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胜任力理论的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分析

2018-01-02 23:41刘梦莹张磊
文教资料 2017年26期
关键词:就业竞争力大学生就业

刘梦莹+张磊

摘 要: 大学生胜任力是重要的大学生就业条件,指大学生拥有可持续发展的职业技能及特征,可胜任某职位或职业等综合素质能力。大学生具备的道德水准、管理能力、综合知识水平、个体条件等素质共同决定了其就业能力。胜任力理论能够解决大学生自我个性发展、高校人才培养、用人单位人才需求三者间的无缝对接问题。基于此,本文对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展开讨论,并基于胜任力理论致力于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关键词: 就业竞争力 胜任力理论 大学生就业

胜任力主要包括价值观、兴趣、个人性格、自我概念等内在驱动力,思维、技能、知识等外在表现力,指体现出的、能够胜任某职位的个人特征,促使大学生在岗位上具有较强的胜任力,获得更高的业绩。胜任力理论下的大学生就业竞争,说明大学生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及适应力,习得一系列技能或特长,拥有可胜任某职业或岗位的能力,有相对性、独特性、差异性等特点。对大学生职位产生决定作用的重要条件,包含大学生就业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及作用。作为一名大学生,对胜任力理论下的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分析探讨显得尤为重要。

一、培养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需求及个体因素间的差异。

社会中普遍存在着差异,包含思维模式、认知能力等心智的差异,也包含性别、年龄等差异,以及价值观、兴趣、性格的差异,甚至知识技能的差异。所以,需接纳这种差异,尊重人们的共性,大学生棱角被磨平的现象无人想看到,试图用一个标准或者一套评价体系,评价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不切实际的。

用人单位用人需求及社会间的差异。所谓“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众多用人单位及岗位有众多的标准及需求。人的差异性及这种需求的差異性难以在实际工作中适配,自身也难以达到绝对统一。作为一名大学生,完全可以在一方面极致化,尽管不可能真正实现全面突破及发展。要求大学生所做到的极致,刚好是某一用人单位欣赏的差异化需求,这和现实是难以相符的。

(二)大学生就业竞争的相对性。

相对性是每一个竞争的个体具备的。一个毕业生在从事的岗位中可能是单位的优秀员工、佼佼者,但是在其他工作团队中,未必如此。以政治理论中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今天的第一未必是明日的第一,因为长江后浪推前浪的事情时有发生。大学生在某一岗位竞争上因为有不同的岗位需求,所以可能会强于他人,但是又会在另外岗位不及他人。除此之外,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改革的深化及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企业人才需求及社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致使供需相悖的现象存在。从此可以看出,采用统一的标准对大学生的竞争力进行衡量,无疑是对大学生的发展性、多样性的忽视,且一刀切式的评价指标,将大学生就业竞争的相对性割裂,同时背离了就业岗位的多样性及社会环境的复杂性。

(三)具有社会性的高校人才培养功能。

当前大学生就业的问题,高校十分重视。一些学校就业工作的重点放在提升就业率上,因担心学校的发展及声誉会因为公开的就业率而产生影响,存在虚假就业的现象。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才是高校应培养的,假设高校仅仅以学生为竞争目标,将造成大学生无视和他人的和谐相处,无视岗位和自身的匹配,无法实现个人的超越,无法实现社会的持续发展及稳定。所以说,针对高校人才培养的社会性,统一化的竞争力指标是不符合的。

二、胜任力理论下,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一)提升综合素质,以课后科技创新活动为抓手。

对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有效化补充,便是课后的科技创新活动。大学生要积极主动地参与进这一活动中,凭借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计划。对于课后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性,当前国家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在全国范围内铺开了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通过组织一些专业知识竞赛,提升学生专业核心竞争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大学生道德水准的提升需做到多管齐下。

在求职过程中,各种诚信问题加大了大学生自身、学校、用人单位的就业成本,因就业压力的增加,成为某种程度上大学生就业“负能力”。所以,为了提供给学生诚信就业的良好环境,需要从社会道德整体水准及诚信的制度化层面提升,基于积极的完善及健全法规、法律的角度。高校对校园诚信文化的构建及完善,需从校内诚信管理体系及诚信环境建设入手,引导及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求职择业理念。用人单位需公开选人、用人的标准,从公正及客观化的角度出发,让大学生明确就业能力、目标,提升就业的道德底线。家庭需基于关怀及鼓励的角度,提供正确的择业方向给大学生,帮助其形成良好的责任品质和责任意识。

