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秋操杯

2018-01-04 11:18李立华董剑桥
当代人 2018年11期
关键词:新军清廷粉彩

李立华 董剑桥

河北博物院名窑名瓷展厅,有一只非常奇异的瓷杯:它形如一朵盛开的荷花,粉白粉红的花瓣中,花蕊嫩黄,花梗碧绿。杯子内底上,脉络清晰的花瓣间,有一小孔,与花梗相连,花梗中空,作用相当于吸管。在古代,这种自带固定吸管的杯子,名“吸杯”。据《酉阳杂俎》记载,以荷叶作酒杯,在唐时文人雅士中非常流行。他们把荷叶连着长梗折下,架在砚盒上,用簪头刺破蒂芯,让酒灌入中空的荷梗。再将荷梗向上拉起,弯成大象鼻子似的弧形,然后主宾轮流以嘴含住荷梗的端头,用力吸吮,其妙处在于能令酒水染上荷叶的香气,使人倍感清凉。于是,由此衍生出人工制作的“碧筒杯”。只不过,“碧筒杯”大多为莲叶型,荷花造型并不多见。

这件粉彩荷花吸杯又名“光绪粉彩秋操杯”。所谓“秋操”,即“秋季军事训练”,是晚清政府检阅陆军新军编练结果的军事演习。秋操杯,是光绪年间为纪念清军秋季操练而特制的纪念杯。

在经历了甲午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的惨败后,清廷终于认识到:要想在内外交困中继续生存,就必须编练新军,实行军事现代化。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到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清廷共举行过三次“秋操”,第一次在河北河间举行,随后还有河南“彰德秋操”、无锡“太湖秋操”。作为清廷“大阅兵”的纪念品,三次秋操共有三种秋操杯传世:其一,边款为“大清光绪三十一年河间附近秋季大操记念”的红彩描金龙纹杯;其二,题铭为“光绪三十二年彰德附近大操记念”、图案为大清龙旗的铜胎景泰蓝杯;其三,边款为“光绪三十四年安徽太湖附近秋操记念”的粉彩荷花吸杯。

光绪三十一年六月,袁世凯督练的北洋新军六镇正式成军。为了考察一下这只部队的作战能力,练兵处计划于当年在直隶河间举行会操。除了考察北洋新军的实际作战能力外,河间会操还有两个明显的目的:一是让北洋新军为正在训练中的各省新军做出榜样;二是向东西各国显示一下清政府军事改革的成就,即如练兵处诸位官员在呈给光绪皇帝的奏折中所述的:“此次秋操实行攻占,事属创举,内为外省标准,外系列国观瞻。”光绪皇帝批准了此计划,并任命袁世凯、铁良为阅兵大臣。同时,各国驻华武官、中外记者、各省代表等487人,作為嘉宾应邀到现场观看。

作为河间会操的策划者和最高指挥,袁世凯在会操前进行了周密的安排部署。九月二十四日,河间会操正式开始,北洋六镇中抽调两万多人,分成两军,由王英楷、段祺瑞分别担任总统官。王军由山东北上进攻,段军由保定南下防御。九月二十七日,两军在河间一带会合,进行炮兵操演。南北两军相向对峙,于当日11点30分展开了激烈的“炮战”。硝烟弥漫中,双方指挥官命令其步兵冲锋,两军迭进角逐,不相上下。“战斗”一直持续到五点,“阵线”愈逼愈近,几乎兵刃相接。双方正在“激战”,阅兵处下了停战令。二十八日,南北两军均着礼服汇聚河间,举行了隆重的阅兵典礼,会操圆满结束。

河间秋操,场面十分精彩。中外人士在观看完演习后,都对袁世凯编练的这支新军给予了高度评价,就连海外军事界的专家也由此对中国的军力作了重新评估——倘若八国联军此时再犯中原,想必会灰头土脸、铩羽而归。袁世凯将河间会操的详细情况向两宫汇报,慈禧、光绪阅后大喜,下特旨对袁世凯等人进行表彰,并鼓励其进一步努力。

第二年,清政府在河南彰德(今安阳一带),举行了一次更大规模的“军演”。南军调派的是湖广总督张之洞练就的湖北新军,这支演习部队着蓝色军服,由武举出身的第八镇统制张彪任总统官、湖北新军协统黎元洪任南军统制;北军仍旧是北洋军的原班人马,由张怀芝统制的第五镇及曹锟统领的第一混成协组成,他们着黄色军服,段祺瑞充当北军总统官。南北两军全副近代武装,计有马、步、炮、工、辎重各兵种人员三万三千余人,几乎动用了清廷全部最精锐的家底。彰德秋操1906年10月21日开始,10月25日结束,军事演习后南北两军举行了联合阅兵式,尽欢而散。

冯玉祥在其回忆录中,对比了彰德秋操与河间秋操,说通过秋操,清廷的军队建设确实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同时,他也直言,所谓“秋操”,除了展示队伍外,没有任何“战术”意义。

彰德秋操后,清廷又计划在1908年举办第三次秋操,地点选定为安徽的太湖县。清廷授意特制了一款造型别致的“粉彩荷花吸杯”,作为“太湖秋操”纪念品颁发给新军将士,河北博物院名窑名瓷陈列厅展出的就是其中之一。据说,“太湖秋操杯”之所以设计为粉红荷花形,其中包含有“一片丹心报效朝廷”的寓意。但是,以如此形色艳丽的瓷杯赏赐新军将士、纪念大阅兵,是否有些不伦不类呢?当然,我们无意否认其工艺价值,只不过,物尽其用的最佳境界,形貌气质起码应与其用途和谐统一。这种粉彩荷花吸杯,如若放在文人墨客的书桌茶案间,或闺阁幽窗的熏笼绣榻畔,都不失为一种别致的情调与风雅。

果然,盛放冷饮的荷花杯,很快就赏给新军将士一杯“冷水”:正当太湖秋操准备就绪、正待开演时,突然从京城传来“噩耗”,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几乎同时驾崩。秋操只好停止,全国上下举行哀礼。太后、皇帝先后辞世,朝野震动,人心惶惶,正当此时,又从安庆传来“兵变”消息,真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次“兵变”就是著名的“安庆马炮营起义”,由陈独秀、柏文尉等革命党人发动,虽然起义未能成功,却为辛亥革命探索了一条武装夺取政权的新路。大清朝耗尽财力物力练就的新军,原本是希望用来抵御外侮,到头来却反戈一击,给自己掘下坟墓。

编辑:刘亚荣

猜你喜欢
新军清廷粉彩
敏行篇之窑变·釉上粉彩作品
敏行篇之窑变·釉上粉彩作品2
说说“名词所有格”
浅析鸦片战争后清廷闭关观念的变化
晚清新军:朝廷重金打造的掘墓人
舒克中粉彩陶瓷艺术作品
鸦片战争后清廷闭关观念的变化
舒克中粉彩陶瓷艺术作品
海口与内河:鸦片战争期间清廷的水文调查及影响
用心诠释“孝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