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1 257例盆底电生理指标多影响因素分析

2018-01-06 05:33秦秀云杜杰陈永英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35期
关键词:产次盆底肌力

秦秀云 杜杰 陈永英

276800日照市妇幼保健院妇女保健科

产妇1 257例盆底电生理指标多影响因素分析

秦秀云 杜杰 陈永英

276800日照市妇幼保健院妇女保健科

目的:探讨相关因素对产后女性盆底电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产妇1 257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不同分娩方式和出生胎儿体重对Ⅰ类肌肌力影响明显;分娩年龄和产后复查时间长短对盆底功能无明显影响;产次对Ⅰ类、Ⅱ类肌肌力影响明显。结论:分娩年龄、产后复查时间对盆底功能无明显影响;分娩方式、胎儿体重和产次对盆底功能有明显影响。

分娩方式;产妇年龄;胎儿体重;孕产次;产后复查时间;盆底功能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FPFD)是各种因素导致盆底Ⅰ类和Ⅱ类肌肌力及疲劳度等电生理指标发生异常,盆底支持结构缺陷、损伤及功能障碍造成的疾患,主要表现为压力性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和女性性功能障碍。妊娠和分娩是造成盆底支持结构损伤的独立因素[1]。随着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女性盆底功能障碍引起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据北京协和盆底课题组统计,中国成年女性尿失禁患病率是30.9%[2]。Swift等报道在1 004例18~23岁妇女常规体检中发现阴道壁膨出率stage 0=24%,stageⅠ=38%,stageⅡ=35%,stageⅢ=2%。探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具体的影响因素并针对盆底功能障碍开展多学科合作是目前学术热点之一。

资料与方法

2015年6月-2016年1月收治分娩的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足月单胎产妇1 257例,其中顺产897例,剖宫产360例。入选标准:足月单胎分娩产妇恶露已净,产后复查无精神障碍,未佩戴心脏起搏器。排除标准为恶露未净、乳胶制品过敏或有精神障碍或佩戴心脏起搏器者。

研究方法:①检测仪器:法国PHENIS U8盆底功能筛查治疗仪。②检测指标:Ⅰ类肌肌力,Ⅰ类肌疲劳度,Ⅱ类肌肌力,Ⅱ类肌疲劳度。③评价方法:由妇产科专业医生检测产妇的盆底肌肌力和疲劳度。肌力自低到高依次为Ⅰ~Ⅴ级,疲劳度正常值为0,负值为异常。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分娩方式对盆底功能的影响,见表1。

分娩年龄对盆底功能的影响,见表2。

胎儿体重对盆底功能的影响,见表3。

产后复查时间对盆底功能的影响,见表4。

产次对盆底功能的影响,见表5。

讨 论

通过以上资料可以看出Ⅰ类肌肌力受妊娠和分娩的影响明显,剖宫产组Ⅰ类肌肌力明显优于顺产组;妊娠和分娩年龄大小对盆底功能无明显影响;胎儿体重对Ⅰ类肌肌力影响明显,分娩低体重胎儿的产妇Ⅰ类肌肌力最强;产后复查时间长短对盆底功能影响不明显;产次对Ⅰ类、Ⅱ类肌肌力影响明显。

表1 分娩方式对盆底功能的影响(±s)

表1 分娩方式对盆底功能的影响(±s)

组别 Ⅰ类肌肌力 Ⅰ类肌疲劳度 Ⅱ类肌肌力 Ⅱ类肌疲劳度顺产组 1.29±1.96 -0.32±0.83 1.45±2.04 -0.12±0.51剖宫产组 1.58±2.14 -0.25±0.77 1.73±2.18 -0.12±0.59 P 0.017 0.185 0.30 0.98

表2 分娩年龄对盆底功能的影响(±s)

表2 分娩年龄对盆底功能的影响(±s)

年龄 Ⅰ类肌肌力 Ⅰ类肌疲劳度 Ⅱ类肌肌力 Ⅱ类肌疲劳度<30岁 1.34±1.99 -0.31±0.83 1.47±2.05 -0.14±0.60 30~39岁 1.44±2.08 -0.28±0.78 1.65±2.14 -0.09±0.41≥40岁 1.47±2.11 -0.33±0.94 1.54±2.09 -0.09±0.37 P 0.69 0.83 0.26 0.21

