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虚伪的作品》看余华早期的小说创作观

2018-01-03 21:12刘洋明
小说月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余华

摘 要:《虚伪的作品》是作家余华在80年代写下的关于小说创作的随笔,并一度成为了指导他写作的纲领性文献。很明显,余华早期的小说写作一直都是在对《虚伪的作品》中表达的“虚伪的形式”进行着孜孜不倦地实践。可以这么说,要读懂余华早期的先锋小说,就不能不读《虚伪的作品》。余华在《虚伪的作品》主要探讨了两个部分:一个是从世界与自我的角度在思想上提供“先锋性”的思考,另一个则是从自己从事写作的经验方面来阐述小说具体的叙述技巧。

关键词:《虚伪的作品》;余华;先锋文学;创作观

1 八十年代的先锋潮流——《虚伪的作品》的创作背景

从文学史来看,八十年代都可以说是中国文学浴火重生的一个黄金时代。首先,我们走出了文革那个政治意识形态严重扭曲文学创作的黑暗时期。其次,作家逐渐在改变自己的创作观,从写高大全的“英雄小说”转向关注现实与人的真實生活状态。再者,我们再一次接受了欧风美雨的文化熏陶,中国文学也再一次向现代主义文学努力开辟探索。

八十年代的许多年轻的作家们有一大堆的话要诉说,而小说在他们看来是最好的诉说方式之一。随着先锋文学的风起云涌,其中很多年轻人都乘风而起,成为了先锋文学的代表作家。在他们看来,传统的现实主义写作早已不合时宜,在思想上和语言上都需要彻底的变革;他们反抗着政治与文化的权威,他们怀疑现有的秩序与价值观,相信人生是无秩序、无意识和不确定的;他们放弃历史的真实而追求精神的真实;他们不在乎读者,而是把小说当作一种形式上的实验去探索各种前人不敢去尝试的叙述方式……

但他们也需要理论去反思和总结,除了西方现代主义文论的支撑外,他们也需要出身于这个流派里的作家来一个自我的声援。所以在1898年,名声鹊起的青年作家余华写下了著名的创作谈《虚伪的作品》。现在看来,《虚伪的作品》早已不不仅仅是具有个人色彩的创作谈,而且可以视为先锋文学写作的宣言,至今仍是学者们研究先锋文学不能绕过的革命性文献。对于这篇文章,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探讨。

2 在思想艺术上上为先锋写作提供思考

2.1 要求寻找新的表达方式——“虚伪的形式 ”。

在文中的开头余华就表达自己的真实观。在他看来,文学的真实不同于科学或现实生活的真实,人们有时候没搞清楚这一点而对一些天马行空的想象加以贬斥,他们要求作家“实事求是”地写作,这是不利于文学发展的。拘泥于经验主义只能写出平庸的作品,而要打破这种境遇就只有靠自己去脱离“常识的围困”,也就是不遵循常识的束缚,去看到事物另一种状态——而事物本来就有各种各样的色彩。在这里,余华提倡用一种“虚伪的形式”,即在形式上用一种不合逻辑、不合常理的叙述,找到事物或人物另类与新鲜的一面,而这种新鲜面也许就是事物或人物的本来面,从而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真实:“这种形式背离了现状世界提供给我的秩序和逻辑,然而却使我自由地接近了真实。”

2.2 指出自己写作中对混乱与暴力的“迷恋”实则是为了更加接近真实。

余华认为暴力从古至今都隐藏在人们心里,是人性的一种真实的表现。他在文中写到:“人类文明的递进,让我们明白了这种野蛮的行为是如何威胁着我们的生存。然而拳击运动取而代之,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文明对野蛮的悄悄让步。即便是南方的斗蟋蟀,也可以让我们意识到暴力是如何深入人心”所以对暴力的描写,一定程度上就是对人性的描写,以及对人类现有秩序的反思,这似乎比稳定安全之类的更加接近真实。

2.3 强调精神(艺术)的真实大于现实(存在)真实。

经历了荒唐的文革时代,当时的青年人都会发出“生活欺骗了我们”这样的感叹,当自己曾经引以为一切神圣的东西全部被消解时,不免会陷入对现实世界深深的迷惘与质疑,所以在八十年代先锋作家们对现实生活采取不可知论的态度。余华文中写到:“我开始意识到生活是不真实的,生活事实上是真假杂乱和鱼目混珠。这样的认识是基于生活对于任何一个人都无法客观。”在作者看来,现实是虚妄的,如果只是在现实世界里行走,自己的性格就只能被同化而自由只会被禁锢。所以我们必须重视精神的世界,精神是不死的,只有独立的精神世界才是可知的、真实的,在这个世界里,作家才能放飞自己的想象力。强调了文学创作要从关注现实社会转向关注自我意识。

