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宴四时春

2018-01-02 00:35韩达陈小庆
时代报告 2017年11期
关键词:焦作

韩达+++陈小庆

作为焦作市唯一一家融“焦作山水文化、历史名人文化、黄河太极文化、市花月季花文化”为一体的月季文化主题酒店——“月季花园酒店”和冯运富的名字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很多年过去了,冯运富还会常常想起,如果说在1980年,他刚刚参加工作,来到焦作的时候,单位里的领导没有考虑他的要求,一定坚持让他做基建工作,那么现在他一定是个建筑师,而不是烹饪大师了!如果,自己压根就没有来到焦作,而是一直在老家的村子里教书,那么自己会不会既不是建筑师也不是烹饪大师而是一个教育家了?再如果,当初自己高中毕业,没有去村子里学校教书,而是直接当兵走的话,现在会不会是个将军?

人生的路有很多条,在每一个分叉路口,都会出现多种可能,这可能就是命运的神秘之处吧!

世间滋味,冯运富可谓是最能品出那些不同的。在餐饮行业工作了三十多年,他成了一个可以把普普通通的材料加工成极品美味的人,从餐饮文化的美学角度来说,他创造了美味,实现了原材料与味觉的完美结合。

人生来就是喜欢追求美的,而美味可以说是人最原始最基础的一种追求,从古至今,人类文明的延续从来就离不开食物,所以古人云:民以食为天。而美食则是人生最重要的一种享受。

什么年代的美食最多?答案可能很多,但要让我回答,远的不说了,我会说,上世纪六十年代美食最多。这是一个很矛盾的答案。上世纪六十年代,很多人都经历过,年轻人也都听说过,那是个缺衣少食的年代。可正因为缺乏,所以才珍贵,那是个只要能吃的东西都会被当做佳肴看待的年代。那个年代可以说产生了數不清的美食家,人们把各种东西换着花样做,至今仍会津津乐道那时吃过的美味。

可以说是应运而生吧,冯运富,一个注定和美食打交道的人出生在那个年代的豫北乡下——河南获嘉县照镜镇照镜村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那是1961年8月,一个金风送爽的日子,院墙根的一株月季花正开得烂漫。

在乡下的日子虽然艰苦,可毕竟父亲在城里上班,一家人过得还算不错。童年里母亲变着花样把那些粗粮做出的各种美味至今仍回味悠长!槐花窝头榆钱饭,高粱面花卷儿玉米面片儿……哪一样不魂牵梦萦?除了过年,村子里谁家娶媳妇的话,大家还能吃到肉,那肉放了什么调料,冯运富几乎忘记了,应该只有盐和葱姜吧!可是为什么那么香呢?

冯运富忘不了在农村最艰难的一年,那是他上初中的时候,一天母亲拿着面袋去队里领粮食,却拿着空面袋哭着回来了,他吃惊地问母亲怎么了,母亲说因为工分不够,领不到粮食……领不到粮食一家人怎么吃饭呢?冯运富知道母亲没日没夜地辛苦,已经竭尽所能地去劳作了,却依然没能挣够足以换回全家口粮的工分。母亲的无助、难过、伤心可想而知。最后还是拿钱买了工分才有了粮食……

冯运富暗暗下了决心,以后的每一天,在早上上学前,他都五点起来去参加队里两个小时的劳动,挣点不多的工分,然后再跑去上学。下学时他每天都会收集树叶和杂草,运回家撂在猪圈里,再洒上些土,经过日积月累,猪圈里的粪变得越来越高,等冬季的一天,他早上四点就点着马灯拿着铁锨下到猪圈里起猪粪,那时毕竟是少年无畏,干不完活不吃饭,母亲把荷包蛋端来也不吃,开始穿得厚,干着干着就热了,到后来脱得就剩个背心短裤和胶鞋了,猪圈的墙开始很低,随着猪粪的起出越来越高,到后来每一铁锨都得撂很高才行……

少年冯运富创造了奇迹:一个人一天时间就起出三十六方猪粪!经过生产队检验,列为一等好肥,肥粪换工分!就这一下子,全家一年的工分就够了,这一年他们家从缺粮户变成了余粮户!

