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佛地区大学生校园贷使用情况的调研报告

2018-01-03 22:09陈家桦黄慧娟罗颖薇招兰香梁凯琳卢敏珊林卓君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7年23期
关键词:调研报告大学生

陈家桦+黄慧娟+罗颖薇+招兰香+梁凯琳+卢敏珊+林卓君

[摘 要] 近年来校园信贷蓬勃发展,各种各样的校园信贷平台层出不穷。但关于校园信贷的种种不良事件也屡屡发生,甚至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为此,调研立足于广佛地区的高校,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等调查方式,充分了解到校园贷在该地区的使用状况,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其潜在的危险,并针对加强广佛地区校园信贷的管理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校园信贷;大学生;调研报告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23. 062

[中图分类号] F83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23- 0112- 05

1 前 言

校园信贷是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主体指向的金融现象,自其诞生以来,相关的负面新闻报道屡见不鲜。但到目前为止,关于校园贷的调查研究多侧重分析其影响和危害,对其风险方面的研究却仍然缺乏。为弥补这一缺陷,本次调研聚焦广佛高校校园贷使用现状,通过分析大学生使用校园贷的目的以及在使用中显现的消费观念和借贷规则意识,探究校园贷在宣传、需求以及“二次贷”现象等方面的潜在风险并分析其原因,以引导大学生正视校园贷的利弊,引起社会各界对校园贷风险防控的重视。同时针对校园贷存在的突出问题,为高校管理部门和金融监管部门提供政策性建议,以促进校园贷在大学校园中发挥积极作用。

2 调研方法与说明

为深入了解广佛地区大学生使用校园贷的基本情况,从2017年5月至7月,研究者展开了为期近两个月的深入调研。本次调研采用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访谈法为主,网络调查法和文献调查法为辅。其中,问卷调查主要在广佛地区的高校进行投放,访谈选取了高校辅导员、学生工作管理者以及使用过校园贷的同学为访谈对象,定性分析的研究成果补充了调查问卷中定量分析的不足,使得调查更全面、深入,分析结果更为可靠。

2.1 问卷法

本研究通过收集相关资料,设计出一份关于高校校园网络信贷消费行为的调查问卷,随机选取15名华南师范大学的本科生进行试测,根据试测的结果对一些表意不明或设问有误的题目进行修改。随后利用网络与实地走访广佛地区高校相结合的方式派发问卷,对回收的问卷进行分类整理,并运用数据分析软件对凸显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

2.2 访谈法

访谈法为本次调研的另一重要方法。小组成员根据质性研究中的目的性抽样原则,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与案例,咨询相关的老师和有使用校园贷经验的同学,集中讨论并设计出一份针对高校管理者、普通高校老师、有使用过校园网贷经历的同学的详细访谈提纲,并根据这份提纲由组员分别对学校行政管理者和校园贷使用者进行相应的访谈,以获取校园网贷在高校发展的现状及问题的定性资料。

2.3 样本情况

本研究利用网络问卷以及实地派发的形式,对广佛地区的十多所高校在读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共派发问卷713份,回收问卷713份,其中有效问卷680份,无效问卷33份,回收有效率为95.37%。样本结构如表1所示。

在访谈方面,采访了四名使用过校园网贷的同学以及两名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学院老师。具体是华南师范大学国际商學院15级法语专业的罗同学和张同学、暨南大学14级临床医学的莫同学、14级计算机专业的邓同学、华南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2013级辅导员兼院团委指导老师刘老师、华南师范大学南海校区学工办指导老师谢老师。质性研究是目的性抽样,即根据研究的目的,抽取能够为本研究问题提供最大的信息量的样本。根据这一原则,希望能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和分析校园贷在高校发展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

3 调研结果与分析

3.1 问卷结果与分析

3.1.1 校园信贷的需求受消费观念与消费目的的影响较大

从调查结果分析中可以看出,使用校园网贷的用户可以从性别和年级两个方面分为两大类。从性别上看,受访者中,使用校园贷的男性的比例是女性的三倍,如表2所示。从年级上看,大四学生的使用人数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年级的学生,占使用过校园贷的受访者的总人数的19.05%,且随年级增长而呈逐步上升的趋势,如图1所示。

