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在赤峰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与影响初探

2018-01-04 10:57刘晓慧

刘晓慧

摘 要: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对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结合赤峰本地的优势,发挥古诗词对赤峰旅游业的促进作用,进而达到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作用。

关键词:曼陀山庄;软广告;引导功能;青山冰臼群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8)10-0102-04

诗词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流传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而且对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为此其在现代社会中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诸如餐饮管理、企业发展、婚礼活动以及各样的展会等。鉴于此,不少地区开始尝试着将辉煌灿烂的诗词文化融入旅游业中,进而激发旅游行业的迅速发展。

众所周知,近些年来全国各个地区纷纷打出了形色各异的特色旅游品牌,像红色旅游、民族风情旅游,不得不说特色旅游在产品功能、经济功能、引导功能、宣传功能上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和意义,而让古代诗词介入旅游行业也正是顺应当今国学热的浪潮,从而达到促使文化文学对当地经济发展做出的不可估量的作用。

旅游景点融合古诗词,用文学方式解读赤峰旅游景点背后的故事,使单纯的自然风光充满浓浓的人文气息。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会被那些描绘赤峰山川景物、文物古迹、风土民情的古诗词所深深打动,不但有了更深层次的旅游体验,更是体会到了历史的厚重感。

为此,笔者认为,务必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整合,促进赤峰当地旅游事业的有效发展,进而达到拉动当地经济的健康发展,全面提升旅游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达到促进赤峰经济全面振兴的目的。

一、古诗词融入导游解说词

一般地说,在整个旅游过程中,游客是主体,二导游是主导,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现代旅游区别于以往传统旅游的最大特征是,人们不再停留在旅游景点本身的欣赏和审美享受上,而是尝试挖掘更深刻的文化内涵,可以结合当地的十大旅游文化景点,在导游介绍旅游景点的时候融入古诗词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比如在带领游客游览达里诺尔湖时,导游即可把元·丘处机的《至鱼儿泊》的诗中情景融入解说词中,“北陆祁寒自古称,沙陀三月尚凝冰。更寻若士为黄鹤,要识修鯤化大鹏……”,①写作者看到一望无际的鱼儿泊时就有了一种抛却世俗、得道成仙的美好感受,鱼儿泊即今克什克腾旗达里诺尔湖。游客眺望着茫茫湖水,欣赏着古诗,着实会有一番飘飘欲仙之感。

玉龙沙湖位于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镇东北处,科尔沁沙地的西缘,距赤峰市90公里,旗政府所在地乌丹镇区与该景区有三级油路相通,其被誉为最近最美的大漠响沙旅游区,1971年闻名中外的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标志物——“中华第一龙”在此地出土,将中华五千年的古文明史起源又向前追溯了一千多年,景区因此得名“玉龙沙湖”之美誉。玉龙沙湖湖面高达一万余亩,湖中有几十座沙岛,盛产 、鲤、鲢、草、大银鱼等十二种鱼类,玉龙沙湖度假区集沙漠、沙地、古松、怪石、奇峰、湿地、草原、湖泊为于一身,5万亩草原与茫茫无边的科尔沁沙地相连,沙地中有一眼清泉,泉水喷涌近1米高,每小时喷水数百吨,在沙漠中积水成湖,草原与沙漠争辉,构成了一道独特的自然风景线。当代名家,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赤峰诗词学会常务理事,傅永明的名篇《玉龙沙湖赋》“神游结伴,夏日当初,奔翁牛特旗也,访龙凤之古都。看草原景点,捧紫塞明珠;游旖旎戈壁,覽玉龙沙湖。放眼河山,喜黄沙之莽莽;置身苇岸,爱碧水之汪汪……映日格桑红艳艳,穿云紫燕喜洋洋。山因彩凤而瑰丽,水缘蛟龙而堂皇。”②把玉龙沙湖描摹的如梦如幻,令游客心驰神往。

比如在青山冰臼群,人们感受到的是,山顶顶峰分布着各种各样的冰臼,其平面上多数呈圆形、近圆形、椭圆形和不规则的形状。有的像葫芦,有的像梅花,有的像瓜子,格外壮观迷人,甚至是令人有些神往。鱼玄机的《春情寄子安》“冰销远涧怜清韵,雪远寒峰想玉姿”,如诗如画,而刘商的《胡笳十八拍·第十七拍》“马饥跑雪衔草根,人渴敲冰饮流水”则向人们勾勒出另一番景象来。而杜甫的《宿青草湖》“寒冰争倚薄,云月递微明”更容易让人联想到冰雪和冰月交相呼应的绝佳色彩。岑参《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晻霭寒氛万里凝,阑干阴崖千丈冰”和白居易《池上早春即事招梦得》“雪破山呈色,冰融水放光”。则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描写了湖山胜境,导游都可以借鉴来导入解说词中。