出身农村的冯运富还做过民兵,还是获嘉县第一批拖拉机手。可以说是农村的广阔天地锻炼了他坚毅的品质,打造了他结实的身板。

十八岁那年高中毕业,想当兵的冯运富已经领到了军装,就在自己从小的梦想即将成真时,却没能走成!看着别人跟着部队走了,冯运富心里那种难过无法形容!

后来冯运富便在村里的学校教起了书。当老师的感觉虽不说像当兵那样多么令人满意,倒也算渐渐安下了心。

如果就这样在村子里教书,说不定还会是个校长,甚至教育家呢!朋友们有时候会和他这样开玩笑说。

父亲的格局往往决定着孩子未来能抵达的高度,用时下流行的一句话就是:.父亲决定孩子飞多高,母亲决定孩子走多远!当时,在焦作市某公司搞基建工作的父亲,也许是因为在外面见世面多了,觉得让这么机灵聪明的孩子一直待在乡下不是长久之计,他应该有更大的天地。也许做父亲的知道运富心里还是有朦朦胧胧的理想的,虽然运富并没有提出什么要求,也并没有因为没有当成兵而意志消沉——看得出来他在村子里教书还是比较开心的。可是为了让儿子进城,父亲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提前退休。父亲是决定好了以后才通知他的,他以完全没有商量的口气通知了冯运富。

就这样,19岁的冯运富带着对城市的向往,来到了焦作市。那是1980年1月,一个地冻如铁的寒冷日子。在冯运富年轻的眼里,城里无非就是比乡下房子多些,马路宽些,人多些,还有火车,有煤矿,有剧院,有公共汽车……

父亲领着他在焦作汽车站下了车,那个寒冷的冬天上午,天空中飘着雪花,他提着自己的一个装了两件换洗衣服的帆布包走在陌生的城市街道上。

“一定好好干,听领导的话,不要怕吃苦,一定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还有在外面要做到四勤一少:脑勤、眼勤、手勤、腿勤,少说话!”有着丰富人生阅历的父亲话不多,只在耳边交代了这样几句。

要知道提前退休各项福利待遇都是要减少很多的,并且父亲的同事朋友都在城里,因为平日里热心助人,谁家房子漏了、门坏了,干基建工作的父亲都会利用业余休息时间去帮忙维修,父亲在城里的人缘特别好。冯运富一直记得小时候进城去看望父亲的情形:父亲在城里,无论是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都是非常优越的,同事们朋友们有什么好吃的好喝的都会互相赠送。让父亲在年富力强的时候一下子离开城市回到农村,那种失落感是无法想象的。按那时候的政策,想让儿子代替父亲来城里上班,父亲就得回到农村去。但能让儿子顶替自己来到城里工作,让年轻人有更好的发展前途,想想还是比较划算的。endprint

后来冯运富每次回家,几乎从来没有在父亲脸上看到过笑意,他感受得到父亲在乡下过得并不开心。父亲并没有那种看到儿子回家的欣喜,父亲话很少,更不会和儿子拉家常,每次见面都很严肃地对冯运富说:“要想着为社会做贡献,工作不要计时间,劳动不要计报酬,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冯运富明白父亲对他的殷切期望,他下决心不辜负父亲的期望。

还有一次冯运富刚进家门,父亲就对他说了句非常严厉的话:“没事少回来!”他明白父亲是要求他在城里把心扑在工作上。

如果说父亲是以严厉来约束孩子的行为,鞭策孩子努力奋斗;而母亲则是以一颗慈母的心在教导孩子与人为善,她并不要求孩子一定要做多大贡献,她只是常常对孩子讲,不要怕吃亏,吃亏人常在,能多干点就多干点,和同事们要团结好,别人需要帮助就积极帮助,不要和朋友斤斤计较,谁都不容易,能帮别人一把就帮一把,好人有好报!

