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独自上厕所的初二女生

2018-01-04 22:18流苏
现代家长 2017年10期
关键词:小静张女士卫生间

流苏

初二女生不敢独自上厕所学习受影响,童年经历找诱因

一天下午,一对母女来到咨询室。母亲满脸焦虑,一进门就说:“老师,我女儿小静上初二,本来住校住得好好的,最近却怕上厕所。我把她接回家住几天,没想到她连家里的厕所也不敢独自去了,不知道怎么回事?孩子怕上厕所,导致休息不好,现在学习已经受到很大影响。老师,您帮帮我们吧!”

母亲讲话的时候,小静的眼里透出一丝惶恐和不安。小静给人的感觉很乖巧,可能是睡眠得不到保证,她眼眶发黑,面色憔悴,让人很是心疼。我笑着问小静:“孩子,你是从什么时候怕上厕所的?不要有顾虑,说出原因,我才能对症下药,帮你克服掉这个毛病。”小静沉默了半分钟,终于开了口。

小静说,一天夜里,她尿急要去方便,宿舍里没有卫生间,想方便得到走廊尽头的卫生间。穿过寂静的走廊,借着泛黄的灯光,她快速跑进了卫生间。正当她蹲下来小解时,只见厕所靠近马路的窗户有个黑影一闪而过。她吓得大叫一声,提上裤子就跑。她的叫声惊动了宿管员。宿管员大妈披着衣服走出来,问她怎么了。她把刚才所见给大妈说了。大妈回宿舍拎了根棍子走到卫生间观察了一会儿,看到窗外树枝在风的吹拂下来回摇摆,就安抚小静说:“姑娘,那不是人影,是树枝在晃,别自己吓自己了,快去睡觉吧。再说,即便有坏人,有大妈在,大门口有保安巡逻,别怕!”

虽然宿管员大妈说得有道理,但小静却疑虑未消。此后几天,每次夜里去厕所,她总觉得窗外有人影晃动。再后来,她夜里去厕所,一进门就头皮发麻。如是多次,她宁愿憋着也不敢独自上厕所了。夜里被尿憋得睡不着,弄得她白天打瞌睡,直接影响到了学习。

让小静想不到的是,回到家里上卫生间时,想到在学校上卫生间的骇人一幕,她也吓得大叫一声跑了出来。小静的母亲张女士吓了一跳,问明情况后,赶紧安抚小静。本以为过后小静会没事,没想到,小静在家里上卫生间吓得几次惊叫着跑出来。张女士这才知道女儿在学校不敢上厕所的事情。她觉得这样下去,会严重影响女儿的学习,于是,她带着女儿过来咨询。

看似简单的上厕所竟然成了小静的噩梦,一个孩子的心理动因往往和童年经历有关。莫非小静有过什么不好的童年经历?接下来,我和小静进行单独谈话,这个被惊恐所缠绕的少女终于打开了心扉。

从小静口中我了解到,她从小同父母一直住在奶奶家,爸爸妈妈经常领她去公园玩,一家人很开心。她上小学后,不知什么原因奶奶和妈妈的关系不好,经常吵架,爸爸也经常与妈妈争吵。有一次,爸爸喝多了酒,还打了小静和妈妈。上二年级时,爸爸得了尿毒症,爸爸住院时奶奶不让妈妈护理。爸爸出院后与妈妈离了婚,小静和妈妈一起生活。有时爸爸来看小静,妈妈对爸爸的到来很抵触,甚至不想让小静与爸爸接触。由于离婚的刺激,妈妈一直处于怨恨中,对她很少关心。可她觉得这个世界上,只有她和妈妈最亲了,就经常开导妈妈。小小年纪,她自我感觉很孤独,压力很大。

家庭环境让她胆子变小,受惊吓患上“特定场所恐怖症”

与小静交谈后,我又和张女士进行了谈话。张女士很坦诚,但话里充满了愤懑和抱怨。她说,她和前夫本来感情很好,由于和公婆一起居住,日子一長,婆婆对她怎么看都不顺眼,并挑拨他们的夫妻关系。渐渐地,前夫对她不信任、不理解,最终造成了她和前夫离婚。言谈中,我能感觉到张女士的情绪波动,至今她仍怨恨婆婆和前夫,对离婚缺乏正确认知。更不应该的是,她经常向女儿倾诉自己的痛苦,让女儿承担了她这个年龄不该承担的东西。而且她总把女儿当成自己发泄苦闷最方便的倾听者。她认为孩子很懂事,她心情不好时女儿经常安慰她、照顾她,替她分忧解愁。她说,小静学习主动,生活自理能力较强,很少让她操心,怕上厕所的事也是最近才告诉她的。

我对张女士说:“孩子怕上厕所的原因可能跟你的家庭环境有关,说得直接些,就是父母的离异导致了她内心的不安全感。在与小静的谈话中我了解到,她小时候胆子挺大,去公园时还进过魔鬼城,自从你和她爸爸开始吵架,怕父母离婚,她整天提心吊胆的。后来,父母离婚成了现实,小静内心受到了很大伤害,她的胆小也正是那个时候情感压抑造成的。没有爸爸的保护,身边只有一个哭哭啼啼的妈妈,她内心缺乏安全感,一有风吹草动,便像受了惊吓的兔子一样,这也是她怕上厕所的原因。”

通过与小静及其母亲的沟通、交流,我对小静又进行了EPQ(儿童版)和儿童广泛性不安测定(GAT)量表的测试,初步判断小静患的是儿童(特定场所)恐怖症。导致这种症状的产生有两个因素。

第一,心理问题的生物性因素。儿童在生长发育中,对某些人、事物、情景的刺激容易产生恐惧心理,这是由于他们的大脑皮层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内抑制力较差,认识水平低,不易分化。此外,个别因素对心理问题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尤其是女孩胆小,对不良刺激容易产生恐惧心理。

