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治理的内蒙古实践

2018-01-05 00:11王英楠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防沙沙化荒漠化

王英楠

编 者 按

9月6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在鄂尔多斯拉开帷幕,来自196个缔约方、20多个国际组织的2000多人参会。本次大会的主题是“携手防治荒漠,共谋人类福祉”,反映了人类的共同愿望和应对挑战的共同努力,将成为国际防治荒漠化的重要里程碑。

地处祖国北疆的内蒙古不仅有广袤无垠的大草原、大森林和大湖泊,同样有着大片的荒漠化土地,是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最为集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省区之一。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内蒙古的荒漠化面积逐年缩减、荒漠生态功能不断增强,其中库布其治沙成就获得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奖”。内蒙古荒漠化治理的成功实践,不仅坚定了全国人民治理荒漠化的信心,也为世界防沙治沙提供了宝贵经验。

荒漠化被称为“地球癌症”,是全球生态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地处我国北疆的内蒙古,既有美丽的呼伦贝尔草原、科尔沁草原、锡林郭勒草原等绿色明珠,也有巴丹吉林沙漠、库布其沙漠、科尔沁沙地、毛乌素沙地等黄色“顽疾”,是我国的“荒漠化重灾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确定了到2020年50%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的目标。自治区党委、政府始终把防沙治沙、改善生态环境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提出了“建设绿色内蒙古”目标,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制定了一系列防沙治沙政策措施,建立了相应的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自治区把防沙治沙与改善人民生活结合起来,积极发展沙产业,形成了类型多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

饱受荒漠化之苦的内蒙古各族儿女与风沙搏斗的脚步从来没有停止过,他们守望相助,共同筑起祖国北疆一道生态安全屏障:森林覆盖率和草原植被盖度“双提高”,荒漠化和沙化面积“双减少”,走出了一条具有内蒙古特色的治沙之路。

重大工程助力荒漠化治理

重大生态工程带动是改变内蒙古面貌的一个最主要措施。内蒙古突出的战略地位,让这里的生态治理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作为全国唯一六大林业生态重点工程全部覆盖的省区,“三北”防护林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等国家重点工程先后在内蒙古得到强力推进。

——退耕还林工程区林草盖度由退耕前的15%提高到80%以上,退耕地的地表径流量减少20%以上,泥沙量减少24%以上。

——“十二五”期间,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累计完成林业项目建设任务2333.4万亩。重点区域的风沙危害得到了有效遏制,林草覆盖度增加20%以上。

——天然林保护工程区共完成建设任务913.2万亩,森林资源管护面积由一期工程的1.7亿亩增加到3.09亿亩,增加了1.39亿亩。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区总面积99.79万平方公里,占自治区总面积的84.35%。全区累计完成三北工程建设任务1.16亿亩,使得科尔沁沙地、毛乌素沙地呈现区域性逆转的态势。呼伦贝尔沙地呈现出全面整治的新局面,固定沙地面积增加1万多公顷,保护草场3万多公顷。腾格里沙漠东南缘防风固沙林体系初步形成,建成了长200公里、宽3 —5公里的生物治沙带。

数字的背后是内蒙古人鏖战“沙魔”的不懈努力。占全国总人口不足1.8%的内蒙古人,完成人工造林面积超过全国人工造林总面积的10%,治理风沙危害土地面积超过全国风沙危害土地总面积的10%。巍峨的绿色长城,是内蒙古各族人民抵御风沙的历史见证。

据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我区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分别比2009年减少625万亩和515万亩。2000年至今,在国家重点工程的带动下,内蒙古年均完成林业生态建设面积超过1000万亩,沙区逐渐呈现出“绿肥黄瘦”的态势。

科技支撑让沙漠由“黄”变“绿”

我区12个盟市的91个旗(县、区)都有沙化土地分布,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分别占全区面积的52.2%和35.05%。如何恢复生态,内蒙古给出的答案是:保护优先、科学治理、适度利用。

