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患者胃肠功能状态及炎性应激状态变化观察

2018-01-09 01:43王群先纪珍花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年24期
关键词:胃穿孔胃肠功能修补术

王群先, 纪珍花

(山东省青岛市第八人民医 1. 普外二科; 2. 护理部, 山东 青岛, 266100)

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患者胃肠功能状态及炎性应激状态变化观察

王群先1, 纪珍花2

(山东省青岛市第八人民医 1. 普外二科; 2. 护理部, 山东 青岛, 266100)

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 开放式胃穿孔修补术; 胃肠功能状态; 炎性应激状态

目前,穿孔修补术是胃穿孔的主要治疗方式,而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也较为多见[1-2], 其中术后康复效果及速度是能够体现手术应用价值的重要方面,术后胃肠功能状态及炎性应激状态的改善与控制是评估的重要指标。本研究就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患者胃肠功能状态及炎性应激状态进行观察与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将2015年10月—2016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2例胃穿孔手术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男28例,女13例,年龄25~73岁,平均(46.0±5.5)岁,穿孔至手术时间2.1~36.5 h, 平均(10.8±1.1) h, 病灶直径<10.0 mm者21例, ≥10.0 mm者20例; 病灶部位: 胃窦32例,其他部位9例。观察组男29例,女12例,年龄25~74岁,平均(46.2±5.2)岁,穿孔至手术时间2.1~36.8 h, 平均(10.9±1.0) h, 病灶直径: <10.0mm者21例, ≥10.0 mm者20例; 病灶部位: 胃窦31例,其他部位10例。2组手术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具有可比性,P>0.05。

对照组进行常规开放式胃穿孔修补术治疗,麻醉后于上腹部做正中切口,进入病灶后全面探查,清除渗出物和坏死组织,同时将病灶进行修补治疗,进行手术切口的缝合及后期处理。观察组则进行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治疗,麻醉后常规建立二氧化碳气腹,然后置入腹腔镜及其他辅助器械,在其腹腔镜可视条件下对病灶及周围情况进行细致全面地探查,然后将渗出物进行吸引清除处理,并清除坏死组织,同时将病灶进行修补治疗,进行后期处理。然后统计与比较2组患者术后的肠鸣音恢复、排气及排便时间构成、不同时间的胃电参数及炎性应激指标血清表达水平。

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3、7 d检测2组患者的胃电参数及炎性应激指标进行检测,其中胃电参数检测指标为正常慢波节律比、主频不稳定系数及胃电幅值,以双导胃肠电图仪进行检测; 另取2组的血清进行检测,检测指标血清炎性应激指标,检测指标为IL-1β、PCT及IL-10, 检验方式为酶联免疫法(ELISA法)。然后将检测结果分别统计与比较。

2 结 果

观察组的肠鸣音恢复、排气及排便时间构成均显著地好于对照组(P<0.05), 见表1。术前2组患者的胃电参数正常慢波节律比、主频不稳定系数及胃电幅值均无显著差异(P>0.05), 而术后不同时间观察组的正常慢波节律比及胃电幅值均显著地高于对照组,主频不稳定系数均显著地低于对照组(P<0.05), 见表2。术后不同时间观察组的检测水平均显著地低于对照组(P<0.05), 见表3。

3 讨 论

胃穿孔是胃溃疡的严重并发症,穿孔可导致胃内容物外渗,导致患者出现刀割样或烧灼样剧痛,患者多紧急就诊,对于本病的治疗也多早期进行,且主要以手术修补为主[3-4]。而腹腔镜辅助进行的手术治疗,具有微创等优势,因此其在胃穿孔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也较好,优势主要体现为体表创口较小及可视条件下的创口修补等方面[5-6]。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的临床应用率持续升高,与之相关的各个方面的研究不断增多,故对手术导致的消化系统应激性反应影响研究意义价值较高。手术患者的术后胃肠功能的反应指标较多,除肠鸣音恢复、排气及排便时间等直观反映指标外,胃电参数对于胃肠疾病及创伤等方面的反应意义也较高[7-8], 同时,炎性应激指标对于胃穿孔导致的机体创伤应激及手术导致的创伤应激均有较高的反应价值,因此对其在手术患者术后的疾病治疗效果与机体创伤修复具有较高的监测意义。临床中的炎性应激指标较多, IL-1β、PCT及IL-10等对于创伤导致的炎性应激具有敏感度较高的优势,上述指标对机体的炎性应激反应具有较高的实时反应意义[9-10], 故对于此类疾病及手术治疗患者具有综合的监测意义。

表1 2组手术患者术后的肠鸣音恢复、排气及排便时间构成比较 [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表2 2组手术患者不同时间的胃电参数比较(n=41)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表3 2组手术患者不同时间的炎性应激指标血清表达水平比较(n=41)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本研究就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患者胃肠功能状态及炎性应激状态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与研究,结果显示腹腔镜修补术较常规开腹修补术的优势体现在多个方面,主要表现为肠鸣音、排气及排便时间明显缩短,术后不同时间的胃电参数及炎性应激指标血清表达水平均改善显著等特点,说明腹腔镜手术在疾病治疗效果与机体多方面的不良影响控制方面均有更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原因认为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有效地控制了手术创伤有关,因此与之相关的指标恢复速度较快,恢复效果也较好。

[1] 赵煜. 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患者围术期细胞因子及疼痛相关血清指标分析[J]. 浙江临床医学, 2015, 17(11): 1859-1860.

[2] 姜正科, 俞晓军, 朱顺福, 等. 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患者围术期血清白介素、应激激素及氧化应激的变化研究[J]. 中国内镜杂志, 2014, 20(5): 522-525.

[3] 陈宇开. 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对患者胃电参数及血清消化功能相关指标的影响[J].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4, 20(9): 1225-1227.

[4] 陈勇, 龚志宁. 54例腹腔镜下胃穿孔手术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 2015, 13(36): 46-47.

[5] Wadaani H A. Emergent laparoscopy in treatment of perforated peptic ulcer: a local experience from a tertiary centre in Saudi Arabia[J]. World J Emerg Surg, 2013, 8(1): 10-10.

[6] 向辉飞, 林定能, 孙铁生. 腹腔镜下胃穿孔修补手术与常规开腹修补手术的疗效比较分析[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5, 21(22): 3293-3295.

[7] 何劲松, 李利发, 张井潇, 等. 国内腹腔镜与开腹修补术在良性胃穿孔患者中应用的Meta分析[J].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16, 31(4): 493-499.

[8] 严云晖, 李介秋. 腹腔镜微创与开放性修补术治疗胃穿孔对胃肠动力的影响[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6, 37(5): 641-642.

[9] 陈志兴, 卢增红, 何晓.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行胃穿孔修补术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4, 25(5): 1105-1106.

[10] Miyano G, Nouso H, Morita K, et al. Laparoscopic suture repair of idiopathic gastric perforation in 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J]. Afr J Paediatr Surg, 2015, 12(3): 197-199.

R 573

A

1672-2353(2017)24-149-02

10.7619/jcmp.201724062

2017-06-20

山东省科学技术厅科研项目(EK110371)

猜你喜欢
胃穿孔胃肠功能修补术
四磨汤口服液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改善的作用分析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Lichtenstein修补术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对胃溃疡并发胃穿孔患者进行腹腔镜下胃穿孔修补术的效果分析
对比分析单纯修补术和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疗效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肝脏刀刺伤修补术后黄疸一例
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治疗效果分析
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临床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