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问题探讨

2018-01-09 18:00刘赞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31期
关键词:科学课科学探究

刘赞

摘 要 随着小学科学课程的普及,在小学科学课堂上对课堂问题和学科问题进行合理的探讨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在实际的科学课教学中,科学问题经常被僵化,简单主义和形式主义盛行,基本上课程过程就是教师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的一套固定的模式。很多学生仅仅需要把书本预习一下,就可以超粗答案。教师很少另辟蹊径,找出更加完善的提问方式,课堂就是在教师的掌控之中进行的。科学课堂本身的特性被掩埋,丝毫没有任何的实际价值,因此对于小学科学问题的探究刻不容缓。

关键词 小学科学 问题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新课标中明确的提出了要进行探究式教学,想要进行更好的探究式教学,尤其在在科学这门课程上,就更需要我们在课堂上虽问题进行探讨。在科学教学中,问题设计的好不好,会直接的影响到学生能力的发展与技能的掌握,甚至会影响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小学科学问题探讨就需要教师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从学生真是的不理解的实际问题出发,而不是从教师的想象或者教材的固定套路出发。因此,对问题的设计,前提是要对学生有着一定的了解,才能够高效完成课程的教学工作,发展学生的能力。

1小学科学课堂问题探究现状

1.1教师主导地位的发挥

在科学问题的提出上,很多教师已经逐渐改变了传统的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愿意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去提出问题。例如,问学生,你对哪种动物比较喜欢,或者你想要研究动物的什么?自然而然,学生就会直接问出他们想知道的事情,例如,为什么鸟儿会飞,为什么蜗牛会有一个重重的外壳等。有些问题很有研究的意义,但是有些问题并起不到重要的价值,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加强指导,锻炼学生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出来。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对教师并不认为学生会有更好的问题,也因为课时时间的限制,没有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展示他们,因此教师就完全将自己和课本看成是权威,只是单一的将课本知识教授给学生就了事了,这样必然得不到应有的结果。

1.2课堂教学动脑不足

通过对实际的科学课堂进行调研我们发现,很多教师就算给了学生很多的机会进行提问和探讨,但是很多学生存在着动脑不足的问题。他们不愿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也因为对科学的不重视,造成了他们在上课的过程中没有积极性。学生勤动脑会对他们以后的学习与生活起到重要的积极意义,因此教师应当教会学生如何动脑。动脑的强度实际上和当前的认知水平有关,也和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有关。在科学课上,由于很多的内容都十分讲究科学,学生也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量,就造成了学生在课堂上动脑不足,课堂实施没有效率,学生能力得不到加强,问题也提不出来,就更不要提探究问题了。

2小学科学课的问题设计探讨

2.1问题的设计应当能够激起学生的认知愿望

在科学课的教学中,学生是整个学习的主人,同时也是认知的主体,而知识就是学生在自身与学科内容中建构起的各项活动中不断探究习得的。这个探究活动就是关键所在,科学课程内容的学习需要学生能够根据一定的问题学习到相关的新知识,而问题的设计就的重中之重。教师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应当尽可能的激发起学生的认知意愿。问题的呈现,需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还需要了解学生已经掌握的认知结构。问题不能设计的太浅,这样的话会让学生缺乏兴趣。问题也不能设计的太深,因为太深的问题,学生觉得有很大的困难,就会丧失信心,对他们的学习也不会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我们要知道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掌握学生已经存在的发展水平之上,提出有一定深度的,学生也可以接受的问题,进而形成良性循环,促使学生更进一步的科学思维的发展。

2.2问题的设计应该有弹性,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

教材的内容基本上都可以适应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要,且学生在简单学习之后都是可以理解的。由于科学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我们一直强调在做中学,强调在过程中观察与思考,推理与验证。教师在问题的设计中,应当尽量不去设计一些条条框框。科学课本身就是一门开放的课程,很多学生都可以运用已知经验去学习新的知识,但是每位学生都是各不相同的个体,学生的接受能力、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应当分层教学,也就是问题设计的应该具有弹性。有些学生具有极强的表现能力,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极强,动手能力和自主能力都过于常人,对于这样的一些学生设计出一些难度稍微高一点的问题,以此来取得更快的发展。而有些学生各项能力都不是很强,因此对于他们应该先加强基本知识的学习,进而循序渐进,逐渐深入缓慢提出深层次的问题。对于不同的学生,一定要因材施教,切忌一锅端,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变革,上好小学科学课。

2.3在实际活动中创设问题设计情景

要充分的发掘小学生的潜能,小学生都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对新奇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创设问题的时候最好能够是在生成中进行,在学生的实际活动中进行。同时,教师要积极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强化科学课程教学过程。这需要依托于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符合时代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在上课前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录制教学视频,用生动的教学资源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教学内容,对学生知识的掌握和以后的学习具有积极的作用。

總之,科学课程的实施还需要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统一起来,必须要对科学课的问题进行设计和组织,将课本的知识尽可能的转化成学生喜欢掌握的方式,提出具有科学性的探究性问题,针对不同的学生,问题的设置还应当具有弹性,创设学生真正能够自主探究的情境,让学生自觉进入到内容中去学习,已达到有效的科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诸葛进宽.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教学探索[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2] (美)加里·D·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3] 徐敬标.小学科学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endprint

猜你喜欢
科学课科学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上一堂动森科学课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科学课
科学课教学反思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