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化学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2017-12-31 10:19胡春燕
学校教育研究 2017年5期
关键词:科学素养化学科学

胡春燕

曾经在网上听到董仲蠡教师的演讲:“教育的意义”,做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深深的被震撼了。是啊,我们的教育,已深陷在“应试”的泥潭,我们做到了教书,而恰恰忽略了育人,而育人恰恰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其中的。有人说理科的教学是理性的,是具体的,谈什么思想性。恰恰相反,我认为,在理科的教学中,一样可以有德育的渗透,化学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学习习惯的养成,团结合协作精神的养成,关注环境问题,关注食品安全意识的养成等,都是德育教育的内容,都是在育人。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不仅是教学大纲中对培养人的需要,也是学生学好化学的需要。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是教师完成教学的重要主成部分。要做到这一点,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兴趣的激发就是触发知识兴趣的爆发点。在化学的教学中,运用良好的导入设计、运用各种探究性实验、运用多媒体技术,运用图片的直观性、视频的影视效果等,创设教学情境,都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

学习习惯的养成应贯穿于整个化学教学的始终, 在实验教学中,在科学探究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从实验中认知,从探究中验证,并将所学运用于实践,从而认识到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生活,服务于实践,从而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

二、科学素养的养成教育

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使学生在科学的实验中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首先,要少看多做。

化学试验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手段,传统的实验教学存在着学生看实验多,做实验少的弊端,新课程一改旧教材“演示多、动手少”的状况,充分发挥实验作用,淡化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的界限。把大量的实验分散在“活動与探究”“学习与实践”之中,把大量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动手做实验、为学生亲手做实验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新课程及目标的要求,灵活掌握,不但要应用好教材中的实验,也可以围绕目标适当安排。

其次,把验证性实验转变为探究性实验。

把“验证性”实验转变为“探究性”实验,就是要充分发挥实验的知识功能、情感功能与技能功能,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来完成科学的探究活动,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在实现这一转变时,教师对新课程中探究活动的多样性和不同的水平层次、探究活动中要素的多少、教师指导程度的强弱、探究问题的来源、探究场所的选择等问题都要慎重考虑,只有这样实验才能发挥其在教学中的应有作用,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探究功能。

最后,把课内实验与课外实验相结合。

化学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它与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的联系非常密切。在现实生活中值得研究、探讨的现象随处可见,如铁的生锈、鸡蛋放入醋精中浸泡会上下浮动,最后变为软皮蛋、用苏打与食醋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用双氧水与生马铃薯(做催化剂)制取氧气、用红黑水在水中的扩散探究分子的运动等,让学生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课外实验,把化学实验由课内完成拓展到课内外结合进行,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化学的理解、开拓视野和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

三、团结协作精神的养成教育

学会与他人共处与合作,是适应社会发展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当代青少年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的娇惯、溺爱,生活环境的优越,使他们很容易滋长以自我为中心的娇纵习惯,缺乏合作精神。所以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是提高学生自身修为的重要一环,而这种协作精神的养成,需要渗透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如在解答开放性习题时的共同讨论,培养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互为补充。使学生有更多互相交流、共同切磋的机会,认识到与他人合作能使自己思想更广阔、更深刻。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让学生自己组合一起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交流、共同解决问题。通过参与式的交流合作,让学生在平等民主的基础上与他人互相合作,发挥同学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启发的教育作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在学生分组实验中,有意识培养他们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实验的内容,让学生在实验中体会到,与人合作能更好地解决问题,更易成功。

四、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养成教育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的科学。化学本身就充满了唯物主义辩证法,为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提供了基础。因此教师应结合教材,结合学生实际将智育与德育有机结合起来。在化学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以化学知识为载体,自然地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五、爱国主义教育

在初中化学课本上,介绍了许多我国在科学领域的成就和一些科学家的爱国事迹,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同时,在学习中,学生们也会发现我国现代化学技术与世界先进技术间的差距,认识到我国现阶段化学水平还比较低。而未来的世界强国就是科技强国。教育学生明白:中华民族要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发展科学技术。从而改变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做到心中有国家。只有这样,我们的祖国才有未来,才有希望。

六、环保意识与食品安全意识的养成教育

如今的中国,科技飞速发展,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食品安全等问题也日益严重。教材中关于温室效应、汽车尾气、水体污染、白色污染、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的学习,是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的素材,在教学中运用这些知识点,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学生从自身做起,为环境保护做到应尽的义务,是每个化学教师必需担负的责任。

同时,教学中应结合生活中实例,渗透食品安全问题,使学生认识这些不安全食品的危害,但要避免负面影响,运用得当,可以激灵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从而将关注食品安全,关注社会发展当成自己的责任,不断提高自身修为,不断认知、不断提高。

猜你喜欢
科学素养化学科学
让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学科的交叉渗透教学中得到提高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