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雁门郡楼烦县南徙考

2018-01-07 09:07薛军良
文史月刊 2018年12期

薛军良

西晋八王之乱,引发北方各部族混战中原,迫使司马睿于永嘉元年(307年)九月移镇建邺,晋室政治中心开始逐渐南移江东,北方士民为躲避战乱,紛纷渡江南下,形成了中国人口的第一次大迁徙,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之为“永嘉南渡”。永嘉四年,晋将刘琨与鲜卑拓跋猗卢结为兄弟,以代郡封猗卢为代公,又徙楼烦、马邑、阴馆、繁畴、崞五县民于陉南,以其地与猗卢。本文谨就楼烦县迁于陉南之具体方位进行探讨。

楼烦县迁徙后的确切方位

雁门郡楼烦县,战国赵武灵王置,治在今山西省宁武县。秦、汉仍属雁门郡,西晋沿之。近年来,对于永嘉四年徙楼烦于陉南的落脚点,诸学者多有研究。然众说纷纭,各执各词。那么,楼烦县究竟迁往何处了?

让我们先了解一下“侨置”和“土断”吧。

侨置是东晋政权为解决南渡的北方人口的户籍问题而推行的户籍管理政策。两晋南朝时称正式户籍为黄籍。东晋前只有黄籍,东晋时出现白籍,它是由于东晋政权设置侨州郡县以安置北来徙民而产生的。徙民在以其原籍命名的地方行政机构里登记临时户籍,以白纸书写,故称白籍。入白籍的侨人享受免调役的优待。

土断是东晋和南朝为解决侨置问题而推行的整理户籍及调整地方行政区划的政策。土断政策的中心内容是整理户籍,居民不分侨旧,一律在所居郡县编入正式户籍,取消对侨人的优待,以便政府统一对编户齐民的管理。为了编定统一户籍,必须划定郡县疆界,取消一些流寓郡县,同时从南方旧郡县的领土中分割出一部分作为保留的侨郡县的实土。东晋的第一次土断是在成帝的咸和(326—334年)中。以后东晋及宋、齐、梁、陈历代都进行过土断,见于记载者共有十次。

胡阿祥《东晋南朝侨州郡县与侨流人口研究》一书对侨置州郡县作出了客观的分析:永嘉之乱及东晋建立,南方成为新的正统所在,中原百姓为避兵之计,或北走辽西、或西奔张凉,但以南渡江左者最多。永嘉之乱引起的官民迁移政治性强、目的地明显。

以并州为例。当时,并州流人多越过淮水、长江而停留于扬州境内。从并州迁出者约四万户,约占当地总人口数的三分之二。并州在东晋南朝时侨置州郡的地理分布情况是:(侨置州郡有先后侨几处者,则分见几处)江南区东区旧晋陵郡境侨置雁门郡;江南区东区芜湖境侨置上党郡;江南区东区彭泽地侨置太原郡;江淮区东区广陵郡境侨置并州、雁门郡;河淮区东徐区侨置上党郡;河淮区中原区虎牢地侨置并州;河淮区青齐区侨置并州、太原郡;江汉区江域区安兴境侨置新兴郡;梁益区汉中区吉阳地侨置新兴郡;梁益区汉中区汉中南郑一带侨置太原郡;梁益区巴蜀区侨置并州。

雁门郡侨置可考者有:东晋侨立雁门郡,领楼烦、阴馆、广武、崞、马邑五侨县。时雁门郡流人侨寓在江南京口(今江苏镇江市)、江北广陵(今江苏扬州市西北蜀岗)等地,侨郡县也跨江南、江北而立。可以说江南京口、江北广陵一带就是雁门郡南迁的目的地。而原拥有“黄籍”的雁门楼烦人亦随之成为拥有“白籍”的雁门楼烦人了。

楼烦县南迁后的区划变化

雁门郡楼烦县南迁后,随着土断共侨置有四个楼烦县(今江苏境、安徽境各有二)、一个南楼烦县(今安徽境)。按土断时间计:

1.汝阴郡楼烦县

据《安徽省志——建置沿革志》载:“汝阴郡,汉旧郡,西晋复置,仍治今阜阳市区。……升平二年(358年),复置汝阴郡,领汝阴、宋(安)城、宋县及侨置的楼烦4个县。……楼烦县:原系位今山西宁武县的并州雁门郡属县,东晋侨置于今颍上县境内。”“永嘉乱后,汝阴郡民南徙。咸和五年,在合肥地区侨置汝阴郡,至义熙间仍领5个县。……楼烦县:东晋侨置。”

从中我们了解:公元330年,在合肥地区侨置汝阴郡,而汝阴郡所领的五县中就有侨置来的楼烦县。而该县民盖渡江后侨来的部分楼烦人。可见,部分雁门楼烦人在东晋第一次土断(最晚不过第二次土断的341年)时,在其定居之处——合肥地区就人了黄籍——汝阴郡楼烦县。至358年复置汝阴郡时,楼烦县随之迁到了原慎县(今阜阳市颍上县)之地。

