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兔肉产量为啥这么高

2018-01-06 08:00
乐活老年 2017年12期
关键词:养兔兔肉白兔

四川兔肉产量为啥这么高

四川饲养家兔,最早是在清朝初期,到清末光绪年间,才较成规模。一开始的养兔,并不主要为吃肉,而是为了取兔皮。

清末民初,陕西商人在川贩卖皮货,同时传授川人剥兔皮法,并收购兔皮。民国“黄金十年”期间,兔皮外销畅通,皮肉兼用的四川白兔因其皮毛不用染色而风行一时。

不过,兔肉在四川得到额外重视,是1949年后才发生的。

1949年后,出于赚取外汇的目的,四川省鼓励农民在家养殖白兔,并在兔产区建立供销合作社,设点收购兔皮和活兔,调拨北京口岸公司对前苏联出口。同时,四川省对外贸易局在广汉、宜宾、罗江等地建立容量250吨~500吨的冻兔加工厂,用于出口冻兔肉。双管政策之下,四川养兔业迎来迅速发展。1952年只有130多万张出口的兔皮,1957年猛增至618万张。

但好景不长,1958年农村兴起公共食堂,社员家养肉兔一律收归食堂,充办集体兔场。1959年,全省兔皮收购量缩水到不足前年的1/3。

1978年开始,国务院副总理陈永贵、余秋里相继指出:“发展养兔,大有可为。”要求做好养兔经验宣传,扶持生产,做好收购。

次年,四川省对外贸易局在香港举办“四川省出口商品展览会”,赶上国际裘皮市场需求旺盛,四川自营出口的兔皮找准定位,将高档产品对路英国,中低档产品销入香港,大获成功。

1989年,国际兔肉市场疲软,全国主要肉兔生产省区产量纷纷下降,只有四川仍然保持稳定。1992年,四川肉兔突破2000万大关,从此一发而不可收。

据《看历史》

猜你喜欢
养兔兔肉白兔
荤中之素说兔肉
春季养兔防病重四点
养兔牧草品种咋选择
冬末春初 养兔抓五要点
白兔眼睛红
让兔肉成为撬动肉食消费发展的新动能
兔肉熟食产品加工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白兔打狼
兔兔兔赛跑
与兔肉的六月之约—中国第十四届(2016年)兔肉节在北京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