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8日宁波市雨雪天气过程分析

2018-01-08 23:19许岳庭顾人颖王雷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17期
关键词:雨雪降雪冷空气

许岳庭++顾人颖++王雷

摘要 利用环流形势、气象要素差异、雷达资料对2014年2月18日宁波市一次雨雪过程进行分析,并总结出降水相态预报的着眼点。结果表明,横槽和南支槽配合使暖湿气流强盛,东路冷空气总体较弱,850 hPa平流降温不明显,雨雪分界线在浙北维持;中低层存在逆温层,850 hPa气温<-2 ℃,2 m气温约2 ℃,可以为雨转雪预报作参考;纯雪回波反射率<25 dBZ,回波顶高<3 km,雨夹雪会造成回波强度随高度降低而增加,低空“牛眼”回波、高空速度模糊对降雪预报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关键词 雨雪天气过程;横槽;南支槽;逆温层;降雪雷达回波特征;浙江宁波;2014年2月18日

中图分类号 P458.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7-0203-02

1 天气实况

2014年2月18日宁波市出现了一次明显的雨雪天气过程,降雪主要集中在中北部地区。18日早晨起,浙江省西北部已陆续出现降雪,18日中午宁波市北部的慈溪、余姚等地开始转雨夹雪,14:00前后北部转纯雪,宁波市区、鄞州、镇海等地为雨夹雪或雪,南部则为持续降雨,直至19日上午雨雪过程结束,雨雪分界线基本维持在宁波市中部。慈溪、余姚出现1~3 cm积雪,西北部山区中到大雪、局部暴雪,普遍积雪深度5~10 cm,高海拔山区超过15 cm,其他地区由于以降雨或雨夹雪为主,且地温偏高,积雪不明显。

本次雨雪过程中,雨雪分界线长时间稳定维持,通过对环流形势、南北部气象要素差异、雷达资料特征进行分析,总结降雪预报的着眼点,以期为今后的降雪监测、预报提供依据。本文所用资料包括常规天气图、自动观测站资料和宁波雷达资料。

2 形势分析

从中高纬度形势来看,2014年2月中旬极涡基本都维持在贝湖以北地区,前期有横槽向巴湖以西延伸,13日起横槽开始转竖东移,并有南支槽配合,同时里海附近有高压脊向北发展。至18日8:00,高空槽已移至河套以西,南支槽位于湖北—四川一线,浙江省位于南支槽前,西南气流强盛,最大风速中心超过30 m/s;西南急流在700 hPa形势图上同样有所体现,槽后西北气流与西南急流在长江中下游形成辐合场;850 hPa锋区已南压到华南地区,0 ℃线刚好穿过宁波市,浙江省中北部为东到东北风,与等温线几乎平行,冷平流较弱,18日20:00 0 ℃线仍位于宁波南部。由地面图可知,在急流较为强盛的阶段,河套地区以及东南沿海分别有低压向北发展,冷空气从东北经渤海往西南方向扩散,影响两湖盆地,从17日夜间起随着东南沿海低压入海,冷锋逐渐南压,开始影响浙江、福建等地,此次冷空气为典型的东路冷空气。

由于长波槽和南支槽移速较慢,使得高空西南急流从16日8:00到17日20:00长时间稳定维持,为前期降雨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来源,也使850 hPa 0 ℃线稳定在苏南地区。直到18日高空槽移近、冷空气东路南下,急流才开始减弱,850 hPa气温开始<0 ℃,有利于降雪的形成。由于冷空气较弱,850 hPa平流降温慢,使宁波市较长时间位于0 ℃线附近,从而造成了南北部降水形态差异。除了大范围天气形势外,降雪还与近地面气温、气温层结等因素有关(图1)。

3 边界层温度条件分析

温度条件对于降水性质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一般认为降雪需满足2个条件。一是本站地面气温<5 ℃,850 hPa温度<0 ℃,700 hPa温度在0 ℃左右;二是中低层有逆温层[1]。

3.1 探空曲线

对流层下部逆温层的位置和结构对云的物理过程有着重要的作用,从而影响降水形态[2]。由2月18日单站探空图上可看出,杭州站近地层气温在3 ℃左右,700~850 hPa之间有弱的逆温层存在,850 hPa的温度<-2 ℃,此时杭州站刚开始从降雨转变为降雪。同一时间,衢州和洪家站亦有逆温存在,但700 hPa以下气温均>0 ℃,2站都为降雨过程。至18日20:00杭州站逆温层出现在700 hPa以上,衢州站整层气温<0 ℃,2站逆温层较8:00的更为深厚,都为降雪;而洪家站850 hPa在0 ℃附近,700~850 hPa之间仅有1 ℃左右的逆温,仍为降雨(图2)。

