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京剧老旦行的基础教学

2018-01-09 12:44郭文华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31期
关键词:基础教学京剧

摘 要 “振兴京剧要从娃娃抓起”,是热爱这个剧种有识之士共同看法。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要大力培育懂得京剧并能欣赏京剧的观众,从小的时候就培养他们对这个剧种的喜爱;二是指大力培养优秀的京剧演员,只有优秀的演员表演才能给观众以美的享受与感染。本人毕生从事于京剧事业,2002年以后更是全身心投入到了京剧老旦行的教学事业中,培养出很多优秀老旦演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最能理解“振兴京剧要从娃娃抓起”的含义。

本文从基础训练、剧目课训练与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三个方面,简要介绍了京剧老旦行教学的一些方法和观点,除了与同行商榷,共促京剧教学事业的进步,对于阅读此文的初学者或爱好者来说,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京剧 老旦专业 基础教学

中图分类号:J821 文献标识码:A

京剧是一门综合艺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被称为国粹。许多历史的、现代的有趣故事,通过唱、念、做、打、舞各种程式化的艺术加工,以特有的方式呈现在舞台上,让观众在接受故事的同时欣赏艺术与美,达到陶冶情操启迪人生的目的。

几百年来,京剧这个剧种博采其它剧种之长,又经过名家大师们的不断继承与发扬,形成了现今生、旦、净、丑独特的表现形式,这些表现形式可以通过化装、服装、唱腔、念白、程式化动作等,让普通观众一看便知,这是京剧或者是京剧里的某生、某旦等。所以,一个京剧演员的培养需要经过漫长的打磨训练,从一字一句,一举一动着手,具有严苛的程式化规定。老旦这个行当发展到今天,是在一代又一代艺术家继承前辈艺术的基础上,去其糟粕,扬其所长,再根据自身的特点不断潜心研究创新发展的结果。老旦,即舞台上扮演的中老年妇女形象。既是老旦,表演比其他女性行当更具老成和沧桑感,演唱用本嗓,唱念铿锵有力,跌宕起伏,极具感染力。

戏曲学校招收十一、二岁的学生开始训练这是惯常的做法,因为儿时软度与力度相对容易练,基本功容易打牢,可以为学生以后的戏曲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但,对于十一、二岁缺乏生活阅历的学生来说,除了要练好基本功,满足四功五法的要求,更要通过自己的表演和程式化动作,把不同人物性格的中老年妇女形象在舞台上展现,且要紧贴主题,深入角色,完成观众心目中从“看起来象”老旦,到“这个老旦演得好”的过渡,这个过程其实也就是把一个普通学生培养成为一个优秀老旦演员的过程。现在,我就京剧老旦行的基础教学,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点心得体会,与大家共勉。

1基础训练

基础训练是学生艺术成长非常关键的环节,好比建楼造屋打地基,地基打好了楼房才能更坚固。戏校作为戏曲专业人才的摇篮,从学生进校之初就要接受严格系统的基本功训练,这是各行当每位学生都必学的内容,如:唱念课、身训课、腿功课、靶子课、毯子功课、视唱练耳课、曲牌课、龙套课、锣鼓经、剧目课、化妆课等。针对老旦行大多以文戏为主的特点,除了必备的基本功课外,重点从练气、喊嗓、念白、唱腔、身训几个步骤开始训练。

(1)气息。气为声之本,气息运用得好坏体现在演唱时声腔是否饱满。授课时老师应首先指导学生通过闻花的方法将气息吸入气库(肺部)存起来,既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大约八成即可。气息存入气库后尽可能保持的时间久一些,然后缓慢、均匀地向外呼气,舌尖顶住上牙与牙龈衔接处向外推送,同时发出“呲—”的声音(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检验吐气的均匀程度,为后面的唱腔做准备),在呼、吸气时形体要保持良好的自然状态,沉肩、立腰,双腿稍微岔开有一脚之隔的距离站定,将储存在气库的气息均匀地吐干净,身体依然保持原状,不能像气球被扎了一下后的那种状态,气息的训练对学生的演唱非常有用。如:演唱中有许多唱腔因情节所需,要将一个音拖五至六小节(甚至更长),拖到最后还要翻一个高腔,这种高腔一般用在核心唱段,如果演唱得恰到好处,就能赢得观众好评,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如唱的不到位,就会使观众感到失望或遗憾,这里直接检验着演唱者气息存储及运用的方法是否得当。气息运用不正确,自然唱不出圆满的声腔,因此,每天坚持练习非常必要。

