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字箴言
——《学记》中的教师教育

2018-01-01 07:37王丽琳
安康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学记比喻孔子

王丽琳

(西南大学 教育学部,重庆 400715)

《学记》是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最早出现的教育理论专著,约在公元前四至三世纪,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作为《礼记》49篇中的一篇,其基于儒家的思想,无所不包,内容涉及教育作用、教育目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等。郭令吾认为:“《学记》是人类有史以来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以教学论为主的教育专著。”[1]陈澧指出:“若以此为法,学术由此而盛,人才由此而生矣。”[2]教师教育的思想贯穿《学记》始终,如“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本文将就其中“喻”的思想进行阐述和评析,以期为当下教师教育提供思考和启示。

一、“喻”是什么

研读《学记》,文中多处出现“喻”的相关表述。如“故君子之教,喻也”;“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罕譬而喻”;“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喻”可理解为告知、开导、明白、比喻。许慎《说文解字》:“谕,告也。”《广雅·释言》:“谕,晓也。”《论语·里仁》:“君子喻于义”。将“喻”解释为“晓也”。又如《孟子·告子下》:“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三国志》:“前后告喻,曾无悛改。”“喻”为“晓喻,开导”。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谕,告也。凡晓谕之人者,皆举其所易明也。”与此同时,先秦诸子选择将“喻”作“比喻”讲,释义为“打比方”。如《孟子·梁惠王上》:“王好战,请以战喻。”又如《庄子·齐物论》:“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说文解字》:“譬,谕也。譬犹匹也,匹而喻之也。”“喻”在《学记》中更加侧重于引导和比喻,“君子之教,喻也”。

二、“喻”为了什么

(一)作为一种修辞手法

关于比喻的定义,早在先秦就已有相关论述。《墨子·小取》:“辟也者,举他物而以明之也。”简言之,比喻就是聚焦相同点,用一种事物对另一种事物进行表征。孔子用“北辰”喻德政,用“松柏”喻节操[3]。其言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孟子可以说是这方面的集大成者,《孟子》全书二百六十一章,有九十三章用了譬喻,累计达一百五十九个。《孟子注题辞》道,此“长于比喻,辞不迫切,而意以独至”。《告子篇》中“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孟子用“杯水车薪”来比喻说明有些人对“仁”的认识浅薄,浅尝辄止,用“仁”不成功,反认为“仁”不济事。荀子主张教师要有善用比喻的能力,做到“小辩而察。见端而明,本分而理”[4]。汉语比喻可以说是汉文化中的一种重要现象。用具体感性的事物引出抽象的理念,让所称事物更加具体形象,增加理解的想象力和可能性。语言学家玛丽·巴特松说:“没有比比喻更能影响人的东西了。”比喻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模糊性特征,这种模糊性带来的并非含糊不清,而是创设了更大的想象空间,达到一种含蓄表达却凝练形象的效果。

《学记》集先秦儒学大师之大成,继承和发展了教师的语言能力素养。从其整个行文上看,不乏使用比喻的修辞。如“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学为人师,需要具备简约通达且富有深意的教学方式。用“善歌者”来比喻教师所从事的教学工作,旨在说明“继其志”的含义。善于唱歌的人,总是能带动周围的人一起歌唱;善于教学的老师,要想带动学生去实现他的志向,必须注重自身的教育教学语言。《孟子·离娄下》:“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约而达,即简洁准确、通顺达意。《荀子·儒效》:“君子隐而显,微而明,辞让而胜。”《诗经·鄘风·载驰》:“视而不臧,我思不远。”微而臧,即隐晦含蓄、美妙诙谐。《史记·吕太后本纪》:“刑罚罕用,罪人是希。”罕譬而喻,即言少深邃。如此而已,教师方能使“继其志”。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教师要学会恰当使用比喻,借助于譬喻名言、经典,有助于学生深入思考和认知建构,实现巧妙的融会贯通。

(二)作为一种教学方法

为人师者,必先善喻,方能善育。有人曾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这里的“喻”,为启发诱导之意。启发式教学,作为一种教学原则和方法,与注入式教学相对,最早由孔子提出。《论语·述而》中提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朱熹有言:“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5]待学生“愤”“悱”之后,教师才去启发引导。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后,老师给予点拨指导,实现“开其意”“达其辞”。启发诱导在于解决教师教学主导性和学生积极自主思考之间的矛盾,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其学习的主体地位。《论语·子罕》中有言:“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论语》(颜渊篇):“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谁敢不正?’”孔子多采用这种一问一答的方式,体现出其循循善诱的教育特征。可以说,孔子不仅是启发式教学的提出者和倡导者,更是名副其实的实践者。

《学记》明确地指出:“凡学之道,严师为难。”故有“君子之教,喻也。”《学记》继承了孔子的启发诱导思想,又进一步提出启发诱导的目的和方法。“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学记》将教师的专业特质聚焦于“善喻”二字。这是一种教学能力的体现,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显性标志。有的学者将其定义为教育能力素养,即指保证教师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基本操作能力[6]。“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和易以思”的理想效果。与此同时,《学记》还对现实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批判,指出“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照本宣科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不顾学生的接受能力,不能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忽视学生作为教育教学主体的存在。至此,“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教师注重引导而非强迫和牵制,鼓励督促学生,进行适时正确的引导,有利于调动主动性、启发自觉性、增强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