3 小说具体的叙述技巧

3.1 认为小说里的叙述者应该尽量做到客观冷静。

在文中作家把这种叙述方式比喻成“阴沉的天空”,即有一个冷静的而不是带着个人情感的叙述者,这样,就避免了自我经验上带来的局限。做到了“尽可能回避直接的表述,让阴沉的天空来展示阳光”。我们看到余华早期的作品里的确是存在这一个冷静的叙述者,不管文本中怎么用血腥残酷的描写来解构我们生活意义上的爱情、亲情等一切应该是伟大的东西,余华都是保持着一种“冷眼旁观”的姿态而不做道德价值上的判断。

3.2 用不确定的语言来代替重复化的日常语言。

在作者看来,日常语言其实就是一种“文化霸权”,它要求每个人说一样的意思,对别人的话也要理解一致,这是不利于文学创作上的解放的。我们可以用一种不确定的语言,这就可以切合自己的感情思维,属于自我的理解而不去强加给读者。正如作者写道:“当内心涌上一股情感,如果能够正确理解这股情感,也许就会发现那些痛苦、害怕、喜悦等确定字眼,并非是内心情感的真实表达,它们只是一种简单的归纳。要是使用不确定的叙述语言来表达这样的情感状态,显然要比大众化的确定语言来得客观真实。”

3.3 用充满偶然性、倒错的故事结构代替以往具有必然性、线性的故事结构。

先锋小说家的创作不可避免地要探讨故事的结构。但是他们不可能再延续传统那种线性的叙述方式了,因为线性的叙述代表着一种稳定的世界,每个人物与情节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但是由于先锋作家们把世界看成是虚无与不确定的,所有就出现了打破这种有规律的叙述模式的小说。在余华看来,现实世界除了必然发生的事件,还有大量偶然的事件,它们会破坏故事的发展,但是传统的作家忽视了这一点,他们对于偶然的因素只字不提。先锋作家则要把这种偶然因素给扩大了开来,这里,余华提出了可以用了一种“并置、错位的结构方式”来表现,这样,世界更加复杂的一面展现给了读者。这自然增加了读者阅读文本的难度,使小说“陌生化”。

3.4 主张把人物符号化、象征化。

“在典型环境里塑造典型人物”一直被视为小说写作的一大准则。余华却提出了质疑。在他看来,一切所谓的“典型人物”只不过是可以用一两个词来概括的。可是人性是复杂的、多面的。作家塑造典型人物只是关注了人物的表面而没有深入内心。人类诸多行为由自身的欲望所支配,欲望是人類永恒的主题,所以我们应该摒弃塑造人物性格而是深入地窥视人物的欲望。这样一来,人性的一些隐秘就可以暴露出来。既然不关注表面,那么人物的名字与身份在余华笔下就被消解掉了。在他小说里面甚至看到一些用阿拉伯数字来代替名字的人物,在这里余华让希望读到符号化的人物背后的象征意义:人与人之间存在象征,人与世界之间也存在象征。这样一来,笔下的一个人物就可以是许多人物的代表,透过象征的意义,读者就可以穿越看似支离破碎的故事情节而抓住作者要表达的接近真实的思想内涵。

4 结语

初登文坛的余华被视为“最有前途的先锋作家之一”,余华也凭借自己的才华在先锋写作的道路上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道路。通过对《虚伪的作品》的分析看到,早期余华的写作观明显是向现代主义靠拢,而对传统的现实主义的笔法有所排斥的,这让他在叙述革新上走得太远而忽略小说的思想与内容的表达。导致了他的先锋小说出现诸多缺陷。先锋文学退潮之际,余华的小说创作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转型。而他在90年后以后写出来的作品,已经离《虚伪的作品》中表达地“虚伪的形式”越来越远了。

参考文献:

[1] 余华. 虚伪的作品,引自余华作品集(第 2 卷)[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2] 邢建昌、鲁文忠. 先锋浪潮中的余华[M].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3] 颜敏、王嘉良.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下册)[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4] 申丹. 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5] 卢晓霞. 论虚伪的作品——评余华的[现实一种][J].东方教育,2014.

作者简介:刘洋明(1993-),男,江西萍乡人,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写作学专业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现当代小说与影视创作。

(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1)

猜你喜欢
余华
一颗假糖的温暖
余华的“优点笔记”
那件棉大衣
余华作品译介目录
活着,是生命的常态——读余华的《活着》
余华在北师大坦言:警惕把个人嗜好当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