汝阴郡在南朝宋泰始三年(467年)后陆续入北魏,在此之前,此处为南北争峙之所。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置下蔡郡,领下蔡、临淮、龙亢3个县及楼烦侨县。南朝宋于泰始二年侨置西汝阴郡,领汝阴、安城、宋县、楼烦四侨县;南齐时增领包括楼烦在内的九侨县。这样,在南北朝同时并存两个楼烦县(北魏的下蔡郡楼烦县、南朝齐的西汝阴郡楼烦县)。南北朝梁以后楼烦县置是:梁武帝六年(507年)为下蔡郡楼烦县;东魏仍为下蔡郡楼烦县;北齐为龙亢郡楼烦县。后楼烦县没于北周,属同北齐。隋大业二年(606年),楼烦县改名颍上县。

2.晋熙郡南楼烦县

楼烦之民在进入今安徽省境后,还有一部分继续南下,直至东晋末被土断。安帝司马德宗曾于义熙九年(413年)实行了东晋以来的第四次土断。此时,定居于晋熙郡新冶县香茗山脚下的楼烦人,经过土断入籍于晋熙郡南楼烦县变成了晋熙郡南楼烦人。《安徽省志——建置沿革志》载:“南楼烦县,原属并州雁门郡,位今山西宁武县,东晋侨置,属晋熙郡。”

孙皖樵先生在《香茗山下古侨县——赤城》一文中这样记载:赤城畈,就是赤城。南北跨香茗山到南山,东西跨太湖县建设乡东界到望江县武昌湖西北的湖梢,相传为古赤城县,系东晋末晋熙郡管辖的一个侨置县——南楼烦县。当年楼烦部族因避战乱大批南徙,一部分侨居在当时侨置的汝阴郡,并沿用其籍贯名称组织地方流亡政府,侨置为楼烦县;一部分继续南迁,定居于晋熙郡新冶县(今望江县)的香茗山脚下,侨置为南楼烦县。

南朝宋、齐晋熙郡均领包括南楼烦在内的6个县。后历梁、北齐,至隋朝行政规划经过重新调整,南楼烦县并入了望江县,古侨县从此消失。

3.雁门郡楼烦县

南朝宋元嘉八年(431年),实行了东晋以来的第五次土断。划江南晋陵郡地为南徐州实土,江淮之间为南兖州实土。南徐、南兖二州既隔江分治,雁门侨郡及部分侨县也随之分立为二。江北之雁门郡隶南兖州,领楼烦、阴馆、广武三县,侨在广陵郡境,即今江苏扬州、高邮、泰州等市一带;后雁门郡省并南东平郡,三县随之改隶,孝武大明五年(461年),以东平并广陵。江南之雁门郡领楼烦、阴馆、广武、崞、马邑五县,侨于晋陵郡境,今江苏镇江、金坛、常州、无锡等市一带;后省属南徐州。

楼烦县南迁后的人口输出

从以上资料分析:雁门郡楼烦县南渡到江北广陵、江南京口等地后,至南朝宋初,共并存有四个侨置的已经土断了的楼烦县——广陵郡境的雁门郡楼烦县(今江苏扬州一带);晋陵郡境的雁门郡楼烦县(今江苏镇江一带);汝阴郡楼烦县(今安徽颍上县);晋熙郡南楼烦县(今安徽望江县)。土著的雁门楼烦人变成了侨置的雁门楼烦人和汝阴楼烦人、晋熙南楼烦人。

侨置的楼烦县之多也反映出了楼烦人口输出的数量之大。据胡阿祥先生分析研究:至南朝宋大明八年,汝阴郡之楼烦县户六百八十七,口三千五百八十四;晋熙郡之南楼烦县户三百四,口一千四百九十九。这样,不计江苏境内的两个楼烦县的人口输出,安徽境内的两个楼烦县人口输出就是1027户,5083口人。

楼烦县南迁后的最终归宿

东晋时期侨置州郡县在南方大量设置,历经南北朝延续,隋统一后废除。而侨置的楼烦县、南楼烦县也未能幸免。虽然侨置的楼烦县、南楼烦县的地名消失了,土著的原雁门郡楼烦人亦并入其所居之地。但楼烦的故事并没有终结。

隋大业四年,隋炀帝杨广在原雁门郡楼烦县之南新置楼烦郡(治在今宁武县化北屯乡宁化村),辖静乐、临泉、秀容3县。至此,在今宁武消失了298年(310—608年)之后,“楼烦”这一行政建置又重归故里。直至清雍正三年(1725年)设宁武府、县后,宁武人仍自称“宁武”为“楼烦”,如乾隆时著名诗人彭兆荪就把在宁武完成的第一部诗集称作是“书于楼烦官舍”之“楼烦集”。如今,宁武县城标志性建筑——鼓楼上仍高悬有“楼烦重镇”的匾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