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老师

2018-01-06 22:15张文婕
幸福·悦读 2017年11期
关键词:代课老师教室母亲

张文婕

母亲在我没出生的时候就担任我们村的小学老师。

那时候,母亲刚刚嫁到我们村,在当时知识和人才都很匮乏的农村,母亲就凭着自己少女时代的那点墨水,被坚定地推到了教师这个职位,当了一名代课老师。

当时,我们村的学校很小,学生很少,整个学校也就一二十个人,这点人数大概按着年龄划拉一下,分出不同的班级,一个班级有的就几个人。整个学校就我母亲一个老师,一个人,再有本事,也不能同时上几个年级的课。于是,母亲把他们归拢到一个教室。

几个年级的学生在一个教室上课,你可能从来没听说过吧?我估计那是情急之下母亲的独创。我小时候还亲自体验过母亲这种一堂会的教学模式呢。你还别说,大大小小、几个年级的学生同时在一个教室上课,各干各的,各司其职,习惯了,也挺好的。最重要的是孩子们比以前听话多了、也踏实多了,以前乱哄哄的局面终于稳定下来。

母亲就这样一个人,维持了好几年,后来随着学生的增多,母亲一个人实在难以招架,村里才好不容易要来了一位正式老师,后来又在本村陆续物色了两个代课老师,一下增添了三个帮手,终于结束了母亲这么多年光杆司令的局面。

好日子没过多久,文化大革命开始。

母亲被划为右派,并游街示众,一对襁褓中的婴儿也因无人照料夭折,一向坚强的母亲再也无力承受,精神彻底崩溃……那是一段没有记忆的日子,母亲从没提起过,点点滴滴地回忆,都是从父亲那知道的,可以想象当时的惨状。

后来,母亲终于平反昭雪。

母亲每天还是早出晚归,大部分时间都泡在学校里。就连我做了那么大的手术,她都没陪过一次床。手术当天,当她匆匆赶到病房的时候,其他病人都在责怪她不是个称职的母亲,我看着很少落泪的母亲眼圈红红的。我知道,她不是不称职,她是太在乎她的学生了,在我的印象中,她从没为自己的事耽误过学生的一节课。就连我在家养病期间,她也是利用课间匆匆回来看看我,就又匆匆返回课堂。为此,脾气暴躁的父亲曾发过一次火,说她眼里没有这个家了,把自己卖给学校了。

家和万事兴,母亲为了息事宁人,在父亲吵闹过后,在家待的时间比以前时间长了,家里也一下子变得热闹了。母亲在家的时间,孩子们都找到家里来问母亲问题。

学生总是第一位的,不管母亲干着什么,只要学生有问题,她立马解决。有时候是满手面粉还指手画脚,弄得满身满脸,像那戏曲里的丑角;有时候是端着鸡食、狗食,口若悬河,忘了喂食,闹得满院子鸡飞狗跳;有时候是一边做饭,一边用烧火棍当粉笔,在地上给孩子们演算,往往是学生教会了,饭却烧糊了。小时候,我们没少吃那带着糊味的饭菜,为此,母亲的厨艺总是遭到我们的嫌弃,可是,母亲教学却受到全学区的景仰。

我8岁那年,终于如愿以偿的做了母亲的学生。

上学之前,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我是像其他学生一样称呼母亲为“老师”呢?还是像在家里一样叫一声“娘”呢?

那天,我和弟弟正在野外玩耍,和他谈起我的困惑,比我小两岁的弟弟歪着头,皱着眉,努力思考着,好像我给他出了一个世界级的难题,突然他把头一扬,笑眯眯地说,有了,就叫“娘老师”。

“娘老师!”,我小声嘀咕了几声,感觉很新奇,很好玩,但不知道这样叫合不合适。正在这时候,母亲下班回家,正急急地向我们这边走来,她刚一露头,我和弟弟就不约而同地大喊一声“娘老师!”。母亲被我们冷不丁一喊,吓了一跳,愣了一下,然后哈哈大笑着回家了。

从此,“娘老师”就成了我和弟弟的专门称呼。

50多岁的时候,母亲得了一场大病,险些要了她的命。她身体刚刚恢复一点,就硬撑着重新走上了工作岗位,然后一直坚持到到六十多岁才退休。虽然退了休,学校有什么活动,需要人手了,她都会义务去帮忙,有时候是教孩子们唱首歌,有时候是画个板报,有时候是弹弹琴……对,你没看错,母亲就是这样一个多才多艺的能人。

不是说学校离不开她,是她离不开学校、离不开学生,她把全部的热情和希望已经都献给了她待了一辈子的学校和她热爱的教育事业。

那时候,全村大部分的青年后生几乎都是母亲的学生,他们就像尊敬长辈一样尊敬母亲,逢年过节都会看望母亲,心里有什么困惑了也会找母亲谈心,母亲也像惦记孩子一样惦记着他们。

母亲病重的時候,在病榻上还曾帮助过一位生活遭受磨难的中年男人、她曾经的学生,解开心结,重获新生。母亲去世后,他长跪坟前,久久不肯离去。

他们失去了恩师,我们失去了慈母。

那一声“娘老师”从此再也没了回声。

摘自微信公众号“三三草屋”

猜你喜欢
代课老师教室母亲
“313”教室
代课老师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如何缔造完美教室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代课老师
代课老师
给母亲的信
悲惨世界
代课教师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