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男护士岗位需求类型及职业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

2018-01-05 05:38吴勇萍吴丽仙饶和平
重庆医学 2017年34期
关键词:男护士管理者岗位

罗 烨,吴勇萍,吴丽仙,饶和平

(1.衢州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浙江衢州 324000;2.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门诊部,杭州 310016;3.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护理部 323000)

医院男护士岗位需求类型及职业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

罗 烨1,吴勇萍2,吴丽仙3,饶和平1

(1.衢州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浙江衢州 324000;2.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门诊部,杭州 310016;3.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护理部 323000)

我国医院临床一线护理人才十分紧缺,男护士比例更明显低于西方发达国家[1-2]。由于男护士在ICU、手术室、骨科、急诊科、精神科等岗位胜任力较强及其在职业生涯发展中具有潜在优势[3],近年来受到医院高度重视,招聘男护士力度明显加大,男护士数量呈逐渐增长的趋势[4]。但我国男护士不仅存在比例低的问题,更为严重的是离职率高达65.2%[5]。如何降低男护士离职率,促进护理队伍稳定,引起了专家及护理管理者的高度关注。为了解不同人群对男护士岗位需求类型的认知差异及职业稳定性的影响因素,本课题组于2016年7-10月对浙江省27家医院进行了现状调查,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涉及男护士及医院护理管理者两个方面。所有研究对象来自浙江省衢州市、金华市、丽水市、温州市和杭州市的27家医院,其中三级医院13家(衢州2家、金华4家、丽水2家、温州3家、杭州2家),二级医院14家(衢州6家,金华、丽水、温州、杭州各2家)。男护士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与单位签定劳动合同关系的;(2)工作12个月及以上;(3)注册护士。符合以上标准的以上医院所有男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应有样本量248人,实际获得有效样本244人。按照级别,三级医院180人,二级医院64人。学历结构,中专12人(4.9%),专科120人(49.2%),本科112人(45.9%)。年龄20~36岁,平均(25.68±3.11)岁。工作时间1~9年,平均(3.16±2.27)年。已婚92人(37.7%)。岗位情况,ICU或急诊科102人(41.8%),手术室96人(39.4%),外科病房20人(8.2%),精神科8人(3.3%),内科病房6人(2.5%),导管或内镜4人(1.6%),老年科或康复科4人(1.6%),120服务4人(1.6%)。医院护理管理者按照分层抽样方法确定调查对象,每家医院抽取5人,其中1人为科护士长或护理部职员及以上人员,其他为病区护士长。纳入标准:(1)病区护士长及以上护理管理者,妇产科、儿科、门诊护士长不纳入;(2)担任护士长12个月以上或在护理部工作满12个月护理管理者。每家医院选择样本5人,总获得有效样本135人。年龄30~48岁,平均(37.30±6.17)岁。护理部14人,科护士长13人,病区护士长108人(其中内科15人、外科15人、手术室20人、ICU 20人、急诊科20人、老年科或康复科10人、精神科8人)。

1.2方法

1.2.1调查表设计及内容 在文献检索的基础上并经有关护理专家修订,自行设计男护士调查表和护理管理者调查表,对两种问卷表进行信效度分析。男护士调查表预调查70例,信度分析测得Cronbach′s ɑ系数为0.724,重测信度为0.912;效度测得各条目与维度的相关性均在0.408~0.907,呈显著相关(P<0.05)。护理管理者调查表预调查30例,信度分析测得Cronbach′s ɑ系数为0.746,重测信度为0.981;效度测得各条目与维度的相关性均在0.441~0.946,呈显著相关(P<0.05)。男护士调查表内容分为六大项:(1)一般资料(包括现任岗位、年龄、工作年限、学历、是否结婚、护理专业志愿选择的决定是如何作出的、是否参加过除医院自行组织以外的专科培训等);(2)是否愿意继续从事护理岗位;(3)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分社会、患者、医院管理者是否有偏见及受培训机会比女护少4个选项,多项选择);(4)职业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收入不能满足需求、是否有喜欢的科室、个人的恋爱与婚姻、医院人事编制问题、社会或患者的偏见5个选项,多项选择);(5)您认为可从事的岗位(分急诊科或ICU、手术室、老年科或康复科、医院120服务、内科病房、外科病房、护理管理、精神科8个选项,多项选择);(6)学校男护理学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分招生人数偏少、男护理学生操作机会比女生少、女生对男护理学生有偏见、老师对男护理学生有偏见和就读护理非自己意愿5个选项,多项选择)。护理管理者调查表内容分为三大项:(1)一般资料(包括护理管理者的年龄、所在岗位等内容);(2)您认为男护士职业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收入不能满足需求、是否有喜欢的科室、个人的恋爱与婚姻、医院人事编制问题、社会或患者的偏见5个选项,多项选择);(3)您认为男护士可从事的岗位(分急诊科或ICU、手术室、老年科或康复科、医院120服务、内科病房、外科病房、护理管理、精神科8个选项,多项选择)。

