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15年景谷县森林资源动态分析

2018-01-05 06:07陈贵友
林业调查规划 2017年5期
关键词:景谷乔木林蓄积

陈贵友

(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昆明分院,云南 昆明 650200)

2005—2015年景谷县森林资源动态分析

陈贵友

(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昆明分院,云南 昆明 650200)

根据景谷县2005年和2015年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资料,分析森林资源变化情况。结果认为,在经理期内,森林资源无论数量和质量都有所提高,具体的变化为:林地面积增加了 42 227.9 hm2,有林地面积增加了 23 463.5 hm2,人工乔木林面积增加了 98 373.8 hm2,森林覆盖率提高了3.61个百分点;活立木总蓄积增加了 9 602 990 m3,其中有林地蓄积增加了9 637 210 m3,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提高了14.41 m3/hm2。对变化原因进行了分析。

森林资源;动态变化;面积;蓄积;人工乔木林;经营管理;景谷县

森林资源不仅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资源,同时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重要的战略资源,在保障木材及林产品供给、维护国土生态安全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以县级行政单位为总体,进行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亦称“二类调查”),不仅可以准确、高效地获得森林资源信息,而且通过对森林资源进行动态分析,为县级人民政府科学经营和管理森林、制定林业发展规划、更新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编制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森林采伐限额和森林资源管理提供基础资料,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指导和规范森林科学经营提供依据。调查成果同时也是森林碳汇计量、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的基础依据,对提高科学管理和经营森林资源水平,推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景谷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地处横断山脉南段,云贵高原西南边缘,气候属低纬度中海拔地带,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复杂的地形地势以及气候的差异,使景谷县自然形成了较为丰富的植物种类和植被类型,随海拔高低呈垂直分布。在《云南植被》(1987年)的区划系统中,景谷县属滇中南暖热性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区中的滇中南西部亚地带, 植被类型主要有季节性雨林和落叶季雨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暖热性针叶林、常绿针阔混交林、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等类型。景谷县前期二类调查是2005年进行的,2015年再次进行二类调查。在经理期内,受自然因素和各种经营活动的影响,森林资源的面积、蓄积发生了较大变化 ,但作为可再生资源,其消长变化受诸多因素影响,变化原因也较多,在此笔者仅对资源变化的主要方面做概略分析。

1 区域概况及分析方法

1.1 区域概况

景谷县地处云南省西南部,隶属普洱市,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0°02′~101°07′,北纬22°49′~23°52′。地处横断山脉南段,云贵高原西南边缘。无量山主山脉由县境东北部经过,余脉向西南似掌状平伸,形成了重峦叠嶂,山岭峡谷相间分布,宽谷盆地镶嵌的地貌特征,总体地势由北向南倾斜。气候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受西南季风的影响和控制。多年均温20.1℃,最冷月(1月)均温13.0℃,最热月(6月)均温24.6℃,年极端最低温0.2℃,最高温38.6℃,年温差11.6℃;≥10℃年活动积温为7 360.9℃,平均日较差13.3℃,平均年较差11.6℃;夏季时间长达164 d,年均无霜期353 d。年均降水量 1 254.0 mm,80%的降水集中在5月下旬至10月下旬。景谷县辖区面积较大,森林土壤种类较多,森林土壤共有6个土类,12个亚类,多呈垂直地带性分布。全县森林植被类型主要有季节性雨林和落叶季雨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暖热性针叶林、常绿针阔混交林、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等类型。主要乔木树种有思茅松、栎类、尾叶桉、其他阔叶树等,全县以天然思茅松林为主。

1.2 数据来源及分析方法

数据分别来源于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2005年森林资源系统GIS和2015年二类调查ForestM数据管理系统。分析方法采用对比法,对2期调查数据进行各类土地面积、林木蓄积以及各林种面积、蓄积变化,乔木林各龄组面积、蓄积和人工乔木林面积、蓄积变化进行对比分析,以期揭示景谷县森林资源变化规律。

2 森林资源动态变化

2.1 各类土地面积变化

经理期内景谷县林地面积呈增长态势,共增加 42 227.9 hm2,较前期增加7.09%,其中:有林地面积增加 23 463.5 hm2;疏林地面积减少569.0 hm2;灌木林地面积减少807.3 hm2;未成林造林地面积增加 15 763.7 hm2;苗圃地面积增加56.0 hm2;无立木林地面积增加 5 289.1 hm2;宜林地面积减少914.0 hm2;辅助生产林地面积减少54.1 hm2,非林地减少 42 227.9 hm2。增加的林地面积主要集中在有林地、未成林造林地、无立木林地中,疏林地、灌木林地、宜林地、辅助生产林地则呈减少态势(图1)。

