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颤舒治疗不同亚型早期帕金森病疗效分析

2018-01-09 01:42卞光荣乔本玉赵树琴丰广魁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年24期
关键词:步态亚型帕金森病

卞光荣, 李 鑫, 王 利, 杜 青, 乔本玉, 赵树琴, 丰广魁

(南京中医药大学连云港附属医院 神经内科, 江苏 连云港, 222004)

镇颤舒治疗不同亚型早期帕金森病疗效分析

卞光荣, 李 鑫, 王 利, 杜 青, 乔本玉, 赵树琴, 丰广魁

(南京中医药大学连云港附属医院 神经内科, 江苏 连云港, 222004)

镇颤舒胶囊; 帕金森病; UPDRS评分

帕金森病(PD)是中老年人常见的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该疾病存在明显异质性,震颤为主型和姿势异常及步态障碍是其主要亚型[1], 丰广魁[2]研究发现,镇颤舒能有效治疗帕金森病,但未涉及分型研究,本研究观察镇颤舒治疗不同亚型早期PD患者疗效差异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选取在本院神经内科门诊连续就诊和住院治疗的符合2006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会运动障碍及帕金森病学会制定的PD诊断标准[3]的初诊患者(88例)或根据要求停服抗PD药物1周(32例)的早期(Hoehn-Yahr分期Ⅰ~Ⅱ期)MMSE评分正常PD患者共120例,分为TD型和PIGD型2型。其中TD型48例,其中男30例,女18例; 年龄(65.12±9.16)岁; 治疗前 Hoehn-Yahr分期: 1期32例, 2期16例; 初诊37例,停药11例。PIGD型72例,其中男46例,女26例; 年龄(64.88±8.75)岁; 1期48例, 2期24例; 初诊51例,停药21例。2型患者性别、年龄、Hoehn-Yahr分期及停药患者所占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 西医参照2006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会运动障碍及帕金森病学会制定的PD诊断标准[3]。按Jankovic 等[1]分类方法将PD分为2个亚型: TD型与PIGD型。纳入标准: ① 符合PD的西医诊断标准; ② 年龄50~80岁; ③ PD病程≤2年; ④ Hoehn-Yahr量表分期≤2期; ⑤ 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 ① 继发性帕金森氏综合征; ② 中、晚期帕金森病即Hoehn-YahrⅢ-Ⅴ级者; ③ 伴随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者; ④ 伴随其他疾病存在行动障碍或生活不能完全自理者; ⑤ 合并严重心、肺、肝、肾等脏器疾病者; ⑥精神病或认知功能障碍者; ⑦滥用药物史或酗酒史者; ⑧ 因抗帕金森病药物引起严重良反应者。剔除及脱落标准: 其中因不良反应被迫中止治疗、不按时复诊或失访、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者剔除本研究。

方药组成及药物制备: 生白芍,珍珠母各30 g, 当归、僵蚕、葛根、厚朴各12 g, 黄芪16 g, 炙甘草9 g, 川芎6 g。上述药物经水煎、醇提,酶解、浓缩低温干燥,粉碎制成胶囊(药品批号苏药制字Z04001243)。分装成0.45 g/粒。用法: 每次4粒,每日3次口服。疗程3月。

治疗前及3月后,均参照目前国际上普遍应用的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3.0版[4], 按精神、行为和情绪,日常生活活动,运动功能逐项评分。每1项分为5级(0~4分),评分均在上午,安排在相对安静环境中,向患者详细讲解评分目的,取得患者配合后由同一个医生进行UPDRS评分。同时计算2组治疗前后震颤及姿势异常及步态障碍平均得分。检测2型治疗前后均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变化。

2 结 果

全部病例治疗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无异常变化。TD型治疗期间有2例随访失联, PIGD型2例未按时随访, 2例胃肠道不适停药予以剔除。TD型患者治疗前后前精神、行为和情绪,日常活动、运动功能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PIGD型患者治疗前后日常活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患者治疗后日常活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TD型治疗前后震颤平均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提示镇颤舒对PD震颤症状有效。见表2。

3 讨 论

2014年《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3版中明确指出, PD一旦早期诊断,即应尽早治疗,争取掌握疾病治疗时间,对今后整个治疗成败起关键作用[5]。PD的确切病因至今不明,发病机制为脑内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变性丢失,黑质纹状体DA通路变性,造成纹状体区DA含量显著降低。生化改变主要是纹状体内乙酰胆碱和多巴胺浓度失衡,导致乙酰胆碱(Ach)系统功能相对亢进而发病。以肢体颤抖和筋脉拘紧为主要表现,属中医学“颤证”及“振掉”范畴,按中医六经辨证属厥阴脏气亏虚,不能自持,寒热相激,阴阳相荡而为病。参照相关标准[6-7]分为2大类: 一类以肢体或头的震颤为主,此类病证多与精血亏虚,肝风内动有关; 另一类以以肢体拘痉,活动笨拙为主,伴肌张力高,动作迟缓,起步困难,步态不稳等临床症状,可伴有不同程度震颤,此类病证多与精血亏虚,筋脉失养有关。

