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制度改革对职业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2018-01-09 12:46吴立波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31期
关键词:制度改革职业资格对策

吴立波

摘 要 本文分析了职业资格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职业资格制度改革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当前减少职业资格对职业教育和培训产生直接影响,认为要建立新的职业资格制度,推行企业和行业组织自主实施技能人才评价,构建“双证书”融合、技能人才与专技人才互通的“立交桥”。提出职业院校应对职业资格制度改革的对策。

关键词 职业资格 制度改革 影响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职业资格制度与职业教育有密切的关系,职业资格制度改革必然影响到职业教育,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离不开对职业资格制度的研究。

1职业资格制度存在的问题

我国职业资格制度在大力推行中出现了不少问题:

一是职业资格设置过多、证出多门。从发证部门和鉴定机构来看,既有人社部门的,也有其他政府部门或行业企业的,种类繁多,交叉重复现象严重,造成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无所适从。

二是职业资格考培不分、鉴培不分,监管无力。有些职业技能鉴定机构鉴定、考核、培训职责不分,考培挂钩。政府部门监管职能缺位、越位,职业技能鉴定质量下降。

三是职业资格被利用来牟利、寻租。有些培训机构收取高额报名费,帮助考生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考试,许诺给报名者“保证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利用培训项目赚钱,损害职业资格的权威性。

四是职业资格证书含金量低、考核内容陈旧、考核形式单一、技术手段落后。技能鉴定内容不适应新的技术技能水平的变化,与企业岗位要求不符合,很多新工种未纳入鉴定中,不少新专业并没有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提供鉴定考试所需的技术服务不足。

五是职业资格设置管理法律法规滞后。职业资格制度所依据的《职业教育法》、《工人考核条例》、《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等法律法规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国务院下决心改革职业资格制度,先后分七批取消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共434项,削减比例占总数的70%以上。

2职业资格制度改革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作用

2.1使职业资格制度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职业资格制度所存在的问题表明了它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符合。通过改革,从制度上提高国家证书的权威性,从内容上依据新修订的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完善考核要求,增强科学性,适应产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

2.2为中高职衔接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构建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立交桥,实现中高职本科硕士有效衔接。衔接劳动者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中高本硕贯通,都离不开职业资格制度。因此,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为中高职衔接提供科学、统一的依据。

2.3职业资格制度改革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职业教育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体现了职业能力教育特色。这项制度改革,使职业资格考核更加严格、规范,提高证书质量。职业院校毕业生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就拥有就业、任职的通行证。职业教育因为坚持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更加具有社会吸引力。

3当前职业资格制度改革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3.1减少职业资格对职业教育特色发展产生影响

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职业院校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注重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择业竞争力。大量职业资格被取消了,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无法衔接职业资格,专业教学无对应的职业资格,职业培养特色不明显。

3.2减少职业资格对职业院校实行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产生直接影响

职业院校实行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资格被清理取消,职业院校专业对应的职业资格也减少。职业技能鉴定报名条件、考试内容和形式要求提高,难度加大,通过率降低,职业院校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的几率较低,“双证书”制度未能落实。

3.3减少职业资格对职业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产生直接影响

“双师型”教师要求具有技师(工程师)的能力,能从事专业理论教学,又能指导技能训练,这是职业院校教师素质的特色所在。职业资格证书被取消后,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无职业资格考核鉴定,无法认定其水平,职业知识和技能等素质未能得到有效加強和提高,专业技术职务也缺失了技能等级的任职条件,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工作必然受到影响。

4构建新的职业资格管理制度

4.1建立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管理制度

设置准入类和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准入类职业资格是涉及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等,且有法律法规或国务院决定为依据的职业(工种);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是具有较强专业性和社会通用性、技术技能要求较高、行业管理和人才建设确需的职业(工种)。这两类颁发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具有公信力和权威性。

完善职业资格的监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作为国家职业资格的政府综合管理部门,定期向社会公布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加强国家职业资格的统一规划和规范管理;会同国务院相应行业主管部门,进一步完善国家职业分类体系,研究制定职业标准和评价规范,加强职业资格设置和管理立法工作。

4.2推行企业和行业组织自主实施技能人才评价

各地各行业选取管理规范、技能人才密集、鉴定工作基础好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经人社部门审核后,开展技能人才评价工作。企业技能人才评价包括技师、高级技师考评和初级、中级、高级技能鉴定,颁发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证书。

对于企业和行业特性明显、工作内容复杂、技术含量高的工种,将职业资格(技能)组织实施管理权下放给熟悉市场需求的企业和行业组织,可以保障职业资格的实践性和有效性。企业和行业组织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实施职业技能鉴定,必须保证考评的客观公正,管理科学规范,设备设施完善,严格控制质量。endprint

4.3推行职业院校专业课程考试与职业技能鉴定结合办法

我国职业教育实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职业资格证书有别于学历证书,学历证书对接职业资格证书。但目前职业院校双证书制度是分离的,职业院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还要花大量时间、精力和财力去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加重了负担,给就业带来不便。

基于课程内容是“双证书”衔接之处,既要完善职业资格证书体系,确立科学的职业标准;也要调整职业教育课程、考试模式,与职业资格鉴定的内容、方法衔接和对应。推行专业课程考试与职业技能鉴定统筹进行,职业院校和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协调一致,职业院校选取部分技术性专业对应的职业,学生在校期间完成体现职业能力的4至6门核心专业课程(含实操课)即为职业技能鉴定成绩合格,可以核发相应的职业技能证书。

5职业院校应对职业资格制度改革的对策

5.1坚持职业标准发展特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职业院校应当充分认识到当前减少职业资格,不是取消职业资格制度,而是为了转变政府职能,降低就业创业门槛,更好地促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健康有序发展。职业教育应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和企业岗位规范,充分研究确定各专业的职业能力标准,开发技能人才培养标准。

5.2推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职业技能证书融合互认,完善“双证书”制度

根据职业资格目录及职业技能政策,研究制定职业院校毕业生参加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考核评价的办法。推行双证融合互认,职业院校学生专业课程理论和实操考试成绩合格即为职业技能鉴定成绩合格。部分优质职业院校的主体专业教学内容与国家职业标准、企业和行业技能标准要求相符合,其学生参加理论和技能操作考试合格并取得职业院校学历证书者,可视同为职业技能鉴定合格,发给相应的职业资格(技能)证书。

5.3实施职业能力提升计划,培养“双师型”教师

针对职业院校教师职业技能不足的情况,制定教师培训计划。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取得教师资格证和职业资格(技能)证书。必须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具有企业工作经历,不断更新和提高自己的技術技能水平。

5.4建立职业研发队伍,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职业院校承担着职业培训、就业创业指导、学徒制培养等社会人员培训工作,当前职业资格制度改革要求职业院校必须加强鉴定和培训建设,提高质量管理。要建立职业研发队伍,研究职业资格制度和政策,组织专家开发职业岗位培训标准、课程、教材和题库,提高培训规模和质量,做好职业技能认定工作。

参考文献

[1] 马建富.职业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 刘春生,徐长发.职业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endprint

猜你喜欢
制度改革职业资格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职业资格制度的执行困境
对建立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几个难点问题的思考
社保制度改革之思考
澳大利亚职业资格框架探析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