表3 胎儿体重对盆底功能的影响(±s)

表3 胎儿体重对盆底功能的影响(±s)

胎儿体重 Ⅰ类肌肌力 Ⅰ类肌疲劳度 Ⅱ类肌肌力 Ⅱ类肌疲劳度<2 500 g 2.45±2.50 0.00±0.00 2.45±2.42 0.00±0.00 2 500~3 999 g 1.32±1.98 -0.30±0.83 1.50±2.07 -0.13±0.56≥4 000 g 1.68±2.22 -0.29±0.79 1.75±2.20 -0.10±0.40 P 0.02 0.47 0.11 0.62

表4 产后复查时间对盆底功能的影响(±s)

表4 产后复查时间对盆底功能的影响(±s)

复查时间 Ⅰ类肌肌力 Ⅰ类肌疲劳度 Ⅱ类肌肌力 Ⅱ类肌疲劳度<42 d 1.52±2.06 -0.34±0.88 1.73±2.17 -0.09±0.42 42~59 d 1.38±2.04 -0.28±0.80 1.54±2.10 -0.12±0.55≥60 d 1.16±1.90 -0.32±0.86 1.26±1.90 -0.16±0.64 P 0.22 0.60 0.11 0.42

表5 产次对盆底功能的影响(±s)

表5 产次对盆底功能的影响(±s)

产次 Ⅰ类肌肌力 Ⅰ类肌疲劳度 Ⅱ类肌肌力 Ⅱ类肌疲劳度1次 1.28±1.95 -0.33±0.85 1.44±2.04 -0.14±0.59≥2次 1.63±2.19 -0.24±0.75 1.78±2.20 -0.09±0.39 P 0.006 0.12 0.01 0.14

关于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肌力影响的临床研究结果并不相同,有研究认为阴道分娩产妇压力性尿失禁比剖宫产发病率高,剖宫产可能对盆底肌力有一定保护作用[3]。也有研究认为,剖宫产不能完全预防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因为妊娠过程对盆底肌已经产生了影响,阴道分娩只是加重了盆底肌肉、神经的直接损伤[4],妊娠过程已经使盆底肌肉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变性[5]、损伤,阴道分娩时,盆底肌肉扩张断裂或者会阴侧切等造成盆底肌急性损伤。一般产后1周左右都可以愈合修复,而妊娠期盆底肌肉长时间受到牵拉和压迫可能造成盆底肌肉的慢性损伤,产后恢复时间较慢。本研究结果显示,顺产组较剖宫产组产妇Ⅰ类肌肌力明显低,可能自然分娩过程中对肌肉和神经损伤较重有关[6]。本研究发现不同分娩方式对Ⅰ类肌肌力影响明显,但是对Ⅱ类肌肌力影响不明显,剖宫产组Ⅰ类肌肌力明显优于经阴分娩组,考虑可能与剖宫产组胎儿平均体重较高有关。

妊娠与分娩年龄对盆底功能的影响:本研究发现妊娠年龄大小对盆底功能无明显影响,与国外的相关研究一致[7-9],与王莲萍等研究显示高年龄组(≥29岁)盆底肌功能良好率高于低年龄组(<29岁)的结论不一致[10],可能与两者年龄分组不同有关。

胎儿体重对盆底功能的影响:本研究发现胎儿体重对Ⅰ类肌肌力影响明显,长时间的腹压增加对Ⅰ类肌产生了肌肉和神经源性损伤,因此,孕期科学营养、合理增重、避免巨大儿的出生不仅对胎儿的以后生长发育有重要意义,也同时影响了母亲的生活质量,应该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和孕妇的高度重视。

产后复查时间对盆底功能的影响:本研究发现产后复查时间的长短对盆底电生理指标无明显影响,说明盆底功能自我恢复能力有限,盆底损伤是难以自然修复的,打破了很多女性甚至部分专业技术人员“产后时间尚短,时间长了就慢慢恢复了,不需要治疗干预”的顽固思想,而且有研究结果提示产后越早进行康复护理,盆底功能恢复的效果越好。所以,我们要鼓励产妇尽早进行盆底功能的筛查和康复治疗,以期达到更好的效果[11]。