(三)作为一种交流方式

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喻”作为一种交流方式,实现教学主客体之间的良好互动。在这里,教师善喻即善寓,实则“寓教于乐”,即在非正式教学过程中或是愉悦的相处氛围下,进行知识的传授和智慧的启迪。真正好的教育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种无形之中的教学魅力。善寓之师能四两拨千斤,于繁复现象中抓住事物的本质,赋予教育的意义。“寓教于乐”的思想在《论语》中被多次提及。不管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还是“知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都强调“乐学”的重要性。“乐学”之人方能实现真正的学习。南宋朱嘉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中,提倡创建具有吸引力的学校,供学生自己选择,倡导学校教育要重视教师的“乐教”和学生的“乐学”。教育史上关于“寓教于乐”思想的论证和支撑,旨在看到教师“乐教”下的自在状态和学生“乐学”下的积极场面。

《学记》作为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理论专著,记载并阐述了先秦以来“寓教于乐”思想的渊源。“大学之教,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就学习而言,不仅仅局限于正规教学机构,还应有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练习。“正业”即现在教学大纲中的必修课,学校中的常规课程。“居学”在孔子看来,即《诗》 《礼》之类的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教学情感。正所谓“不兴其艺,不能乐学。”《学记》主张对学生实行乐教(“安弦”)、诗教(“安诗”)、礼教(“安礼”)。教师若能有效寓“居学”于“正业”,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切实落实素质教育,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单纯的减负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应该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设置多样化的课程类别,让教师和学生能够“寓教于乐”,构建和谐的学习共同体,实现教育的创生和发展。

三、如何“喻”

(一) “喻”的时机

“善喻”需要教师抓住最佳时机,在变化发展的动态教学过程中,适时而变,以取得教学的最佳效果。莎士比亚曾说:“人间万事都有一个涨潮时刻,如果把握住潮头,就会领你走向好运。”儒家一般称之为“可”。《学记》将这种思想概括为“时”。“必也,其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时观而弗语”,以“倾听者”的身份出现。“我们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倾听在于体现“强调对人的尊重”的主体性教育[7]。“当其可谓之时”,学生进行充分思考之后,还没有得到答案,老师才进行引导,否则“时过然后学,则勤学而难成”。《学记》中提到“大学之法”,教学时机作为一项教育教学原则,“喻”需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不陵节而施之”,不能超越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不同阶段给予不同引导。在错误事情发生前,及时引导至正确方向;在交流互动时,引导树立合作学习意识,实现“喻”下的“豫”和“摩”。可以说,教学最佳时机蕴含着极大的时间价值,实现预期教学目标的可能性更大[8]。为师者需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学会捕捉、创设和利用教学时机,从而达到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二) “喻”的条件

“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实现更好的“善喻”,必须做到“博喻”,即能够“叩其两端”。“博喻”指能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教师要“知至学之难易”,“知其美恶”后,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才能够广泛启发学生思维。教育教学工作者力争成为“善喻之师”“博喻之师”,才是教师应有的行为示范。《学记》的“博喻”教学旨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是一种把学生当作教学主体的教学方法[9]。围绕着“喻”这个核心概念,《学记》论证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必备要素。“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教师要做到启发诱导,前提条件是对学生情况的充分了解。《学记》指出学生学习常见的缺点有四种:一是贪多而不求甚解,内容繁杂;二是过于专注,知识面狭窄;三是不肯刻苦钻研,见异思迁;四是浅尝辄止,畏缩不前。“此四者,心之莫同也。”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针对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因材施教,“知其心”,才能“长善而救其失”,这是教师专业发展走向成熟的标志。“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只有在具备丰富的知识以及相应的教育教学技能,教师才能做到“博喻”,且“必也,其听语乎!”

(三) “喻”的方法

《学记》提出启发式教学的特征,即“君子之教,喻也”。理想的教学是启发式教学。“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这是一种艺术性的“善喻”。教师提出不同种类问题启发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启迪学生智慧,实现学、思、行的和谐发展。古代学者孔颖达认为,“若师能教弟子,如此三事,则可谓善教喻矣”。若能实现师生关系和谐、学生感到易学并能积极主动思考,这样的教师可谓是深知启发诱导的旨趣,即做到了“善喻”。“道而弗牵”,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道”是启发和指引。《论语·雍也》提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样才能“亲其师信其道”,“虽离师辅而不反”。“强而弗抑”,教学的艺术性在于督促和鼓励,让学生克服惰性,积极向上。“开而弗达”,教师启发学生思维,并非全盘托出,学与思相辅相成。《论语·为政》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善喻”的教师,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过程,运用自身的知识和技能探索发现。孔子的学生颜渊称赞他的老师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朱熹则将其概括为“博文约礼,教育之序也”。

(四)“喻”的过程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娴熟的教学技能,还需具备高妙的教学艺术。教学艺术是人的思想境界现实化的产物,表现在教师的善言、善问答,即所谓的教学语言艺术、问题教学艺术。“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教学语言外显于教师专业化综合素质,体现着教师教育成长的关键能力所在。“约而达”要求教师言简意赅,说理透辟,使学生精神振奋。“微而臧”指教师语言微妙幽默,契合重点。“罕譬而喻”指用少而精的比喻来说明抽象和深刻的道理。“譬”不是目的,是为了使人“喻”。孔子曾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另外,《学记》指出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做一个“善问者”,能够“先其易者,后其节目”,提问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与此同时,教师也应承担着“善待问者”的角色,“扣之以小则小鸣,扣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钟”要尽其声,教学要达到理想的效果,戒“躁急”“多言”,做到学生“力不能问”时,“然后语之”,最后使他们对问题“相说以解”。哲学家说:“少则得,多则惑”,故大学教师应为善教之师。

猜你喜欢
学记比喻孔子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十个比喻 说透人生
比喻
游园学记——北京君谊中学国际部
买椟dú还珠
读懂《学记》,读通自己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