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结合易蒙停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研究

2018-01-09 01:43丁艳丽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年24期
关键词:艾灸体征腹部

丁艳丽

(江苏省扬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江苏 扬州, 225000)

艾灸结合易蒙停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研究

丁艳丽

(江苏省扬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江苏 扬州, 225000)

艾灸; 易蒙停; 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胃肠功能紊乱疾病,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部疼痛、不适并伴有大便习惯的改变[1-2]。易蒙停(盐酸洛哌丁胺)能够控制急、慢性腹泻的症状,增加大便的黏稠度,是临床上治疗腹泻的常用药。艾灸是传统的中医疗法,具有温热、温通与温补三重功效,通过疏经通络、温补脾阳,达到调补止泻的作用[3]。本研究在常规易蒙停止泻的基础上加用艾灸治疗的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6月来本院消化内科就诊的确诊为肠易激综合征的患者,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其分为使用艾灸联合易蒙停治疗的实验组和单独使用易蒙停的对照组,并在结束治疗后的1、2、3个月分别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其预后。

2组患者的治疗时长均为2周,易蒙停的用量为4 mg, 2次/d, 起效后用药减少为2 mg, 待患者每日大便次数为1~3次时停药。艾灸的治疗方法为点燃艾灸条后将其置于艾灸箱中,将艾灸箱放在腹部神阙穴(脐窝正中)30 min, 使局部产生温热但无烧灼烫热感, 2次/d。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组织编写的《中医消化病诊疗指南》制定的IBS疗效评定标准制定[4]。治疗前后对2组患者腹痛、腹胀 或腹部不适、胃纳减少、大便不尽感、大便性状、大便 次数、黏液便进行评分,按症状及体征正常、轻、中、重分别计分。无症状计0分,轻(症状轻微,可以忍受,不影响工作、生活)计2分,中(症状较重,已影响工作、生活,尚可忍受)计4分,重(症状严重,影响工作、生活,不能忍受)计6分。采用尼莫地平法计算疗效指数(TI)。临床痊愈: 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TI≥ 95%; 显效: 症状、体征明显改善, TI 70%~<95%; 有效: 症状、体征均减轻, TI 30%~<70%; 无效: 症状、体征无明显好转,甚至加重, TI<30%。

2 结 果

共52例患者纳入了本研究,平均年龄(32.2±6.7)岁,其中男22例,女30例。治疗组的治愈率为56%, 有效率为94%; 对照组治愈率为31%, 有效率为63%, 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各主要症状的积分见表1。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各症状积分比较 分

与治疗前比较,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目前国际上对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仍存在争议,占据主流的几种学说有肠动力异常学说、内脏感觉异常学说、精神心理因素等。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肠易激综合征主要与肝失疏泄、脾的运化受制、气机郁结不畅而引起[5]。单纯西医的对症治疗存在疗效不理想、副作用大等缺点[6], 因此在西医的基础上辅以中医治疗,是目前国内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主流趋势。艾条燃烧释放出来的热量可以使局部的温度升高,从而扩张局部的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减轻局部的组织水肿,改善肠易激患者的腹部不适和腹泻的症状。

从本研究的52例患者的治疗效果来看,艾灸联合易蒙停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与单纯应用易蒙停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尤其在缓解腹部疼痛及不适,减少大便次数及黏液便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改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生活质量,且艾叶在日常生活中方便易得,艾灸的疗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胃肠道的负担,减少胃肠道用药的毒副作用,尤其是大多数解痉止痛药对于消化道蠕动的抑制作用。但艾灸的应用相比于传统西药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严重腹泻脱水的患者、局部存在炎症、溃烂的患者不宜使用艾灸治疗。

综上所述,艾灸联合易蒙停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相比于单独使用传统止泻药物的疗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艾灸疗法简单易行,且患者不会感到痛苦,值得推广应用。

[1] Drossman D A, Camilleri M, Mayer E A, et al. AGA technical review on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J]. Gastroenterology, 2002, 123(6): 2108-2131.

[2] 姚敏, 陈燕萍, 周惠清, 等. 我国南方青少年肠易激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J]. 临床儿科杂志, 2007, 25(10): 835-839.

[3] 储浩然, 黄学勇, 李学军, 等. 艾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研究[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011, 30(6): 33-36.

[4]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 李乾构, 周学文, 等. 中医消化病诊疗指南[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6: 1.

[5] 张蕊, 赵爱玲, 徐亚莉. 近十年艾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概况[J]. 中医外治杂志, 2011, 20(5): 54-55.

[6] 赵靖, 郑驰, 刘曦, 等. 肠易激综合症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J]. 西南军医, 2012, 14(1): 134-137.

R 574

A

1672-2353(2017)24-173-02

10.7619/jcmp.201724074

2017-09-18

猜你喜欢
艾灸体征腹部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艾灸与耳穴治疗假性近视
一款多功能便巧艾灸辅助器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冬病夏治 三伏艾灸效果好
Gardner综合征的腹部CT表现
柔性可穿戴生命体征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艾灸配合按摩治疗尿潴留50例
腹部超声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