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基础教育布局结构与教育公平研究

2018-01-02 11:20刘芳
科学与财富 2018年32期
关键词:西安市城区公平

刘芳

一、西安市基础教育布局结构情况

西安市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其基础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并且不断的通过对教育管理、教育理念等方面进行改革,西安市的基础教育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根据西安市教育局统计的数据显示,2014年西安市共有小学1257所,2013年1291所减少34所,教学点107个,比2013年119个减少12个;普通中学421所,比2013年418所增加3所,其中:初中254所,比上年251所增加3所;高中167所,与上年持平。在西安市的学校布局中,其有着以下的特征:

(一)教育资源配置不均

城区人口密集,近几年来郊区地区人口密度不断上升,纵观全市,郊区教育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要远远的低于城区人均占有量,正是由于这种现象的存在,使得郊区以及农村的小学所获得的教育资源少于城区,造成对农村受教育学生的不公现象。

(二)优质资源短缺

在西安市目前的教育布局中,重视城区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而郊区和乡镇的建设步伐依旧缓慢,大多数基础教育设施依然落后陈旧,更新周期要遠远大于城区的周期,这导致了城区的基础设施和城区外的教育基础设施间产生了较大的差距,也从硬件上反映出教育质量的差别。除此之外,优势的师资也都主要集中在城区内,从而导致偏远乡村地区严重缺乏优势师资力量,教育发展也随着受到影响。

(三)基础教育整体水平不高

在西安市城区的中小学中,从区域上可划分为城区学校和偏远乡村学校,城区学校拥有着优秀的师资、完善的教学设备、完整的基础设施,乡村学校则相对传统,其相应的设施短缺,形成城乡差距的现象。按办学制度划分,可分为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由于管理者的不同,其教育观念以及教育投入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出现偏差。综合这种现象来看,西安市的基础教育多方面都参差不齐,整体教育水平不高。

二、西安市基础教育教育公平现状分析

(一)城乡差距影响教育公平

由于我国目前实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不论是城区或非城区都拥有同样接受教育的权利。硬件上,城区学校的基础教育设施要大大优于乡镇学校的基础设施;软件上,由于地理条件和个人需求因素,更多的优秀教师更愿意到城区进行教学而不愿意到相对落后的乡镇进行教学,这发展趋势使得城乡之间的教育公平进一步扩大。由于城区和乡镇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等多方面有着较大的区别,越来越多的人将教育的重要重点放在城区的教育问题上,城区的教育理念、教育制度都已经基本得到完善,而乡镇的学校教育则要明显落后,师资的落后、生源的落后、制度的落后,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乡镇的教育形成一种潜在的恶性循环,导致乡镇的教育发展缓慢。

(二)相关政策影响教育公平

政府的相关政策决定着教育的公平性,我国政府在基础教育方面从白手起家发展成为今天的教育大国,这其中经历了多次重大的完善与改革才能有今天的成就。虽然我国在基础教育上已经得到了较大的成就,教育也逐步趋于公平,但从西安市目前的基础教育现状来看,政府的相关政策仍然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着教育的公平。

(三)经济发展影响教育公平

教育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第一是师资水平,正所谓“名师出高徒”,只有拥有优秀的师资力量才能够大幅度的提升教育的质量;第二是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包括教室、教学器材、多媒体计算机等,基础设施能够给师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第三是生源质量因素,生源质量包括学生本人的求学态度、生长环境以及家庭背景等关系有关。要提升基础教育质量这三个因素尤为重要,缺一不可,而这三个方面的因素与经济又有着很大的关系,终归来说可概括为:当地政府或学生家庭缺少经济支持影响到教育的公平。

三、实施“大学区制管理”,推动教育公平

2012年以来,西安市教育局在全市推行“两改革两创新”,即大学区管理制改革、民办学校初中招生制度改革、创新教育评价体系、创新中小学生素质教育。随着“两改革两创新”的不断深入,有力的促进了西安市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大学区管理制”的实施,在很大的程度上促进了西安市的教育公平。2013年春季,“大学区管理制”工作在全市13个区县及沣东新城全面推广,全市1788所中小学共组建416个大学区。

(一)构建跨行政区域大学区

构建跨行政区域大学区主要指的是,由西安市主城区内的大学区与农村大学区对口帮扶。主城区的一个大学区帮扶一个或者多个农村大学区,能够有效的解决农村地区学区长学校的优势不足问题,主城区利用自身的优势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帮助农村大学区解决相关的问题,只有对口帮扶才能够更高效率的解决农村大学区所存在的问题,促进统一发展。

(二)构建信息化平台

构建一个信息化的平台,可以使偏远地区的学校可以与主城区的学习一起共享同样的优质教育资源,在资源配置不均的问题上拉小与主城区的距离。同时,构建信息化平台可以促进不同学校学生之间的交流,让处于农村大学区内的学生可以直接与主城区的学生进行学习上、生活上等多方面的交流,缩小学生之间因为地域因素形成的差异。

(三)启动大学区示范校评比

大学区示范校评比是对大学区内的学校间进行综合评比,在评比中对表现突出的学区长学校和成员学校给予奖励。大学区示范校评比一方面能够鼓励优秀学校的不断进步,一方面也能够让其他学校看到优秀学校的发展模式,从而借鉴这些优秀的大学区或学校的管理方法帮助自身发展。

四、促进西安市基础教育的发展和保障教育公平

(一)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增强办学活力

为了能够更好地应对不断变化的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对西安市的基础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只有进行教育改革,才能够创新教育道路,增强办学活力。深入实施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继续推进简政放权,强化学校办学自主权,促进学校的自主发展、特色发展与质量提升。加大教科研工作投入,积极拓展教科研工作领域,加快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组建步伐。深入推进国家级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完善社会第三方教育评价机制,强化评价结果运用。

(二)完善相关政策,加快户籍改革

户籍原因很多流动人口子女在城市中入学时遭到限制,导致了这一部分学龄儿童的入学难的局面,而且这一局面正逐步加剧。因此,相关部门有必要进行适当的户籍改革,使得这一部分的流动人口的子女能够获得城市入学教育证。城市流动人口是城市的构成之一,其为城市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果能够解决好这一部分人子女的入学问题,将大大的促进教育的公平。

(三)提升教育水平,完善教育管理

为了能够应对当前快速发展的社会要求,西安市不断的提高基础教育水平,并且在不断的完善当前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创新教师培训模式,实行市级培训项目制和招标制开展岗位培训。加快构建骨干教师体系,继续推进名师工作室建设,深入实施“中小学名校长培训工程”和“名师工程”,加大体育、美术等薄弱学科师训力度。认真做好教师资格首次国家级考试和注册工作。全面推动教育信息化。研究编制《西安市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全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达标评优工作。加快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实现跨行政区域大学区优质资源共建共享。

(四)注重教育民生

教育民生是教育工作中最主要注重的一个教育现象。西安市基础教育经过长期发展,从以前的重视文化教育已经逐渐转变为注重教育民生这一问题方面,如西安市教育局2015年的年度工作要点中,强调了加强学校体育、艺术与健康教育。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加快实施107所学校食堂项目建设。继续实施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和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与干预工程,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继续加强学校卫生工作,做好艾滋病和各类传染病防控工作。继续做好学校国防教育、科技教育、环境保护教育及“四城联创”、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森林城市等工作。

猜你喜欢
西安市城区公平
公平对抗
长沙市望城区金地三千府幼儿园
怎样才公平
亲子创意美工展
金霞早油蟠在保定满城区的表现及栽培技术
笨柴兄弟
西安市第四医院
123的几种说法
公平比较
福田要建健康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