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生学校归属感、家庭亲密度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

2018-01-09 12:43魏欣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31期
关键词:孤独感聋生

魏欣

摘 要 目的:探讨聋生学校归属感的特点及与家庭亲密度、孤独感之间的关系,以为聋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68名聋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聋生学校归属感的性别差异不显著,年级差异显著(F=5.08,P<0.01);聋生学校归属感各维度与家庭亲密度、孤独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P值均<0.01);聋生学校归属感对孤独感的影响中,家庭亲密度起到了完全中介的作用。结论:学校家庭的协作教育有助于提升聋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 聋生 学校归属感 家庭亲密度 孤独感

中图分类号:G445 文献标识码:A

1问题提出

学校归属感是指学生对于自己所读学校感受到的一种被接纳、认可、理解的主观体验,并为此愿意参与和承担学校的相关事务。这是一种心理的积极品质,因此学校的人文环境、与在校同伴、老师的关系,学校学习及其它事务参与程度等都成为了衡量个体学校归属感的重要指标。聋生因为存在有一定听力语言障碍大多数选择了到当地的特殊学校寄宿就读,这与普校的学习和生活氛围不同,普校可能更多的强调学业成绩的要求,且较少学生为住校学生。在这种情形下,聋生是否能够更好的适应学校生活,感受到学校归属感,这在已有研究中鲜少报道。

有研究指出,聋生的心理问题检出率较健听学生高,孤独感体验较健听学生更强,而父母支持、友谊支持对降低孤独感有着重要作用,而对于寄宿制的聋生来说,友谊的建立主要发生在学校环境中,因此本研究拟考察学校归属感与家庭亲密度对聋生孤独感的作用模式,以期为促进聋生良好的心理发展提供依据。

2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随机对四川乐山某特殊教育学校、宜宾2所聋校的3-7年级180名聋生发放问卷收回问卷180份,删除无效问卷后有效问卷共168份,有效率为93.33%。其中男生101人,女生67人,三年级46人,四年级24人,五年级46人,六年级32人,七年级20人。

2.2研究工具

2.2.1学校归属感

学校归属感问卷采用郭光胜编制的问卷。该问卷共20题,包括学业专注、人文环境、同伴关系、学校卷入4个维度。其中,学业专注指学生对自己在校学习的态度;人文环境指学生对学校能否为自己提供支持、安全及对学校精神的觉察;同伴关系指学生在学校对自己与同学之间关系的感知;学校卷入指学生对自己是学校的一部分的感知,及对学校的非学习活动所表现出的态度。问卷为5点评分,得分越高,表明学校归属感越强。本研究中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678-0.735之间;总体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69。

2.2.2家庭亲密度

采用David Olson等人(1981年)编制的家庭亲密度量表,共16道题项。量表为5点评分,得分越高,表明家庭成员间的亲密度越高。本研究中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635。

2.2.3儿童孤独感

采用Asher等人(1984年)编制的儿童孤独感量表,共20道题项。量表为5点记分,得分越高,表明个体的孤独体验越强。本研究中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753。

2.3实施程序与数据处理

以班级为单位,由班主任老师统一发放问卷,通过手语向聋生说明指导语后聋生独立完成问卷。在完成问卷过程中,学生有对题项不理解之处,可由老师用手语解释后再作答。作答完成后统一收回问卷,输入SPSS19.0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研究结果

3.1聋生学校归属感的基本特征分析

聋生学校归属感的描述统计分析见表1。对聋生学校归属感的性别差异T检验发现,t=0.65,df=166,P=0.52,表明男生和女生的学校归属感没有显著的差异。将三、四年级合并为小学中段年级,五、六年级合并为小学高段年级,七年级为初中段年级,对聋生学校归属感进行年级的F检验,结果发现F=5.08,P<0.01,表明年级间的差异显著。为进一步了解两两间的差异,用LSD进行事后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初中段年级聋生的学校归属感均显著高于小学中、高段年级,小学中、高段年级之间的差异不显著。

3.2聋生学校归属感、家庭亲密度与孤独感的相关分析

对聋生学校归属感、家庭亲密度、孤独感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学校归属感各维度与家庭亲密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与孤独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家庭亲密度与孤独感也有显著的负相关。

3.3聋生学校归属感与家庭亲密度对孤独感的影响分析

为进一步探讨学校归属感、家庭亲密度与孤独感之間的关系,进行分层回归分析。以孤独感为因变量,第一层学校归属感各维度,第二层进入家庭亲密度。回归模型中,各自变量的容忍度均大于0.1,VIF在1-2.15之间,表明引入的自变量没有严重的共线性问题。结果所表4可见,学校归属感维度中的人文环境和学校卷入对聋生的孤独感存在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而家庭亲密度也对孤独感有着极其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根据中介效应检验的原理和程序,当家庭亲密度进入第二层后,方程的解释为从0.16%提高到0.21%,人文环境和学校卷入对孤独感的路径系数下降,且由显著变为不显著。可见,在学校归属感的人文环境、学校卷入对孤独感的影响中家庭亲密度起到了完全中介的作用。

