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象征主义诗歌中的“美”

2018-01-03 23:21关娜娜
小说月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波德莱尔美学

摘 要:法国的诗歌多姿多彩且变化万千,既有浪漫主义的热情奔放,也有帕纳斯派的客观冷静。而我们今天研究的象征主义诗歌则是朦胧晦涩,特立独行的。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波德莱尔,魏尔伦以及兰波的诗歌来探索他们的美学观。从而加深对象征主义诗歌特点的了解。

关键词:象征主义诗歌;波德莱尔;美学

1 象征主义诗歌的起源及形成过程

象征主义广泛应用于绘画,戏剧,音乐,文学等领域。本文主要探索的则是象征主义诗歌。19世纪80年代,象征主义最先出现在法国,之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遍及欧美。1886年是象征主义发展历程中重要的一年,在这年,莫雷亚斯为了回应指责马拉美的一篇文章,发表了《象征主义宣言》,在他看来,象征主义最根本的特点就是永远也不会把理念集中于自己身上。它拒绝文学的说教功能,拒绝浪漫主义,拒绝帕纳斯派(反对说教,宣言,错觉,客观描写等),提倡理想主义,用外在形式表现内在理念,理想才是诗歌所要追求的,才是形式之外的内在含义,是弦外之音。他要求诗人在创作时要摆脱自然主义文学着重描写外界事物的倾向,努力探求内心的“最高真实”,要求赋予抽象观念以具体可感知的形式。随着象征主义理论的不断完善发展,它在文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地位。

2 象征主义诗歌中的美学观

2.1 波德莱尔的美学观——恶中之美

象征主义运动最先出现在法国,但是它最早的先驱却是美国诗人爱伦·坡,他的创作理论及实践开启了象征主义诗歌的先河。法国诗人波德莱尔就是在爱伦·坡的直接影响下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由此,波德莱尔宣称他和爱伦·坡有文学上的血缘关系。

作为法国象征主义的先驱,波德莱尔一反古典主义“真善美”的创作原则,创造性的提出“发掘恶中之美”的美学原则。这与雨果的“丑就在美的旁边”不同,雨果把丑引进文学作品中,主要是想通过美丑对比来烘托美。例如在《巴黎圣母院》中,雨果就把美丑对照原则应用到了极致。女主人公爱斯梅拉达是美的化身,从外貌到内心都展示出无与伦比的美,男主人公卡西莫多外貌奇丑无比然而心地却纯洁善良;副主教克洛德外表英俊潇洒,然而内心阴险狠毒,这三个人物本身就存在着非常强烈的对比:爱斯梅拉达内心美与外貌美相辅相成,达到了完美和谐的程度;卡西莫多丑陋的外貌蕴涵着高尚的心灵;克洛德则是以英俊的外表反衬出内心的丑陋,他们彼此之间也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与鲜明的对比。雨果以强烈的美丑对照来增加文章的感染力和可读性。而波德莱尔的“恶中之美”不是简单的以丑为美,而是通过诗歌从丑恶的现实中揭示出社会以及人生的本质。从这个程度上来看,我认为波德莱尔的“恶中之美”是对雨果美丑对照的继承和发展。他能从丑恶的现实中发现其深藏的审美价值,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你给我污泥,我把它变成黄金”这不正是对他“发掘恶中之美”美学原则的最好概括吗?他的代表作《恶之花》正是该美学观的具体体现,也是文学史上第一部以“丑”和“恶”作为审美对象的作品。《恶之花》中巴黎的丑陋阴暗,盲人、妓女、穷人等社会底层人员,骷髅,坟墓,尸体,幽灵等意象都深刻的刻画出了人性的丑陋和现实的恐怖。“恶之花”是一朵奇异,绚烂,稀有的花,它也是波德莱尔美学原则浇灌下茁壮成长的花。接下来我们通过波德莱尔《恶之花》第21首诗歌来分析他所认为的“美”。诗的大意我们从题目中便能窥视出一二。作者想赞美美,但是作者所赞扬的美与我们普通的美可谓是截然不同。关于美的出处,在《巴黎圣母院》中,佛罗洛这样描述埃斯梅拉达:“这超凡入圣的美只能来自天堂或地狱。”雨果借剧中人物之口表达了自己所认为的美的来源。而波德莱尔却认为不应去探索美的来处亦或是归处,不管美是来自天穹、深渊、黑洞还是从天体降落,这都无法改变美本身的特质:君临万物,有容乃大的气概;蛊惑众生,肆意昂扬的力量。对波德莱尔而言,美从来就不是一个含义所能说清的,三言两语的形容只是对美的亵渎。美无声无息,來去无踪,但却始终在我们身边,然而美不是能够轻易寻得的,我们必须有罗曼·罗兰那样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波德莱尔笔下的美是孤傲的,它随意地播撒快乐与灾祸,统治一切,却又不为万物所动。美又是包容的,它倾注着善行和罪愆,包容着落日与黎明。美也是善变的,它“踩着死尸还加以嘲讽”同时却又“打开我爱而不识的无限之门”。美是简单和复杂的综合体,简单在它的实质,复杂在它的矛盾。深究起来,简单的终是美,复杂的却是人心以及那丑恶的现实。作者笔下的美是完美的,它没有阶级、地位的差别,没有善与恶的区分。它是那样热情豪迈,随性自在。它走在爱意浓浓的道路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一路长途点缀的花香弥漫,纵然有踏着荆棘的行人走过,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

