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新生班级凝聚力建设的路径研究

2018-01-01 05:40胡文靖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凝聚力班集体成员

陶 漫, 胡文靖

(1.安徽科技学院 管理学院,安徽 凤阳 233100;2.安徽科技学院 动物科学学院, 安徽 凤阳 23310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和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是两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文件,是高校辅导员、班主任开展工作的基本遵循。两个文件传达出非常清晰的信号:学生班级是高校学生管理的最基本单元,是学生工作的基础和关键点。做好班级工作就为其他学生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作为辅导员、 班主任,必须牢牢把握班级建设这个根本,在加强班级建设上,狠下功夫,做大文章,出好成效。

加强班级建设,必须把握其立足点和落脚点。立足点是班级的现状和现实需求,落脚点是学生成长成才和成功。准确把握这两点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班级的现状和现实需求包含两个方面:班级整体的情况和学生个体的需求;学生的成长和成功的阶段性、递进性和多样性的特征。怎样更好地整合班级建设的立足点和落脚点,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班级凝聚力是班集体建设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发挥着极其关键的作用。

1 凝聚力研究的简要回顾

凝聚力是一个复杂多变的概念,关于其内涵和外延国内外研究者从来没有达成高度共识。最早提出凝聚力概念的是美国群体动力学派心理学家科特·列文。他认为凝聚力概念应该关注个体如何知觉与某个特定群体的关系。此后的研究者沿着这个思路出发,大多从个体的角度来定义凝聚力。Festinger认为凝聚力是一种合力,这种合力是作用于群体成员、促使其留在群体中的各种因素的集合。这些“因素”是后来的凝聚力研究者重点关注的。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开始从群体和组织的角度来审视凝聚力问题。Janis强调群体本身特点的重要性,即“成员看重群体成员身份和想继续保留这种身份的程度”。Zaccaro等人注意到凝聚力的分类,提出可以将凝聚力分为任务凝聚力和人际凝聚力。他的观点和研究视角对凝聚力的后续研究提供了重要指引。Araon提出了社会情感凝聚力和工具凝聚力的概念,指出用动态的视角来审视群体凝聚力的形成和发展更符合逻辑。李海等提出组织凝聚力的概念,认为群体只是组织的一个部分,将现有群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引起个体忠诚度的连锁反应,最终构成群体静距离的网络即组织凝聚力[1]。刘敬孝关于国内外凝聚力研究的评价中提出,作为变量输出的结果,凝聚力是多因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影响凝聚力的因素包括人际、结构、组织和情景。研究还指出,凝聚力不但影响群体和组织的绩效,还对个体、群体和组织变量具有影响作用[2]。

李海等人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尽管关于凝聚力的定义繁多,但大多是基于两个理论视角,演变大体遵循两条发展脉络。两个理论基础是:社会认同理论是指对成员身份的认同,是个体对团队和其他成员表现出积极态度、情感和行为的基础,也是凝聚力的基础;社会交换理论认为成员间的互动和粘合,构成了凝聚力的实质。“发展脉络是从吸引力——团体目标——归属感,形成了目前凝聚力内涵的主要维度;二是从模糊的‘作用力’、‘吸引力’细化为‘任务’、‘情感’、‘工具’或‘社交’等层面来理解凝聚力内涵”[3]。这一脉络充分体现了凝聚力内涵的丰富和可延伸性。

已经有较多的实证研究表明,凝聚力对群体绩效的影响是复杂、多方面的。石冠峰等在关于凝聚力研究的评述中指出,就一般情况而言,高凝聚力群体的绩效要好于低凝聚力群体[4]。李海等对美国和我国香港银行业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显示,“凝聚力会增强群体成员的团队精神和效率,进而改善群体绩效。因为高凝聚力群体的成员会有更高的工作承诺,更愿意为群体努力工作,因而会产生高绩效”[5]。

尽管研究者的立足点不同,但有一个共同性:早期的凝聚力和投入对团体的发展至关重要。国内对凝聚力问题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如何解决凝聚力理论的跨文化适用性,如何利用其来探寻中国文化背景下的组织管理实践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2 班级凝聚力与学风建设的关系

