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8-01-09 12:44邓韵秋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31期
关键词:法治教育高校问题

邓韵秋

摘 要 目前,实现法治化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目标,其中开展法治教育是最重要的做法,特别是在高校中,法治教育是培养人才必不可少的因素。因此,分析高校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探求高校法制教育解决问题的途径、提高高校法治教育的有效性和高效性成为目前高校共同探索的话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高校法治教育在学校、教师以及学生等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根据问题研究解决的对策,为我国高校法治教育工作的进行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关键词 高校 法治教育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高校法治教育工作的现状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大力地建设独具中国特色的法治国家,坚定地走依法治国之路。自十四大以后,我国政府在推进法治化建设方面倾注了大量的心力,如努力地完善法律制度、培育法治文化,弘扬法治精神。在教育领域,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提出了依法治校和发展法治教育的理念。对于我国各高校的教育活动来说,法治教育是其中极为重要一环。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是建设经济政治事业的主力,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我们国家的未来。其法治意识的高低以及接受法治教育的程度能够对于我国法治事业的发展产生决定性影响。

客观地说,各大学生的法治素质普遍较低,所接受到的法治教育也是比较少的,不成系统。因此,高校应高度重视法治教育工作,积极总结法治教育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对策,为我国建设法治国家做出努力。

2高校法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2.1学校方面

2.1.1法治教育的定位不明确

对于各校而言,其开展法治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只有意识增强了,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加以学习。分析各高校的法治教学活动可以看出,其普遍暴露出定位不准确的问题。虽说各高校强调法治教育就是增强学生的法治理念、传授相应的法治知识,但是在实际操作进程中教师更多的是传授法律知识,错误地以为只要有了法律知识,学生们自然就知道如何依法办事了。

2.1.2高校内部法律体系不够健全

就高校的法治建设而言其最为核心的工作就是健全法律机制,学校务必要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开展各项活动。但需要强调的是,就我国当下的高校教育来说,学校、学生间并未构建起关系明晰的法律关系,学校的规章制度存在着诸多弊端,未能依照国家法律的规定来进行完善,法律条款过于含糊,表述不清。我国各高校所实施的制度是由政府部门制定的,此类部门对于高校的实际情况不甚了解,因此所制定的相关制度也存在着不完善之处,覆盖面较窄,致使法律和管理无法实现有机结合,对于依法开展管理活动产生了负面效应。也正是因为如此,致使各个高校面临着无法明确执法负责人、法律关系含糊不清等问题,高校的发展有脱离既定轨道之嫌。

2.1.3 法治教育内容设置不合理

法治教育是一项“必修课”,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能够产生积极影响。但是,各高校教师总是错误地以为只要传授法律知识就完成了使命,不关注学生法治精神的培育问题。另外,各校的教学资源严重不足,致使教师无法高效地加以开展教育活动。当个各高校普遍存在着如下现象:各高校并未针对各个专业的学生开设与之相匹配的法治教育课程,而是以合班的形式来加以教育,此种做法背离了因材施教理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在该论文当中简称为《意见》)指出,高校在开展法治教育时应该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剖析各高校的教育现状我们可以看出,其教育模式已经显得有些落后,在教育进程中只关注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实践活动的开展。如此填鸭式的教育是无法激发出学生学习法治教育的兴趣的,对于学生以后融入社会会产生不利影响。

法治教育内容的安排表现出不科学、不合理等问题。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共计有30个课时,本就比较少,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法治教育。由于课时少、所需要教授的内容多,为了跟上教学计划,哪怕是比较重要的内容教师们也只能一笔带过,没有深入地进行分析。

2.2教师方面

2.2.1教师自身的法治素质不高

法治教育课教师在高校教师中占的比重虽然不大,但却关系到学校的治理和学生的发展,理应作为一个特别重要的群体来对待。实际上,高校法治教育课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近年来屡屡出现问题,新闻中也常有报道。比如,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发表抹黑中国的言论,有的教师崇洋媚外,向往西方思潮,也有的教师对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提出质疑,在学生当中产生了不好的影响。若是教师的综合素养较差,那其也是无法胜任培育学生法治意识的工作的。

2.2.2 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学模式落后,很少开展实践活动

就高校教育而言,法治教育其实一直是隶属于道德教育的。在《意见》实施以后,思政课和法律基础课逐渐实现融合,传统的思政教育教师开始教授法律方面的知识。虽说思政教师道德水平较高,但毕竟不是科班出身,因此在开展法律教育工作时表现得有些力不从心。

从现实情况来看,高校法治教育的教学方法过于传统,即一直沿袭德育教育的老思路来推进教学,大多数的法治课教师也只是单纯侧重课本知识,忽略实际应用和相关操作。这导致老师习惯于利用单纯灌输的形式向学生教授法律知识,而学生的理解程度究竟如何反而教师并不看重,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案例教学较为匮乏,整体的课堂表现也不够灵活多变,所谓的法治教育似乎沦落成对单纯的法律知识的解读,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也不够充分,学生对学习毫无兴趣,也无法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動性。一方面,这导致学生只会拿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来对付测试,另一方面根本无法将相关知识同现实生活搭建紧密联系,更谈不上在生活中能够灵活应用相关知识。另外,法治教育同大学生自身的专业学习联系不够密切,因此学生往往是兴味索然,这对大学生法治素质的提升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方面必然收效甚微。endprint