3.2 2 m气温

由于地理特征差异以及冷空气影响的程度不同,慈溪站、鄞州站、象山站18日下午开始降水形态出现显著差异,慈溪站为纯雪,鄞州站为雪和雨夹雪交替,象山站为持续降雨,分析3站的气温差异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由图3可以看出,3个测站的降温拐点依次延后2 h出现,降温后慈溪站小时气温稳定在1 ℃左右,鄞州站在2 ℃左右,象山站为3~4 ℃。根据日常预报标准,宁波地区2 m气温在2~3 ℃可预报雨夹雪,2 m气温<2 ℃可预报雪,本次过程气温符合这一预报经验。

4 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冬季降雪产生、发展的物理环境和天气条件与普通降水有明显差异。因此,有许多不同于普通降水的回波特点。

4.1 反射率因子特征

由于冰晶和雪片对微波的散射能力比水滴小得多,对微波的衰减作用也较小。因此,纯雪的回波强度通常要比连续性降水回波弱[3];并且降雪是层状云降水,回波具有均匀、连续、范围大的特点[3-4]。由图4(a)可知,大部分地区反射率因子<25 dBZ,但在雷达周边有>30 dBZ的强回波,在雷达北侧尤为明显,局部>45 dBZ,其原因是此时雷达所处地区刚开始出现降雪,近地层温度仍较高,雪在降落过程中部分融化,回波强度随高度降低而增加。此外,在象山、宁海等地区也有分散的较强回波,这可能与气温较高、回波仍带有积云特征有关。

4.2 回波顶高特征

由于冬季温度低,水汽含量随高度的增加而迅速减少,上升运动比其他季节弱,降水方式主要通过降温形成冰晶和雪片并降落,因而降雪回波的高度一般都比较低。由图4(b)可知,大部分地区回波顶高<6 km,其中杭州湾及以北转雪时间较早的地区回波顶高在2 km左右,其他地区为2~6 km,南部个别地区达到8 km。

4.3 径向速度特征

通过多普勒雷达的径向速度图可以获取风场的垂直结构。由图4(c)可以看出,0速度线低层为顺时针旋转,到高空为逆时针旋转,即在低层有暖平流,高空有冷平流,此结构有利于降雪云的发展。此外,在低空出现“牛眼”回波,速度特征为先变大再变小,说明有低空急流或大风区,对应850 hPa附近的东北大风;同时高空出现速度模糊现象,对应500~700 hPa的西南急流[5]。

5 结论

(1)横槽和南支槽配合提供强盛的暖湿气流,冷空气东路南下渗透影响,为2014年2月18日宁波市降雪过程提供有利条件,但冷空气总体较弱,850 hPa平流降温不明显,0 ℃线南下推进较慢,雨雪分界线在浙北地区维持。

(2)中低层存在逆温层,850 hPa气温<-2 ℃,2 m气温为2 ℃左右,这样的气温条件可以为雨转雪预报作参考。

(3)本次过程中纯雪回波反射率<25 dBZ,回波顶高 <3 km;雨夹雪会造成回波强度随高度降低而增加;低空“牛眼”回波、高空速度模糊对降雪预报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6 参考文献

[1] 钱卓蕾,张建海.2010—2011年冬季浙江两次强降雪天气过程对比分析[J].科技导报,2011,29(13):66-74.

[2] 蓝俊倩,余健,王健疆.浙江2011-01-20强降雪过程降雪带南压成因的诊断分析[J].气象与环境科学,2011,34(4):52-58.

[3] 姚立宏,方瓊玉.2008年桂林降雪天气的雷达回波特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3):16440-16442.

[4] 周治黔,朱燕,黄世芹,等.2011年贵州两次降雪天气过程的多普勒雷达产品特征分析[J].贵州气象,2012,36(6):11-15.

[5] 张小辉.虚拟交通场景中的雨雪仿真[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0.

猜你喜欢
雨雪降雪冷空气
悲伤的事就不说了
无题(新韵)
冷空气小怪兽来了
关于冷空气的八个真相
2003-2017年阳泉市降雪变化及成因分析
冷空气从何而来
新闺怨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unctional fabrics and fashion trends
冬日暖暖
人工降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