(三)高等教育价值的体现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对于大学生综合知识的要求,社会用人单位需密切和大学生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关联。这样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及提升是建立在有关学科领域专业基础上的,为一种可转换成实际工作绩效的,且拥有综合的知识能力,对于大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高校需在对相关职业发展前景、毕业生供求状况、经济环境发展特点充分化掌握及了解的基础上,对课程及专业体系设置进行适时调整,打破当前严格的专业界限,兼顾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同时坚实学科的基础知识,突出创造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胜任力。

胜任力因素是中介变量,对大学生就业能力产生影响。不仅如此,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是有效提升他们岗位胜任力的手段,包括课外及课内两个方面。现场实际操作是课外方式的本质,包含模拟训练、社会调查、定岗操作、毕业实习等,但是当前这样的培养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方式却逐渐流于形式,均是因为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提供太多支持给大学生就业岗位的竞争力、胜任力,而特别值得高校借鉴的,是职业技术学校的做法及经验。课内方式以专题讨论为主,以案例讲解为辅,也就是说,对学生有关理论及基本概念的加深,是通过介绍典型案例之后将课题或者专题设置出,组织学生展开分组讨论或者模拟调查,提出最终解决方案。这样的方式是学生就业竞争力及胜任工作力的基础,可培养大学生从理论到实践的应用及转换能力。endprint

(五)学生专业技能及知识的强化,需以专业课堂为阵地。

高等学校的课堂是大学生提升专业技能及知识的主要渠道,通过对教学内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及现代教学手段及方法的科学化制定及应用,有机结合起专题及系统教学,将专业技能及知识传授给大学生,便是大学生获取技能及知识的重要途径。循序渐进的课程设置促使学生有重点、分阶段地做好学习规划。如在大二、大三阶段,对专业技能及知识训练及学习的强化,是着重性强调的,且有些科目在课程学习中难度是递进的,且是一脉相承的,需要学生将主观能动性极好地发挥出来,形成有效性自我学习体系,主动思考、学习及探索。需培养出自己解决、发现及分析问题的能力,主动向老师请教,在遇到难题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对知识的应用进行强化及巩固,激发出自己的创造欲及求知欲,通过和教师的互动及指导,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增强专业技能及知识学习的主动性。

(六)注重大学生个性培养,以社团为载体。

当前社会背景下,大学生有着丰富性、独特性及差异性的特点,有鲜明化的个性特点,要将个性化的档案建立起来,在充分了解大学生个性要求的基础上,个性化地指导每位学生。要以校园文化为引导,在尊重大学生自主能动性、体性、独特性的基础上,通过丰富多彩的高校社团群体,开发学生的潜能,将广阔的活动空间还给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平台给大学生,并培养他们的兴趣。校园社团是最广泛的大学生群体参与的组织,是重要的高校文化的创造者,是重要的高校育人环境的构成部分。可实现大学生的价值,在活动中形成一种积极的自我概念,发掘学生的潜能,形成成长动力,促使学生更全面地参与竞争中,对自己的不足及优势有充分的认识,且促进大学生个性的锤炼,培养调控、组织、社交能力,更好地在胜任力理论下提升就业竞争力。

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进步及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带给大学生就业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竞争压力。基于此,对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应当站在胜任力理论的基础上,让大学生付诸实践,用于自我提升,为大学生就业胜任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宏伟,孙凤芹,许亚平,等.基于胜任力理论的大学生能力素质模型构建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10):149-149.

[2]梁辉.基于胜任力理论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路径研究[J].山西青年,2016(15):116-117.

[3]李艷.胜任力理论视角下的当代女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研究[J].科技视界,2014(34):69-70.endprint

猜你喜欢
就业竞争力大学生就业
高校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研究
学习手语翻译,提升外语学院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提升外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策略分析
“精细化”职业指导大学生就业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