图1 经理期内景谷县各类土地面积变化Fig.1 Area dynamic of various lands in Jinggu in management period

2.2 各类林木蓄积变化

经理期内,景谷县各类林木总蓄积量增加 9 695 780 m3,增加20.06%,其中:有林地林木增加 9 637 210 m3,疏林地林木减少 6 930 m3,散生木林木增加 32 640 m3,四旁树林木增加 32 860 m3(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有林地、疏林地林木蓄积变化随面积变化而发生变化。散生木林木蓄积增加是由于采伐迹地上保留有母树造成,四旁树林木蓄积的增加是因农地周边以及村庄种植了四旁树所致。

表1 经理期内景谷县各类林木蓄积变化

2.3 各林种面积蓄积变化

经理期内,景谷县林业部门管理的林地中,各林种面积增加 12 269.3 hm2,蓄积增加 9 424 410 m3。按地类分:有林地面积增加 18 812.2 hm2,蓄积增加 9 431 340 m3;疏林地面积减少569.0 hm2,蓄积减少 6 930 m3;灌木林地面积减少 5 973.9 hm2。按林种分:防护林面积增加 3 797.9 hm2,蓄积增加 3 655 070 m3;特种用途林面积增加89.5 hm2,蓄积减少 501 510 m3;用材林面积增加 19 571.8 hm2,蓄积增加 6 501 670 m3;能源林面积减少 10 208.4 hm2,蓄积减少 259 120 m3;经济林面积减少981.5 hm2,蓄积增加 28 300 m3(表2)。

表2 经理期内景谷县各林种面积蓄积变化

从表2可以看出,五大林种在经理期内都发生了变化。总体来说,公益林面积蓄积增加是经2011年各级公益林修编所致,而商品林中用材林面积蓄积的增加与能源林、经济林面积蓄积的变化基本对应,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景谷县林业经营强度高,林种结构的调整力度大,尤其是低产林改造。

2.4 乔木林各龄组面积蓄积变化

景谷县乔木林在经理期内面积增加 19 716.0 hm2,蓄积增加 9 602 990 m3,其中:幼龄林面积减少 73 108.0 hm2,蓄积减少2 553 250 m3;中龄林面积减少 62 297.3 hm2,蓄积减少 6 280 300 m3;近熟林面积增加 115 266.2 hm2,蓄积增加 13 548 610 m3;成熟林面积增加 41 150.5 hm2,蓄积增加 5 382 010 m3;过熟林面积减少 1 295.4 hm2,蓄积减少 494 080 m3。上述变化反映出:1)在经理期内全县乔木林面积蓄积增加与社会经济发展有直接关系,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众多的农村人口外出务工,造成一些坡耕地无人耕种。为使无人耕种的土地不闲置,人们大多选择了造林,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景谷县农村经济的种植结构调整力度较大。2)幼、中龄林面积蓄积减少与近、成熟林面积蓄积增加是相对应的,即前期的幼、中龄林经自然生长在经理期内晋升为上一级龄组,而幼、中龄林蓄积减少与近、成熟林蓄积存在的差异则是由于前期处于中龄阶段的乔木林生长较快造成的。3)过熟林面积蓄积减少是由于景谷县是云南省商品林生产的第一大县,前期的过熟林和一部分成熟林经自然生长在经理期内晋升为过熟林的林分逐年被采伐,变成了未成林造林地和无立木林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林业经营活动的现状(表3)。乔木林各龄组面积变化情况见图2,蓄积变化情况见图3。

表3 景谷县乔木林各龄组面积蓄积变化

从图2、图3可看出,幼、中龄林面积、蓄积减少,近、成熟林面积蓄积则有所增加。全县应加强对幼、中龄林、未成林造林地的管理力度,并加强对无立木林地以及宜林地的人工造林,及时补充幼龄林面积,提高其在全县龄组结构中的比例,为林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2.5 人工乔木林面积蓄积变化

