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校园心理剧的创作与实践

2018-01-09 17:56刘俊娉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31期
关键词:校园心理剧实践创作

刘俊娉

摘 要 校园心理剧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重要活动形式。本文结合几年来校园心理剧实践,对校园心理剧创作与实践的过程进行了梳理,对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相应的实践做法。

关键词 校园心理剧 创作 实践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识码:A

1校园心理剧的起源及其组织形式

心理剧是由奥地利精神科医生莫雷诺于1921年创立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即在心理治疗师的引导下,带有心理困扰的主角以舞台为景,借由角色扮演等方法来呈现个人内在心理历程,以达到治疗效果,心理剧还可以同时治疗主角以外有相关类似经验的团体成员。

校园心理剧发展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心理剧传入我国大陆并被一些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专家应用于教育实践后,在校园中发展起来的一种中国特色的心理剧表现形式。它具有较强的表演性,融合舞蹈、音乐、绘画、雕塑、戏剧等表现形式,将学生典型的心理冲突和生活议题呈现在舞台上,让观众和参与者在自发的状态下获得教育和启发。

校园心理剧通常由老师组织开展,进行指导;由学生进行思考创作、排练表演。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梳理自身成长中遇到的主要议题,针对性地进行思考、讨论,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在此过程中学生们交流意见、表达情绪,获得启发。观众在观看校园心理剧的过程中得到共鸣、从而获得更深入的自我觉察与成长。

2校园心理剧的创作与编排

2.1选择心理剧主题和切入点

通过团体讨论,选择心理剧的主题和切入点。主题有入学适应、自我认知、情绪调节、人际交往、生涯规划、学习问题、恋爱心理等。确定主题后需要进一步选择切入点,切入点要具体。例如选择了情绪调节作为主题,切入点可以是考试焦虑、低落情绪、愤怒管理等;再如选择了自我意识为主题,切入点可以选择自我接纳、自我认知、自我体验等。选题要反映大学生群体在各阶段具有代表性的心理冲突,这样更能引发观众的共鸣。例如宿舍人际关系、入学初期的自卑心理,具有较高的普遍性。

2.2撰写剧本

主题选定以后,可以着手撰写剧本。心理剧剧本源自于校园生活中真实的心理冲突,所以最好取材于大学生自己的故事。考虑到戏剧效果的需要,要在原生态的故事基础上加以改编,使其情节更加清晰简洁,冲突更突显,语言更夸张,表现手法更加艺术化。

撰写剧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进行:

2.2.1撰写故事梗概

故事梗概是整个剧本的浓缩与凝炼,由写作者用一小段话,概括地把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尾呈现出来。

2.2.2撰写角色设计

通过角色设计,确定剧中各个角色的特点和定位,然后根据角色来设计台词、动作、表情,以及冲突的展现形式。

2.2.3具体场景设计

场景设计需要考虑以下问题:这部剧需要分几幕进行呈现,每一幕的场景、道具、人物、剧情有哪些,整场剧有哪些戏剧冲突,用什么方式来呈现这些冲突。还有音乐和灯光设计等等。

2.3运用心理剧技术进行排练

在组织排练这一环节,首先是挑选合适的演员,尽量让演员与角色的个性相匹配,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从中有更多的体验性,另一方面也可以表演得更加自然真实。在组织排练的过程中,可以运用到心理剧特有的一些技术。

2.3.1部分双重角色技术

部分双重角色技术是指在心理剧中,扮演主角情感世界的两种心境或角色。例如在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剧作品《形影之交》当中,呈现了一个学生求助心理咨询师的场景,为了呈现出学生内心矛盾纠结的人生态度,使用了部分双重角色技术,让两位演员分别代表内心不同的声音,轮流发言并产生观点的交锋,形象地表现出了内心的挣扎。

2.3.2角色互换技术

角色互换技术是指在心理剧中,两个角色互相交换,以此体验对方的经验并代其发言。北京化工大学的心理剧作品《当我变成她》使用了这一技术,该剧使用了魔幻化的手法,令两个互相羡慕的人交换了角色,看看会发生什么,两位主人公会有哪些新的体验。以这种方式增强了戏剧冲突。

2.3.3具象化技术

具象化技术是指利用身体语言或视覺印象来表现出角色内在的心理冲突,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心理剧作品《大学那点事儿》中使用了这一技术,自卑的海妹用了一段舞蹈来表现内心的孤独和痛苦,用黑、灰、红、绿四种颜色表达了内心不同的声音,在海妹摆脱自卑阴影之后,又开心地跳起了舞蹈。具象化实际上是心理治疗中经常使用的外化技术的一种延伸,通过将情绪描述、表达出来,来增强对自身情绪的掌控感。

2.4延伸拓展

在校园心理剧中,通常会设计互动和拓展的环节,让观众产生代入感,增强观众与现场的互动,让观众在观剧的过程中产生共鸣,在自身的心理健康和个人成长方面获得启发。例如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剧作品《我的五样》在前期对学生进行了采访并录制成视频,在剧目演出之前播放,目的在于激活现场观众对主要问题的思考。与此同时还设计了传单向现场观众发放,观众可以跟随剧情的发展,利用传单中的提问来探索自己,或者在观剧结束后进行思考。还有的心理剧作品会在舞台上带领冥想活动,场下的观众可以同时参与。

3校园心理剧的实践要点

第一,突出校园心理剧自身的特色,避免流于形式与情节,要深入挖掘现象背后的心理机制、人物内心的心理活动。

第二,无论是选题还是表现形式,应贴近学生们的生活,用学生们熟悉的语言来讲述他们自己熟悉故事,这将更有利于引起观众共鸣。

第三,重视此时此刻的体验。无论是剧本创作还是上台表演,参与者要重视当下的体验,感同身受地体会角色的特点,校园心理剧可以适当加入即兴的元素。

第四,关注演员们的情绪状态,由于心理剧涉及的内心活动较多且情绪强度大,学生演员们并非专业演员,情绪容易受到影响,因此在排练和演出过程中,需要指导者留意演员们的情绪状态,必要时进行干预和疏导。

参考文献

[1] 葛缨等.大学生对校园心理剧主观认知的初步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1(13):81-83.

[2] 秦娟.校园心理剧[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08):23.

[3] 刘凯.大学生校园心理情景剧创作指导及其实践意义探析[J].宿州学院学报,2013(9):109-111.endprint

猜你喜欢
校园心理剧实践创作
《一墙之隔》创作谈
校园心理剧及其应用价值研究
校园心理剧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探析
高中校园心理剧剧本创作技术应用案例解析
创作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