严父慈母的教导,可以说是一个人最初期最重要的思想根源。正是这些潜移默化的教育,造成了冯运富的拼搏精神和关怀他人的优良品德。

在获嘉老家的时候,已经教了一年书的冯运富,特爱干净,可他到基建工地一看,不禁皱起了眉头:工地太脏了,灰天荡地的,要说泥水匠的活儿他是会干的,他初中毕业就学会了,获嘉也是泥瓦匠之乡,这些活儿小伙子都会!不是吹牛,他一个人就可以盖一座可以住人的平房!但他教了一年书,已经养成了爱干净的习惯,他心里有些个不情愿。他想:我在乡下还干干净净的,怎么来到城里就要弄一身灰泥?不是说城里比乡下好吗?不是说城里人比鄉下人讲究吗?于是就想换个其他工作,单位领导也真不错,可能也是看这小伙子机灵吧,充分尊重了冯运富的想法,没有强迫他在工地上干,而是想了想,说那就去食堂吧。食堂?似乎比工地要好很多!虽然他在家基本上没有做过饭,但再不同意就说不过去了,总不会一来就坐办公室吧。

冯运富想了想父亲交代的一定要珍惜工作机会的话,就点头同意了。

但说是去食堂上班,具体岗位却很不好安排——冯运富去的时候,食堂已经分好四大班组了:炒菜、切配菜、面案,还有就是炸油条糖糕的。四大班组都不缺人手,都不想要一个刚刚从农村过来的小伙子,而且态度很坚决!有些拒绝的话冯运富亲耳就听到了,初来乍到的人心理都很脆弱,当时他就偷偷流下了泪!

看样子是没有活干的,但不安排下不行啊,领导找遍食堂,最后发现倒是也还有一个岗位,就是一直没有人愿意干的杂活:洗碗、和煤、掏炉灰。这个岗位谁都是能躲则躲,一直没有长期固定的人干,于是冯运富就被安排在这里了!年轻的冯运富看看给自己新安排的工作,觉得也并不比工地上的活儿干净!但他知道不能再说什么了,总算是有立足之地了,岗位来之不易啊!他又想起父亲提前退休的事情,又想起父亲交代的话语,觉得不能对不起父亲这份心,就认真地洗起了碗。

1980年在食堂洗碗,不像现在是室内的。那洗碗池就是在室外用石棉瓦搭的棚子下,大盆里放了碱面,就那样在冷风里洗!冯运富去的时候恰值隆冬季节,在那数九天气,别说在户外洗碗了,就是什么也不干,人们的手也都不想伸出来!何况那时候的碗也不是现在用的细瓷碗,都是粗瓷大碗,新碗摸上去就很粗糙,用久了碗沿儿还经常有豁口的,当然也不会扔掉,提倡勤俭节约,还得坚持用。洗的时候一不小心就会划破手。

三天,仅仅三天,外冻内划加上碱面的刺激,冯运富的手掌,全是口子,手背是又肿又烂,手心手背没有一块好的地方!这和在老家教书比起来,简直是云泥之别!打退堂鼓吗?还回老家村子里教书去吗?不,他想起父亲对他说的不要怕吃苦的话了,他坚持了下来。食堂烧火用的煤是需要掺煤土的,那时候每隔一天就要去距离市中心八九里地的中站区拉煤土,两天要和出三吨煤,用的煤土自然不少!一个人带着洋镐、铁锨,拉着平板车,挂上挡头,来回走十多里路去拉煤土,有时候是上午两趟,下午两趟……然后烧过的炉灰还要拉出去倒掉……

就这样,虽然苦、累、脏,冯运富还是咬着牙,坚持着干下来了,他一直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

干了一年,到了1981年,年底的一天,领导突然通知他去领奖!他感到莫名其妙——自己什么时候获奖了?

到了大礼堂才知道,自己竟获得了“新长征突击手”的光荣称号,要戴着大红花上台领奖!原来自己咬牙坚持干了一年,只知道自己是有工作干了要珍惜,并不知道还有这样的荣誉,当时就感动得眼圈热了。

奖品至今难忘:一条毛巾,一个带盖子的搪瓷茶缸,上面写着“新长征突击手”!