(2)喊嗓。喊嗓是老一辈京剧艺术家传承下来的好习惯,也是学生必备的一堂专门课程。对初级的学生要根据十三辙和常用音的需求,参照声带闭合的原理,練习发“衣——”、“啊——”等拖长音练习。喊嗓子或者叫练嗓子,必须每天坚持由低到高阶梯式的反复练习,熟能生巧,不断进步,最终让学生达到在演唱时音域宽广、清晰、悦耳的目的。练嗓前应该先活动口腔,将口腔中的每个部位活动开以后方可练习。

(3)念白。念白在戏曲里占有重要地位。常言说:“七分念白三分唱”,点出念白的重要性。教学中应特别注意对念白的训练,要求咬字要正,口齿要清,念台词时要先指导学生用普通话把每个字的四声,翘舌音与平舌音,前鼻音与后鼻音都念准确,然后再指导学生用拼音的方式念韵白。把字头、字腹、字尾的合理收放,发声、节奏、劲头、气息等技艺的运用方法,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讲解出来,并现场对学生进行示范,指导学生由慢到快反复进行训练,直到念出感情,念出韵味,掌握念白技巧。

(4)唱腔。唱功是衡量一个戏曲演员优秀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前面所提到的气息与喊嗓等训练,都是为唱做铺垫的基础训练。唱功训练对于文戏演员来说是基础训练的重中之重。没有好的唱功,不能称其为合格的老旦。老师授课时应注意字、气、劲、味的指导训练,从每个小的滑腔、拖音、擞音、衰音、气口、节奏等细节上下功夫,不厌其烦的反复指导训练直到学生基本掌握,确保唱腔字正腔圆,又不失老旦声腔特有的韵味。

(5)身训。这项训练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形体的协调性。在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基础上,要求对学生进行身体协调性方面的基本功训练,使学生的肢体动作既具艺术化的程式美,又不失老年妇女的沧桑感。像老旦行的各种台步、圆场、跪磋步、栽步、踉跄步、水袖、哭头、摔跤,以及各种手势的抖动训练等都属于老旦行训练的内容。训练时手眼身法步指导示范要到位。随着京剧艺术的不断发展演变,为了满足广大观众的审美需求,老旦行已不仅仅局限于唱、念、做,譬如新编历史剧《对花枪》中的老旦角色,就有着厚底,披大靠,手持兵器与对手厮杀的动作技艺。《八珍汤》中的老旦角色除唱功外,还用了一些长水袖和跪磋步等动作技巧,用来表达舞台人物的行为和感情,因此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掌握一些基本功技能,以满足本行当各种人物表演的需要。endprint

2剧目课训练

剧目课训练是综合的训练。前面五项基本功训练都是为了剧目课的需要,事實上剧目课和基本功的训练不可分割,互有促进,一个好的剧目课训练会让学生的基本功得到快速提高。每个剧目中需要的基本功不同,有的以唱为主,有的唱、念、做并举,还有的戏是唱、念、做、打、舞兼容。授课要根据学生的年级,以及自身条件合理安排,由简到繁,由易到难。

