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农村学生写作的情趣

2017-12-31 10:19廖沃豪
学校教育研究 2017年5期
关键词:趣事内容农村

廖沃豪

作文教学处处听到一个“难”字,尤其是我们农村学校。学生喊“作文难写”,老师叫“作文难教”。深入思考,分析一下作文教学的情况,其实所难的,在很大程度上是我们教师未有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写作情趣。

歌德的“哪里有兴趣,哪里就有记忆。”(《新东方经典语录大全》)这句话确实说到了点子上。我坚信,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伴随着情绪、情感的体验。一个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一旦对所学内容产生好奇,就会激发出乐于完成任务的情感。

文章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应。叶圣陶曾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作文论》1924年)在农村这块广阔的天地里,有着深厚的民间文化底蕴,淳朴的民风民俗,诸多发人深省的故事,这些丰富多彩的生活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但是,我们如果不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不让他们写所熟悉的、爱写的事物,学生就会觉得没有材料可写、望题生畏,俯首咬破笔头也无从入手,变得厌倦作文,甚至于为了完成任务,翻箱倒柜,抄袭别人习作应付了之。这样既达不到作文教学的目的,也提不起学生作文的兴趣。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情趣呢?

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认为,要先从所写的内容入手,写自己所亲身经历过的农事、乐事、趣事、新事、美事……

从内容入手,写农事。这是农村学校学生最喜闻乐道的话题。如果作为一个有心人,只要留心观察,善于观察,就会不难发现农村这个广袤的天地,并不比城市生活单调,而是一个诱人的、令人神往的五彩缤纷的世界。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用充满探究的目光去洞察充满泥土气息的、独特的农村事物,搜集积累写作材料,然后指导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素材,写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如: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这时,让学生跟随家人在绿油油的甘蔗地、菜地、豆苗地里除草、松土、施肥;秋收季节,在田里收获水稻,在地里挖番薯、剥花生;星期天或课余时间,煮饭做家务,饲养家禽,房前屋后开辟菜园,试种蔬菜,在家长陪同下去游泳、钓鱼、挖老鼠……事后趁热打铁,结合课文读写训练重点,指导学生练写简短的叙事、状物的文章,回味劳动的乐趣。“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由于写作题材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为他们所喜闻乐见,加上学生生活中体验细致,印象深刻,因而表达欲望强烈:有的叙事抒怀;有的借景抒情;有的借物喻理;有的借物喻人。这样,学生便有话可说、有事可叙、有情可抒,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变生活内容为作文内容。从根本上使学生认识到,原来作文也只不过是这么一回事。

从内容入手,写乐事、趣事。作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学生们所经历过的乐事趣事固然是不少的。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就要扬其所好,顺其余兴,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为学生安排某种有意义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如:在那春暖花开的日子里,组织学生春游;在那月明星稀的夏夜,引导学生聆听蛙叫虫鸣,观赏萤火虫;在花好月圆的中秋佳节,让学生共邀明月、共叙天伦;在秋高气爽的重阳节,组织学生放风筝、慰问长者;在寒意袭人的冬日,也可到水稻田焗番薯、捉老鼠……在农村这个充满无限生机、隐藏无比乐趣的“题库”里,让学生深刻感知生动鲜明的形象,以玩为媒介,指导学生练笔,描述欢乐的场面,表达愉快的心情,让丰富多彩的生活成为他们永不枯竭的写作源泉。在作文记下一件件他们永不忘怀的、绚丽多姿的趣事,变“要我作文”为“我要作文”。

从内容入手,写新事。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尤其是学生,对新鲜事物极易感兴趣,街谈巷议、江湖把戏、花开草动……无不萌发好奇心。他们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又极易被具体形象的事物所吸引。因此,在作文指導时,可设置与写作内容相应的情景,让学生参与生活,并置身于特定的氛围中,使他们的情感活动参与写作过程,引起情感共鸣,为再现生活提供表达基础,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一节指导学生自拟题目写叙事记人的文章时,我正在给学生进行写前指导,学生们也正在听得入神,忽然小华和“捣蛋大王”气喘吁吁地跑到教室门口,“报告,迟到”一声,我和学生的思路都被中断了。我转头看见“捣蛋大王”全身湿淋淋的样子,刚才讲课时那和蔼可亲的神态不见了,突然厉声质问,诸多指责,好在同伴小华为他抱打不平:他俩在上学路上。听到远处传来:“救命呀!……”的呼叫声,我俩立刻循声赶去,看见塘基上站着一个小学生模样的小女孩在急呼救命,塘中一个小孩正在拼命地挣扎,他顾不上脱衣服便“扑通”一声跳进水去,救起了小孩,好在他懂水性,水也不很深……我听后,当即向他赔礼道歉。这时,他笑了,同学们也笑了……

当即,我向学生进行了一些安全知识教育,然后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捣蛋大王新传”“迟到”“上学路上”等一组题目,让学生们选题、审题、立意构思,独立练笔。由于题材新鲜,真实。且又刚刚耳闻目睹了一些情节,学生觉得有趣,都纷纷挥笔疾书起来。

从内容入手,写美事。在日常生活中,美的事物是不乏其例的。爱美、求美是人们的天性。因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加强美感的体验,调动写作积极性。如:要指导学生写记人叙事的文章,可在学校开展的“学雷锋,做好事”等系列活动中,比比谁的心灵美,比比谁做的好事多。引导学生兴办图书角,多为班集体献书;义务修理桌椅;到老人院或孤寡老人处打扫卫生;节约零用钱、压岁钱五保户家慰问、送温暖;为贫困山区儿童献爱心……时时处处关心集体、尊老爱幼、助人为乐。让学生表现出纯真的意念、美好的心灵,进而引导学生捕捉学生中的闪光点,以语言文字来表现美、塑造美。这样学生练笔就兴趣浓、选材思路广,还培养了学生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

由此可见,对我们农村学校的学生来说,作文也并非一件难事。主要我们老师指导得法,善于引导学生体验生活、观察生活,那么学生就能顺理成章地表达生活了,就会变“抄袭作文”为“自能作文”,过去一提起笔就昏昏然的“无话可写,无事可写”的局面,就一定能得到彻底改善,写起作文来也就自然而然会文思泉涌,笔下生辉了。

猜你喜欢
趣事内容农村
春天的趣事之狼狈逃窜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
街头趣事还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