班级“无课日”
习惯
上课好习惯
辽宁省盘锦市注重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好习惯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小学体育教学中良好习惯养成策略探究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探索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