2.3 大学生方面

法律意识不强,部分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对法律的权威性没有敬畏感,毫无信仰,同时部分学生法律知识极为匮乏,对法治教育课程也毫无兴趣。最近几年大学生违法违纪问题较为突出,这说明向大学生普及法律知识是一项极为迫切的工作。部分学生甚至还存在明知违法却以身试法的现象,社会责任感较差,认为自己无犯罪行为,法律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该群体对于法律的认知和法治教育效果息息相关。

3加强高校法治教育工作的对策

3.1学校方面

3.1.1对法治教育进行准确的定位

高校首先要注意自身定位,要将重点放在提升大学生法治意识这一问题上,要强化其法治观念,大学生要知法懂法,更要做到严格遵守法律要求。尤为关键的一点是,通过法治教育要让大学生明白,一旦遭遇各类侵权行为,一定要懂得拿起法律武器合理维权,必须要使其建立合法维权的观念。只有定位明确,才能确保高校法治教育达到理想效果,同时也为依法治校构建了充分保障。

高校法治教育的关键是努力提升学生法律意识,树立法治精神,但决不能放松基本法律内容的普及和讲授,尤为关键的一点是,必须要让其明确掌握国内当前的法治状况。

3.1.2及时调整法治教育的教学内容

高校上级主管机构包括学校自身应注意组建专业的人才队伍,对当前法治教育大纲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对相关内容进行优化。针对过去的教学内容要展开细致分析,如果相关内容确实能够起到提升大学生法治意识的作用,则应注意继续留存使用;反之,则需结合当前实际状况对其进行剔除或进行相应调整。法治教育的内容可以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分门别类来设计,有针对性和选择性的讲解他们所需掌握的法治知识,而不是把所有的法治知识简单的概括讲解。分专业、分学生层次的设置法治教育的内容,也更有利于把法治教育的内容联系到生活的实际,运用不同的方法让学生亲身实践和理解。

3.2教师方面

3.2.1提高教师的素质

若想提升大学生法治素质,高校应当要在增强师资力量等方面多下功夫。对高校来说,应不断拓宽渠道,采用多种形式不断提升法治教师的整体素养。要注意加强教师培训,紧扣依法治国这一宗旨,高校法治教师应紧随时代脚步,同时高校还应当为教师从物质、时间等方面创造更多的便利条件,促进其法治素质及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在我国,高校中法治教师的需求量大,但法治教师的规模比较小,短时间内大规模地引进法学专业的硕博人才显然存在较多困难,也同高校整体发展情况存在冲突。未来一定时期内,高校法治教育的重担还必须由目前的教师来承担。对高校来说,未来可以考虑通过外聘具备高素养的司法人士的方式来缓解上述难题。国内司法界中的部分精英人士始终将为人民服务做为自己的宗旨,一方面做为专业人士,其法学知识扎实深厚,另一方面其长期在一线工作,实践经验和自身阅历都极为丰富。假如高校在兼职法治教师这一岗位上能够将此类人士引入其中,使他们能够走入高校定期为大学生进行授课,这显然为增强大学生法治素养开辟了新的思路。

3.2.2改革法治教育的教学形式

高校法治教育课程的传授目前仍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师会利用课内讲授的方式向大学生进行知识灌输,显然我们应当注意对这一方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对教师来说,应受惠于网络,从中挖掘更新也更为丰富的素材,对各类焦点事件进行及时归纳,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在法治教育教学中,案例分析的作用是极为关键的,一方面,法治教育的课堂会因此变得更加生动,能够同现实生活搭建密切联系。另一方面学生能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加用心,不断加深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除此之外,还应将多媒体等各类教学方式引入其中,设计生动的教学课件,将照片、视频等穿插其中,使学生能够在法治教育课程的学习上投入更多的热情。

法治教育并不是空中楼阁,透过普法教育视角来看,在课堂之外也应当通过多种形式不断加强教育。例如,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节目以“点滴记录中国法治进程”为宗旨,其致力于公众的普法教育,同时在监督执法等方面也充分发挥了自身作用。该节目注重事件分析的同时加强了同社会大众的互动,同时将各类专业人士的点评融入其中,在节目中借助案例用通俗、平和的语言表现形式来进行法律普及和教育,拓展了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形式。各高校可以借鉴这种方法,在学校内部设立自己的“今日说法”,告诉大学生们与他们切身利益相关的法律知识或者他们将来会遇到的法律问题,让他们通过听故事的方式学习到各种的法治教育。

3.3 学生方面

高校应当做好学生的法律认同工作,在此基础上促进其法律意识及观念的养成,对法律的权威性心存敬畏。假如无法做到这一点,那么法律就很难对其意识和行为带来影响。

参考文献

[1] 张全喜.加强和改进高校法治教育工作[D].合肥:安徽中医院大学,2014.

[2] 王逸曼.我国高校法治教育环境的优化[J].衡水学院学报,2011(05).

[3] 张宇.高校法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白城:白城师范学院,2014.

[4] 姜瑞.民办高校大学生法律素质问题及原因分析[D].郑州:郑州华信学院,2010.

[5] 刘霞.大学生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牡丹江:牡丹江师范学院,2015.

[6] 嚴秋菊.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J].河南教育,2011(08).

[7] 黄文艺.论高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M].中国长安出版社,2009.

[8] 颜湘颖.大学生法治教育研究综述:主要观点与若干反思[J].当代青年研究,2016(03).endprint

猜你喜欢
法治教育高校问题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 从源头上遏制校园暴力
法治思维视角下的艺术管理学科发展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