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年前流行“男粉女蓝”

2018-01-02 16:39潘亮
环球时报 2018-01-02
关键词:中世纪粉色蓝色

潘亮

如今,“男孩蓝、女孩粉”让很多欧美家长吐槽为孩子选择新年礼物难以跳出生产商的“角色设定”。然而回溯历史,欧洲从中世纪到18世纪,绝对是盛行“男粉女蓝”的一段另类岁月。

在艺术史的数个世纪里,蓝色颜料来源稀少,制作复杂,据传只有在阿富汗一座山脉中的天青石中可以获取。当这种深蓝色颜料的制作方法传到威尼斯后,很快变成中世纪欧洲最为追捧的颜色,价格堪比黄金。因此只有在创作最重要的宗教人物或者能为提供最丰厚佣金的雇主(教堂)工作时,才可使用蓝色。这使蓝色成为圣母玛利亚的专属色彩,她的艺术形象十有八九是以身披蓝色斗篷或外衣呈现。那时的女性都以身着蓝色衣服、佩戴蓝色饰品为荣。

反观粉色,它既是玫瑰的颜色又是一个红色的“亚种”,在中世纪的社会颜色定义中被赋予热情、勇气、有男子气概等多重意义。这种粉红还常被和鲜血、胜利及蓬勃生命力联系起来,无论怎样都是朝气少年或者阳刚猛男的色彩。在中世纪骑士的袜子、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紧身裤等,都经常可以看到粉色。

现在,人们或许有些难以想象一个“男粉女蓝”的世界。然而自然界的色彩经过人类想象和加工,就再难保持中性,往往产生出人意料的结果。在古希腊时期,蓝色则是彻底的“男色”。史料显示,那绝对是一个重男轻女的社会。古希腊人特别青睐孕妇诞下男婴,因为生育男孩可以给家庭增添劳力、获取物质材料,而女孩被视为一家的负担,更要在举行婚礼时为其筹备巨额嫁妆。一个家庭产下男孩就是“上帝赐予的礼物”,父母要用天空的颜色——蓝色来为他穿衣装扮。而那个时期的女性并没有属于她们的固定颜色。

男粉女蓝统领时尚数百年后,终在18世纪被法国的蓬帕杜侯爵夫人打破。这位引发巨大争议的夫人是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的著名情妇、社交名媛。她凭借自己的姿色和铁腕,极大影响到路易十五的统治和法国艺术走向。一边是她幕后干政,将法国推向战争,引来千古骂名;一边她也凭借自己对美的见解在法兰西王室艺术留下浓重一笔。纪录片《宠妃秘史》称,从她19岁穿着粉红长裙以吸引国王眼球开始,她对艺术的天然敏感和擅长色彩搭配使她成为时尚的引领者。她主导了包括凡尔赛宫等在内多个宫殿的装饰设计,将洛可可这一漂亮、雅致、轻浮又罗曼蒂克的艺术风格和生活方式吹遍全欧洲。她为王室女性推行的淡粉色服饰,包括礼服、床饰以及当时绝无仅有的粉色瓷器等变成第一流行,这个经典的粉红因此被称作蓬帕杜玫瑰粉。自此,粉红成为代表女性娇丽、柔美及脆弱的专有代言色彩。

一战期间,法国士兵首次穿上“天蓝”色军装,除了为和他国士兵军服区别,也有研究表明蓝色目标比其他颜色更难以击中。男人蓝,女人粉的思想逐渐占领性别审美制高点。

美国马里兰大学史学家博莱迪在《粉和蓝,在美国将女孩和男孩区别开来》一书中指出,在上世纪40年代前曾短暂出现过为6岁前孩子统一使用白色衣物,以方便洗涤漂白的情形。但在二战后,美国制造业和零售业为促进消费,将男蓝女粉分别做到了极致。比如买脚踏车,若是买一辆蓝色的,只能由男孩子骑。家中女孩要骑车,就得再给她们买一辆粉色的。更不用说奶瓶、玩偶、床单、衣服和玩具等。有的家庭,连吃饭的刀叉和桌垫都要蓝粉分清楚。心理经济学家指出,刻意的蓝、粉区别让消费者总是购买双份,商家才是受“颜色经济”席卷的市场中真正的赢家。▲

猜你喜欢
中世纪粉色蓝色
蓝色的海豚岛(二)
粉调幽然
火山奇迹
粉色迷情
大海为什么是蓝色的
嘿!粉色男孩
中世纪的理性与信仰
蓝色的爱
新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