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旸:家庭教育要更精准地施教

2018-01-04 21:34小单
现代家长 2017年10期
关键词:少年班家长孩子

小单

【陈旸简介】

1964年出生于浙江永康。1991年获中国科技大学理学博士,留校任教;1995年5月~1995年12月在英国诺丁汉大学做访问学者;1996年~1998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做博士后;1999年12月~2000年在台湾中央研究院原子与分子科学所任客座研究员;2000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现任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学院执行院长、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神童,历来是人们喜闻乐道的话题。随着多元智能观念的日益普及和脑科学的研究不断深入,家长们对孩子早期智力开发的兴趣更加浓厚,投资力度相当惊人。神童究竟是怎样的人?如何发现和培养孩子的超常智能?少年班是如何招生的?日前,本刊特约记者采访了中国科技大学(以下简称中科大)少年班学院执行院长陈旸教授,请他为我们揭开少年班的神秘面纱。

神秘的少年班

记者(以下简称记):两年前,电影《少年班》轰动一时,人们普遍感觉少年班挺神秘的。请问,中国科技大学是从什么时候开办少年班的?有何成就?

陈旸(以下简称陈):我校是从1978年开始开办少年班的,38年来共毕业3400多名本科生,约90%的本科毕业生考取了国内外研究生。毕业10年后的学生中,有超过200人成为国内外名校和科研机构的教授;另有55%投身于企业界,19%活跃于金融界,在世界500强企业任职者达到35%。

记:平时,媒体上关于早慧少年的报道很多,您会关注吗?学校会主动联系他们吗?

陈:不会特意关注。教育不应该是流水线,学生不应该是一模一样的产品,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深造需求。我们不会主动寻找早慧学生,我们让学生自己选择来或者不来,然后我们从中选拔热爱科学的优秀少年。

记:与普通大学教育相比,少年班的教育有何不同?

陈:少年班最大的优势是学生进校后不分学科、专业,第一年学基础课,一年后自由选择到不同学科大类平台,三年级再自由选择专业。数学、物理等基础课按照本专业的要求开设,比其他学院非本专业学生学得要深一些。

记:在招生中,你们会不会青睐年龄较小的学生?

陈:可以说,年龄反而是我们最不关心的。我们关注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潜质。我们希望给他们提供一个平台,让准备好上大学的学生有一个好的成长平台。

记:当同龄人还在父母身边时,这群孩子已进入大学,这会不会对他们心理成长造成不利影响?

陈:进入大学前,这群学生大多已经读到高二,只是比同年级的孩子小两三岁。其实在20世纪80年代,这个年龄的孩子已经可以上大学了。而且高三主要是复习,如果早就掌握了知识,不如直接进入大学开始新的学习。同时我认为,从心理角度看,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反而更不想待在父母身边,所以不存在不利影响。

记:有人说,少年班教育是对早慧孩子的拔苗助长。对这样的说法,您怎么看?

陈:我不同意这种说法。在我看来,早慧孩子之所以突出,是因为他们这些“苗”长得比普通学生更快,想提前进入大学学习,而我们只是给他们提供一个平台,因材施教,帮助他们成长。

记:每年报考中科大少年班的学生有数千人,最后只录取50人左右。什么样的孩子适宜上少年班?

陈:关键看学生的能力和意愿。我们根据学生高考成绩,确定复试人选。在复试环节,除了数学、物理笔试外,还设置了“现教现考”环节,以鉴别学生的学习能力。

记:能谈一谈少年班的招生环节吗?大家都很关心。

陈:好的。首先,高考分数是最初的门槛。其次是来中科大少年班参加复试。复试有四个环节,最后按总成绩进行排序,决定去留。第一个环节是笔试,考数学和物理,目的是看学生的高考成绩是否真实。第二个环节是“现教现考”。由两位老师分别上一个小时的物理和数学课,授课内容确保是学生没有学过但能够听懂的知识,学生可以记笔记。下课后马上进行考试,学生可以带笔记进考场。这个环节主要是考查学生是否有超人的学习、理解、融会贯通能力,两场考试就能见分晓。我们从来不会因为健康、经济等因素淘汰考生,唯一会被淘汰的,就是这个学生学习能力上有欠缺,不能够适应少年班的学习。第三个环节是面试。面试更像是情商测试,通过30~40个基本问题,帮助学校了解学生的内心状况、个性、职业规划等。题目包括:你的睡眠习惯是从几点到几点?你有哪些饮食习惯?请举例如何与人相处?第四个环节还是面试。最后一天的面试其实就是聊天。

记:都聊哪些内容?

陈:比如,老师会问,5×735,那有没有可能是42?7×856,有没有可能是64?答案是有。

记:怎么可能?

陈:比如,生活中也有16兩为1斤的秤,就与十进制标准制式不同,不同的进位制,会有不同的结果。其实,面试就是这样边聊边进行的,考的就是学生的理解、反应和领悟能力。

他们不是神童

记:人们普遍认为,少年班的学生都是神童。您怎么看?

陈:我并不赞同这种说法。不可否认,这群学生确实聪明,但我会告诉他们不能以神童自居。他们能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主要是他们在高中阶段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学习比较自律。

记:少年班的学生都是学霸,对于他们的交往能力、性格和兴趣等非智力素质,学校会如何培养?

陈:在整个少年班教育过程中,我们会将感恩教育贯穿始终,不仅是对家庭、父母,还包括对社会。我们的教育定位很清楚,就是精英教育,必须让他们有感恩之心,以后能回报社会。我们会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和校友给他们成长提供的帮助,影响他们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等到走出校门后,懂得帮助别人,懂得“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记:有些农村孩子进入少年班,会不会不适应?城市生活会不会让他们产生自卑心理?