使用校园网贷的大四同学主要把借贷资金用于社交娱乐、创业、美容化妆、购置家具家电和教育培训等方面,如图2所示。处于学生与社会人过渡阶段的大四学生,面对不断增加的社会压力,他们往往选择大量的借贷资金作为交际支出或自我增值投资,以借此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因此使用校园网贷满足其消费的动机也更强。

校园信贷的需求受消费观念与消费目的的影响较大。由于受到外界环境的诱惑较多,大学生购买欲望也大大增加,以至于其对资金的需求大大超过自身的实际情况,对金钱的需求也愈发膨胀,但大学生并没有足够的赚钱能力和稳定的资金收入。而校园贷正好为大学生提供了快速满足消费需求的途径,从而受到部分有资金需求的大学生青睐,促使校园贷平台不断“疯长”。

3.1.2 信贷风险意识较为薄弱

相对于未用过校园贷进行消费的同学,校园网贷使用者的信贷风险意识较为薄弱。由调研数据可知,使用过校园贷的同学往往会对其各项风险因素放松警惕,其中校园信贷使用者与未使用者对“没有可靠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支持”以及“信息审核过程太简略,随意”的问题存在较大差异,分别为20.10%和18.44%。在消费心理学的角度,确认偏误是消费者行为惯性之一。即消费者往往会坚持自己的立场,不断收集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并且忽略实际出现的缺陷,甚至把已有的信息往能支持自己观点的方向解释。因此,不能排除在确认偏误的影响下,校园网贷使用者忽略自己使用校园网贷产品的缺陷,弱化其存在的风险和问题,从而使得差异产生,如图3所示。

可以看出,校园信贷产品的特点以及确认偏误的消费行为惯性,是造成校园贷使用者和未使用者对校园贷存在的风险及问题产生差异的原因,也使得校园贷使用者更不易觉察校园信贷所存在的风险以及问题endprint

3.1.3 学校风险教育不足,实际效果有待提高增强

校园金融风险宣传的广度和深度在不同的学校层次存在一定的差异。从稍微涉及校园信贷风险宣传这一维度上看,一本、二本、三本院校的比例呈逐步上升趋势,可见一本院校对于校园信贷风险教育这一方面并未有足够的重视,同样有18.11%一本院校的学生的比重根本不关心学校是否开展过这类活动,占所有层次院校中该维度的比重最大,可见其对校园信贷存在的风险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并且据有关机构对于大学生理财能力的自我评价进行相关调查的结论显示,超过半数的大学生的理财能力普遍“一般”,占到66.6%;其次为“较差,没花钱计划”,占到了20.2%;而有“较强的理财能力”的大学生仅为13.2%,占比最低。大学生理财技能基础薄弱,加上缺乏相关的提高性指导,不仅增加了同学们陷入不良校园贷漩涡的风险,而且加大了恶性校园贷事件发生的机率,统计如图4所示。

3.2 访谈整理与分析

3.2.1 消费观念与借贷规则意识层面

冲动消费刺激资金需求。由于人生阅历并不丰富,青年人对事物的分析判断能力還没有完全成熟,容易受到诱惑产生冲动消费的心理。对于这一点小莫同学深有体会,他经常使用蚂蚁花呗在网上购物,尽管有时他可能并不需要购物,但由于平台推出的借款优惠政策,会使他不自觉地使用花呗消费,导致每月的生活花销也有所增长。据小莫同学的观察,这种现象不仅发生在自己身上,“有很多大学生即使没有消费需求,但在浏览网上商城时看到有优惠活动或心仪的产品,就会产生强烈的消费欲望,在自有资金并不宽裕又渴望满足消费欲望的情况下便会不自觉地使用到校园贷”。对此,高校管理者谢老师表达了关于这方面的担忧,大学生仍然处在一个成长的时期,消费观念还没有自己很成熟的看法,容易受到不良校园贷蛊惑产生一些扭曲的消费观,进而导致其进行超出其能力范围的非理智消费,对其造成较大的经济负担。

