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自主课堂尽情遨游

2018-01-05 11:29朱荣勤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8年21期
关键词:绳子周长直径

朱荣勤

自主学习活动是指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己对学习具有支配、控制权利的条件下,主动学习、寻求发展的一种活动.《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人的素质的形成必须依赖学生主体的自身努力才能实现,只有创设适宜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和条件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才能使学生自主地获取真知.下面,就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自主学习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一、营造民主、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激发自主学习的动机

过去我们一直强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进一步明确了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确立了资源分享的朋友师生关系.教师应从高高的讲台走下来,深入学生中间,以饱满的热情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名学生,把一切“教”的活动落实在“学”的活动中,改变教学方式,参与学生的讨论,让学生感到教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从而乐于和教师交往,主动参与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当学生有过错时,不过分批评指责,而是给他们改过的时间与机會,使学生感到“老师在期待着我”,这样才能拨动学生的心弦,使他们在课堂上始终保持昂扬的学习热情,营造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平等讨论、自由争辩的气氛.

二、创设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空间,促发自主学习的激情

数学课堂教学只有让作为主人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双手亲自实践,运用自己的大脑主动去思考,去发现和创新,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一)“慧眼识珠”——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

在教学中,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新知,对学生来说印象深、感觉深,理解也最深刻.如在教学工程应用题后,我出了一道补充问题的应用题:“加工一批零件,由一人单独做,甲要12小时完成,乙要10小时完成,丙要15小时完成. ?”

鼓励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想法,提出不同的问题.短短几分钟,没有经过教师的任何提示,学生积极主动、自主学习,得出了十几个问题,既灵活运用了知识,又掌握了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其教学效果要比教师一味地讲解好得多.

(二)“浮想联翩”——给学生提供猜想的机会

让每名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和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对问题的结果进行大胆的猜想,不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思维,促进智力的发展,而且可以营造学习气氛,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自始至终地参与数学知识探索的过程.例如,在圆的周长教学中,我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学具:若干个大小不等的圆、一根绳子、一把米尺、一个圆规.问学生:“要研究圆的周长,你想提出什么样的方法?”学生比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提出猜想:“用绳子量出圆的周长,再量出绳子的长度行吗?”“把圆直接放在直尺上滚动,量出圆的周长行吗?”“对于这个圆,用绳子量出它的两个直径的长度,试一试能否还围成这个圆,不行,再量出三四个直径的长度,看可不可以围成这个圆.猜想:圆的周长是不是三四个直径的长度?”显然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猜想.教师追问:“为什么你要提出这样的猜想?”学生回答:“用圆规画圆时,半径越长,圆就越大,也就是直径越大,圆的周长就越长,所以,直径求圆的周长既准确,又省事.”由此可见,通过学生一系列的自主探索,诱发了跳跃思维,加快了知识形成的进程.

(三)“事必躬亲”——放手让学生去操作实践

如何把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变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理解得了的数学事实?这是每个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考虑的问题.很多成功的案例说明,让学生动手操作是提高数学学习的有效策略之一,因为这样既可以让学生的眼、耳、手、口、脑都参与学习,吸引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有意识的学习活动中来;又能使他们在大量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整理,找出有规律的现象,逐步抽象、概括,获得数学知识.在“分数的意义”教学中,我为每组学生都提供了一些材料,它们是:一张圆形纸片、一块橡皮、一根1米长的绳子、一盒水彩笔、4个苹果图、一张泥人图.研究的内容是:以 1 2 为例,运用这些材料动手切一切、折一折、分一分、试一试,能不能用不同的材料说一说这些分数的意义,学生通过自己操作,合作交流,分别用不同的材料说明 1 2 , 1 3 , 3 4 , 2 3 等分数的意义;再通过比较、归纳,深刻理解单位“1”的概念.这样通过把教材中的几个实例转化成了学生的操作材料,从而为学生的探究学习留出了较大的空间,学生从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逐步归纳出分数的意义.

(四)“唇枪舌剑”——让学生想说就说,参与讨论争辩

心理学认为,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核,两者相互依存.小学数学思维的形成与发展是借助语言来实现的,而思维的发展又能促进语言能力的提高.作为教师,在课堂上要让每名学生都有说话的机会,鼓励他们敢说、爱说,怎样想就怎样说,说错了再重说.可以采取:个人小声独立说,同桌互相说,小组内轮流说,激发学生讨论争辩.让他们说意图、说算理、说解题思路、说公式由来、说操作过程,甚至一些例题可由学生模仿到讲台上给大家讲解,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机会,提供主动发展的空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使学生的数学素质得到提高.

猜你喜欢
绳子周长直径
各显神通测直径
绳子够长吗
巧求周长
巧求周长
山水(直径40cm)
爱虚张声势的水
绳子穿冰
解开你身上的绳子
巧算周长
预爆破法处理大直径嵌岩桩桩底倾斜岩面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