1.2.2调查方法 对男护士个人的调查由课题组直接组织,以一对一的形式进行,以保证资料采集的真实及准确性,调查员先向调查对象介绍调查目的与问卷填写方法,然后由男护士本人填写。医院护理管理人员调查委托医院护理部协助完成,由被调查对象独立填写,表格在发放当天收回。

1.3统计学处理 所有原始数据录入Excel软件,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及百分比表示,两组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男护士问卷结果 男护士中142人(58.2%)愿意继续从事护理岗位,其中三级医院109人(109/180,60.6%),二级医院33人(33/64,51.6%),不同级别医院间差异无统计意义(χ2=1.570,P=0.210);男护士中不愿意继续从事护理岗位的有12人(4.9%),其中三级医院7人(3.9%),二级医院5人(7.8%),而就护理岗位视情况而定有90人(36.9%),其中三级医院62人(34.4%),二级医院28人(43.8%)。男护士中只有62人(25.4%)参加过除医院自行组织以外的专科培训,就读护理专业的决定中自己志愿108人(44.3%),转专业82人(33.6%),家长要求40人(16.4%),专业调剂14人(5.7%)。收入不能满足需求作为职业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中,三级医院男护士明显高于二级医院(P<0.05),男护士认为社会或患者的偏见率分别高达54.9%与45.1%,二级医院更加明显(P<0.05),见表1、2。

2.2护理管理者问卷结果 对医院120服务、护理管理二个岗位需求,男护士需求率明显高于护理管理人员(P<0.05)。男护士职业稳定性影响因素中,在收入不能满足需求与是否有喜欢的科室二项,男护士百分率明显高于护理管理人员(P<0.05),见表1。

表1 不同人群对男护士岗位需求及影响职业稳定性主要因素的调查结果[n(%)]

表2 不同级别医院的男护士对工作面临的问题及职业稳定性影响因素等问题的问卷结果[n(%)]

3 讨 论

3.1不同人群对男护士岗位需求的差异分析 护士的执业必须以具体岗位任务为前提,医院重视对男护士的招聘也是基于开展护理工作的需要,这与男护士的职业优势有关[6],如身体素质与生理特点稳定,较强的沟通与协调能力与情绪掌控能力,性格上具有思维与逻辑性强、处事果断、富有创新性及对高新技术掌握较快等。选择安排合适的护理岗位,更好地发挥男护士优势将极其重要。本次244名男护士主要从事ICU或急诊科(占41.8%),手术室(占39.3%),与许多专家研究报道的ICU或急诊科、手术室对男护士有较大需求一致[7-8],显示男护士的岗位相对十分单一,而且资料的来源均是医院管理部门。本研究认为更重要的是积极开发适合男护士更多的护理岗位是必要的,因此了解男护士的想法,找到男护士与医院管理部门的一致点十分关键。本研究发现,男护士对护理相关岗位的需求率从高到低分别是手术室(79.5%)、ICU或急诊科(72.1%)、医院120服务(42.6%)、精神科(41.4%)、护理管理(35.2%)、老年或康复科(18.0%)、外科病房(10.7%)和内科病房(9.8%),但是对于医院120服务、护理管理两项需求,男护士明显高于护理管理人员(P<0.05),提示此两项男护士与医院管理人员的想法有一定差异。马旭攀等[9]研究报道34.8%不满其当前所在科室,从而影响其工作的主观能动性。鉴于以上调查结果,笔者认为医院管理人员应主动适应男护士的岗位需求,积极开发护士岗位,可采取双向选择等有效措施[10],尽可能安排双方均较满意的护理岗位,减少工作压力,从而促进男护士队伍稳定。

3.2男护士职业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研究报道,男护士离职意愿高达48.8%~83.3%[11-12],转行的占49.27%[13],本研究显示只有58.2%男护士愿意继续从事护理岗位,视情况而定有36.9%,不愿意的有4.9%,不愿意及视情况而定达到41.8%,这部分人群极易出现离职,这不得不引起护理管理者及专家的关注。现有的研究报道认为工作价值观、组织支持感、收入对职业稳定性产生一定的影响[14-17],但少见不同等级医院之间、男护士与护理管理者之间的对比研究报道。本研究发现,职业稳定性影响因素中从高到低分别是社会或患者的偏见(57.8%)、收入不能满足需求(54.9%)、个人的恋爱与婚姻(34.0%)、是否有喜欢的科室(32.2%)和医院人事编制问题(15.3%),对于收入不能满足需求三级医院明显高于二级医院(P<0.05),这可能与三级医院处在地区经济中心,各项消费较大有关。医院事业编制十分紧缺,由于很多医院实行了同工同酬,此项影响因素相对不高,这与医院人事编制问题得到男护士的理解有关。对比男护士与医院护理管理者的调查结果,发现在收入不能满足需求与有喜欢的科室两项,男护士明显高于医院护理管理者(P<0.05),说明男护士对收入的期望值及对科室的喜爱度满意度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也暴露出护理管理者与男护士的认知有一定的差异,缩小这个差异有助于稳定男护士队伍。由于社会偏见的减低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不断创造条件改善并提高男护士的收入,开发更多的男护士岗位并实施男护士岗位的双向选择,多关心其恋爱与婚姻、强化护理价值观的培育是医院可以主动开展的工作,通过努力至少可以使处于思想不稳定的部分男护士得以转向,进而进入稳定型。