美自始至终都是中性之美,落于何人身上便会浮出与之相称的颜色。英雄因美色而怯懦,孩子却因美而勇气倍增;善人使美散发出奇光异彩,有温暖人心的力量,而恶之人却是和娇媚和谋杀紧紧相连,他们对什么都无所顾忌,有恃无恐。然而善恶哪是那么容易说清楚讲明白的呢,他们是说不清道不明的。只因为恶就将美全盘否定,是抱残守缺,固步自封。数万万人追寻着美的脚步,有的飞蛾扑火,运气好的穷尽毕生精力也能探寻到美的一点苗头。只要有人的存在,对美的探索就永无止境。我们爱美,便须有承担一切的勇气与决心。波德莱尔认知中的美是恶中之美,却也是人世间真正的美。最美的事物往往隐藏在不为人知的丑陋面中。我们想要发现这种美,就要进行持之以恒的探索。

2.2 魏尔伦的美学观——“音乐高于一切”

魏尔伦作为法国象征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与马拉美,兰波并称为象征主义的“三驾马车”。在1884年出版的《诗的艺术》中,魏尔伦认为“音乐性先于一切”,诗歌必须要有韵律,因此他强调以音乐,暗示和联想来表示一种非普通语言所能表达的玄妙而神秘的境界。

接下来,我们便以他最著名的作品《泪流在我心底》为例,探索他“音乐高于一切”的美学观。这首诗收录于《无言的浪漫》,以音韵和心境贴切而著称,作者1847年写于狱中,整首诗的基调是痛苦忧郁的。这首诗情感的抒发与作者的个人经历息息相关。众所周知,魏尔伦和兰波有一段不被世俗承认的感情经历。当17岁的少年兰波把自己写的《醉舟》寄给魏尔伦后,得到了后者的极大赏识,当时已小有名气的魏尔伦邀请兰波来巴黎,从此,便开始了两个人轰轰烈烈的感情故事。魏尔伦为了和兰波在一起,抛弃了家中的糟糠之妻,两个人私奔到伦敦,之后又辗转到过比利时,正是在这里,两人发生冲突,魏尔伦开枪打伤了兰波,法院便以故意伤人罪及有伤风化罪判魏尔伦入狱两年。这首诗歌正是魏尔伦在狱中所作。从诗的名字Il pleure dans mon coeur我们就能体会到作者此时忧郁痛苦的心境。作者使用了“pleurer”哭这个动词。我们不禁会想问,是谁在哭泣呢?是诗人自己,还是诗人爱慕的兰波呢?题目向来起着总览全文的作用,因此,从诗的名字来看,这首诗必定是带着浓浓的忧伤气息。全诗共分为四小节,第一节中,诗人感慨到:我心中流着的泪就像城市中淅淅沥沥的雨水,诗人使用“泪”以及“雨”这两个意象,瞬间让我们感受到诗人绵绵的愁思,像雨帘那样剪不断,这种愁滋味不仅在作者心里,更愁在读者心中。

抒发完愁情后,作者不禁感慨道这是哪儿来的凄楚呀?“pleurer” 和“coeur” “langueur”和“coeur”压韵脚,使我们读起来朗朗上口,浑然天成,一气呵成。第二小节作者的情感抒发更进一步,滴滴答答的雨水落到房顶,落到地面,雨声相互应和。对于“我”这苦闷的心来说,这声音就像一首诉说衷肠的歌曲。诗中“bruit”和“pluie”的出现,更使得文章旋律自然流畅,读起来分外动听。第三小节前两句作者感慨时光匆匆,往日与兰波的一切美好经历如流水般消逝,剩下的只是无限惆怅。突然,这种忧思被打断,“quoi, nulle trahison ”到底是何种伤痛,怎么会无休无止呢?是因为我对妻子的背叛而痛心,还是因为与兰波的分手而惋惜呢?连作者自己也弄不清原因,心底里只有无尽的忧愁。第四节作者仍旧在探求那不可知的痛苦根源。百思不得其解,作者试着放下一切,无爱也不恨,但是却无法做到这般决绝。他的心依然伤痕累累,笼罩在忧郁悲伤的氛围之中……

