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树的栽培生理特点及栽培管理总结

2018-01-07 09:50黄军保王新平吕英忠张拥兵王海松李亮
山西果树 2018年6期
关键词:柿树栽培管理

黄军保 王新平 吕英忠 张拥兵 王海松 李亮

摘要:柿树为多年生落叶果树,通过分析柿树的栽培生理特点,并与柿树的栽培管理技术进行相互对照,以期对柿树生产管理技术的提高有所帮助。

关键词:柿树;生理特点;栽培管理

文章编号:1005345X(2018)06002303中图分类号:S665.2文献标识码:A柿为柿科柿属多年生落叶果树,乔木,原产我国。栽培品种甚多,依据柿果在树上自然脱涩程度及脱涩对种子的依赖情况分为:完全甜柿、不完全甜柿,完全涩柿和不完全涩柿。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 2013年,世界柿子收获面积81.9万hm2,柿果产量463.74万t,其中中国大陆为74.0万hm2和361.7万t,分别占90.4%和78.0%。近年来,随着柿树生产面积的扩大,盲目追求产量,不能合理进行科学的树体营养及土壤管理,不仅导致树体生长失衡,也导致柿果优果率不高,果实形状、色泽、可溶性固形物、风味等外观及内在品质等达不到销售标准,严重制约了柿果鲜果内销与出口。为提高柿树的生产水平,有必要对柿树进行全面学习和认识。

1柿树载培生理特点分析

1.1柿树的树种特性分析

柿树在我国分布较广,虽原产我国的南方,但在北方栽培也多[1]。柿树喜温,在年均温10~21.5 ℃的地方都可栽培,以年均温13~19 ℃的地方最适宜,甜柿要求温度比涩柿要高。对湿度的适宜范围较广,在中国南方各省年降水量1 500 mm的地方,也只有一次生长并不徒长,生长结果正常。而500~700 mm的北方各省,由于光照充足,有利于成花坐果,产量及品质优于南方,但开花坐果时期,发生干旱容易造成大量落花落果[2]。

1.2柿树的根系特征

柿树在南方多用油柿、老鸦柿作砧木,而北方则使用君迁子作砧木。君迁子作砧木的的柿树根系分布浅,和苹果、梨等果树相比,根细胞的渗透压比较低,从生理结构上来说不抗旱,但根系的生长力强,分枝力强,细根多,能够耐瘠薄耐干旱。根系生长力强、细根多、根毛长(且寿命长)的特点,决定了根系的呼吸作用强,要求土壤的透气性要好,以适应树体的正常生长。柿树不论哪种砧木的根系的单宁含量都非常高,根系一旦受伤难愈合、发根较难、恢复较慢,君迁子同油柿等砧木相比抗寒力强,但在较寒冷的北方地区与北方常见的苹果、梨相比,根系的抗寒力就要差了许多。

1.3柿树的叶片特征

不同植物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不同,同北方常见的苹果相比,柿树叶片大,柿树光补偿点为900勒克斯(18 μmolm-2·s-1),饱和点为64 000勒克斯(1 280 μmolm-2·s-1)[3],比苹果的光补偿点30.8~50.9 μmolm-2·s-1、光饱和点1 460~2 210 μmolm-2·s-1[4]要低,相对苹果来说柿树要稍喜阴,柿树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为双峰型,一天中最高值出现在1000前后,次高峰出现在1600点左右[5]。

1.4柿树的枝芽特征

柿枝条按结果与否分为结果枝和营养枝两类,营养枝按生长量大小分为徒长枝、生长枝、纤细枝和叶丛枝,正常条件下,除幼旺树新梢有2~3次梢,柿树的新梢一年只在春季有1次生长,展叶后生长极为迅速,长至一定程度顶端自行脱落,其下第1个侧芽形成伪顶芽,这与仁果类、核果类等果树一年多次生长有明显的不同。柿树春季新梢加长生长一般30~40 d完成,加粗生长则一直持续到秋季。柿树萌芽要求的温度较高,大多数品种须在平均温度12 ℃以上,早熟品种要求温度适当低一点。柿树的芽可分为混合芽(花芽)和叶芽,依其所处位置、抽生枝条情况可分为混合芽、叶芽、潜伏芽、副芽4种。混合芽位于結果母枝顶端1~3芽(有时可到4~5芽甚至更多),叶芽位于结果母枝中部和营养枝上,形态较混合芽瘦小,萌发后抽生营养枝,潜伏芽(隐芽)位于当年生枝下部和多年生枝相应部位,枝条受刺激后萌发,副芽位于主芽的两侧,成对存在,寿命和萌发力都比潜伏芽强,枝条受损或回缩后可萌发抽枝。