借贷规则未受重视。虽如今校园网络信贷频频出现负面消息,不良社会影响极大,但是并没有引起大学生对校园网络信贷潜在风险的强烈重视。访谈者们谈及,当他们在校园网络借贷平台申请注册账号的时候,平台会主动地弹出借贷规则或者借贷协议让他们阅读,只有同意此规则才能开始借贷。但是心急的借款者往往会由于借贷规则过长而直接忽略,大学生不认真了解借贷规则和分析其中的隐藏条约,给校园贷平台利用借贷规则漏洞大做文章提供了可趁之机,校园贷平台贷款存在巨大风险。

3.2.2 校园贷的校园宣传与需求层面

信息辨别能力差难以对抗平台的渗透式宣传。校园网贷平台通过在校园各个角落尤其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地方,例如饭堂、宿舍和厕所等粘贴广告,使学生在不自觉中接受到校园贷平台的贷款信息,并在经常性接触中不断强化了对校园贷平台的正面印象。对于辨别能力较差的大学生,很容易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对校园贷平台的态度,轻信这些宣传广告,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进行贷款。邓同学在访谈中提到,他所在学校的饭堂就贴着趣分期的广告,也会经常在宿舍看到相关的传单,由于好奇他就去注册了账号,开始使用时觉得还不错,没有深入了解,直到后来感觉还款压力大时才意识到其背后高额的利息。对此,华南师范大学辅导员刘老师也表示在学校厕所、校园的一些小角落都能看到校园贷平台的宣传广告,但却几乎没有接触过平台的正规宣传,这对学生判断信息的能力将会是较大的考验。

此外,平台还会在用户浏览购物网站和使用一些支付软件时,弹出购物贷款或分期消费的窗口以吸引用户的注意力。据调查显示,15~24岁的学生使用移动终端进行网购比例高达30%左右,而大学生更是成为了移动端学生网购的代表。在访谈当中,暨南大学莫同学谈到,自己生活费支出都主要用于网购和外卖,对蚂蚁花呗的了解也正是在支付宝界面的推荐信息上看到的。华南师范大学法语系的小张也表示自己平时在京东、唯品会等网站网购的时候能看到很多弹出有关贷款购物的信息。由此可见,校园贷平台通过在移动端购物平台上投放广告,其宣传的辐射面十分广泛且对用户的借款需求针对性强,而对于一些信息辨别能力不强的大学生来说,如何去辨别平台的优劣,防止掉入不良网贷平台的陷阱将无疑是一个较大的挑战。

校园网贷平台通过“二次贷”转移风险,学生步步深陷贷款泥潭。一些平台对于逾期或即将逾期但没有还款能力的校园贷客户会主动充当中介机构,一方面通过私下的非正式渠道将社会放贷机构的联系方式提供给急需资金还钱的客户,另一方面也会将用户信息出售给社会放贷机构,同时引诱逾期无法还款的学生向那些机构二次贷款,使得原有的大学生客户陷入以贷还贷的饮鸠解渴的陷阱之中。由于校园网贷平台没有审议用户还款的资金来源的权利和义务,通过把客户引导到其他社会放贷机构,平台得以转移坏账的资金风险,并且倘若日后用户因无法还贷而被暴力催债,平台也不会受到任何牵连和政府检查,这使其既回笼了资金又保住了声誉。于社会放贷机构而言,由于这些大学生用户的背后几乎都有家庭和学校作为其潜在的最后还款人,因此只要掌握了学生最后还款人的信息,无论学生资金需求有多大,他都能借给学生而不必担心无法追回欠款。而因资金的非正常使用导致逾期的学生来说,将会铤而走险向社会放贷机构申请借款以偿还校园网贷的逾期还款,从而逐步陷入越借越多,越借越无法还款的恶性循环中去。

4 对策与建议

4.1 奖惩并举,加强校园信贷行业的引导与监管

政府应加强对校园信贷行业发展的引导,建立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针对校园贷款,政府不应当采取一刀切的管理方式,而应通过加强监管以引导良性贷款健康发展。首先,由政府牵头、全行业参与,共同制定切实可行的行业经营准则和贷款时签订的标准条约,整治行业内的违法违规行为。其次,鼓励和支持优质贷款项目发展。对于开设利于激励创新创业的项目或帮助学生进行授信或支持大学生以分期付款的方式报名学费较为昂贵的课程等,对学生个人生涯发展有利的项目,金融部门可对项目给予一定力度政策扶持。对不合理的运营行为,应责成相关行业进行内部检讨,或移交至行政管理部门予以管理和惩戒;对于如出售和非法转移公民个人信息等,严重的信贷违法违规行为,必要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予以制裁。endprint

