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色林澡屋》叙事解读

2018-01-07 21:39武鹂
参花(上) 2018年1期
关键词:迟子建叙事文本

摘要:《空色林澡屋》发表于《北京文学》2016年第8期,是迟子建比较近的作品。小说大概完成于2016年3、4月间,却选取了一个遥远的故事为主体,或许正是为了透视我们当下人的心理。我们用叙事学原理解剖这部作品,会对作品、对作者有更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迟子建 叙事 文本

一、分层叙述

作品以讲故事的方式展开,也可以用叙事空间解读,主叙层当然是作为隐含作者的“我”,次叙层是关长河的故事。前者用第一人称,后者用第三人称,在人称视角之间转换,达到不一样的叙述直观。从整体来看,到作品的三分之二处也是一个完整的故事,而作者又加了三分之一,所以又有了后来的事。或许是心中挂念关长河、皂娘这些人,想多写一些,所以又有了后来的事。对于作家来说,这一点是很有优势的,他们不像读者一样被故事牵着鼻子走,他有权决定人物的命运和故事的长短。在我们读来也是如此,三分之二处结尾和最后结尾,给读者造成的接受反应是不一样的。

作为主讲人的关长河,他敬奉火神、月亮,在现代社会里,他竟然不用手机,就像是时代的异类。但和小分队的成员相比,他虽没有好的物质生活条件,内心却是干净的,一尘不染的。小分队成员为了争夺洗澡权利,用不真实的故事来骗取大家的同情心,最终不欢而散。皂娘更是著者塑造的几近完美的人,她就像月亮一样纯洁,胸怀慈悲,善待人间,是作者对美好人性的期许。关长河带领小分队成员走过了一场洗涤心灵的旅程。每个人都成了彼此的透明人之后,也正是经过这样一次逼问后,才给大家的精神世界奋力一击,人的承受能力到底有多强?什么样的苦才算苦?

二、作品的虚与实

很多读者都好奇,关长河、皂娘这些人,这些事是否真实。作者曾说:“小说里描写的小驿站,也就是作品中提到的林场依然存在,而有这样的地方为依托,作者笔下孕育的故事就像藤一样,攀附着它而成长,自然而然。小说本就是虚构,我们不必纠结于故事的虚与实。

故事从一开始到考察结束,到关长河离奇失踪,似乎是真实的故事,读到最后却发现,一切看似真实的故事都变得虚幻。皂娘的故事,没有明确的时间节点,就只出现了供销社这个和时代相关的名词,除此之外,再没有任何时间线索。小分队的闯入,才把外面的世界带进了山林。皂娘一生中三个男人都离她而去,最终陪伴她的只有白蹄。她一人忍受了太多的孤独,却用一颗温暖的心对待每个躯体。所以皂娘的澡盆成了大家向往的地方。为了争夺洗澡权利,大家各自诉说自己的苦楚,从后往前读,便有很大的反讽意味,每个人的诉说都是假象。整个故事在一个月夜下讲述,却道出了几个时代的故事,这个月夜承载了太多,叙述时间只有一个晚上,故事时间却很长。主讲人关长河讲述时也不是一气呵成,之间都有停顿,而这都和月亮有关。关于“月亮”这一意象,鲁迅先生在《秋夜》《复仇》中也用过,小说开头“那晚的月亮,确实缺了一角”。这也暗示皂娘一生。作者曾说:“主人公和我个人而言,所经历的苦难和众生的苦难相比,是那么的轻。”什么是苦,这和个人承受力和感受力有关,我们有时会高估自己吃过的苦。

作品最后,大家发现没有空色林澡屋,关长河也失踪了,“我”固执地去寻找他,却也得不到想要的结果。看似温情的结局,却蕴藏着苍凉。这也只是作者叙述技巧的展示,在物质权利纵横的时代,每个人都把自己伪装起来,包裹得严严实实,一旦层层揭露,就好像失去了保护伞。比起关长河,比起皂娘,我们失真了。

三、比喻句的使用

先锋作家喜好在作品中用比喻句,马原、苏童、格非在作品中都有大量比喻句的使用,也似乎是语言过剩,先锋小说热衷于捕捉纯粹的语言感觉,致力于叙述的快感。格非短篇小说《青黄》,用了20多处比喻句,他偏爱用“像……”的比喻句,如“悲傷的阴影重叠在他脸上,使他的皮肤看上去像石头一样坚硬”。他的比喻句分散得比较均匀,涉及内容比较丰富,作者注重叙述,忽略了故事,这也是先锋派的一大特征。而迟子建的这部作品中,比喻句用得不算多,句式很灵活,“像并行的车轨”“嘴唇也鱼似的翕动着”“好像每个脚趾都是花骨朵”“手指如翻转的浪花”,作品中比喻句分布比较集中,而且都是身体部位用作本体,几乎每个作家在创作中都会用到比喻,这时的比喻功能不是生动、形象,它所具有的独特的修辞效果和美学意味却是不容忽视的,先锋作家的叙述情感得到了释放。

马原的故事以西藏为依托,苏童的故事多发生在“枫杨树故乡”和“香椿树街”,刘震云大多写故乡河南新乡和延津,迟子建的故事孕育于黑龙江鄂伦春,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精神寄托,也有自己的想象空间,让读者体味不一样的阅读风情。

参考文献:

[1]方守金.迟子建论[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19).

[2][法]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M].王文融,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作者简介:武鹂,女,硕士研究生在读,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责任编辑 刘月娇)

猜你喜欢
迟子建叙事文本
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试论迟子建新作《群山之巅》的诗性呼唤
东方奇幻与眼球审美:对中国魔幻电影的解读
迟子建:为何能长期保持高水准的创作?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