表1 2组治疗前后UPDRS评分比较 分

与本型治疗前比较, *P<0.05; 与治疗后TD型比较, #P<0.05。

表2 2组治疗前后震颤、姿势异常及步态障碍平均得分比较 分

与本型治疗前比较, *P<0.05。

近年来,采用中药治疗帕金森病的尝试越来越多,但立论依据各有偏颇,而对不同亚型帕金森病少有研究,连新福等[8]报道加味桂枝汤,范宇鹏等[9]报道乌梅丸加减配合美多芭治疗震颤型帕金森病可提高疗效; 雛晓东等[10]报道连梅汤加减治疗少动和强直型帕金森病有效。本院丰广魁[11]等通过临床体会结合历代文献,认为本病属本虚标实,肝肾不足为本,气血两虚为表现形式。治法应培本扶正,从肝入手,但不可填塞峻补,亦不可行气活血、通利熄风过竣,宜平补平泻,补而不腻,疏而不过,柔肝缓痉,缓缓图之为佳。自拟中药镇颤治疗早中期帕金森病疗效显著,方中芍药甘草汤柔肝缓痉为君,配以钩藤、珍珠母以加重平肝熄风之力,配僵蚕止痉熄风,共为臣药,黄芪益气,当归补血,川芎活血、行气、止痛,葛根配当归活血行瘀并通络,厚朴和中理气,防重坠阴柔之品伤脾,诸药共奉柔肝缓痉、化瘀通络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芍药甘草汤有松驰肌肉和抗痉挛作用,当归、厚朴有松驰肌肉的作用。从方药治法来看,镇颤舒重在补益精血,柔肝熄风,故而对精血亏虚,肝风内动证颤证即震颤型PD效好。本研结果提示,镇颤舒对TD型帕金森病患者精神、行为和情绪日常活动,运动功能明显改善; 仅对PIGD型日常活动部分有效, TD型较PIGD型日常活动改善明显。镇颤舒对PD运动功能部分改善主要为降低震颤平均得分,姿势异常及步态障碍平均得分无明显降低。原因考虑为一方面PIGD型往往病情重,伴抑郁、智能障碍明显,进展快,对药物反应差[11]。其次, TD型为肝风内动型,本研究认为镇颤舒着眼于从肝肾论治,而中医的“肝”与“情志”关系密切,肝之疏泄功能正常,则情志舒畅。反之PIGD型中医辨证可能非为肝风内动型,故而疗效不佳。再次,顾萍等[12]研究发现,PIGD型患者血清多巴胺下降,Ach升高,镇颤舒对TD型PD有效原因可能与其能升高多巴胺水平,而对Ach水平无影响有关,故而对PIGD型效差。

[1] Jankovic J, McDermott M, Carter J, et al.Variable expression of Parkinson′s disease: A base-line analysis of the DATATOP cohort[J].Neurology, 1990, 40: 1521-1524.

[2] 丰广魁.镇颤舒治疗帕金森病30例[J].陕西中医, 2000, 21(11): 481-481.

[3]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运动障碍及帕金森病学组.帕金森病的诊断[J].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6, 39(6): 408-409.

[4] 贝政平 主编.内科疾病诊断标准[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906-912.

[5]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3版)[J].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4, 47(6): 428-433.

[6] 隆呈祥.中医老年颤证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J].北京中医学院学报, 1992, 15(4): 39-40.

[7] 王永炎.中医内科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371-378.

[8] 连新福, 晓东.中西医结合治疗震颤型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J].新中医, 2008, 40(7): 37-38.

[9] 范宇鹏, 曾亮, 孙玉芝, 等.帕病2号方治疗震颤型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J]天津中医药, 2012, 7(3): 190-191.

[10] 晓东, 孙玉芝.帕病1号治疗少动和强直型帕金森病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 9(2): 93-94.

[11] Lewis S J, Foltynie T, Blackwell A D, et al.Heterogeneity of Parkinson′s disease in the early clinical stages using a data driven approach[J].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 2005, 76: 343-348.

[12] 顾萍, 袁永胜, 佟晴.帕金森病患者血浆乙酰胆碱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姿势步态异常型的关系[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13, 26(6): 466-468.

R 749

A

1672-2353(2017)24-098-02

10.7619/jcmp.201724037

2017-07-10

2015年连云港市521第三层次人才培养课题[连人才办2015(5)第74号]

猜你喜欢
步态亚型帕金森病
基于步态参数分析的老年跌倒人群步态特征研究
手抖一定是帕金森病吗
帕金森病科普十问
基于面部和步态识别的儿童走失寻回系统
基于Kinect的学步期幼儿自然步态提取
步态研究及其在踝关节不稳中的应用进展
Ikaros的3种亚型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的影响
帕金森病的治疗
ABO亚型Bel06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9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