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内圣而外王”思想对社会工作伦理本土化的价值

2018-01-03 10:13岳泽楠
新西部·中旬刊 2018年10期

【摘 要】 文章论述了西方社会工作的伦理及人格理论,分析了“内圣外王”思想发展及现实意义,阐述了“内圣外王”理想人格对社会工作的价值。认为,“内圣外王”的终极人格理想有助于社会工作者本身的素质提升,为社会工作提供了一个目标参考,理想人格的培养为案主能力建设方法提供可能性,也提供了社会工作的本土化模式。

【关键词】 “内圣外王”;人格思想理论;社会工作伦理;社会工作本土化

2015年10月,香港社会工作人员协会发表了社会工作的最新定义:作为一个以实践为本的专业及学术领域,社会工作推动社会改变和发展、社会凝聚、和人民的充权及解放。社会公义、人权、集体责任和尊重差异等原则是社会工作的核心。基于社会工作、社会科学、人文和本土知识的理论,社会工作以联系个人和组织去面对人生的挑战和促进人类的福祉。这个伴随着西方工业革命而生的专业在我国的土壤上想要茁壮成长必须要与我国国情相结合。

一、西方社会工作的伦理及人格理论

1、社会工作伦理起源

社会工作起源于工业革命,受到了西方文化的深刻影响。在社会工作的开始阶段,社会工作者中教会人士占据了很大的比例,按照他们所信奉的新教的理念,成为了现代西方的社会工作伦理价值观的主要基础。由于基本的价值观、人本主义等思想和我们传统的价值观以及儒家传统思想存在较大差异,西方的社会工作伦理很多地方在我国实践中存在诸多困难。

2、人格理论的起源

在社会工作实务中有巨大影响力的流派:以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社会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为主。人格理论同样起源于西方,也同样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西方人格理论的哲学基础是以个人本位思想为前提的,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更加重视整体的联系,所以传统的人格理论方法不适用于中国的实际情况,而儒家的人格理论萌芽于中国本土,有一定的适用性,在社会工作伦理特别是人格理论的适用性方面有很实用的指导价值。

3、社会工作的伦理本土化与困境

社会工作是一个以实践为特色的专业,价值观和伦理学是社会工作专业的生命线,其专业操作过程中充满了价值和道德的判断与抉择。所以社会工作者必然涉及大量伦理议题,而根据目前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这种伦理困境不仅仅表现在直接或间接工作中涉及到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表现在西方的社会工作伦理价值观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中出现的问题,和不同文化背景影响下的服务对象对于社会工作的认同。因此,运用本土化理念对社工专业伦理价值观进行进一步的改造,使其更加符合实际工作环境。

二、“内圣外王”思想发展及现实意义

1、“内圣外王”理论的发展渊源

“内圣外王”语出《庄子·天下》,虽然出自庄子,但用其来描述传统儒家思想的这种理想人格非常形象。“内圣”指的是人们要在自身的道德修养上努力达到圣人的境界,“外王”是在“内圣”的基础上,由己及人推广这种德行,为社会百姓服务,建立理想的“王道”。

“内圣外王”思想产生和形成与先秦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礼乐崩坏,战乱不断的历史相关。这种社会现状打破了儒家心中的“大同社会”。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促使他们进行反思, 以探求医治当时“社会病”的“药方”, 于是逐渐形成“内圣外王”的思想,其理论奠基人是孔子。

孟子和荀子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孟子认为"内圣"是通往"外王"的必经之路,强调“既仁且智”的圣人人格。而荀子则描述了“外王”的具体外在客观表现,他认为“内圣”和"外王”是主客观的统一,他提出的“圣王”的理想人格理念,是精神修养和文化素质修养的统一。荀子提出“慎独”的思想理念,进一步强化了对于自我要求的重视。他这一理论后来形成了著名的“内圣外王”三纲八目人格理论。

2、“内圣外王”之道的现实意义

在经历了思想家诸如董仲舒、程颐等人的发展,“内圣外王”的基本人格理论成为了儒家的终极目标。近代以来,首先是洋务运动将西方科学嫁接到“内圣外王”思想之上,后又經过辛亥革命,五四运动资产阶级的民主与自由的思想冲击,全盘否定了传统儒学。经历了战乱之后,新中国建立初期又通过“打倒孔家店”等运动对儒学思想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如今看来西方的科学与民主并非十全十美, 尽管中国需要科学与民主, 但这些只有从中国固有文化中引申发挥, 才能建立起来。而对于正在蓬勃发展的社会工作来说更是如此。

