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欣明:坚守初心映党旗

2018-01-06 08:57蒋达
资源导刊(信息化测绘) 2017年12期
关键词:戈壁滩援疆测绘

◎ 本刊记者 蒋达

马欣明:坚守初心映党旗

◎ 本刊记者 蒋达

● 2004年马欣明在鲁山从事基础测绘

志存高远的他,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测绘科技的变革;年近花甲的他,用双脚踏遍了祖国的锦绣山川;老骥伏枥的他,是天山脚下摇旗呐喊的一面旗帜。岁月在他的额头上镌刻了黝黑且长短不一的纹理,像是一张用时光描绘的地形图,尽管饱经沧桑,却充满故事、耐人寻味……他就是1975年来到河南省测绘工程院,从事40多年测绘外业工作的共产党员马欣明。

披荆斩棘 测量原始森林

30年前,测绘环境和测绘手段与现在大相径庭,测绘设备以光学经纬仪为主,先在图纸上设计控制点位置,再到实地踏勘插上测旗,最后用经纬仪进行对点观测,测绘人员测到哪里就住到哪里,条件可谓异常艰苦。

1987年,马欣明被派去伏牛山开展1∶2.5万比例尺的基础测绘控制测量工作,原始森林里游击战式的测绘作业模式、步步惊心的刺激瞬间都让他记忆犹新。“你可能没有过爬到树上开展测量作业,遇到花蛇、差点掉落悬崖的经历。不过早在30年前,这可不是什么稀罕事儿!”提起那时的工作,马欣明这样说道。

南阳西峡北部伏牛山主峰的原始森林人烟稀少、环境恶劣,豹子、野猪等猛兽经常出没。深夜,山脚下农户家的微弱灯光在大山的笼罩下若隐若现。马欣明埋头对着图纸设计控制点位置。天刚蒙蒙亮,他们便重整行囊,绑上防蛇的脚套,背上炒锅、干面条及防身用品,打响了为期半个多月长途跋涉、翻山越岭的测绘“游击战”。原始森林几乎没有道路可走,都是比对着图纸上的明显参照物,蹒跚行进。沉积的落叶、烟雾缭绕的水汽,让脚底甚是湿滑,稍不留神就是一个趔趄。马欣明边走边盯着图纸寻找前行的路段。突然,一个黑影映入眼帘,猛地抬头一看,只见一条粗大的花蛇绕在树干上,身体和尾巴耷拉在半空中,他被吓得一身冷汗。

徒步几十公里的山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到达设计点后,马欣明迅速脱掉外套,爬到树上,小心翼翼地把测旗插在树梢。完成制高点的测量后,成片的带刺藤条又挡住了下山的去路。马欣明用随身携带的砍刀硬是“杀”出了一条继续前行的小道。夜幕降临,藤条越走越密,映着昏黄的月光,马欣明突然发现茂密的藤条后面竟是万丈悬崖。无奈,马欣明和队员们只好原路返回山顶。几个人偎依在一起,蜷缩在帐篷里,伴着闪烁的繁星在山顶上度过了漫漫长夜。

攻坚克难 开垦“试验田”

1993年,为开拓市场,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河南省测绘工程院选择在上海、浙江、广东等沿海地区开辟测量市场。已是单位技术骨干的马欣明,被派去孤岛开垦“试验田”。这座孤岛便是如今素有“海上仙山”美誉的嵊泗列岛。

乘着小船,一路摇摇晃晃、吐得昏天暗地之后,马欣明和队员们来到了嵊泗列岛。在这座海上孤岛,语言不畅、交通不便、淡水资源不足……“我们喝的是水窖里储存的雨水,吃的是当地村民腌制的咸菜。”提起这,马欣明顿时干呕起来。原来,当地村民腌制的咸菜不知道放了多久,早已变质生虫。他们没办法只好甩掉虫子,在水中涮一涮就吃了。

在嵊泗列岛测量,经常会遇到涨潮、台风。涨潮时,马欣明的双脚就一直浸泡在海水中,直至测量结束。而遇到台风,经验不足的马欣明笑言:“就只能靠运气了。我们运气还不错,台风中心绕着我们呼啸而过,不然真的不敢想象会发生什么。”

