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生态移民的经济生活转型

2018-01-03 10:13张凌山
新西部·中旬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经济生活经济转型

【摘 要】 本文通过深入的田野调查,描述了移民至古浪县惠民新村群体的经济现状。对比移民群体在迁移前后的经济生活,认为当地人正处于从半自给性质的小农经济向城镇化、市场化现代经济的转变期。最后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古浪县;生态移民;经济生活;经济转型

目前对西北地区生态移民的研究较多,包罗万象。在经济方面,主要成果与不足体现在如下三个层面:一是对少数民族地方及少数民族的生态移民关注更多,对汉族的生态移民较为忽略;二是对整体性宏观的移民经济发展研究较多,缺少对移民本身感受与地方性知识的关注;三是对经济来源和数量的研究较多,但对消费内容、消费理念和感受研究较少。因此,本文以甘肃省古浪县生态移民集中安置区之一的惠民新村为调查点,通过访谈对移民自身体验的关注,在生计方式、消费内容、消费感受、未来期望等方面与原来的经济生活进行对比,探究其在经济方面的变化转型。

一、古浪县移民情况介绍

古浪,位于河西走廊东端,属甘肃省武威市。地势南高北低,从南到北依次为中高山地、山前平原绿洲区和干旱荒漠区。根据古浪县十七届政府工作报告,全县常住人口38.8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5.38万人,2015年年底贫困率为18.84%,是国家连片贫困县之一。移民过程中,古浪县南部山区作为主要迁出地,共8个乡镇,109个村,2.69万户,农业人口13.53万,其中71731人是贫困人口。[1]自然条件恶劣,山区垦殖指数较高,植被稀少,降水集中,水土流失严重,导致区域环境难以承载过多的人口,造成生態质量逐年下降,贫困人口集中。[2]居住在南部山区海拔2500米以上的5万多贫困群众,行路难、就医难、上学难、饮水难、增收难十分突出,就地扶贫收效甚微。[3]因此古浪县启动异地搬迁、“下山入川”等移民搬迁政策。

自2011年,古浪县实施“下山入川”工程的部署要求,实施了生态移民暨扶贫开发黄花滩项目,利用景电二期古浪灌区节约水量开发黄花滩8.62万亩闲置土地,规划建设10个中心村,搬迁南部高海拔山区5万贫困群众下山入川。2012年以来,相继开工9个移民点,[4]已建成感恩、阳光、富康、圆梦、为民、立民、惠民7个移民点,整村整组搬迁南部山区贫困群众5558户2.56万人。古浪县移民搬迁及安置工程,实际是集生态保护、脱贫致富和城镇化建设三位一体的格局。

本文调查的惠民新村位于古浪县西靖镇中部,临近308省道,村落形态近似于长方形,房屋为政府投资统一规划建设。由调查得知,建造数量1000套,其中老年房200套,供全县孤寡老人使用,全部住满。其他类型住房800套,部分空置。居民从2015年12月开始迁入,目前有住户768户,除个别藏族外均为汉族。移民全部来自古浪县南部山区,如干城乡、古丰乡、横梁乡、十八里堡乡、黄羊川镇、黑松驿镇等。土地位于村庄北部,为新近开垦出来的荒地。人均土地面积1.75亩,分经济林、口粮田、养殖大棚或蔬菜大棚占地三类。经济林即枸杞,每家需种植2-4亩,口粮田分配尚在筹备中,蔬菜大棚和养殖圈舍部分分配。村中实现三通(通水、通电、通路),建有完全小学和幼儿园各一所。道路实现水泥硬化,安装路灯,有四个卫生所,有商店十余家,一家五金建材店,可以满足村中基本生活需要。

二、古浪县移民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1、移民收入渠道多元分散与数额减少

惠民新村居民在移民前普遍在山区从事粗放的农业生产,即使从事商铺经营、汽车运输也没有完全离开农业生产。土地主要是靠天吃饭的山地及部分水浇地,种植的作物包括小麦、土豆、中药材以及各类蔬菜,在留足自身所需之外其余出售至集市。在农闲时节,青壮劳动力出外打工,农忙时节回来务农。总体上以农业为根本,打工为辅助。在搬迁之后,原有的农业生产无法继续,移民区土地尚未全部分配,水利等基础设施没有建设完毕,政府倡导的“特色林果业+圈舍养殖业+大棚蔬菜种植”的现代农业产业模式还未形成,农业收入骤然消失,打工成为移民中最普遍、最根本的收入来源,商铺经营惨淡,低保金成为一笔重要的收入来源,同时出现烧烤、面皮摊位这样新的经济形式。