原来四大班组都不想要的新人,因为吃苦耐劳,踏实肯干,一下子成了最抢手的人,四个班组,一下子变成由小冯任意挑选,他去哪个班组都会受到热烈欢迎的。

但他选择了最辛苦的班组,就是炸糖糕炸油条的班组,师傅安排他揉面搓麻花包菜角,每天早上需要揉四袋面粉,都是五十斤那种包装的面粉,也就是说每天早上他要揉好二百斤面粉!为什么要选择这个最辛苦的班组呢?后来自己想可能是看见面粉就有一种本能的喜爱吧!因为小时候在农村家里,曾经经历过种粮吃不上粮的苦,所以看见面粉就觉得亲切。

揉面不仅仅是单纯的揉面,还要掌握好水温和加水量,以及放的碱、盐、面的比例等要素。冯运富按照师傅指导的,从加水放碱放盐和掌握水温开始一点一点琢磨、锻炼,揉面揉的胳膊都是酸疼肿胀的,但他没有一丝退缩,揉了三个月面,就完全掌握了揉面的各项技术,揉出的面团,做出的成品谁都夸好。

有一次炸油条的其他工作人员的油锅温度过高起火了,包括大师傅在内的众人都吓得赶紧跑开了,冯运富沉着地拿起一条湿水的被子盖上,然后端起尚有明火的油锅,此时若油锅稍斜一点,大锅里的油就会倒进火炉里,后果将是不可设想,他忍受着烈火的灼烧,平稳地把油锅放在了煤池里,但两只胳膊都被烧伤起泡。至今三十多年过去了,冯运富两只胳膊上都还留有隐隐约约的一条当时烧伤的痕迹线。

几个月后,领导觉得小冯踏实麻利,是个有培养前途的人才,就让他去切配菜学技术!endprint

这可是来之不易的机会啊,终于可以学点当时行业内普遍公认的高尖技术了。在食堂这么久,对于能够掌勺的大师傅从来都是仰望的!生活里的惊喜,真的来源于你踏踏实实的热爱和坚持。在那么多的辛苦中,冯运富没有想过再调换一下工作,没有想过还回农村教书,每天只是一心一意地埋头苦干!终于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就得到了认可,他可以感觉到领导的有意培养,心中很是感激。

惊喜归惊喜,任何一样工作都不是简单的,大家都知道,对于厨师来说,刀功直接决定了一个厨师以后能走多远!别的不说,就说切肉丸吧,切肉丸是那时食堂最日常的工作了,那种放了几个月的风干了的肉丸,都要用在烩菜或者做汤里,切片儿,听上去并不难啊,但那种外皮风干、中心还有些空的肉丸,往地上一丢,就会像乒乓球一样弹一米多高,别说切片儿了,就是切成两半都很费劲,这结实的肉丸最易滚刀,按不住,刀一上去就弹飞了,但这也没什么,最关键还经常切到手,肉丸一滑,锋利的刀刃就切在手指背上了,手指破了,流血了,钻心的疼,却不敢让师傅知道,师傅知道的话就不会让你再动刀了,那就没有机会学手艺了。冯运富想想,反正要想学做菜,这一关肯定得过,就偷偷把食堂拆面袋积攒的棉线缠了手指,算是包扎,在九十多度的水里快速蘸一下,算是消毒,继续默默切……

凭着坚定的信念,在付出大量辛勤的汗水和手指的疼痛之后,冯运富的刀功终于练出来了,作为一个厨师最基本的技能是掌握了!这种技能真是受益终生,直到现在,久不动刀的冯运富还可以把一根黄瓜切得能拉两米长。由于多年刀功的磨练,冯运富右手手指磨出了老茧。

事情一旦迈开了头一步,后面的就顺理成章了,接下来学做菜当然有很多艰辛,但凭着一腔热爱,凭着坚强的毅力,经过重重磨炼,一道又一道的难关被冯运富克服了。他也练就了一身高超的烹饪技术。凭着高超的烹饪技术和吃苦耐劳的品质,1983年冯运富被安排到地方国宾馆——焦作宾馆。