3.3男护士教育培养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男护士职业稳定性问题是个动态持续的过程,也肯定有波动变化,因此强化对男护士的教育培养及解决好其工作中面临的问题是个长期的任务。目前在高校男护士培养中,大多数男性是迫于家庭等压力而选择护理专业[18],职业认同度低,专业学习态度较为消极。本调查发现,44.3%是自行选择护理专业,转护理专业为33.6%,两项合计77.9%,说明有22.1%的学生不是自愿选择,这是男护士职业队伍不稳定的源头问题。从当前高校男护士教育培养的调查发现从高到低分别是招生人数偏少(70.5%)、操作机会比女生少(49.2%)、教师对男护理学生有偏见(35.7%)及女生对男护理学生有偏见(23.0%),与Olynn等[19]研究报道的忽视男性护理学生的感受与期望,缺乏对男生的关怀类似,这些问题都需要引起高校护理教育者的注意。对于医院来说,也要注重分析新护士的基本情况,了解其对专业选择的意愿背景,对非自己愿意选择护理专业的男护士进行有针对的干预[12]是十分必要的。调查中还发现男护士认为社会及患者对其偏见率分别高达54.9%与45.1%,二级医院更加明显(P<0.05),说明在二级医院工作的男护士面临的偏见问题更加严重,致其工作压力更大。笔者认为基层医院,特别是二级医院更加需要重视男护士的价值观培养教育与培训。另外,本次调查显示只有25.4%的男护士接受过除医院自行组织以外的专科培训,明显偏低,同时鉴于“十三五”期间医院对男护士需求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要进一步强化男护士专科培训,增加其组织支持感,促进其稳定性,是对医院管理者必然的要求。

[1]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5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5:32.

[2]张明,宋向阳.国内外男护士职业概况及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12):1477-1479.

[3]王 进,金静芬.男护士职业生涯发展的潜在优势[J].护理与康复,2011,10(11):956-958.

[4]徐战磊,董文平,高春燕.近年文献中男护士需求状况的归类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34):56-58.

[5]汪淼芹,李德芳,汪爱茹.本科男护生就业后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1,26(5):68-70.

[6]张纹,刘义兰.社会性别对男护士执业影响及干预策略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9):1104-1107.

[7]任丽君,张冰,周丽萍.对我国现阶段男护士的现状分析[J].医学信息,2015,28(7):348-349.

[8]刘俊卿,陈蕾,张平,等.三级甲等医院不同科室对男护士的需求及认知状况调查[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6):424-427.

[9]马旭攀,骆发东.男护的心理现状及社会认同度调查分析[J].科技文汇,2012,(9):185-186.

[10]徐文琪,李静.临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男护士需求的调查分析[J].上海护理,2012,12(1):40-42.

[11]陈琦,王兆鹏.101名男护士离职意愿调查分析及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7):60-62.

[12]魏丽君,黄惠根,胡亚妮,等.广东省三级综合医院男护士离职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9):1079-1082.

[13]程金焱,朱晓红,李斌,等.男护士就业思想状态与社会认同情况的比较分析[J].中华护理教育,2008,43(4):177.

[14]Takase M,Yamashita N,Oba K.Nurses′leaving intentions:antecedents and mediating factors[J].J Adv Nurs,2008,62(3):295-306.

[15]张建凤,王芳云,杨静,等.口腔门诊护士组织支持感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15):59-61.

[16]刘海娜,王艳冬,戚经天,等.天津市男护士留职意愿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36):42-45.

[17]金晓晴,孙慧敏,吴正奇,等.综合性三级医院男护士离职意愿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4):568-570.

[18]李桂玲.男女护生对本专业认知度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2):43-44.

[19]OLynn CE.Defining male friendliness in nursing education programs:tool development[J].J Nurs Educ,2003,43(5):229-236.

浙江省高职高专护理优势专业建设项目(浙财教〔2012〕281号);衢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5Y020);衢州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重点QZYZ1504)。

罗烨(1982-),主管护师,硕士,主要从事护理教学研究。

10.3969/j.issn.1671-8348.2017.34.049

R471

C

1671-8348(2017)34-4889-04

2016-11-16

2017-01-22)

猜你喜欢
男护士管理者岗位
乐山市在职男护士健康素养水平调查
男护士渐成“香饽饽”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刘明怀: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手术室男护士入职临床带教体会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