有了这次台风经历,结束任务后,马欣明开始恶补极端天气下的安全防范措施。“后来,我在内蒙古遇到龙卷风时,这些安全措施就派上了大用场。”1996年,马欣明在内蒙古测量时,远远地看着龙卷风袭来,便赶紧让同伴们用两个食指挤压着鼻孔,用大拇指堵着耳孔,趴到地上,这才成功躲过一劫。

40多年的测绘外业经历,马欣明用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诠释了不平凡的测绘人生。在深圳,他患上疾病,因忙于工作而耽误治疗,以致肺部落下病根,每到冬季来临,他总是咳嗽不止;在上海,他白天骑车到几十公里外的测区调绘,晚上还要挑灯夜战……

老骥伏枥 再续豫哈情

马欣明曾两次奔赴哈密参与测绘援疆工作,哈密人民对中原测绘儿女的热情、几十位测绘兄弟同吃住的日子都让马欣明终生难忘。

2015年,马欣明带队穿梭在戈壁滩和哈密瓜田,40度以上的高温置身期间就像进入了桑拿间,西域边陲天气多变,上一秒风和日丽瞬间就变成沙尘暴。他和队员们每天工作10~15个小时,同时还要为队员们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经过40天的攻坚战,以马欣明为支部书记的河南测绘援疆突击队圆满完成任务。

今年,河南测绘援疆工作刚刚筹备,马欣明便毅然决定报名,再次来到让他魂牵梦绕的祖国边陲,为豫哈两地的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贡献微薄之力。“哈密的蓝天白云真的很美,可是无边的戈壁滩危险莫测。”马欣明回忆说,“有一次在二堡镇测区,越野车下了路基深入戈壁滩,遍地都是尖利碎石,突然四个车轮同时陷了进去,司机加大油门急速后退,没想到车轮竟越陷越深,动弹不得,车子瞬间趴了窝!天色越来越晚,戈壁滩上渺无人烟,我们顿时心急如焚!”这时,一辆车“嘎吱”停了下来,两个维吾尔族年轻人走下来,示意车辆别再乱动,然后拉开牵引钢索挂住车尾,两辆车同时加大马力,随着巨大的怒吼声,车辆一点点被拉了出来。当测绘队员连声道谢时,两位维吾尔族朋友急忙说:“你们河南人无私援助我们,应该感谢的是你们!河南人就是我们的亲人。”当时的马欣明听到这些,感动得眼泪都流了出来。

援疆期间,马欣明带领全体党员重温了入党誓词,把学习宣传廖俊波、杨武伟同志先进事迹融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中,引导党员干部深学实学、入脑入心,把精神力量转化成异地测绘的工作动力。凭借在哈密的工作经验,队员们在马欣明的带领下顽强拼搏,克服了异地风俗不同的诸多困难,经过近两个月的努力,测绘援疆的外业任务顺利完成。“马欣明是我们测绘援疆队员心中的一面旗帜,始终不怕苦、不怕累地冲在最前线。”河南测绘援疆突击队队长苏春耀如是说。

“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回首往事,伏牛山的披荆斩棘、大别山的酷暑炎热、内蒙古的风沙、新疆的戈壁滩、嵊泗列岛的台风……都给马欣明留下了深刻印象。四十年如一日的坚守,激励着身边的一代代测绘青年,也赢得了各级领导的赞许。2004年,马欣明荣获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十佳作业组长(项目负责人)称号”,2006年他被国土资源部授予“国土资源系统技术能手” 称号。

作为一名平凡的测绘工作者,马欣明扎根测绘一线40余年,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在平凡的工作中描绘出一幅幅感人至深的画面。作为一名中共党员,他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以实际行动感召着身边的年轻人,高擎党员的旗帜,坚守岗位,无私奉献。

● 2017年测绘援疆中的马欣明(右一)

猜你喜欢
戈壁滩援疆测绘
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测绘质量的措施
测绘新技术在测绘工程中应用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十四五”对口援疆工作会议在乌鲁木齐召开
援疆的夜晚
工程测绘中GNSS测绘技术的应用
“两弹元勋”邓稼先 深藏功与名,汗洒戈壁滩
舍家报国 倾情援疆
无人机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
戈壁滩的树根
莫让背景挤“小”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