按六年制,学生经过第一学年第一学期144节课的基础训练后,具备了一定的唱念基础,第二学期开始剧目课授课,应该以《钓金龟》或《望儿楼》这样的折子戏为主,剧情简单,唱念多,对学生的基础训练很有用。要以牢固基础为重点,不能急于求成。《钓金龟》是出经典传统戏,其中念白囊括了【引子、定场诗、自报家门、叫头】还有其它对白,唱腔涵盖了【二黄慢板、原板、散板、哭头】,动作包括【拄棍的老旦步、出窑、进窑、摔跤、踉跄退步、亮相、投袖、挑袖、翻袖】以及头、手的抖动技巧等,对于初学者来说并非易事,要用一年或一年半的时间,才能达到彩排或演出的水准。在授课的过程中,通常把难点与重点拎出来先进行指导训练,待学生有重大进步后再辅导其它内容,不断地巩固提高。每出戏都帮助学生讲解剧情,分析舞台人物,剖析人物的内在情感,让学生掌握舞台人物行为模式、心态、动作,使之程式化的表演服务于舞台上的这个人物。第一出戏学的扎实,将为后面学习难度越来越深的剧目打下坚实的基础。

3教师应具备良好的专业修养与师道

教师是为学生传道授业答疑解惑之人,自身应具备这个岗位对技能及知识水准的全部要求,也就是说,教师自身,既要具备很高的演艺技能,又能循循善诱,把演艺完整表达出来,传授给学生,更要具备良好的师德,为人师表,以身垂范。李多奎先生经常说,“要认认真真演戏,老老实实做人”。现在看来,这仍然是老师和学生们必须遵循的金科玉律。老师对待学生需耐心、细心、有爱心,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本人自2002年从事戏曲教育工作,十六年来先后接触过各种条件的学生,都是以十分的热情认真进行指导与培养。其中有一学生入校后,第一堂唱念课就发现其嗓子有问题,后来了解到该学生在入校前嗓子得过小结或息肉之类的毛病。这样的情况如果还按照通常既定的计划进行训练,显然是不可行的。于是,我果断调整训练内容,一边指导其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气息与发声训练,一边合理休养,旁观其他同学上唱念课,掌握不要有疲劳感,同时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其在一边练台步或动作技艺。等到学生嗓子状况恢复到正常之后,再逐步的加大训练量,不耽误任何剧目学习进度。还有一位学生,刚接手时嗓子发音不通畅,缺乏头腔共鸣,F调〔二黄慢板〕一段只能勉强唱两句,不会走台步。这样条件的学生,必须有针对性地辅导训练,纠其毛病,教其方法,日复一日,不厌其烦。经过一个学期的时间,她从一段都唱不了,到G调一口气唱完一段〔二黄慢板〕,三段〔二黄原板〕,两个学期后,能唱全出的折子戏《望儿楼》,第四学期演出了全部《钓金龟》,唱念做得到明显的提高。

这些年先后有学生在全国红梅奖比赛中获少年组金奖,有学生获首届CCTV少儿京剧大赛银奖,多名学生先后获小梅花金花奖,有的名列十佳。

总之,教育,尤其是戏曲教育,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对学生来说,“要根据自己的条件扬长避短,不能死学(李多奎语)”。除了完成基础课训练,还要适时补充文化和戏曲理论方面的营养,提高理解能力和对角色的把握能力,多看多学前辈艺术家的音像视频资料,点滴积累,完成普通学生到优秀学生直到优秀演员的转变。

作者简介:郭文华(1963.10-),女,汉族,山东烟台人,大专,国家一级演员,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教授,京剧老旦行剧目课主教老师。研究方向:京剧老旦行教学。(2002年以前专心做演员,师承表演艺术家王梦云先生,后又得到李鸣岩、王晶华二位表演艺术家的亲授。曾获全国优秀青年演员评比展演中获一等奖;2007年中央电视台名段欣赏栏目录播了个人老旦专辑;2002年以后专职于教学,辅导的学生多人在全国少儿戏曲小梅花比赛、全国专业戏曲演唱红梅奖大赛、文化部举办的专业院校文华院校奖比赛、中央电视台全国少儿京剧电视比赛中获奖。个人在2008年首届全国艺术院校青年教师交流展示中获优秀教师奖,2013年被上海市戏剧家协会授予优秀园丁奖。)endprint

猜你喜欢
基础教学京剧
京剧表演开始了
关于京剧穿越历史传唱不息的思考
我的京剧之路
创办少儿京剧班
她眼里只有京剧一件事
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改革探究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