首先,当前的社会工作在我国遇到的主要问题就是,个人往往包含在家庭或者团体因素之内,而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强调服务对象的利益优先性,这就导致与我们传统价值中要求集体、家庭的服从相矛盾。因此在开展工作时,通过结合儒家思想的指导,能更好的适应我们社会的特点与传统观念。

其次,儒家思想更注重日常生活对于人的影响,注重社会风俗和宗法礼仪的影响。这对我们社会工作的开展有着指导意义:不仅更加符合分析目前中国人思考问题的前提,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关系视角,在思考案主所遇到的问题的时候不仅要思考案主本身的原因,还应该考虑案主本身与别的个体之间,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三、“内圣外王”理想人格对社会工作的价值

正如前文所述,儒家思想对于社会工作的伦理及实务方面有着较为恰切的指导意义。通过几千年的演进, 它已内在地固化了我们对人的本质、价值、行为的合理性解释。

1、“内圣外王”的终极人格理想有助于社会工作者本身的素质提升

作为社会工作者本身来说,社会工作的伦理也不仅仅表现在专业的工作和理念方面。因为社会工作涉及到的问题往往触及到社会的各方面,而且往往是一些社会功能示范,或者处于社会边缘的人士需要帮助。这也就要求社会工作者对于差异的尊重和对自身偏见的克制。

2、终极人格理论为社会工作提供了一个目标参考

社会工作以“推动社会改变和发展、社会凝聚、和人民的充权及解放”为目标。这正与儒家思想要求的“均贫富”和“大同社会”要求是一致的。通过“内圣”而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我们可以把“外王”的目标看作社会工作的目标实现。我们在与西方社会工作相结合的同时需要注意适当调整传统文化的类似特点,使西方的传统文化优势为我所用。

3、理想人格的培养为案主能力建设方法提供可能性

孟子主张内心修行的重要性,而且提出修养心境在于“存心养性”,即保持自己内心对“善”的追求。本人认为,可以将其理解为对于良好品質或者良好心理素质的追求。只有先树立自己内心保持了对“善心”的追求这个目标,接下来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此外,儒学还强调“知耻”“反求诸己”等思想,也反映了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对于个人的作用,也为反思自我提供了方法。对于个案中案主的自我管理,也包括本土化的个案实务的实施有一定的建设性意见。

4、“内圣外王”理想提供了社会工作的本土化模式

儒家学说从来不排斥感情,而且非常重视感情。儒学持“人性本善”的观点,并且许多个人的修养讨论都围绕家庭之爱展开,这样就给了我们一个积极的视角,就是立足家庭探讨个人问题,使得案主本身的问题能够得到家庭或者社会的支持,不再是仅仅单纯的围绕个人思考问题。

社会工作起源于西方,在我国已经开始蓬勃发展,但因其学科特殊性,作为一门助人的专业,需要涉及到大量的道德判断和抉择。而植根于我国土壤的儒家学说其核心思想有许多与社会工作伦理价值观的相似之处。本文只讨论了“内圣外王”这一儒家人格理想对社会工作伦理价值本土化的可参考之处。儒家思想的独到之处,还有许多能与我国现阶段社会工作伦理价值本土化的可结合之处。

【参考文献】

[1] 香港社会工作人员协会.社会工作专业的全球定义[EB/OL]. http://www.hkswa.org.hk/chi/node/868.

[2] 宁陶, 谢长有. “内圣外王”思想的源流及发展历程探析[J].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7.28(9)18-21.

[3] 刘华丽, 卢忠萍. 儒家人格思想: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的理论渊源[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38(1)80-83.

[4] 傅琳凯, 王立仁. 论孟子的理想人格理论[J]. 东北师大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247)29-34.

[5] 戴诗. 儒家传统思想与社会工作伦理价值的本土化建构[J]. 社会福利, 2013(18)18-20.

【作者简介】

岳泽楠(1992.4—),女,满族,河南平顶山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人口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