人工乔木林在经理期内面积增加98 373.8 hm2,增长率为220.8%;蓄积量增加 11 510 680 m3,增长率为 3 459.2 %;且各龄组的面积蓄积均有所增加。通过分析,人工乔木林面积增加是由于在经理期内,景谷县充分利用优越的自然条件,紧密结合林业产业发展,依托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等营造林工程以及农村种植结构的调整,大力实施人工造林,在耕地中大面积种植思茅松、尾叶桉等速生用材树种;其次,景谷县是云南省最大的商品林基地县,以商品性消耗为主的年森林资源消耗均在140万 m3以上,这其中天然林资源占有一定比例,天然林资源采伐后,通过更新造林,使原有的天然林变为人工林。人工乔木林蓄积增加则是由于景谷县域内有普洱市卫国林业局云南云景林纸股份有限公司和云南景谷林业股份公司等森林经营单位,其主要产品需要大量的木材作为原材料,因此在经理期内不仅人工林的发展树种以思茅松、尾叶桉等速生用材树种为主,林种以速生丰产用材林和短轮伐期工业原料用材林为主,并且对原有人工林的林种也进行了调整。这2类林种,尤其是短轮伐期工业原料用材林较其它用材林来说,其工艺成熟年龄大大缩短。划入速生丰产用材林的思茅松10 a一个龄级,21 a进入近熟林;划入速生丰产用材林的尾叶桉5 a一个龄级,11 a进入近熟林;划入短轮伐期工业原料用材林的思茅松5 a一个龄级,11 a进入近熟林,划入短轮伐期工业原料用材林的尾叶桉2 a一个龄级,5 a进入近熟林。因此按林种分析,速生丰产用材林面积较前期增加 56 271.2 hm2,增长率为636.2%;蓄积量较前期增加 4 444 040 m3,增长率为 25 912.8 %;短轮伐期工业原料用材林面积较前期增加21 655.2 hm2,增长率为87.9%;蓄积量较前期增加 4 306 930 m3,增长率为 2 238.5 %。按树种分析,思茅松人工林面积较前期增加 54 041.8 hm2,增长率为142.8%;蓄积量较前期增加 6 801 020 m3,增长率为3 150.4%;尾叶桉人工林面积较前期增加 42 649.2 hm2,增长率为708.1%;蓄积量较前期增加 4 663 800 m3,增长率为 3 250.3 %。综上所述,在经理期内景谷县人工乔木林面积蓄积的增加不仅是因为农村种植结构的调整和林农的造林积极性高形成的,也是景谷县林业产业发展的自身需要所致(表4)。

图2 景谷县乔木林各龄组面积变化情况Fig.2 Area dynamic of various age groups of high forest in Jinggu

图3 景谷县乔木林各龄组蓄积变化Fig.3 VolumedynamicofvariousagegroupsofhighforestinJinggu

3 比较分析结论

景谷县地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对植物的生长十分有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外出务工人员数量剧增以及农村种植结构调整,致使农村有大量土地赋闲,而林业的生产周期相对较长,在赋闲的土地上进行人工造林成为必然选择。另外,景谷县是云南省最大的商品林生产基地,县域内又有多个以木材为原材料的企业,其自身对木材的需求量较大,因此,为满足自身对木材的需求,在县域内大力发展林业产业,也是景谷县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对经理期前后2次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结果进行比较,景谷县现有的林地面积、森林面积、总蓄积量、人工乔木林面积蓄积均有所增加、森林覆盖率也较前期提高了3.61个百分点、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由前期的87.69 m3/hm2提高到本期的102.1 m3/hm2。景谷县森林资源在经理期内各项指标增长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21世纪以来国家对林业的投资力度加大,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实施,不仅加大了人工造林力度,也加强了对现有森林资源的管护力度。另外,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外出务工人员增加,促使赋闲的土地通过造林变为林地,甚至是有林地,是景谷县林地面积、森林覆盖率、人工乔木林面积增加的主要原因。

表4 景谷县人工乔木林面积蓄积变化

2)经理期内景谷县为满足自身对木材的需求,依托各项林业工程,加大了对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通过对现有森林资源结构进行调整,大力营造速生丰产用材林和短轮伐期工业原料用材林,在造林树种上选择了适宜当地生长的速生树种,极大地提高了林分质量,是林地内各地类之间互有增减,全县活立木蓄积、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提高以及林分质量提高的主要原因。

3)经理期内未成林造林地、无立木林地面积增加,原因是景谷县作为云南省重要的商品林生产基地,其年采伐量较大,各年度的采伐迹地更新后尚未成林,而近两年的采伐迹地尚未更新。