就这样,从学徒做起,冯运富依次做过厨工、厨师、炊事班长、厨师长、膳食科科长、餐饮部经理,一直做到宾馆副总经理。这期间冯运富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有一阵经常早上骑着车子赶路就忽然头晕摔倒在地,头不知碰破了多少次,去医院看病,医生检查后说是因为血糖低,原来,作为一个搞烹饪的,却常常忙得吃不上早饭,每每空腹出门,造成营养不良。

由于他勤学苦练,又爱钻研业务,体现了对美食的非凡天赋,深得领导赏识,曾亲自主厨接待了胡锦涛、朱镕基、田纪云、宋平、杨成武、黄震、邹家华、袁木、李铁映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受到高度赞扬。

1984年,焦作市工人技术考核委员会颁发给冯运富第一份聘书:聘任冯运富为焦作市首届烹饪技术大赛评委成员。从此开始,一直到2016年河南省旅游协会旅游饭店业协会颁发聘书,聘任焦作月季大酒店董事长冯运富为河南省旅游饭店协会副会长,以及河南省餐饮与饭店行业协会副会长、焦作市旅游饭店协会会长、焦作市餐饮与饭店行业协会会长……

迄今为止,冯运富已经收到十四份聘书。一个聘书接着一个聘书,一个聘书代表着一份荣誉和辛勤的付出!

从2000年被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全国技术能手”,并颁发了奖章;到2001年被河南省烹饪协会授予“河南烹饪大师”;再到2003年被中国饭店协会授予“中国烹饪大师”……

那些证书多得数不过来,如果全部摞起来的话,肯定比冯运富本人还高!

一路收获荣誉无数,这些证书和奖章也见证了冯运富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走在坚实大地上的辛勤努力!

冯运富在焦作宾馆一干就是20年。这20年,也是焦作酒店业飞速发展的20年。

1994年5月,焦作月季大酒店开业,月季大酒店是市政府投资兴建的集食宿、商务为一体的现代化、园林式酒店,以焦作市的市花来命名的接待单位,足见其在焦作的地位。很快,在1995年月季大酒店就成为了焦作第一家三星级酒店,月季大酒店名声鹊起,不仅在焦作地区尽人皆知,在周边地区也是闻名遐迩。

随着焦作经济的高速增长,进入新世纪以后,酒店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外地的酒店纷纷进驻焦作。月季大酒店由于长年严重缺乏资金投入,设备设施陈旧老化,品牌建设观念滞后,慢慢失去了竞争优势。如何能够摆脱困境、扭转困局?市委领导想到了踏实能干的冯运富。

临危受命,2003年,冯运富被调到月季大酒店任总经理,开始了对月季大酒店的积极改造。冯运富经过认真思考和分析研究,得出结论:酒店要想发展,就必须顺应时代潮流,依托自身优势,转变经营理念,重塑月季形象。

说起来容易,实施起来特别困难!首先是资金问题,由于月季大酒店长期陷入困境,严重缺乏资金,想要扭转困局谈何容易。

当务之急是进行体制改革,酒店业尤其需要顺应时代潮流,要焕发生机。冯运富开拓思路,大刀阔斧对酒店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2007年5月31日,月季大酒店易名为“月季花园酒店”,这标志着月季大酒店成功地由国有企业转型为股份制企业。这场改制的成功,对于月季大酒店来说,可谓是力挽狂澜,从此迎来了真正的春天。酒店改制后,工作繁多,既要稳定员工队伍,搞好正常的接待服务,还要准备筹建二期工程。面对这种局面,冯运富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每天早上6点多就到岗,检查、部署工作,直到晚上11点多各项工作安排好后才离去。日复一日,不分节假日,天天如此。