第二,心理问题的社会性因素。儿童恐怖症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环境、教育造成的,其中又以父母的行为方式、教育方法不当为主。小静幼年时家庭的矛盾,父母间的争吵,使她心中蒙上了一层恐惧的阴影。由于母亲的负面情绪,小静承受了过重的精神压力,也使得她渐渐变得内向、敏感、胆小。

接下来,我向小静及其母亲张女士详细介绍了儿童恐怖症的症状和病因分析,表示可以治疗小静的病,希望得到她和小静本人的配合。母女俩表示愿意积极配合我的治疗。我和她们达成了共同的咨询目标:1. 近期(一个星期)可以由妈妈在家陪同上厕所。2. 中期(2—3个星期)不用妈妈陪同,自己可以上厕所。3. 远期:(6个星期左右)完全消除对上厕所的恐惧。另外,我和她们母女商定,咨询大约需要6次左右,时间定于每周三下午。

自我暗示反复场景练习,“恐怖症”少女回归正常轨道

很快,第一次咨询时间到了,小静和妈妈如约而至。我问小静:“你为什么怕上厕所?”小静说:“因为那天晚上在学校上厕所受了惊吓。”我又问她:“是不是所有的人受了惊吓都会像你一样?”小静沉默了一会儿,说:“可能不会。当时会觉得害怕,但过后就忘了,不会怕了。”停了片刻,小静又说:“可能我胆小,所以才这样。”我笑着对小静说:“其实你并不胆小,是因为父母的离婚对你的伤害太大,你的胆小也正是那个时期你情感压抑造成的。那天晚上你受到的惊吓直接刺激了你长久被压抑的情感,你想想有道理吗?”小静沉默了一会儿,说:“老师,你讲的有道理,爸爸妈妈从开始吵架到闹离婚有将近半年的时间,那段时间我天天害怕,害怕听到他们的吵架声,害怕他们离婚,从那时起我的胆子就越来越小。”

接下来,我和小静做场景练习:请她坐在沙发上,身体放松,轻轻闭上双眼,让她想象一下,她在写作业,妈妈正在厨房做饭,她突然有了便意,然后让她站起来,走向厕所。我问小静是否紧张害怕。当时小静面部肌肉有些紧张,持续了3分钟,紧张害怕情绪消失了。我让她继续走向厕所,打开厕所的门,问她紧张害怕吗?小静颤抖着声音说:“害怕,特害怕,我不去了!”我引导她说:“现在你这样想,窗户后面是厨房,妈妈正在做饭,根本就没什么可怕的。”接下来,我让小静把我的话重复3次,小静依样做了。她把我的话重复3遍后,眉头舒展开了,面部肌肉放松了,重复的声音越来越大,看得出她的恐惧情绪慢慢在缓解。我问小静还害怕吗?小静说,好多了。接下来,我们又重复了一次刚才的场景。两次过后,小静平静多了。

随后,我们把场景练习又换到了学校。看得出,小静对晚上在学校上厕所还是有些害怕的。我引导她:“上卫生间时,你要反复念叨‘宿管大妈随时过来保护我,楼下有保安,这里很安全这句话。”小静照此做了,反复练习了几次,她紧张的情绪得到了缓解。我让她和母亲回家后,反复照此练习。

第二次咨询时,小静说,回家后她照着我教的方法反复练习,效果挺好,上厕所时有妈妈陪着不感到害怕了,但要是自己去的话,还会害怕。我带着小静做第一次咨询的内容,时间缩短了,我鼓励她反复进行自我暗示,无论多么紧张,只要坚持下去,一定会好的。

第三次咨询時,小静告诉我,她已经能独自上厕所了,但还是有点紧张害怕。那时她就想,厕所那边是厨房,有妈妈在,根本没什么好怕的。在学校,有宿管大妈、有保安大叔,我们都被保护得很好,也没什么好怕的。我对小静的做法表示赞赏。

另外,我还建议小静,在家中的厕所里贴上自己喜欢的图片、画的画,挂些漂亮的小饰物,让厕所变得温馨、舒适一些。在学校里,可以听着音乐,让自己的心情变得放松些,或者想些开心的事情,有可能的话,约同伴一起去。这样反复练习,很快就会好起来的。小静答应按我的要求去做。

第四次咨询时,小静告诉我,现在在家她一个人基本上敢上厕所了,她想在学校尝试一周。我夸她是个认真的孩子,进步很大,这样的练习回去后还要多练。小静点点头。我知道,小静在家里上厕所基本上消除了心理障碍,但最重要的还是适应学校上厕所的问题,便对她在学校上厕所的问题又做了一遍安排。

第五次咨询前一天,小静妈妈打来电话,说小静对上厕所的恐惧已经消失了,现在她已报了舞蹈班,就不来咨询了。张女士还不好意思地说起了以前自己没走出婚姻失败的阴影,对孩子关心少,没把孩子照顾好,通过咨询她深有感触,今后会把孩子照顾好,也照顾好自己,让自己的生活健康向上。

一个月后,小静主动打来电话,说她现在已经不怕上厕所了,妈妈让她打电话来谢谢老师。听着小静话里的欢快与淡定,我很欣慰: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让一个问题孩子回到了正常轨道,没有比这让一个心理工作者更高兴的了。

【编辑:刘波】

猜你喜欢
小静张女士卫生间
女子用按摩仪减肥把肾都压扁了
两碗面一份鱼要1488元?
一家公司的卫生间能有多惊艳
和张女士的小日子
我帮你上卫生间
新年
拼命
花19万想买通“阎王”为女儿续命 “神婆”说“阎王爷”登记错了
低碳达人
头脑奥林匹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