再如,游客在敖汉老哈河观光旅游时,看到沙漠里走动着的数只骆驼,导游即可把曾国藩描述敖汉及老哈河的诗句融入解说词中“……突兀奇峰入眼多,平沙莽莽散明驼。大声欲撼诗人胆,一片惊涛老哈河。……”当游客们听了如此对景挂画的诗句时,就自然而然地激发起对这片热土的喜爱之情。

近些年来,令人瞩目的是,全国各地对于旅游市场的规范正在加速,与此同时导游的素质也在不断提高。很多城市的旅游景点的导游的学历是大专或本科,甚至是硕士研究生学历,而且多为文史哲类的大学生。导游的文化素养在逐年提高,而且其对中华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熟悉,远远超越一般导游的素质和能力。

所以近些年来,有的导游跟着游客一起飚英语,有的导游面对古代文化历史遗迹侃侃而谈,有的导游在跟游客互动的时候充分展示了自己的业务素质和能力,进而增进了游客和导游之间的互动。诚然在导游跟游客的互动中,所谓的口才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而且最重要的还是导游的文化素质,也就是所说的导游的文化涵养格外重要,她应该属于科班出身的文史类高才生,这样把古代的文化知识,诸如文化礼仪、服饰、衣食住行、休闲娱乐都逐步渗透到旅游中。

而放大和准确地切入古代诗词也是其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尤其巧妙地将诗词完美地融入到导游解说词中,像唐诗、宋词、元曲等,这些在历代文学史上具备举足轻重的诗词名句,对于提升景区的文化艺术氛围,而且打造当地的文化品牌意义非同小可。

将古代的诗词融入导游的解说词中,最大的优点在于,不仅展现出当地旅游景点的古朴印迹,还可以向来赤峰本地旅游的游客展示当地的深刻的旅游文化产业链所涵盖的文化底蕴。

毕竟随着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食粮的追求和向往,更加突出,也更加明显。而导游通过对当地富有文化底蕴的旅游景点的介绍,更多地激起游客对当地旅游的热情和认可度,进而激活当地的旅游资源,发挥当地的地域潜力和优势。

正如现在国家所提出的软广告,当地旅游景点,以及导游的素质,无疑是一种无形资产,更能向外界展示其拥有的魅力和指数。而导游素质的提高,文化和文学素养的提高,无疑对这些旅游景点的加速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不仅在于增强赤峰本地的人文素质和文化情怀,而且从导游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当地旅游市场的裂变,为此在旅游景点的介绍上,增强唐诗、宋词、元曲的文化底蕴学习尤为必要,势必为振兴当地的旅游振兴,起到强烈的助推器的作用。

为此,以地方政府部门为主导,以当地的旅游管理部门为先导,大力培养导游的素质,尤其把国学文化和诗词文化作为一项硬性的指标提升尤为必要。而且从未来一段时间来看,对于大力振兴文化和文学产业对旅游事业的先导和指引作用也不可小觑。

二、古诗词融入景点命名

每个特定的地区都有独一无二的景点,而且这些景点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为此全国各地区积极把古代诗词更好地融入地区景点,不失为一个比较明智的办法和选择。不可否认的是,古代诗词不仅是文人墨客抒发情怀的一个渠道,也是引起外地游客极其关注和青睐的重要一环。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古代诗词在内的古文化有一种痴迷和渴望,而将古诗词巧妙地融入这些特定的旅游景点恰恰迎合了这些游客的心理和满足感。

其不外乎,随着人们文化素质和水平的逐步提高,精神上的追求与日俱增。而且这里根据赤峰本地的一些景致,诸如玉龙沙湖,曼陀山庄,敖汉温泉城,青山冰臼群等。像玉龙可以参照,张孝祥《菩萨蛮》词:“玉龙细点三更月,庭花影下余残雪”,便可将整个玉龙沙湖刻画的淋漓尽致。

再比如曼陀山庄,作为一个赤峰当地特色的旅游景点,曼佗山庄——塞北第一庄,以其古朴秀丽的塞外风光和浓郁的历史人文古迹奇观闻名遐迩,她既有山川、湖泊、沙漠、丛林、草原等自然美景,亦有辽、元代人文古迹,而且极具当地的民族特征。这样的塞北风景恐怕只有王昌龄波澜壮阔的《出塞》才能完全彰显出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白花垣上望京师,黄河水流无尽时。穷秋旷野行人绝,马首东来知是谁。”