4.2 完善举报机制,严打违法放贷行为

政府和行业协会应积极联手,建立完善违法行为的举报和反馈机制,对于从非正规途径进入校园的网贷公司和在校园内进行虚假宣传的校园信贷平台,应鼓励校方或学生积极进行监督和举报,必要时提交金融监管部门处理。同时应高度警惕部分校园贷平台转卖客户信息或引诱逾期学生客户进行二次贷款的行为,对于敢于举报平台的内部员工给予奖励,并积极保密。一经发现企业或个人倒卖贷款者私人信息的行为,要依法给予严惩,严重者责令其停业整顿。

4.3 加强信贷消费风险教育,提高学生的风险意识

校方应积极主动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校园金融环境,筑起校园贷款的保护屏障。通过开展形式丰富的活动例如讲座、知识竞赛,课堂上对于典型校园贷案例事件的分析,学生组织的线上宣传等校应加强对学生的教育,提高学生对不良信贷平台为有效防范意识,积极开设校园信贷风险防控相关知识的课程,或举办相关的讲座及知识竞赛等活动,同时邀请执法人员和金融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学生网贷受骗案例的讲解和风险识别技巧的普及,使学生对校园信贷风险有更为直观和深刻的认识,提高学生对校园信贷风险的防范意识和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

4.4 设立校园金融服务中心,关注经济上存在困难的同学

高校可考虑设立校园金融服务中心,负责审核信贷平台的校园准入资格和监管其宣传推广行为。一方面严格控制好校园信贷平台进行校园的门槛,并为有需求的学生推荐优质贷款平台,降低学生贷款的风险;另一方面对平台在校园内的宣传行为和宣传渠道进行监控,审核平台广告内容的真实性并对信贷平台招募的学生代理进行登记,防止学生代理滥用学生信息和欺骗学生进行贷款。同时通过建立学生经济信息数据库,重点关心经济存在特殊情况的同学,并与之保持密切的沟通和联系,通过学院、班级,利用奖助学金制度更好的帮助他们解决资金的需求,摆脱生活上的窘困。

5 结 语

“互联网+”是这个时代巨大的产业革命,而互联网与金融信贷的结合,更是推动了网贷在全社会的迅猛成长和全方位渗透。校园信贷的飞速发展,一方面满足了在校大学生提高生活水平和提前消费、提前享受的愿望,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社会消费。但是,校园贷市场鱼龙混杂,不良平台层出不穷,甚至在校园里大肆宣传,而高校管理部门缺乏事前的宣传教育和防范预警机制,并未能及时清理不良信息。通过调研发现,虽然广佛地区大学生使用校园贷的比重并不大,但大部分学生对资金的需求仍较大,潜在的借贷需求较高,因此社会各界必须做好风险预防措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掌握理财的基础知识和能力,从而增强其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同时为了让校园信贷平台的发展回归正轨,发挥其在大学校园消费中的积极作用,政府、行业、企业各方应加强合作,完善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从而扬长避短,发挥校园贷在促进消费、引导消费方面的积极作用,实现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的双赢。

主要参考文献

[1]亿恩网.消费心理学:从冲动消费看消费者的行为惯性[EB/OL].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308/21/37063_540602352.shtml.

[2]上海交通大學舆情研究实验室社会调查中心.2015年中国大学生消费行为与品牌认知调查报告[EB/OL].中国社会科学网,2016-01-14.

[3] 搜狐科技.购物中心男女性及各年龄层的消费心理特征 [EB/OL]. http://www.sohu.com/a/30370630_240560,2015-09-02.

[4]奥菲传媒. 中国移动互联网人群行为分析报告[EB/OL]. http://www.donews.com/company/201601/2915709.shtm,2016-01-22.endprint

猜你喜欢
调研报告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关于天峨县乡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佛乐禅思 寓教于乐
德江县家庭农场等新型农村经营主体调研报告
知识产权案件在审判中有关证据问题的调研报告
关于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价值观认同问题的调研报告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