学风是班级学习风气、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等的综合体现。优良学风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涉及到多种因素。例如,合理学习目标的确定、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学习活动的有效组织等,这些因素和班级凝聚力息息相关。班级凝聚力既表现为班集体对班级成员个体的吸引,又表现为班级成员个体对班集体的归属和依恋。班级凝聚力的强弱会显著影响到班集体对班级成员个体的吸引程度和个人对班集体的认同和依恋程度,从而影响到班级学习目标、学习氛围等的有效达成。个体学习目标的确立、学习活动参与的深度和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班级学风的状况。反过来,班级学风的状况又会对班级凝聚力的建设产生作用。一个是促进了凝聚力建设,另一个是阻碍或破坏凝聚力的建设。从两者的关系来看,班级凝聚力和学风相互促进。因此,紧紧抓住班级凝聚力建设这个根本,就会为学风的端正和成效的提升打下牢固的基础。

3 加强新生班级凝聚力建设的有效路径

凝聚力建设涵盖多个要素,它的结构与功能是系统整合各要素的结果。新生入学以后,基本是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活动。如何紧紧抓住新生刚入学的有利时机,尽早谋划落实班级凝聚力建设,从而为后期的班集体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是需要辅导员、班主任认真思考和实践探索的重要课题。从目前来看,新生班级凝聚力的建设至少包含以下四个方面:共享目标、群体领导者、激励约束机制、班级文化。

3.1 确定班级共享目标

凝聚力形成的前提条件是群体目标一致。如果班集体成员个体目标与班集体共享目标一致,个体就会被班集体所吸引,产生较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因此,从新生班级形成之初,辅导员、班主任就必须有意识地去引导塑造班级的共享目标。在这方面,一定要多花时间和精力投入,帮助班级同学整体分析、引导成员个别思考,并形成班集体共享目标的初步框架。班集体作为一个组织,它的目标是多维的,涵盖学业、生活、人际、活动等多方面。确定班级共享目标的过程,也是个体思考如何度过大学生活,更好地完成学习、成长等多个任务的过程。班级共享目标既有长期的也有短期的,而且是可以动态调整的。其次,班级确立共享目标的过程也是确定共同竞争对手的过程。共同竞争对手的出现,会加强组织内部的认同,使群体成员更加看重群体内部的身份。班级共享目标的不断实现或达成,也会帮助班级成员产生自豪感、荣誉感和成就感,强化班级成员的身份认同。

确立班级共享目标需要注意的问题:一是共享目标的确立应该是班级成员广泛参与认真讨论的结果,而不是辅导员、班主任或班委主要干部独自作出的,要体现目标形成过程的民主性,如此才能调动成员努力达成目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共享目标的确立要符合班级的实际情况,既要具有一定的高度和难度,又是经过全体成员共同努力可以达成的,体现共享目标的可实现性;三是班级共享目标应该是分层次分阶段的,在终极目标上可以是高度概括和高度凝练的,注重理念引导。在具体目标上,应该是明确的,便于量化统计。

3.2 构建班级管理团队

班级领导者主要组成人员应该是辅导员、班主任、班长、团支书、学习委员和其他人员,其组成具有很强的伸缩性,可以采取3+X或4+X模式。

高校学生班级成员的成长经历高度相似、年龄相仿、空间相近、规模较小等特征,都为发挥领导者的影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首先,辅导员、班主任的角色定位要准确。辅导员、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该发挥何种作用如何发挥作用,在管理实践中有不同的声音。对高校学生班级来讲,班级成员大都是成年人,他们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其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潜力巨大。群体成员的特征决定了辅导员、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该是引导、辅导、督导为主,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主,而不能成为包办一切的管理者。在大学四年的学生班级管理实践中,辅导员、班主任的角色要顺势而为、动态调整。在大一阶段,辅导员、班主任主导的成份多一些、引导指导的成份少一些;大二阶段,引导督导多一些,主导指导少一些;大三大四阶段,引导指导多一些,督导主导少一些。这些都需要辅导员、班主任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如此方能准确把握介入班级建设的程度,凸显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主意识,加速班级的自我成长。其次,要根据互补性强的原则来选择班级主要学生干部。关键要选好三人:班长、团支书、学习委员。选择时主要看学生干部的理解力、领导力、执行力、团结力。对学生干部来说,要给权力、给培训、给考核,三位一体的干部培养模式才能充分激发他们的工作活力、动力、压力和战斗力。最后,要重视非正式群体领导者的作用发挥。非正式群体领导者是指那些不愿意担任班级干部,但基于个人魅力,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对班级部分同学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成员。他们在关键时刻,往往能促进或阻遏班级目标的有效实现。因此,要加强鉴别,把握“适当重视、加强引导、注重约束”的十二字原则,善于发挥非正式群体领导者的积极作用,限制他们的消极作用。