新的酒店诞生了,围绕品牌做文章。月季这个品牌不能丢!代表焦作的酒店就应该有焦作特色,而加上花园二字更加体现了酒店的特色,让人有一种置身花丛中的美感!看看,这就是艺术,这就是文化,让人在花丛中感受美境享用美食,这是一种多么美妙而理想的境界!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必须积极进取,努力探索新的美食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多年来,冯运富始终坚持工作在第一线岗位,潜心研究豫菜制作,挖掘整理了一大批传统豫菜名吃,倾心致力于豫菜推廣和发展,使许多豫菜重新焕发光彩!凭借丰厚的餐饮理论功底和扎实的厨师管理经验,冯运富在《餐饮文化》《大河报》《焦作饮食》《焦作日报》等媒体杂志上对豫菜进行弘扬宣传。同时结合现代饮食特点,对传统菜品大胆改革创新,积极倡导“药膳同源”的理念,大力开发推出了富有特色的“怀府宴”四大怀药药膳系列名吃,受到消费者欢迎和社会认可,并被中央电视台专题播出,成为焦作最具特色的饮食菜品。此举带动和推进了焦作餐饮业的发展,丰富了豫菜饮食文化内容,对豫菜在焦作的创新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影响和重要的作用,受到了八方宾客和同行们的高度赞誉。endprint

在员工管理方面,冯运富大力推行“员工第一、以人为本”的全新管理理念,号召全体管理人员树立“服务好宾客首先要服务好员工”的新的管理思想,增强了员工凝聚力和爱店意識。冯董常说的对于员工的一个评判标准:第一是忠诚,第二是敬业,第三才是水平能力。冯董解释说:“只有对企业忠诚,才能心无旁骛,才能干好本职工作,不见异思迁。业务水平可以通过学习锻炼提高,但忠诚敬业却是一个人的本质,工作要做到干一行爱一行,而不是爱一行干一行。一个人刚开始可能没有多大的能力,但经过培养是可以拥有能力的,但如果三心二意,不安于本职工作,那么他也许有比较高的能力,但这样的人往往是无法委以重任的。”

在冯运富董事长的带领下,全体员工忠于职守,尽心尽力做好服务。月季花园酒店连续多年被评为“河南省最佳星级饭店”“河南省十佳星级饭店”“河南省旅游系统先进单位”,是中国旅游饭店协会常务理事单位、国际酒店领袖机构副理事长单位,荣获“国际皇金管家机构创新服务奖”; 2008年和2009年均被市旅游局评为“焦作市旅游饭店五强先进单位”,2009年和2010年均被评为“焦作市旅游协会先进会员单位”;获得市政协颁发的“服务精细一流、饭菜优质俱佳”奖牌;当选为2010年河南省旅游协会副会长单位及常务理事单位;河南省餐饮与饭店行业协会副会长单位及常务理事单位;接连被评为“焦作名店”“河南省名店”;酒店餐饮部被国家旅游局、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青年文明号”。冯运富本人也被评为中国饭店业优秀企业家、中国旅游饭店业总经理荣誉证章,全国技术能手,并获得焦作市“五一”劳动奖章和焦作市劳模、“大写焦作人”以及市优秀政协委员、市人大代表等多项荣誉。

在金钥匙国际联盟年会上,月季花园酒店被授予“2010年经营品德奖”“管理创新奖”“最佳经营奖”。 2010年12月,月季花园酒店顺利通过了国家四星级旅游饭店评定验收,这标志着酒店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人生是一场盛宴,在冯运富心中有一座花园,人生的盛宴就该摆在花园里,那里四季如春盛开着鲜花,那里的酒杯从来没有空过!月季花是四时常开之花,月季花园酒店,已然是一座“鲜花月月开,佳宾日日乐”四时客满的酒店。北宋文豪苏轼曾写有一首《月季》诗:

花落花开无间断,春来春去不相关。

牡丹最贵惟春晚,.芍药虽繁只夏初。

惟有此花开不厌,一年长占四时春。

世间万物,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冯运富没有辜负美食,也没有辜负父亲当初让他进城的那份爱子之情。总结这么多年的经历,冯运富常常说一句话:“苦中有乐,乐中有苦,泪中有汗,汗中有泪!”

回望来时路,不管是一路艰辛还是一路汗水,却都被冯运富种成了一路鲜花!展望明天,又将是满园春色!endprint

猜你喜欢
焦作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提升焦作经济增长新动能的策略分析
焦作市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焦作市中小学择校问题及对策
全域旅游示范市战略下焦作旅游转型升级路径研究
旅游地社区居民生活质量评估
政府引导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影响研究
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研究
浅析焦作影视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焦作市能源消费与GDP增长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