村民打工可以细分为就近打工和出外打工。就近打工主要是工地招工和农忙时节用工,均为临时性和季节性的工种,工作机会较少,工价水平低。一个较为长期的工作机会受到社会资本的约束,与工头有亲戚或其他连带关系者更容易找到工作。缺乏社会资本、自身身体条件较差者甚至无活可干,只能赋闲在家。一位受访者表示:

“现在这8号移民点附近就没有什么活干,工价也不行,一般是工地上大工一天100,小工一天80,人们还抢着干。你想到工程上干活,那包工头屁股后面一群连带关系的亲戚朋友,一般人进不去。”(CZW,53岁,CZW家,2017.4.2.日)

出外打工的情况较多,一般是年富力强,家中没有羁绊的中青年男性。打工主要方向在西北地区,包括新疆、青海、内蒙古和甘肃其它区县。主要流向是房地产建设和公路、铁路建设工地,以重体力劳动为主,流动性强。一位年轻男性受访者说道:

“我们家现在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我在外打工,我一般都在新疆找活干,都是短期的,有时候在建筑工地,有时候在厂子里。一年在外打工的时间一般有6个月。算下来每月工资5000,扣除大概一万花销,一年能剩下来两万块钱。”(匿名,24岁,村中广场,2017.2.12日)

在外打工的群体一般收入情况较好,但是选择出外打工的个体间、家庭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条件许可者可以一家四口出外打工,一人留守家中。条件不允许者只有一人打工,甚至只能打半年工。条件更差的,甚至不能外出打工,家庭几乎断绝了收入来源。因此可知,惠民新村的移民在打工方面的差异巨大,由此导致的收入差距也很大,村民之间的贫富差异加剧。

村中有十余家小商铺,从事的多是日常生活用品销售、五金建材、手工制作如绱鞋等。这些店铺在原住地就已开设,搬迁之后继续办证营业。原来不同地方的商店都随移民活动集中在此,售卖物品同质化,而移民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对未来的预期不明朗,开支方面较为节省,商店营业普遍惨淡。一位店主表示:

“我在山上的时候就在开商店,算起来都十年了。这移民点上的商店都是以前就开的。现在我就这么一个商店,种地没地,打工找不到。商店没有什么生意,一天就卖上十几块钱,附近的人家比较少,一天赚的钱还不够自己吃饭的。”(FLH,60岁,FLH家,2017.4.2日)

对于许多居民来说,由政府发放低保金成为一项长期固定的收入来源,按照当地民众的说法是“政府白给的钱”。低保金分一、二、三类三个等级,额度分别为每月285元、240元和85元,年金额最多可达3420元,在普通居民中是一笔可观的收入。政府在搬迁前许诺居民在一定的限制条件外——家中有3万元以上的小汽车、经营商店、在政府或事业单位有任职——搬迁后每户都可以有一个低保名额。实际中部分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并没有得到低保金,也有享有过数月被无故取消的情况。

迁移之后,人口集聚,产生了可能的消费群体。移民中部分心思活络,掌握面皮制作、烧烤食品的女性从家庭生产中脱离出来,在打工间隙或过年时节村中人口回归的时候,在村中架设摊点,流动经营。个人首次调查时,看到村委会附近有两家流动摊点,一家卖烧烤,另一家卖面皮。与烧烤摊主的对话如下:

“我在这里卖烧烤,一天卖不了几个钱,这个点人本来就少。现在人们都是刚搬来,不敢花钱,也没几个钱。扣掉液化气、买火腿肠、素鸡的成本,也剩不了多少。在山上的时候没有这样,人太少。”(ZCY,46岁,村中广场,2017.2.12.日)

在第二次调查的时候,两个摊点均不再架设。可见这样具有季节性、临时性的经济形式并非长久的生计方式。

2、移民的消费内容增多和消费支出加重

搬迁之后,居民消费的内容多样,花费也更多。具体分为迁移购房费用、房屋修建与家居购置费用、日常饮食费用、教育费用、交通费用等。比起迁移之前,多出了迁移购房费用和房屋修建与家居购置费用,同时交通费用和教育费用增加,日常饮食消费的倍增更是让移民怨声增多。