2.3 兰波的美学观——成为“通灵者”

兰波是19世纪法国文坛的一颗流星,他用自己短暂的生命发扬光大了象征主义,同时也开辟了超现实主义的道路。他,自幼便是一个反叛者,破坏者和向往自由者。他,主张反对一切传统道德观念和成见,赋予了诗歌崭新的面貌。1871年,在写给友人的一封信中他便宣称,要和文人,诗人以及诗匠决裂。他要觉察那 “曼纱后的幻境” 要发明新的格律,要成为一名通灵者。为了探索未知的领域,追求永恒之美,他不惜成为一名遭人不耻的犯罪者,被诅咒者。未知的领域在兰波独特的文笔下熠熠生辉。

我们以他16岁时的作品《感觉》为例,分析兰波诗歌的美学观。阅读完这首诗,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状态。夏日的黄昏,夕阳西下,“我”敞开心胸拥抱着大自然赋予的一切美好。即使被麦丛刺一下也无妨,这点伤痛怎么能影响到“我”享受自然呢?光着脚丫,踏着附有露珠的青草,脚底一阵凉意袭上心头,张开双臂,任凭风吹过“我”的头,“我”的四肢,“我”的全身。这种美好的感觉无法言语。那么,“我”便只是静静的享受吧,不思亦不语。爱意浸透“我”的全身,让“我”像波西米亚人一样游荡于世界各处吧,天地之大,哪里不是“我”的容身之所呢?以天为被,地为席,遨游于天地之间,就像与一女子携手同行一般美好。兰波这首诗写的欢快活泼,字里行间洋溢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气息。全诗主要赞美感觉,虽然诗歌的形式比較传统,但是已经显示出少年时期的兰波向往自由,放荡不羁的思想。诗人在日后的创作过程中强调诗歌创作中直觉和梦幻因素,我想,这都是由感觉激发出来的。兰波提倡的客观诗歌,并不是完全否定主观性的存在,而是说诗人应该是自己诗歌的主人,这样他才能成为通灵者,联通“此世界”与“彼世界”,即联通现实世界与诗歌世界。要成为一名通灵者,必须具备敏感细腻的感觉以及客观清醒的大脑。这一切都是相辅相成,无法割裂的。

3 象征主义诗歌的特点

从波德莱尔、魏尔伦、兰波的诗歌中,我们深深感受到象征主义独特的魅力。它是一种朦胧微妙的东西,但是我们依然能够抓住它的几个主要特点。首先,象征主义诗歌具有神秘色彩,诗人们注重探索内心世界,他们认为心灵是复杂幽暗的,正如艺术的晦涩一般,因此,描写内心世界朦胧神秘的作品,才是真正纯粹的文学。其次,象征派诗人注重诗歌的音乐性,他们主张把音乐应用到诗里。这样创作出的诗歌悦耳动听且意境高远,最是能触动读者的心灵。最后,象征主义诗人注重锤炼语言,作为先驱者的波德莱尔认为:“语言不仅仅是一种工具,同时也是一种目的,语言创造了一个世界,即“第二现实”。可见,诗人们把语言放到了何等重要的地位。我想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才使得象征主义诗歌经久不衰。

参考文献:

[1] 户思社,孟长勇《法国现当代文学流派》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2] 朱立元,《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法]《波德莱尔全集》第一卷,法国,七星文库出版社,2007

[4] [法]波德莱尔《恶之花:波德莱尔作品菁华》郑克鲁译,湖南文艺出版社,2014

[5] 梁宗岱,《一切的峰顶——梁宗岱著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关娜娜(1992-),女,汉族,山西兴县人,西安外国语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法国文学。

(西安外国语大学 陕西 西安 710128)

猜你喜欢
波德莱尔美学
仝仺美学馆
盘中的意式美学
“命运是自我选择”:《波德莱尔》传记批评解读
波德莱尔
生活美学馆
南方
纯白美学
走向巴黎诗歌(之二)——巴黎诗人波德莱尔
“妆”饰美学
论《现代中国作家与法国文学》中的波德莱尔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