陈:少年班有这么多学生,我最喜欢的是自信的孩子。人不自信,谁人信之?我最喜欢这句话了,农家学子更要自信。我就是从山沟里出来的,那时候老家连条公路都没有。我经常给农村来的学生讲我出丑的故事。刚来学校时,有一天买了香蕉,洗洗就连皮一起吃了,吃完还跟同学说,香蕉真的不好吃。这事当然成了一个笑话,但大家笑过就完了,我自己也没当回事,下一次吃香蕉,肯定知道要剥皮吃了。这种事情接触过了就知道了嘛,还能比学数理化更难?在少年班这个不同寻常的集体里,学生们会自由选课,自主学习,没有自信是不行的。这个过程也是在帮助他们建立起真正的自信。

记:少年班学生年龄偏小,他们能管好自己吗?

陈:少年班设立30多年来,根据教学经验,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绝对没有问题。等他们进入学校后,学校在生活上会有专门的培训,在教育上会指导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但不会有特殊的照顾。我对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充满信心。这群学生的自律性都很好。但在少年班中确实出现过网络成瘾的学生,这也是令我感到头痛的事。但我并不认为这与他们的年龄小有关,因为网络成瘾并不是少年班独有的,而是大学生的通病。QQ、微博、微信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生活的必需,因为担心孩子们沉迷网络游戏而不让他们上网不可取,我们会因势利导地教育他们正确使用网络和社交媒体。

记:少年班的学生学习优异,是不是只会读书的书呆子?

陈:他们才不是书呆子!事实上,他们都很活泼。多年来,在全校性合唱、辩论、足球、篮球、围棋等文体比赛中,少年班屡次夺冠。在全校70多个学生社团中,10多个社团的负责人是少年班的学生。

记:学校会不会对这些早慧孩子管理得比较严格?

陈:为什么要严格管理?不会的。大学校园本身就是不寻常的社区,在这里什么都有。在这里,他们就是社会人,学校不会过多插手他们的生活。只要他们不沉溺于打游戏,其他做什么事情都是允许的。我曾经在一所高中看到一副令人恐惧的对联:上联是“生前何必久睡”,下联是“死后自会长眠”,横批是“努力学习”。少年班不时兴这一套。我认为上大学应该是一个快乐的经历,学习、生活,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追求理想,做科学更要基于真正的兴趣,要能“玩”出成果来。

记:听说您对少年班的学生有一条禁令,大四之前不许接受媒体采访。请问是否有这事?用意何在?

陈:是有这条禁令,而且所有学生必须无条件遵守。这样做的用意是,少年班的孩子年龄小,媒体把他夸成一朵花,他很容易认为自己真的是一朵花,所以很容易被捧杀。等他安安静静地到了大四,身心成长了、知识涵养提高了,再接受采访也不迟。

补短不如扬长

记:以上聊了这么多少年班的事,主要是为了满足家长们的好奇心。孩子能上中科大少年班,对家长来说是一件极为荣耀的事,如果发现孩子有这方面的潜力,一定会不遗余力地培养。作为中科大少年班学院的执行院长,您对家长们有何建议?

陈:现在国家倡导素质教育,我举双手赞成。我认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时代发展对未来人才素质的需要。少年儿童正处在智力飞速发展的过程中,求知欲望强,充满好奇心,这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但是还缺乏自我探究、自我发现的能力,如果得不到正确教育引导,将会泯灭孩子心中的求知欲望,失去激发孩子潜能的最佳时机。通过对少年班学生的长期观察,我发现他们有一些共同特点,比如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强,家长对家庭教育都比较重视,等等。

记:众所周知,教育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部分组成,缺一不可。您认为哪一部分的教育对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更重要?

陈:我认为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因此,家长应该尽早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积极参与孩子情商、智商的开发。需要注意的是,家庭教育不是学校教育的加强版,而是更精准地施教。

记:何谓精准地施教?

陈: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可强求一致。所谓更精准地施教,就是家长不要急着去补孩子的短板,而是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并努力挖掘孩子这方面的潜力,争取成为孩子的特点。比如,姚明的长处是个子高,打籃球合适,如果让他去练举重,他的长处就变成了短处,那肯定是行不通的。我这样说不是反对孩子全面发展,全面发展是针对通识教育而言的,由老师负责。未来社会需要的是专才,既然要培养专才,就需要家长更精准地施教。

记:前一段时间,社会上流行一句话:“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您认为孩子的成长有起跑线吗?如果有,起跑线是什么?

陈:这是一个比喻的说法,无可无不可。其实,每个孩子的起跑线是不同的。我认为孩子的天赋和才能的培养起点,才是真正的起跑线。家长应该是最了解孩子的人,有必要努力学习如何发现孩子的个性,帮助孩子保持学习的愉悦感。如果家长逼着孩子学习,会造成孩子有厌学情绪,是帮倒忙。当孩子树立了“我要学”的观念,而不是被家长和老师逼着学,孩子的学习就会非常自觉,也就用不着家长那么费心了。

记:要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家长还应该做些什么?

陈:家长们不妨在周末或寒暑假多带孩子到科技馆、博物馆或高校参观、听讲座,还可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鼓励他参加一些课外科技活动小组,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并在实践过程中深入学习。

记:感谢您接受我的采访。

陈:祝贵刊越办越好!祝读者朋友心想事成!

【编辑:陈彤】

猜你喜欢
少年班家长孩子
“跃进”,光环以外的少年班
少年班“不惑”
家长错了
“跃进”,光环以外的少年班
家长请吃药Ⅱ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牛人辈出的少年班再证因材施教常识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