移民搬迁至移民点购置的房屋均为政府招标、选址、统一规划后建成的,建有围墙、厕所和住房,并进行了简单粉刷。房屋分大套房、小套房和过渡房,在政策减免2-4万元之后的购置价格分别为91000元、65000元和21800元,绝大部分居民选择花费积蓄一次性付清。在购置房屋后,居民往往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和经济实力,对原房屋进行改建装修,硬化地面,同时新建房屋。访谈中一位个体户透露:

“我们家现在的这房子、彩钢棚啥的都是自己自费装修的,用水泥硬化院子地面,加高院墙,还架了一个小锅炉取暖。单装修啥的可能有个八九万。”(WXX,37岁,WXX商店,2017.2.12.日)

一位受访者为了能及早给儿子娶到媳妇,改建、扩建、装潢房屋,架设彩钢棚等花费了约十五万元。还有居民表示,原有家居在新房里显得不合时宜,所以大部分家居都是重新购买。因此,移民在购置房屋和家具,装修改建方面产生了大量消费,是对家庭积蓄的一次巨大耗损。

日常饮食消费数倍于前,是造成生活水平下降,经济负担沉重的主要原因,居民对此反应强烈。一方面,所有面粉、蔬菜、肉类,包括饮用水与燃煤都需要购买,这与移民前可以自己种植、蓄养或免费利用不同。另一方面,移民点的物价水平较高,购买同样的产品要花费更多的费用。两者综合作用,将原本不成问题的吃饭问题变成了问题。

一名受访者在访谈中说道:

“以前我在山上住的时候,不管是麦子还是蔬菜,基本的东西我都自己种下了。种的多,操心少,吃不完还可以卖。喂一口猪,再养上十几只鸡,一年的肉就够了。在山上再怎么也不愁吃饭,现在吃饭问题成了大问题。”(CZW,53岁,CZW家,2017.4.2.日)

另一位受访者表示:

“搬迁下来之后花销名头多,物价也高,鸡零狗碎全部加上,三四万就花着没影子了。以前喝的是山泉水,水质好,也没人问我要钱,现在是花钱的自来水。以前闲的时候去山上拾柴,现在都是沙窝窝,不烧煤怎么办哩。”(FLH,60岁,FLH家,2017.4.2日)

类似这样的抱怨,背后是移民在面对日常生活费用急剧上升时所面临的的巨大压力,反映了居民真实沉重的感受。

此外,居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提高,对孩子在学业方面的期待提升,希望孩子能够考上大学,脱离农村。无论男女,不仅要上学,还要上好学,甚至出现陪读现象,教育费用逐年上升。即使村中幼儿园学费每学期5000元——在当地也是相当大一笔支出,家长依然选择让孩子入学。当然,国家对基础教育的扶持,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家庭负担。可以看出在国家扶持和自身观念的转变之下,移民逐渐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教育开支增加。

3、移民思想、技能的停滞与不乐观的心理前景

搬迁之后,政府鼓励移民从事收益好、要求高、面向市场的蔬菜大棚种植和圈舍养殖,并提供了一定的优惠措施,比如建棚费用的减免与相关低息贷款。而移民群体在整体上并未改变原先的保守思想,无地可种便打工,无工可打便赋闲在家。尽管大多数人为此愁苦不已,但没有一个思想认识上的转变,也没有学习技能提升自己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一位受访者这样说道:

“思想上没啥变化。我们农民就是种地,山上我们是种山地,现在搬下来种水浇地。等着口粮地分下来,枸杞树苗子发给,黄河水引着來,我们就再种庄稼。我们也不知道怎么种大棚,岁数大了,技术没人教,也学不下。再能做啥,不行就出去打工么。”(WXX,37岁,WXX商店,2017.2.12.日)

对于移民点经济生活的前景,无论是在外打工的年轻人还是无事可做的中老年人,无论是女性还是男性,都持悲观态度。一位年轻的受访者告诉本人:

“搞圈舍养殖养羊,没钱买羊,养羊得喂,移民点没有草料,也没钱买饲料,再说没有市场,羊养大了卖给谁哩?让我们种地,地都没有分好,就算分好地之后一家也就三四亩,哪里够?水也没有,怎么种地?看看其他移民点的情况,土地分配了,枸杞子的经济林种上了,红果果水泡泡结上了,但这个东西我们谁买哩?”(匿名,24岁,村中广场,2017.2.12日)

这些话反映了移民点现在的真实情况,缺乏投资,缺乏土地,缺乏技术,缺乏市场,美好的期许远未达到,而现实中消费内容的增多,物价水平的高昂,生活陷入无望的困顿。事实上,绝大部分移民在移民前对移民后的生活虽有顾虑与担忧,却也不乏美好的期许与生活条件改善的盼望,都是发自内心的、农民式的愿望,挣钱、盖房子、娶媳妇,而残酷的现实将移民内心的火苗逐一浇灭,黯淡的未来充斥在民众的心头。

但是居民普遍对政府抱有很大期望,认为政府将其搬迁至此,现在境况艰难,生活惨淡,不能不管不顾,一走了之。部分人甚至认为是“政府把我们从山上骗下来了”。政府可以采取各种措施动员、鼓励或半强制性将民众从原住地移出,也可以实行建棚、盖房等政策优惠帮助居民在新住地安置下来,但是移民面临的现实困境不能简单归咎到地域转换,更应该是一种从传统农业经济到现代商业化经济的深刻转变。

4、从小农经济到现代化商业经济的艰难转型

随着移民工程的深入推进,移民本身的一些复杂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如农牧民经济收入的持续增长受挫、就业困难、新生产方式和社会生活的难以适应,以及移民区后续替代产业未能形成、新的生态环境等问题。[5]在以往生态移民社会出现的问题同样在惠民新村移民的经济生活中有所体现。

与之前相比,在山上的时候尚保存有较为完整的小农经济,拥有大量耕地与农业机械、畜力等,生产的农产品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家庭的需求,某些年份种植的产品如中药材、小麦、马铃薯等可以销售,成为家庭收入来源的重要方面。农闲时节,家中劳动力出门打工,而且青少年辍学率高,随亲友在外打工,长远来看不利于家庭条件的改善,代际传递严重,短期内无疑是为家庭减少了支出而增加了收入。总体上虽然生活的自然条件艰苦,但是生活压力比较小,花钱的地方比较少,往往可以有所积蓄。

搬迁之后,到了新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原有的小农经济形态被打破,目前还没有耕地,就算分配耕地,耕地也是经济林即种植枸杞、蔬菜大棚和养殖圈舍,与之前低效的粗放种植方式不大一样,种植的作物品类也不一样,用于自身消费既不合理也不合算。而且身处移民点,作为政府推进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社会经济生活中商业化因素增多,村民被迫从自然经济中抽离出来,卷入社会化生产和消费的浪潮之中。

在从自给程度高、市场化水平低的传统山区小农经济向现代社会商品化、社会化、市场化经济形式转变过程中,最核心的是经济方式的转变。原先小农经济的封闭性与自给性被打破,由种植山地为主的低投入、低产出、少市场化、农副产品主要用于自身消费的传统小农经济方式转变为市场化的生产者与消费者。消费方面失去自给的可能,完全从市场购买一切的生活必需品。生产方面以出卖劳动力的打工为根本,变为完全社会化的劳动者,在市场中处于劣势地位,移民从几乎完全依赖自身与土地转变为完全依附市场经济的劳动力。

事实上,民众对移民之后的经济社会环境并没有深刻的认识,经济方式与消费观念发生变化,而对获得收入、提升技能和增强竞争力没有大的改观。思想观念的滞后和对现实情况的淡薄认知,导致主动性与积极性不强。自身劳动技能和启动资金不足,积蓄在移民过程中逐漸消耗告罄,造成客观上的困难。因此,对移民之后生活的美好愿望也在现实苦难面前转化为对各方面的不满,却也无力改变。对现代化经济产品及经营方式的不熟悉等诸多因素的叠加,使得移民的现代化过程——包括技术、观念、收入、消费等——尚处在不稳定的变动中,移民自发性的理性选择与政府的优惠政策扶植推动的现代化进程之间发生脱节,整个的现代化转型过程在移民的被动接受和消极反抗中艰难前进。