为此,在为当地旅游胜地命名的时候,参照古代的诗词为景致命名,不仅引起游客的好奇心,还可以让当地景致带上了一种书生意气,穿越时代的古色古香。

而且古代的一些旅游景点有时候似乎更能带动一些外地游客的兴致,激发外地人对赤峰当地旅游景点的浓厚兴趣,而且要想外地人加深对这些旅游景点的认识和喜爱,无疑在这些旅游经典中加入古代诗词歌赋的元素意义更是非同寻常,不仅可以提升这些旅游景点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还可以加深这些旅游景区的神秘感和文化厚重感。

三、古诗词融入亭榭阁台牌匾

而将古代诗词巧妙地融入亭榭阁台另外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话题便是每个旅游景点都少不了应有的建筑物,这些几乎是我们随处可见的亭榭阁台,一直以来古代的建筑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从故宫到圆明园遗址,从岳阳楼到滕王阁,这些都是古代的劳动人们智慧和劳动的结晶。所以由古代的文人墨客也多半把这些建筑物当作自己抒发情感的栖息地,为此很多文人墨客在这些旅游胜地抒发自己的文人情怀。像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王勃的《滕王阁序》,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都凝聚了不少情怀在里面。

古诗词融入亭榭阁台牌匾最大的好处在于增强了这些景致的活性和人的某些特征,给这些亭榭阁台赋予一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韵味,也能激发游客对当地旅游景区的浓厚兴趣,从而促进当地旅游景点人数的大幅增长。

此外,一些牌匾也是一些帝王将相在巡游和寻访的时候,留下的遗物,也能勾起当代人对这些帝王留下的深刻记忆,以及隐含的故事充满了好奇和兴趣。为此将古代诗词融入牌匾也不失为一个有创意的思维和方式,进而达到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目的。而且历代的帝王将相的奇闻轶事也能带动异地旅游者对当地旅游景点的独特兴趣。

而且古代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很多是不少具备文人气质,而且留下了不少值得后人仔细品味,以及深入研究诗词歌赋。像多次巡游江南的清帝乾隆,在江浙一带留下了不少印迹,此外当时作为盛京的沈阳毗邻的锦州,素有塞外江南之美誉,也是他多次来锦州医巫闾山到访,而且留下了不少值得研究和考证的题词,题字,如今已经无形中演化成为不可多得的文化艺术精品。此外像文人苏轼长期在海南生活,或多或少留下了他后半生的人生轨迹,包括一些他的祠堂和墓碑等,具备可考证的历史文献,为当地的旅游增添了不少活力。

赤峰本地喀喇沁亲王府,作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是内蒙古建成年代最早,建筑规模最大,规格等级最高,现状保存最完好的蒙古王府,已建成清代蒙古王府并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已建成中国清代蒙古王府博物馆。

而且史书记载其元祖本是当年的成吉思汗打天下,建立元朝的工程,勒蔑(济拉玛),属兀良哈部,他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时立下过汗马功劳,曾三次救过成吉思汗的命。成吉思汗赐他九次犯罪而不罚,并封为第九位千户那颜。而“喀喇沁”汉译为“守卫者”的意思。为此可以寻找,该王府留下的历史印迹,探寻这位王府作为当地旅游经典的文化底蕴,进而增强它的神秘感和神圣感。

而且这位传奇的历史人物,他的父亲创造了无数个内蒙古地区的无数个第一,第一个办学堂,第一个办女學堂,第一个派留学生、第一个办报纸,第一个办邮电。这位王爷以及他父亲所有的生活印迹,足以通过这些暗含深刻文化内涵的牌匾,题词和题字展现出来,一方面展示该地区的地域影响力和辐射力,此外向外界宣传和传播文化内涵所赋予的潜在的力量和魅力所在。这在很大的程度上促进赤峰当地旅游事业的健康发展上具有不可替代的推进作用。

而且蒙古族自古以来是少数民族的元朝的建国的民族,而且在赤峰一带一直是少数民族比较活跃的地区,所以对于探索当地民族的历史的文化所展示的作用,无法替代。鉴于其长期有各类少数民族居住的特点,所以极具地域特征,必然激发外地人,尤其是那些有文化涵养游客对这些地域的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审美质疑,尤其是那些所谓的题词和题词,尤其那些牌匾往往激发强烈的文化思想诉求。进而寻找这些文化底蕴所涵盖的文化诉求和心灵的某种共识。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赤峰本地诗词从文化意义上看,对于赤峰当地的旅游事业发展意义非同寻常,在加速当地旅游事业发展的同时,也能对振兴当地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注 释:

①胡廷荣,胡晓明,等.塞北(东部)古诗注与史地考[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

②傅永明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cfnhfym.

参考文献:

〔1〕曹寅,彭定求,等.全唐诗·增订本[M].中华书局,1960.

〔2〕萧涤非.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3〕韦立军.宋词鉴赏辞典[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9.

〔4〕贺新辉.元曲鉴赏辞典[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 赛汉其其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