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喜炎平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效果分析

2018-01-09 07:50陈波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7年9期
关键词:单磷酸糖腺苷喜炎

陈波

威远县人民医院儿科,四川威远 641200

手足口病为临床治疗中一种较为常见的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出疹性疾病,具有高发病率、传染性强特点,全年均可发病,年龄<5岁的婴幼儿为该病的高发群体[1]。患病后,患儿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口腔、足、手等部位出现疱疹、皮疹、溃疡,同时还伴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发热、腹泻、呕吐症状,少数患儿还会出现神经源性肺水肿、爆发性心肌炎、无菌性脑膜脑炎等严重并发症,会对患儿健康造成重要影响,甚至可威胁患儿生命安全。因此,加强对小儿手足口病有效治疗方式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该次研究主要探讨联合使用单磷酸阿糖腺苷和喜炎平对手足口病患儿进行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于2015年4月-2017年1月收治的70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对象。入选标准: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中手足口病诊断标准[2]者,家属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无其他病毒型或细菌型感染性疾病者。按照家属自由选择的治疗方式,将患儿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30例,性别:男童18例,女童12例;年龄:5 个月~5 岁,平均(3.0±0.5)岁;病程:3~8 d,平均(4.3±1.1)d。 观察组40 例,性别:男童29 例,女童11 例;年龄:6 个月~6 岁,平均(3.1±0.2)岁;病程:2~7d,平均(4.1±1.3)d。两组在患儿一般资料构成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2组患儿均接受补液、降温、电解质平衡维持等常规对症治疗及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单独应用喜炎平注射液(国药准字:Z20026249)对30例对照组患儿进行治疗。将10 mg/kg的喜炎平加入100 mL的生理盐水,然后对患儿行静脉滴注,次数为1次/d。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国药准字:H20084333)和喜炎平注射液(国药准字:Z20026249)进行治疗。将10 mg/kg的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加100 mL的生理盐水中,然后再对患儿行注射,次数为1次/d。同时,将10 mg/kg的喜炎平加入100 mL的生理盐水,对患儿行静脉滴注,1次/d。

1.3 观察指标及效果判定标准

观察患儿用药治疗后,疱疹消退、退热、口腔溃疡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治疗效果判定如下,治愈:患儿用药治疗48 h后,相关临床症状均全部消失,各项临床指标也均恢复正常;有效:接受治疗48~72 h后,患儿存在的临床症状均基本消失,相关临床指标也基本恢复正常;无效:接受治疗72 h后,患者临床症状及临床指标均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研究中相关数据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差异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38/40),其中,28例为治愈,10例为有效,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67%(23/30),其中,14 例为治愈,9 例为有效,观察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2 组间相关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儿疱疹消退、退热、口腔溃疡愈合平均时间以及住院平均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2组患儿症状消失及住院时间比较(±s)

表1 2组患儿症状消失及住院时间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退热时间 疱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 住院时间对照组(n=30)观察组(n=40)2.26±0.75(1.33±0.43)*3.48±0.49(2.02±0.43)*3.74±0.36(2.11±0.46)*6.39±1.32(5.22±1.17)*

2.3 组间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共有2例(5.00%)患儿出现不良反应,其中,1例为烦躁,1例为其他不良反应。对照组共有3例(10.00%)出现不良反应,其中2例为烦躁,1例为其他不良反应。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患儿症状均为轻度,均无患儿出现过敏反应。

3 讨论

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为Cox、EV71或Echo、CoxB病毒为主,最常见的为EV71型和CoxA16型[3]。其中EV71感染者约占重症病例上午75%级死亡病例的90%。手足口病的发生会严重影响患儿健康。因此,临床上不断加强对该病更加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进行深入研究。目前,手足口病防治已经成为一项备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有研究显示,因EV71病毒感染使正常组织细胞发生变性,其DNA、RNA、蛋白质合成均会受到抑制,导致正常组织细胞结构、功能受到影响,进而导致病变发生[4]。也有研究显示,手足口病患儿的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有明显下降,原因可能为:手足口病患儿的T淋巴细胞总数相对较低,病情严重的患儿处于急性期时,T淋巴细胞总数更加少;疾病处于急性期时,T辅助细胞以及抑制性T淋巴细胞的数量均较低[5]。所以,诸多研究者均一致认为机体中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下降与手足口病的发生、进展均存在密切相关性。