三、促进古浪县移民顺利完成现代化转型的对策建议

对策建议分为政府层面与民众层面两个方面,政府的外在保障与移民自身的努力合力协作方能推进移民生活的改善,顺利完成现代化转型。

1、政府层面的举措

第一,持续性的政策支持。政府需要通过精准扶贫、住房贷款、发放低保金、鼓励就业等多种形式帮助移民度过迁移之后面临的难关。对于鼓励推行的“特色林果业+圈舍养殖业+大棚蔬菜种植”模式,应落实具体的措施。在林果业方面,主动联系枸杞收购商家,保障枸杞挂果成熟之后可以变现。在养殖业方面,对有意愿从事圈舍养殖业的移民,给予贷款,适当采用“送母羊、还羔羊”的方式,联系屠宰市场,为优质羔羊找到出路。在大棚蔬菜种植方面,应进行指导建议,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内部消耗。

第二,加强移民劳动技能培训。在农业技术培训方面,当地政府应该组织一批种田能手和技术人员,持续开展较低价格的技能培训,同时鼓励移民之间分享技术。在打工技能培训方面,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根据个人意愿选择技术,学员需交纳一定的费用,这样既能给传授者一定的收入,激励其认真教学,也能师徒因袭,逐渐形成完备技能,视情况可以组织施工队。

第三,招商引资,建立企业。重视移民后续产业的发展,发挥当地优质农产品、劳动力丰富的优势,对有意愿来投资建厂的企业给予政策、土地、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既利用了当地生产的农、畜产品,延长产业链,又扩大了就业,增加民众收入,让移民从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个人认为这是解决当地现存问题的最佳手段,也是移民实现经济现代化转型的最有力推手。

2、民众层面的行动

第一,思想观念转变。移民群体要认识到移民不仅是生活地域发生变化,更是经济方式发生变化,改变原来靠天吃饭、顺其自然的想法,改变“等、靠、要”的消极态度,转变为积极进取、主动奋斗、抓住机遇。

第二,组织农业合作社。惠民新村移民可以学习借鉴其他移民点农业合作社建立和运行的良好经验,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组建农业合作社。一方面有利于农产品的种植选择和市场销售,另一方面以集体和行业的形式来参与经济活动,有利于抵御风险,更好参与市场经济活动。

四、结语

综上,本文对古浪县惠民新村移民研究从收入来源的减少分散,消费内容与数额增长两个方面入手,采用访谈形式将移民对此的认识感受加以体现,探讨其思想观念与劳动技能方面的不足,引出移民在困顿形势下黯淡的心理前景。然后通过对比移民前后生活生计方式,论证惠民新村的移民实际上处在从传统的小农经济向现代化市场经济的艰难转型中。

对于长期处于小农半小农经济的民众而言,从闭塞的山区迁移至政府统一规划的居住区后,面对的不仅是生活地域、人际关系的变化和适应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如何在新居所安身立命扎下根来,这就关切到生计方式的重要性。在对生计方式变化转型的研究中,不能把生计方式的转变看做是单一的、纯粹的经济性的变化,从宏观整体性来看更是移民直面现代化社会,融入市场化、商业化经济体系中的一个转型过程。在这个艰难的转型中,对于移民遇到的诸多问题,要从政府和民众两个方面提出建议,尽可能减少转型过程中的阻力,早日实现现代化转变和自身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姚延宾.贫困地区移民搬迁及生态扶贫模式探究——以古浪县为例[D]. 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2] 张少伟,张旺峰等.古浪县生态移民实践及效益研究[J].学术纵横,2015.12.68.

[3] 马顺龙.古浪:惠民新村“惠泽”山区群众[N].甘肃日报,2012-9-24(1).

[4] 黄花滩上拓新路——古浪县实施生态移民暨扶贫开发项目纪实http://www.gansu.gov.cn/art/2017/1/4/art_37_296745.html[EB\OL].

[5] 贾耀锋.中国生态移民效益评估研究综述[J].资源科学,2016.8(1551).

【作者简介】

张凌山(1993—)男,甘肃古浪人,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经济生活经济转型
浅谈高中经济生活课学习策略的几点建议
如何提高中学生参与经济生活能力的探讨
京津冀社会工作协同背景下再就业策略
基于货币视角的“经济生活”的逻辑分析
经济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会计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
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如何在经济生活教学中培养学生理财的意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