荒漠戈壁是经过长期的地质年代形成的自然地貌,土地沙化则是由于过度开垦放牧、超采地下水等人为活动导致的恶化现象,内蒙古人在漫漫治沙路上逐渐意识到这个问题。经过科技攻关,我区打破了国际学术瓶颈,首次在年均降水量仅10 —150毫米、蒸发量高达3500毫米的阿拉善盟实现了飞播治沙。同时,自治区配套了GPS导航定位、种子包衣处理等一整套飞播技术措施。不到4年的时间,沙地飞播造林420万亩,大大加快了治沙治理进程和效率。

在与风沙的搏斗中,适合内蒙古自然条件和气候特征的抗旱造林系列技术、干旱区节水造林技术和植物再生沙障治沙技术应运而生。在沙区,以治理沙化土地为重点,“封、飞、造”相结合,以封育为主;在荒漠区,以保护原生植被为重点,封禁保护和人工治理相结合;在水土流失区,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重点,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在平原区,以平原绿化和农田防护林建设为重点,“带、网、片”相结合。这些科技含量高的治沙技术,无不让国内外同行交口称赞。

在实行轮牧、禁牧等重大举措后,内蒙古在牧区探索出了在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生物圈”模式,分(圈)层构建具有不同生态、生产作用的功能区,通过水、草、林、机、粮五配套,达到“粮食、经济作物和牲畜”三元立体结构,实现人和自然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

面对不断扩张的沙海,我区各地创造出了很多先进的治沙治理模式:鄂尔多斯人变“征服沙漠”为“善待自然”,创造了世界瞩目的“库布其模式”;通辽市在治理科尔沁沙地的同时,探索出一条“治沙+致富”和“生态+增收”的新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赢的目标;赤峰市翁牛特旗“以路治沙”模式,通过修建穿沙公路,加快推进防沙治沙进程;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实施百万亩樟子松造林工程,实现了由“沙中找绿”到“绿中找沙”的巨变。

从“沙进人退”到“人沙和谐”

防治荒漠化,既要避沙之害,还要兴沙之利。我区不断探索人与自然的和谐道路,形成了“绿一片山川,兴一群产业,富一方百姓”的产业化防沙治沙模式,向沙漠要绿色,向沙漠要财富。沙漠旅游、戈壁农业、清洁能源……黄色的沙漠中长出了金色的产业链,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再到“人沙和谐”绿富同興的历史性跨越。

近年来,我区立足特色沙漠资源,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大力发展沙漠文化旅游,沙漠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逐渐受到游客青睐,贫瘠的沙漠变成了“聚宝盆”。内蒙古有号称“八百里瀚海”的塔敏查干沙漠银沙湾旅游区,有建有中国第一家沙漠低碳超五星级酒店的七星湖沙漠生态旅游区,有被誉为“苍天圣地——阿拉善”的世界地质公园,有集沙漠、奇峰等于一体的玉龙沙湖综合旅游区,还有大片仍未深度开发的沙漠旅游资源……游客们在这里不仅可以观赏醉人的风光,还可体验滑沙、直升机观光等众多旅游项目。2016年,内蒙古旅游业总收入增长20.3%,其中沙漠旅游收入上升势头明显。

与此同时,我区林沙草产业快速发展,逆向拉动力不断提高,以林木种植、特色经济林培育、林下经济、沙生植物资源利用、野生动物繁育等为主的林业产业体系,在内蒙古大地扎根蔓延。如今,自治区林业总产值已达到480亿元,形成了荒漠化防治与产业发展、农牧民脱贫致富良性互动的局面,为我区实现绿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绿色是内蒙古的底色和价值,生态是内蒙古的责任和潜力。内蒙古的治沙硕果,不仅增强了我区的绿色潜能,坚定了全国人民治愈“地球癌症”的信心,还为国际社会治理生态环境提供了中国经验。endprint

猜你喜欢
防沙沙化荒漠化
荒漠化地区复合生态系统管理——以阿拉善盟荒漠化治理为例
防治土地荒漠化 推动绿色发展——写在第二十五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我国召开第25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纪念大会
防沙治沙 筑起富民惠民的绿色长城
防沙治沙模式的思考
土地沙化面积年均缩减1980平方公里
五年累计治理沙化土地一千多万公顷
提高认识 总结经验 强化责任 全面推动我省防沙治沙工作进程
我国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双缩减”
我国荒漠化和沙化面积连续10年实现“双缩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