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2018-01-09 01:43吴坤坤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年24期
关键词:延续性肢体出院

吴坤坤

(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神经内科, 河北 石家庄, 050000)

延续性护理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吴坤坤

(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神经内科, 河北 石家庄, 050000)

延续性护理; 脑出血; 生活质量; 日常生活能力; 并发症; 护理满意度

脑出血是由非外伤性的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颅腔出血[1-2], 病程长且康复较慢,很多患者经临床治疗后,仍然伴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和神经功能障碍。延续性护理将医院护理服务延续至家庭,护理人员与患者建立感情基础,解决出院后遇到的各种问题,提高患者治疗配合度[3-4]。本研究选取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延续性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12例,均符合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临床标准[5], 经相关MRI、CT检查确诊,排除免疫系统疾病、精神性疾病等可能影响检查结果的疾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6例,对照组男29例,女27例,年龄48~72岁,平均(61.8±5.3)岁,发病至就诊时间2~13 h, 平均(4.5±1.2) h。实验组男32例,女24例,年龄48~71岁,平均(61.5±4.8)岁,发病至就诊时间2~14 h, 平均(4.4±1.0) h。2组患者性别、年龄、发病至就诊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出院前向患者详细讲解脑出血护理知识。① 饮食干预: 由营养师和医生共同制定患者的饮食方案,了解饮食喜好并适当调整,以清淡、低盐、低脂,富含高蛋白、维生素食物为主,嘱咐患者健康规范饮食,不宜暴饮暴食。② 用药干预: 根据患者病情,指导其合理使用临床药物,做好药物使用记录,告知患者谨遵医嘱,按时按量用药,不可过量用药或擅自停药,如有不良反应立刻停药并及时报告医生,遵医嘱对症处理。③ 康复锻炼: 结合患者身体状况,为其制定切实可行的康复功能锻炼方案,注意加强其康复训练的配合度。

1.2.1 对照组: 行常规护理指导,患者出院后1周内行1次随访,出院1年内每3个月随访1次,了解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状况。

1.2.2 实验组: 实施延续性护理。首先成立延续性护理干预小组,由主治医生、主管护士、康复治疗师组成,经专业培训以确保延续性护理全过程的服务质量。患者出院前给予个性化全面评估,指导其正确用药,告知相关危险因素。建立患者随访档案,观察病情改善情况,建立电子表格,对随访信息不断更新和整理。档案内容包括患者基本情况、用药治疗情况、家庭状况等,护士妥善保管随访档案,为患者制定出院后的饮食方案和功能锻炼方案,指导家属掌握正确方法,对患者实施有效监督,向家属进行针对性的疾病宣教,小组成员及时录入反馈信息的患者,调整护理方案,及时予以患者和家属康复指导。专科护士1个月内每周对患者行1次随访,出院1年内每个月随访1次,提前预约时间上门服务,有条件者可利用网络交流,解答各种问题。

1.3 观察指标

生活质量评分从活力、生理角色限制、生理功能、总体健康、躯体疼痛、情感角色限制、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等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治疗配合度分为配合、部分配合、不配合,并发症有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电解质紊乱、肺部感染、负氮平衡3种。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

2 结 果

护理干预后, 2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分增加(P<0.05), 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 见表1。护理干预后, 2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得分、肢体运动功能得分增加,神经功能缺失得分降低(P<0.05), 实验组日常生活能力得分、肢体运动功能得分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失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 见表2。实验组治疗配合度96.4%高于对照组83.9%,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1.8%低于对照组12.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得分比较 分

与干预前比较,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表2 日常生活能力、肢体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缺失评分 分

与干预前比较,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脑出血又称脑溢血,由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或其他原因,造成非外伤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颅腔出血[6]。患者常因情绪波动过大、饮酒过量所诱发,病情进展迅速且病死率高,预后较差[7]。很多脑出血患者术后均留有不同程度的肢体、意识、吞咽功能障碍。

延续性护理是整体护理的组成,是住院护理的延伸,使患者在住院治疗后的恢复期仍能得到持续的卫生保健,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康复。虽然部分患者住院期间健康问题均得到改善,但出院后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或意外[8]。因此,延续性护理可以有效解决患者家庭护理的问题,减少由于在家护理不当引起的病情加重,为社会和医院营造良好经济效益。护士通过延续性健康宣教及上门一对一的指导,能够有效减少发生脑出血的危险因素,给予患者有效的心理疏导,帮助消除各种不良心理因素,缓解不良情绪,家属多给予患者安慰、鼓励、支持,并配合完成康复锻炼。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干预后2组患者生理功能、生理角色限制、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情感角色限制、社会功能、心理健康等生活质量得分均增加,且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说明延续性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干预后, 2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得分、肢体运动功能得分增加,神经功能缺失得分降低,且实验组改善状况优于对照组,说明延续性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能力,缓解病情,改善肢体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实验组治疗配合度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这均说明延续性护理能够提高患者治疗配合度,有效改善预后,减少脑出血危险因素,提高护理安全性,获得患者的普遍认同与肯定,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1] 黄明火, 罗杰, 徐春林, 等. 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治疗及其预后影响因素[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33(20): 5115-5116.

[2] 张松. 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新进展[J]. 医学综述, 2011, 17(23): 3596-3598.

[3] 刘学红.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 实用医学杂志, 2011, 27(15): 2860-2861.

[4] 向燕卿, 盛久灵, 张德源, 等.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 现代预防医学, 2014, 41(4): 678-680.

[5]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 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 [J]. 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29(6): 381-383.

[6] 叶红晖, 夏永梅, 厉郡华, 等. 月份和季节对老年人脑出血发病的影响[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 15(12): 1326-1327.

[7] 王昆, 李浩, 刘文科, 等. 四川成都地区脑出血发病的时间流行病学特点[J].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1, 27(8): 759-763.

[8] 李凤增, 王永红, 陈辉, 等. 脑出血急性期常规生化指标对脑出血预后的临床价值[J]. 重庆医学, 2011, 40(23): 2297-2299.

R 473.5

A

1672-2353(2017)24-189-02

10.7619/jcmp.201724082

2017-07-25

猜你喜欢
延续性肢体出院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的疗效观察
肢体语言
延续性护理管理在回访中心的应用
肢体写作漫谈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第五回 痊愈出院
302例军人伤病员出院跟踪随访的报告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