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降E大调奏鸣曲“告别”》Op.81a第一乐章中节奏的弹性因素分析

2018-01-05 04:49廖煜晨
北方音乐 2017年22期
关键词:鲁道夫引子奏鸣曲

廖煜晨 钟 莹 陈 蕾

(西南大学,重庆400715)

贝多芬《降E大调奏鸣曲“告别”》Op.81a第一乐章中节奏的弹性因素分析

廖煜晨 钟 莹 陈 蕾

(西南大学,重庆400715)

弹性节奏也称之为自由节拍,是有伸缩弹性的节奏,也是诸多音乐表现手法中的一个,各个尺度上的弹性节奏伸缩普遍存在于每个时期,对其运用在钢琴演奏二度创作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通过以贝多芬《降E大调奏鸣曲“告别”》Op.81a第一乐章为例,从建立良好的节奏意识展开,分析古典奏鸣曲中弹性节奏因素及有关层面的认知,希望对钢琴演奏艺术、演奏技巧等相关方面有一定的帮助。

贝多芬奏鸣曲;二度创作;节奏

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作品大多数较为直率地表露出作曲家内心的想法与情感,但音乐的韵味与富有弹性的伸缩也藏匿于风格中。在作品中为了发挥音乐的表现力,就要有不同寻常的音乐内涵以及音乐规模,不同的节奏类型配以不同的旋律进行,从而形成了特定的音乐语言特征。在贝多芬的奏鸣曲中,多样的节奏变化会给乐句本身带来各种不同的修饰效果,还能把整个乐章的戏剧化效果提升至另一个高度。

一、《降E大调奏鸣曲“告别”》Op.81a的创作背景及第一乐章结构性质布局

贝多芬生活在维也纳时期、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战争的时代,“告别”奏鸣曲诞生于1809-1810年奥法战争爆发年间,并带有政治风暴的印迹。1809年5月12日,拿破仑的军队入侵奥地利并攻占维也纳,维也纳王子公孙纷纷逃难,贝多芬经济陷入困境。在战火弥漫的日子里,他依然留守于维也纳,苦心创作,此奏鸣曲为献给帮助过他的鲁道夫大公,表达对鲁道夫的不舍与怀念之情。

鲁道夫大公是意大利皇帝利奥波德二世的幼子,也是神圣罗马帝国最后一位皇帝同父异母的弟弟。鲁道夫大公与贝多芬交往是从1804年开始的,并随贝多芬学习钢琴和作曲。他对贝多芬似乎怀有很深的理解和敬意,是他最有力的支持者。鲁道夫大公在1809年5月4日离开,在贝多芬此曲原稿上记有“1809年 5月4日,在维也纳,我所尊敬的鲁道夫公爵殿下临行前”。

“告别”奏鸣曲第一乐章的结构性质为传统奏鸣曲式。结构如图所示:

第一乐章为带有引子的奏鸣曲式。在引子开始处是柔板部分,主题动机出现,慢速引子里调性的模糊让音乐产生惆怅、犹疑、探索般的性格。这种性格也在第二乐章“别后”里重现。在尾声部分,“告别”主题动机再次出现,采用全音符和低声部下行的八分音符旋律来诠释该主题动机,可以感知到贝多芬面对挚友鲁道夫大公的离去、战火的蔓延加上无法预知挚友何时归来,内心的不安与不舍交织在一起,但似乎又无能为力,强烈的情感占据了内心,能反复体会到贝多芬对挚友的告别发出声声的叹息。

二、《降E大调奏鸣曲“告别”》Op.81a第一乐章中弹性因素的表现

(一)“缩-放”的节奏伸缩

似橡皮筋一样的松紧关系是比较常见的弹性节奏之一,在紧缩之后有放宽,在缓和之后又有催紧,基本处于渐慢、渐快的范畴。

谱例1:尾声部分167-180小节

在上图谱例1中,第一小节至第二小节加紧了速度,随后在第三小节放慢脚步,并稍稍拉宽了节奏,在第五小节处又突然渐紧,随之一小节后又放宽。这样循环缩放的节奏处理表达了鲜明的音乐形象,同时也能体现出作品中音乐语气的张弛。可以感知贝多芬面对挚友的离去和战火的蔓延,内心的不舍与不安交织在一起,但似乎又无能为力,强烈的情感占据了内心,在交替的“告别”声中,马车声渐行渐远,形象又富有深意。

(二)休止符的节奏伸缩

休止符不仅起到记录不同长短音间断时值的作用,也在弹性因素中存在着特殊的表现。

谱例2:引子部分12-16小节

从第一小节开始,每小节的第一个音无论从时值还是首音来说都会相对突出一些,但所有的十六分音符均为弱起节奏,随着由弱至强再弱的循环,节奏的发展上会稍有渐紧的弹性,因而休止符的时值便得到细微的拉宽,显得自由,制造出一个小小的起伏,让音乐的旋律更有线条感。

(三)“呼吸”的节奏伸缩

钢琴演奏过程中的“呼吸”是为了使音乐富有生命力,调节乐句的语调与分句结构,对于在弹性因素上,呼吸也存在着自由的拉伸。

谱例3:呈示部32-36小节

在第一小节起处理好乐句的起音,从第二小节开始,上行的和弦进行逐步加强,旋律变得紧凑并推向至第三小节的顶点和弦,一气呵成。随着休止符的突然切断,呼吸也得到放松,舒缓的呼吸与激进的乐句形成反衬的作用,随后第四小节的长音出现明显的拉伸,旋律发展了引子部分的材料,再次出现“告别”的动机,给音乐一种安定感。

三、总结

弹性节奏因素不同于随意的节奏,不同的节奏形态就有不同的表现功能,而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弹性原则,无法记录在乐谱上,因此需要很好地理解音乐的规律和了解乐曲的构造,并在整体上对作品的乐曲结构、音色、节奏、力度等方面进行掌控,领悟节奏运动感,用严格的节奏速度练习,只有在对作品节奏结构有了整体认识和具备掌控全曲结构变化能力的情况下,才有运用弹性的自由,把握住节奏形态的特点才能更好地塑造音乐形象,也能更好地在原有基础上发挥二度创作。

[1]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

[2]范汉漳.唐进《灵动节奏之韵——钢琴演奏中弹性节奏因素常见类型研究》[J].音乐探索,2010.

[3]沈璇.西方音乐史[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2.

[4]杨燕迪,陈宏宽.贝多芬演奏与速度处理[J].钢琴艺术,2007(10):7-10.

J624.1

A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supported by “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the Central Universities”)(项目编号:SWU1709465)。

猜你喜欢
鲁道夫引子奏鸣曲
手机上的奏鸣曲
Thermal apoptosis analysis considering injection behavior optimization and mass diffusion during magnetic hyperthermia
巧借“引子” 活用“换元”——一道解析几何题复习案例研究
挖掘文本特色 构建引子课文阅读教学模式
“引子”教材观:聚焦语文要素与课文范本的阅读教学模式——以部编版教材为例
春天的奏鸣曲
请把你的眼泪寄给我
请把你的眼泪寄给我
饥饿奏鸣曲
一类导函数流行题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