喜炎平为一种从植物穿心莲全叶中提取而得的穿心莲内酯,诸多临床研究结果均已证实该种药物对诸多种病毒均表现出较好的灭活作用,原因可能如下:穿心莲内酯可促进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的巨噬细胞得到有效增强,进而促进脾脏淋巴细胞数量得到显著增加,同时还可增加血清中溶菌酶的含量,对各种免疫球蛋白的合成产生有效抑制作用,进而使机体免疫力得到有效增强。有研究还发现,喜炎平可促进全身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得到有效降低,进而能够使急性炎症得到有效改善,降低各重要脏器功能损伤,使循环血量得到有效维持,进而使机体能够对相关病原体感染表现出良好的应激[6]。通过实施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穿心莲内酯在应用过程中表现良好抗细菌、抗炎性反应、抗肿瘤、抗病毒以及免疫调节等作用[7]。而单磷酸阿糖腺苷为一种在临床治疗中得到较为广泛应用的人工合成腺嘌呤核苷类抗病毒药。目前,临床研究已证实。该种药物应用于由单纯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EB病毒、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8]。在药理学方面,单磷酸阿糖腺苷是一种效果良好的抗脱氧核糖核酸病毒药物,在应用过程中,药物进入细胞之后,能够经过磷酸化生成阿糖腺苷三磷酸,然后再通过Ara-ATP竞争性结合至病毒DNAP上,对病毒核苷酸还原酶活性产生有效抑制作用,同时可对病毒DNA合成及分裂产生有效阻断,促进病毒DNA活性得到有效降低,进而使机体免疫能够得到增强。通过静脉滴注方式应用单磷酸阿糖腺苷进行治疗时,其血药浓度能够在30 min之内达到峰值,半衰期为3.5 h。因此,使用单磷酸阿糖腺苷对手足口病患儿进行治疗时,药物发生作用的时间相对较快,药效持续时间较长,同时,有60%~80%的药物能够随患者尿液排出,药物对患儿肝肾产生的毒副作用较小,因此不会导致患儿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在该次研究中,观察组患儿接受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喜炎进行治疗后,仅有2例患儿出现轻度不良反应,无患儿出现过敏反应。联合使用单磷酸阿糖腺苷和喜炎平进行治疗,可对病毒DNA、RNA复制产生有效抑制作用,加快细菌凋亡速度,促进细菌活性减弱,因此能够更快将引起手足口病的细菌杀灭,使患儿相关临床症状得到更快改善。该次研究中,观察组患儿同时使用两种药物进行治疗后,患儿退热、疱疹消退、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联合使用喜炎平和单磷酸阿糖腺苷两种药物对手足口病患儿进行治疗,可促进患儿临床症状得到更快改善,加快患儿康复时间,且不良反应少。

[1]邱丽筠,郭爱丽,刘立娟,等.小儿手足口病患儿采用喜炎平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7,16(1):350-351.

[2]周招鹏,胡梦泽.磷酸奥司他韦颗粒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6,9(9):764-765.

[3]罗红芳,龙月婷,梁建华,等.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黄芪注射液对小儿手足口病患者血清cTnI,IL-1β,IL-10及TNF-α水平的影响[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5,12(9):61-62.

[4]刘志群,罗如平,刘芙蓉,等.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6,1(5):88-89.

[5]麻海鹏,屠方琴,李峧霓,等.黄芪注射液联合阿糖腺苷对小儿手足口病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等相关指标影响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7,18(4):306-307.

[6]万玲.小剂量甲泼尼龙联合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小儿重度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5(27):111-112.

[7]吴青芸,代东平,刘纭江,等.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5(8):200-201.

[8]郭悬崖.利巴韦林气雾剂辅助醒脑静注射液联合阿糖腺苷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系统评价[J].临床医学工程,2017,11(2):496-497.

猜你喜欢
单磷酸糖腺苷喜炎
疫苗佐剂单磷酸脂质A的合成及在疫苗中应用进展
康复新液联合溶菌酶、单磷酸阿糖腺苷对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疗效及炎症因子影响
观察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带状疱疹临床效果
关注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安全风险
单磷酸阿糖腺苷和利巴韦林用于手足口病治疗临床比较
氨溴索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评价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秋冬季腹泻的50例效果观察
喜炎平注射液联合水溶性维生素治疗手足口病77例
喜炎平联合头孢呋辛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