产次对盆底功能的影响:本研究发现产次对盆底两类肌的肌力均有显著性影响,≥2次分娩的产妇Ⅰ类和Ⅱ类肌肌力明显优于初产妇,与杨宏对128例产妇研究的结论不一致,可能与后者样本总量小,而且经产妇只有18例有关,也可能与本地区二胎以上生育者多为中低收入人群和低文化层次体力劳动较多的人群有关,尚需在后续研究中深入分析[12]。所以指导多次分娩或者有再次妊娠计划的女性早期进行盆底康复有积极意义。

由于社会关注度低,缺乏知识普及或者由于羞怯等原因,患者就诊率很低。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FPFD已经成为影响女性生活质量的5种最常见慢性病之一。新医学的发展模式由单学科逐渐走向多学科综合发展的方向。综合妇科学、泌尿科学、内分泌学、康复医学的盆底医学近年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其成果惠及了广大的妇女。对于绝大多数女性来说,妊娠和分娩是不可回避的生理过程,因此孕前即开始进行体重管理,孕期坚持科学营养、合理增重,控制胎儿出生体重,尽量降低分娩损伤,产后及时进行康复对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预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3]。未来通过多学科联合和相关职能机构的合作,加大健康教育的力度,提高女性的保健意识,积极进行自我健康管理,降低不良因素的影响,将明显提高女性生活质量。

[1]朱兰,郎景和.女性盆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朱兰,郎景和,王宏.北京地区成年女性尿失禁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06,86(11):728-731.

[3]徐永萍.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盆底支持组织功能所产生的近期影响[J].安徽医学,2012,33(10):1314.

[4]齐翠娥,牛凤宪.阴道分娩和剖宫产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影响分析[J].当代医学,2012,19(14):92.

[5]郑颖,李瑞满,帅翰林.血清松弛素与孕产妇盆底功能变化的关系[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1,2(12):96-99.

[6]胡孟彩,王锐,徐冬梅,等.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早期盆底肌力影响的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7):884-885.

[7]Kepenekci I,Keskinkilic B,Akinsu F,et al.Prevalence ofpelvic floor disorders in the female population and the impactof age,mode of delivery,and parity[J].Dis Colon Rectum,2011(1):85-94.

[8]Tinelli A,Malvasi A,Rahimi S,et al.Age-related pelvicfloor modifications and prolapse risk factors in postmenopausalwomen[J].Menopause,2010,17(1):204-212.

[9]王建英,滕淑萍,曾小娥,等.产前盆底肌功能锻炼对产后康复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0,8(8):970-971.

[10]王莲萍,阚影,王芳.1270例产后妇女盆底肌功能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4,12(29):29-31.

[11]沈国美,刘海燕,邬开会.不同时间康复护理对产后盆底功能影响的效果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20):1842-1843.

[12]杨宏.128例产妇产后盆底肌力筛查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7(231):137.

[13]罗新,李瑞满.盆底肌康复治疗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2008,4(6):8-11.

Analysis of multipl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elvic floor electrophysiological indexes in 1 257 puerpera

Qin Xiuyun,Du Jie,Chen Yongying
Department of Women's Health,the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of Rizhao City 276800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related factors on the pelvic floor electrophysiological indexes of postpartum women.Methods:1 257 cases of puerpera were selected,and 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Results: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delivery methods and birth weight on the muscle strength of typeⅠmuscle was obvious.The age of delivery and the time of postpartum reexamination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pelvic floor function.The effects of birth times on muscle strength of typeⅠmuscle and typeⅡmuscle were obvious.Conclusion:The age of delivery and the time of postpartum reexamination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pelvic floor function.The mode of delivery,fetal weight and birth weight had significant effects on pelvic floor function.

Delivery mode;Maternal age;Fetal weight;Number of pregnancies and number of deliveries;Postpartum reexamination time;Pelvic floor function

10.3969/j.issn.1007-614x.2017.35.57

猜你喜欢
产次盆底肌力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不同产次自然分娩对产妇分娩不良事件及盆底结构功能的影响
两种盆底修复系统在盆底重建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妊娠期糖尿病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分析
城市生育状况及未来趋势调查报告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