4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建议

1)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各行各业与林业在地域分布上的矛盾日趋尖锐、农林争地现象普遍存在的今天,作为农业大县的景谷在经理期内实现了林地面积增加是十分难得的。但也不难看出,增加的林地面积是原有的农地经造林后变为林地的,大多属于非林业部门管理的林地,生产周期长且没有林权证。对这些林地,无论是何种形式形成的,建议通过调整林地保护利用规划,逐步纳入林业部门管理并核发林权证,并将其林木资源纳入限额管理。

2)从森林资源的林种结构可看出,景谷县商品林比例较高,是一个以经营商品林为主的县份,同时也是一个木材生产和消耗大县。但由于采伐限额管理的积累和大力营造思茅松、尾叶桉等速生用材树种,使全县活立木蓄积量在经理期内有所增加。建议在造林树种的选择上,充分考虑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对环境的影响,尾叶桉的种植应适度控制规模,如果生产企业原材料短缺,应考虑选择替代树种和对产品进行改良,以适应市场需求。

3)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景谷县中、幼林面积达 347 884.0 hm2,占乔木林地面积的61.41%。另外,还有人工造林未成林地 36 485.4 hm2。对密度过大的中、幼林和新造林地,建议加强抚育管理,促进林木生长;对封山育林形成的林分进行必要的抚育和补植,补植采取“阔补针、针补阔”的原则进行,形成人工、天然混交林,最终提高林木质量并保证林木达到预期收获量。

4)景谷县虽然是重要的商品林基地县,但也肩负着维护县域内生态环境、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美化景区、改善水质的重任。因此,如何提高和发挥生态公益林的生态效能,对县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目前全县公益林面积达不到建设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建议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公益林的经营管理原则,通过调整森林分类区划,适度提高公益林规模,按照公益林的经营管理原则,科学地经营,利用生态公益林补偿费管理好现有公益林,努力使之形成稳定健康的森林生态系统,提高生态公益林的生态效能。

5 结语

对经理期前后森林资源状况进行比较分析,变化情况充分反映出经理期内林业的发展紧密地与县域社会经济的发展相结合,林业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在经理期内实现了林业的各项生态、经济指标的增长,充分体现出景谷县不仅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林业方针、政策,并紧密结合景谷县实际,积极调整林业产业结构,使全县林业生产迈上了新的台阶,同时也反映出景谷县作为云南省最大的商品生产基地,其林业生产经营强度较高,许多生产和管理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

[1] 于政中. 森林经理学[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3:132-156.

[2] 杭新刚. 森林经营管理[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1:77-83.

[3] 苏月秀,彭道黎,吴秀丽,等. 我国主要林区森林经营现状及经验总结[J].林业调查规划, 2012,37(1):38-41.

[4] 云南省林业厅.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操作细则(2013修订)[S].2013:1-96.

[5] 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报告[R]. 2006.

[6] 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报告[R]. 2016.

Dynamic of Forest Resources in Jinggu County from 2005 to 2015

CHEN Guiyou

(Kunming Branch of Yunnan Forest Inventory and Planning Institute, Kunming 650200, China)

Based on the data source of Forest Inventory for Planning and Designing in Jinggu from 2005 to 2015,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dynamic change of forest resourc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forest resources were improved in management period, the area of forest land increased by 42227.9 hm2, the area of closed forest land increased by 23463.5 hm2, the area of artificial high forest increased by 98373.8 hm2, the forest coverage rate increased by 3.63%, the volume of standing trees increased by 9602990 m3, the volume of closed forest land increased by 9637210 m3, the volume of high forest increased by 14.41 m3/hm2. The reasons for change were also analyzed in the end.

forest resources; dynamic; area; volume; artificial high forest; management; Jinggu county

2017-03-22;

2017-04-11.

陈贵友(1967-),男,云南安宁人,工程师.从事森林资源调查、规划、设计等工作.Email:974920068@qq.com

10.3969/j.issn.1671-3168.2017.05.010

S757.2

A

1671-3168(2017)05-0052-06

猜你喜欢
景谷乔木林蓄积
新罗区大池镇乔木林碳储量估算
宁安市江东林场乔木林碳储量分布及特点
山东省乔木林资源现状分析
藏药佐太中汞在小鼠体内的蓄积
景谷无量宝地佛迹仙踪
小景谷:蓄势待发的后起之秀
浅谈藏医“疾病蓄积”与健康养生
林分特征值六株木法测定效果分析
某院参与景谷地震医疗救援体会
坚持创新 蓄积行业永续发展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