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乐部”教育模式背景下大学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与影响因素分析

2018-01-04 01:20魏小明李静
武术研究 2018年9期
关键词:体育俱乐部体质健康俱乐部

魏小明 李静

摘要: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重庆邮电大学体育俱乐部2014-2016年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各项指标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影响重庆邮电大学体育俱乐部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因素,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体质健康 体育俱乐部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8) 9-0153-03

1 引言

大学生的体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为缓解学生体质健康的持续下滑,早在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教育部在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对全国各大高校体育教学工作进行改革,每所学校根据自己学生的具体情况,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加强学生在体育课上的体育锻炼,丰富校园体育。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就是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体育教学改革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就理论与实践层面来看,有关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都还存在较大的争议,还有许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重庆邮电大学体育俱乐部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CNKI),输入检索词“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体质健康”等,查阅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相关文献,并由重庆邮电大学图书馆查阅了相关的专著研究,通过大量资料收集和整理,对国内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以及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进行研究总结,为本论文的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2.2.2 观察法

通過对重庆邮电大学体育俱乐部的课程进行体育教学观察,观察体育教学过程、学生的运动强度和密度、器材及场地的使用、师生比等方面的情况,参考重庆邮电大学体育俱乐部教学大纲和《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检验体育俱乐部的教学效果。

2.2.3 对比分析法

对重庆邮电大学体育俱乐部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结果(2014年-2016年)三年的数据进行对比。观察三年中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的变化,充分了解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为本论文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2.2.4 数理统计法

将重庆邮电大学体育俱乐部学生体质健康数据进行计算机的录入,并建立数据库。运用EXCEL.SPSS25.0对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的测试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重庆邮电大学体育俱乐部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等级分布情况

体质健康测试中绝大部分学生都是仅处于及格的层次,优秀人数更是少之又少,三年的测试优秀人数都没有超过总人数的1010。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为去除不及格率后的指标,也既是优秀率、良好率与及格率的总和。2016年成绩等级比例与2014年、2015年有明显的差别。2016年合格率只有90.58%,而2014年、2015年合格率有94.47%和94.41%,明显高于2016年。重庆邮电大学体育俱乐部学生成绩的合格率逐年下降,说明学生健康意识较差,不爱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较多,是导致2016年的成绩与等级比例与前两年差距较大的原因之一,这反映出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处于一个急需加强的状态。

3.2 重庆邮电大学体育俱乐部2014-——2015年学生的体质健康发展趋势

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将测试成绩进行等级划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其中优秀、良好、及格的总和为合格。通过图1可以看出,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都有所下降。三年中,2015年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最高且合格率最高,而2016年的合格率最低,明显低于前两年。这三年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呈现的是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2014年-2015年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上升,2015年一2016年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下降。(见图1)

3.3 重庆邮电大学体育俱乐部2014-——2015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成因分析

3.3.1 体育课程设置的影响

教育部在2014颁布的相关文件中要求:各学校要严格执行《纲要》规定:普通高校体育必须在大一、二两个年级开设课程(四个学期共计144学时),对三年级以上学生(包括研究生)开设体育选修课。而重庆邮电大学采用“四年一贯制、课内外一体化模式”,实施“1+X”课程结构及学时学分,将大学体育划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一年级为体育选项课教学,学生必修2学分64学时;第二阶段是二年级至四年级的实施体育俱乐部形式,学生从3-7学期中选择4个学期必修2学分64学时,每学期16学时,0.5学分。重庆邮电大学将体育必修课贯穿于大学体育教育全过程,虽然加强了3-4年级的体育课,但从体育俱乐部每学期开设课程的次数来看,每学期8次的体育课远远不能够保证学生得到充足的锻炼,期间还可能下雨停课,再除去期末考试占用的课时,每学期连8次课程都无法保证。学生在体育课上对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得不到保障,更不能让学生意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致使学生不爱运动,没有培养科学的体育习惯,长期如此,必然会导致学生健康下降。

3.3.2 体育课程实施的影响

重庆邮电大学体育俱乐部根据项目特点开设了初级、中级、高级俱乐部。其中开设的课程与学生选项之间存在严重的不平衡现象,一些热门项目学生比较集中,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将每个项目都限制了人数,即无法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够选到自己喜欢的课程,不能够真正做到自由选课,因此会降低学生在体育课上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自由选课制约了体育俱乐部的课程,导致教师无法进行中高级的教学大纲,例如教学比赛,因为每学期体育俱乐部的学生都在改变,学生的水平都参差不齐,无法参与中高级课程的教学,只能按照初级课程进行讲解。

3.3.3 体育课程内容的影响

重庆邮电大学体育俱乐部开设了足球、啦啦操、田径、篮球、排球、乒乓球、网球、羽毛球、体育舞蹈、武术、跆拳道、田径、飞盘、导引术等内容,其中像乒乓球、瑜伽等室内的课程受到场地和学生人数过多的限制,导致在准备活动阶段无法进行跑步热身,只能进行简单的拉伸热身,素质训练也会受到限制,因此课程在心肺功能的锻炼内容上就会有所减少。而在室外的体育课会受到天气的影响,导致学生的积极性下降,参与度不高。在体育俱乐部课程中对学生身体素质的练习较少,这也是导致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原因。

3.3.4 体育场地、器材不足

体育器材是推行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基本条件,重庆邮电大学运动场地和体育器材的数量与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的要求相比较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人均数均低于国家的标准,运动场馆和体育器材严重不足。例如网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完全不能满足学生的运动需求。由于场地的限制,抑制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学生在体育课上的练习效果就大打折扣。

3.3.5 师资缺乏

重庆邮电大学的体育教师严重缺乏,《纲要》中提到体育课堂教学人数一般为30人左右,而体育俱乐部的师生比高达75:1,导致在体育课堂上教师无法照顾到所有学生。再加上学生自觉性差,注意力不集中,都会影响到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认知,减少对体育锻炼的兴趣,长期就会导致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下降。

4 结论

(1)重庆邮电大学体育俱乐部2014——2015年学生的身体形态女生好于男生,男生的肥胖和超重的人数较多。在身体机能方面,大部分学生都能够达到及格及其以上,只有少量不及格。在身体素质方面,速度素质、耐力素质、力量素质和爆发力均成下降的趋势。(2)体育俱乐部每学期8次的体育课远远不能够保证学生得到充足的锻炼;自由选课制约了体育俱乐部的课程,导致教师无法进行中高级的教学大纲;由于场地和学生人数过多的限制,导致关于心肺功能练习的素质训练受到限制,学生的积极性下降,參与度不高;重庆邮电大学运动场地和体育器材的数量与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的要求相比较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俱乐部的学生较多,而我们的体育老师数量太少,师生比严重失衡,老师无法注意到每位学生的练习。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J].高教与经济,1999(03):8.

[2]毛振明,杨多多,李海燕.《“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与学校体育改革施策(2)目标:《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秀率25%以上[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8(04):75-80.

[3]仇大勇,张燕.不同模式的体育教学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8(01):108-110.

[4]杨玉伟.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以沈阳大学为例[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01):110-113。

猜你喜欢
体育俱乐部体质健康俱乐部
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要素库及权重分析
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