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力培养的高职数学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

2018-01-05 11:29刘艳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8年21期
关键词:能力培养高职数学

刘艳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推进,社会各界和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但是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如何培养并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当前高职院校面临的主要问题.高职数学教学作为高职课程中的重要学科,对学生逻辑思维的训练和综合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因此,高职数学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主要载体.本文首先介绍了高职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其后深刻剖析了能力培养策略下的高职数学教学现状,最后提出了一系列相应的提升高职数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策略和措施,希望以此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并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能力培养;高职;数学;方法

一、高职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提高学生的就业概率

学生的综合能力不仅仅包括专业能力,还包括其职业能力.在学生毕业之后,就面临着就业的巨大压力,如何在众多的毕业生中脱颖而出,找到符合自己心意的工作,不仅仅取决于学生的专业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的职业能力.笔者认为,在高职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当前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岗位变动速度加快,社会对综合型人才更为需求.基于此,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是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对学生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高职数学的高效开展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载体

综合能力的培养不同于专业能力,更多的是精神品质的培养,是非常虚幻的,难以把握.如何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率是当前所有高职院校和教师应当思考的主要问题.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是基于学生的未来可持续发展而进行的,通过素质教育的开展,从而实现学生綜合能力的培养.教师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时,应当将素质教育渗透到高职数学教学的各个阶段和各个环节.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应当在学生专业能力扎实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职业能力,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对所有的工作都具有极强的适应性,能够快速接受工作岗位和工作内容,在最短时间内开展工作.

高职数学课程作为高职教育的基础性学科,具有很强的普适性和通识性,能够在学生进入高职院校的初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素养以及对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对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综合能力的提升以及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创新精神以及主动学习、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而这样的作用是数学课程独有的,其他学科无法代替.根据实践工作表明,大多数公司和企业在招聘时,更喜欢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他们认为这类人思维逻辑性较强,做事细心,对工作的理解能力远高于其他专业的毕业生.

二、能力培养策略下的高职数学教学现状

(一)缺乏正确的教学目标

很多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师都是数学专业出身,具备极强的专业能力,但是也正是如此,其综合能力有所欠缺.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发展,社会各界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双创型教师是当前社会各界对优秀教师的衡量标准.例如,经济专业的高职数学教师如果不了解经济教学中有哪些方面需要用到数学知识,不了解所需数学知识的深浅,也不知道数学知识对经济教学的开展有什么重要作用,更不了解高职数学如何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又怎么对学生进行细致的教学.没有与学生专业有效结合的高职数学教学,会直接导致教学目标出现偏差,教学形式浮于表面,流于形式,无法满足专业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

(二)缺乏对新课程改革的贯彻落实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重视知识的应用性和实践性.但是当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时,还是将教学内容局限于数学知识的相关概念、性质以及相关的公式上,教学重点侧重于教材中例题的讲解和消化,对所学知识的实践性并没有做出相关的要求,忽略了数学知识的应用性.在高等数学的教材中,有的章节也出现了一些应用性较强的例题和习题,但最终因为难度较大,与高职学生的实际能力发展不相符,被学生所忽视.

三、提升高职数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策略和措施

(一)教师应当更新教学理念,树立能力培养的教学意识

在传统的高职数学教学中,教师通常只是向学生讲解数学知识点的概念,对一些简单的公式进行灵活的运用,只要确认学生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了消化理解,就算是完成了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很少会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也没有及时与学生的专业课程进行有效的结合.基于此,笔者认为,教师应当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将教学以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同时将专业课程的内容与数学教学相结合,侧重以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高职数学基础知识为核心,  学生专业课程以实践生活为教学背景,搭建出高效的科学的数学教学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开展案例教学法,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从而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并且在教学过程中逐渐融入数学建模思想.另外,教师可以将数学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作为教学基础,以简单的公式计算作为基础,逐渐深化数学运算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科学合理设置教学内容,提高数学教学的应用性和实践性

高职数学在教学课程的设置上,应当注重数学教学价值的体现:第一,数学专业教学能否在其他学科中发挥专业技能,用于专业课程中某些课程的公式计算,这样的价值体现是直接的、可见的;第二,高职数学课程的开展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学习理念、数学思想以及相关的逻辑能力,这样的价值体现是间接的,不可见的,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教师在对数学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应当结合专业课程的开展情况以及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创新,提升数学教学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同时,在数学课程的开展过程中,应当充分体现出高职教学的特征,运用实际案例,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满足不同专业的学生对高等数学的学习需求.

(三)创新数学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1.自主学习法

自主学习法是当前较为广泛运用的教学方法,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笔者认为,教师应当创新教学模式,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教材内容,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自主探究,从而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尽量不干涉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手段,给学生自由发挥的平台和空间,只需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必要的时候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这样才能给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当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大家的认可,自然会使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培养学生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自主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发自内心地喜欢数学.

2.小组合作学习法

小组合作学习法,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加强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教师可以在章节教学结束后,将学生进行合理的小组划分,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归纳讨论,最终对知识点进行总结.然后由小组代表进行发言,从而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最后由教师对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适当地鼓励学生,正确引导学生,促进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

四、结束语

新课程改革对高职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当更新教学理念,科学合理地设置教学内容,创新数学教学模式,这样才能提高数学教学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王莹,王丽丽.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数学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5(3):147-148.

[2]张燕州.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数学教学改革\[J\].卫生职业教育,2015(13):58-59.

[3]周汉伟.基于能力培养的高职数学教学策略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6(19):57-59.

[4]张少杰.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高职数学教学分析\[J\].陕西教育(高教),2012(12):70-71.

猜你喜欢
能力培养高职数学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