4讨论

4.1聋生学校归属感的基本特征

本研究对聋生学校归属感的差异检验发现,在性别上的差异不显著,但在不同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且初中年级段的学校归属感显著高于小学中、高年级段的聋生,这表明随着年级的增高,聋生的学校归属感有增强的趋势,但这与对普校学生的调查结果有所不同。众所周知,普校中小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将面临越来越重的学业压力,紧张、倦怠的学习情况容易引起学生对学校归属感的降低。然而,在特殊学校中,教师和家长对聋儿的学业要求相对普校学生来说更为宽松,这使得他们在学习上的压力不大。同时,在学校期间聋生与聋生、聋生与老师可以通过手语等方式达成沟通与交流的目的,这可能比在普通群体的社会中更容易获得心理上的支持,因而随着对学校适应过程的推进和对手语的掌握等,高年级聋生的学校归属感表现更强。endprint

4.2聋生学校归属感、家庭亲密度及孤独感的关系

相关分析发现,聋生学校归属感与家庭亲密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两者与孤独感分别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这已有相关研究存在一致性。可见,聋生在学校和家庭中获得的积极心理品质会相互影响对学校和家庭的态度,而学校归属感程度越低,自我孤独感体验越强,家庭亲密度越低,孤独感受也越强。有研究指出,积极地自我概念、良好的社会支持环境均与学校归属感有着密切的关系,本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

对三者关系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学校归属感的人文环境和学校卷入对聋生孤独感有着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这表明学校除了教育学生学习外,还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开展非学习性活动,给予学生更多的心理支持和安全感的需要,有助于降低聋生心理上的孤独感,更好的融入同伴、老师的人际互动中。家庭亲密度反映了学生与家庭关系的紧密程度,研究发现家人的支持、家庭氛围会对儿童的孤独感产生影响,而在本调查中大部分聋生都是寄宿制学校学习,仅有在周末时才与家人在一起,与家人的互动好坏也影响到了他们的孤独体验。

通过中介作用的考察发现,学校人文环境、学校卷入对聋生孤独感的影响中,家庭亲密度起到了完全中介的作用,而学校归属感中的人文环境和学校卷入对孤独感的解释力更大,达到16%。这进一步说明学校对于这些存在有生理残疾的学生来说,不仅是学习文化知识之地,更重要的是在学校氛围中可以让他们获得更多接纳和理解,得到更强的心理认同感和归属感。家庭亲密度加入模型后解释力提升了5%,且在这当中起到了完全中介的作用。可见,对于寄宿制的聋生来说也不能忽视了家人的影响 ,父母及亲人的关怀和支持可以有效地降低聋生内心的负性情绪体验,进而对生理缺陷所造成的孤独感、自卑感可以起到补偿作用,进一步增强(下转第16页)(上接第10页)学校环境所树立的积极影响。这也提示在对聋生的教育中,知识的学习仅仅涉及到他们认知能力的发展,而学校和家庭给予聋生心理上的支持可以降低他们的孤独感,增强安全感、信任感,学校和家庭的协作在促进聋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过程着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路红,黄国君.广州市中学生社会支持与学校归属感的关系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10):1549-1550.

[2] 兰继军,张银环.我国聋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特殊教育(高教),2016(12):30-35.

[3] 熊昌娥,陈晓,陈子敏,熊虎,喻嫦娥.咸宁市聋哑学生人格特征和孤独感的相关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9,30(06):529-530.

[4] 田錄梅,陈光辉,王姝琼,刘海娇,张文新.父母支持、友谊支持对早中期青少年孤独感和抑郁的影响[J].心理学报,2012,44(07):944-956.

[5] 郭光胜.小学生家庭人际关系与学校归属感关系的研究[D].四川:四川师范大学,2009.

[6]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量表评定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42-149+303-305.

[7] 温忠麟,张雷,侯杰泰,刘红云.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心理学报,2004,36(05):614-620.

[8] 包克冰,徐琴美.学校归属感与学生发展的探索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6,26(02):51-54.

[9] 龙安邦,范蔚,金心红.中小学生学习压力的测度及归因模型构建[J].教育学报,2013,9(01):121-128.

[10] 杨青,易礼兰,宋薇.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与家庭亲密度、学校归属感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6,30(03):197-201.

[11] 谢玉兰,阳泽.影响中学生学校归属感的因素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2(11):43-46.

[12] 孔令艳,姜小燕,纪春磊.中学生社会支持和学校归属感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04):451-454.

[13] 杨丽,童俊,缪绍疆,赵旭东.家庭气氛对青少年孤独感的影响:自我和谐的中介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11):1725-1729.

[14] 张连云.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关系[J].中国特殊教育,2011(05):80-84.endprint

猜你喜欢
孤独感聋生
培养低年级聋生看图写话能力的策略
美术,让聋生就业多一些可能
大学生社会支持、孤独感与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人际信任对孤独感的影响因素研究
在数学课堂中对聋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探究
大学生孤独感影响因素研究
大学生感恩、孤独感和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
做聋生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