2柿树栽培中应注意的问题

2.1柿树的栽培分布区

柿树原产我国南方的长江流域,但在北方由于光照充足,有利于成花坐果,产量及品质优于南方,多年来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广泛栽培,但特殊年份及适宜栽培分布区的边缘地区由于栽植时没有更好的关注柿树的生理特性,造成生产损失甚至失败。总体上来说柿树属于喜温、不耐寒、保水能力差的果树,能够适应温暖潮湿湿润的气候类型,所以北方栽培时要特别注意对柿树分布区的年平均温度、降雨量等温度、湿度的直接标准的参考,以及对这些指标有影响的纬度、海拔、风力、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分析,特殊年份和适宜栽培区的边缘区要采取相应的抗寒栽培技术与树体保水措施,保证树体安全。

2.2柿树育苗与柿园建立

柿树不论哪种砧木的根系的单宁含量都非常高,根系一旦受伤难愈合、发根较难、恢复较慢,因此移植时应注意多保留根系,运输与栽植过程中要注意根系的保护,否则容易产生移植苗成活率低、生长势弱、恢复正常生长的间隔期长等问题。裸根苗建园时要注意苗木的保湿与保温防冻(北方晚秋建园),尽量缩短苗木起苗至定植的时间间隔,冬季苗木存放时要注意掌握贮藏环境条件的温度与湿度调控。随着果树容器育苗在生产领域的应用,柿树容器苗能够很好地解决根系损伤和根系保护的问题,提高建园效果,保证建园质量,是柿树育苗的发展方向。

柿树根系生长力强、细根多、根毛长(且寿命长)的特点,决定了根系的呼吸作用强,要求土壤的透气性要好,以适应树体的正常生长。所以柿树建园时,要选择土壤透气性良好园地,尽量避免在土质黏重的地块建园,建园前要注意进行土壤改良,全园深翻或开沟增施有机肥,增强土壤的透气性,为柿树正常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基础。

柿树根系活动和生长要求的温度较高,根系在一年中生长比地上部要晚的多,根系开始生长一般在新梢基本停止生长之后开始。北方地区幼龄柿园,由于树龄小,定植后根系处于恢复期、初步生长期,根量少,分布浅,特别是春季土壤温度、湿度、土壤透气性等变幅大,应注意在春季提高地温,灌溉后要注意地面覆盖保湿,避免过度频繁灌水降低土壤温度与透气性,同时春季风大,还要注意幼龄果园的树体防护,降低枝条的水分散失,保护幼龄柿树树体安全,提高树体生长势。

2.3柿树树形选择与整形修剪

不同植物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不同,同北方常见的苹果相比,柿树叶片大,柿树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要低,相对苹果来说柿树要稍喜阴,柿树与苹果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均为为双峰型,但柿树的午休时间要长。针对柿树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比苹果低的光合特点,柿树整形修剪就不能完全参照苹果的树形与修剪方法,层间要稍小一点,故采用纺锤形、主干形树形比传统自然大冠形、疏散分层形等树形更能发挥柿树叶片的光合潜力,提高生产效率。