3.3 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群体规范对于群体成员了解互动规则,把握言行,明确群体目标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高校学生班级管理实践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激励和约束机制的有效建立。基本上每个高校都有校本特色的《学生手册》,它是班集体和班级成员大学期间活动的基本遵循。因此,要高度重视《学生手册》的学习,必须组织学生认真学、系统学、反复学、经常学。《学生手册》的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一是激励导向的内容。如奖学金评审,优团优干评选等;二是约束导向的内容。如学生行为规范、违纪处理办法等;三是指导导向的内容。如外宿办理程序、助学金评定规则等。在遵照执行《学生手册》各项规定的基础和前提下,各班级可以尝试建立具有班级特色的规范或激励约束机制。在建立和执行班级特色规范上,要突出“早、严、细、实”四个字。所谓的“早”,是指具体规范建立要早,丑话说在前头,规矩立在前面。所谓的“严”,指执行要严。以人为本不错,但松是害,严是爱,不管不问要变坏。所谓的“细”,指要进一步细化学生手册的部分规则,体现操作的现实性和可行性。如助学金评定过程中,学生家庭贫困,平时学习不勤奋,考试作弊违纪被处理是否还有享受助学金的资格?所谓的“实”,指的是实实在在,应对新情况提供真办法解决真问题。

3.4 精心塑造班级文化

凝聚力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是群体文化。“文化可以立国,它是一个国家的心灵和大脑,它的思想有多么深厚、它的想像力有多么活泼、创意有多么灿烂奔放,彻底决定一个国家的真实国力和它的未来”[6]。同样,文化可以立班,决定一个班级的整体风貌。班级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受大学文化的熏陶感染又丰富创新推动大学文化的发展。好的班级文化会让成员产生强烈的和谐感、荣誉感、自豪感和成长感。不同班级的文化截然不同、各有特点。一个班级的文化既可以表现为班级口号、班旗、班级LOGO等有形标识,也可以表现为成员的精神风貌、相互关系。如何打造优良班级文化,发挥文化的引领、熏陶、感染和教化作用,需要辅导员、班主任认真思考,并作出合理的安排。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和着手:一是塑造共同愿景。愿景是人们永远为之奋斗希望达到的图景,它是一种意愿的表达,概括了未来目标、使命及核心价值,是最终希望实现的图景。文化愿景的形成必须来自成员的广泛参与,只有参与,才能凝聚班级意识,产生文化认同。一个班级成长的目标是什么,四年后的班级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状态,班级的特色和特点是什么等等,需要进行深度思考、顶层设计和实践探索。二是形成文化氛围。文化氛围是指某一特定群体所独有的文化氛围。高校学生班级文化氛围主要是进取、分享、包容、快乐四个方面。进取文化氛围的营造包括典型示范、目标激励、整体提升;分享文化氛围的营造要抓住关键节点,如集体生日、微信QQ平台等;三是实施文化建设举措。辅导员、班主任要善于借鉴和运用比较成熟的班级文化建设技巧和方法,如新生刚入学时的心理拓展活动,强化班级人际沟通的团体辅导,内容丰富的主题班会等等,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合理加以运用,会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凝聚力班集体成员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如何增强班级凝聚力
“如此凝聚力”
论当代高校青年教师团队凝聚力的提升
对增强兵团凝聚力吸引力的研究
人心齐,泰山移
传承中国女排精神:加强大学生班集体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