2.4柿树土肥水管理

柿树根系开始生长较地上部要晚,新根发生要求较高的温度,生理节奏性较强,营养转换期长且明显。所以柿树的土壤管理要掌握春季调控环境条件的农业措施与增施肥水并举,肥料选择以肥力足、肥效稳为特征,重点选择高效的有机肥以及质量高配比协调的复合肥,灌水要适度,同时要加强土壤耕翻、耘锄、覆盖等田间提高土壤通气性、提高土壤温度和保水性的农业措施,忌单一过量施入速效氮肥与频繁过量灌水等刺激树体过旺生长的肥水管理措施。柿树营养转换期前后,要根据树体生长状况调节肥水施入节奏,弱树与大年树加强肥水,薄肥勤施,均衡增强树势,保证花芽分化质量与树体整体营养水平;强旺树前期控制肥水,通过生长季修剪调节枝条数量,均衡枝条长势,提高枝芽饱满充实度,避免枝叶过度生长造成树体郁闭,降低了枝叶的光合有效性,后期根据树体生长状况,可采用叶面追肥或土壤追施等方式,追施磷钾肥,保证叶片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根据降雨情况、树体长势、结果量、施肥情况等灵活选择灌水方式与灌水量。

2.5柿树的夏季修剪与花果管理

正常条件下,柿树除幼旺树新梢有2~3次梢,成龄柿树的新梢一年只在春季有1次生长,这与仁果类、核果类等果树一年多次生长有明显的不同。柿树枝条生长的长度由贮藏营养水平决定,而粗度充实度由当年的肥水管理水平决定。柿树花芽为混合芽,因品种与营养水平的差异,每一结果母枝上可着生2~3个混合芽,多的可达7个,但以顶花芽(伪顶芽)抽生的结果枝生长势与结果能力最强,果实大、品质好,顶花芽以下的侧芽萌生的结果枝则依次减弱,所以选留顶花芽结果枝结果是丰产优质的关键。柿树花芽分化大多数品种在新梢停止生长后1个月开始,根据山东农学院和河南百泉农业专科学校的观察,柿花芽分化始期约在6月中旬,8月上旬停止,次年的3月中旬萌芽前继续分化,5月中旬开花期停止花芽分化。根据柿树的花芽分化规律,柿树的花芽分化与成花坐果均与柿树的树体贮藏营养水平有关,所有的栽培管理技术都要围绕提高树体的贮藏营养水平这一指导方针进行。整形修剪阶段去除细弱枝、过密枝,回缩过长枝等集中树體养分保证中庸、健壮的结果母枝正常萌发生长;萌芽阶段抹除枝条背上、剪锯口、主芽及枝条基部的副芽和隐芽,调节枝条数量,保证枝条着生疏密得当,同时采用撑、拉、吊、拿枝等手法调节枝条分布位置,保证枝叶通风透光;生长势过强可采用摘心、喷施生长调节剂、树体枝条环剥环割、控制肥水等方法控制树体长势,促进花芽分化;果实迅速膨大期通过追肥灌水,叶面追肥等方法,提高树体营养水平,在保证果实产量及质量的同时,也保证树体维持较高的营养水平,保证来年的花芽质量。

3结语

柿树属于小宗类果树,传统农业生产中,主要采用放任生长,自然管理,靠天吃饭,产量质量没有保证。随着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柿树商品生产模式的推广,柿树生产管理中果农更多的照搬苹果、梨等果树的生产技术与方法,产生了一定的效果,推动了柿树生产的进步,但也存在诸多误区,通过分析柿树的生理特点,结合常见栽培问题与栽培技术措施的运用,能够提高柿树栽培过程中技术运用的准确性,同时根据各地不同的气候、土壤、生产条件等因地制宜地制定适合的栽培模式与配套栽培技术,提高柿树产量、质量和柿树生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河北农业大学.果树栽培学各论(北方本)第二版[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8.

[2]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果树卷).农业出版社,1993.

[3]牟云官.柿树光合、呼吸强度周日变化及树冠消光情况与结果关系的研究[J].林业科技通讯,1979(5):1314.

[4]马慧丽,吕德国.光照条件对“寒富”苹果叶片结构和光合特性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4,7(23):19271932.

[5]王仲,张文,程玉琴,等.2种不同树龄磨盘柿树光合作用日变化的初步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0):9599.

猜你喜欢
柿树栽培管理
一棵树一个旅店
母爱哪有多余的
一棵树一个旅店
美丽的土楼红柿树
结果柿树宜适时冬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