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体育专业开设户外运动课程的“产学结合”发展思路

2018-01-09 20:25陈刚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31期
关键词:产学结合体育专业户外运动

陈刚

摘 要 户外运动不仅是强身健体的有效手段 , 同时也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载体。培养户外运动专业人才是保障我国户外运动科学、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但是,我国户外运动产业存在一个问题:开展户外运动专业教学的高校并不是很多,人才的配置跟不上户外运动产业的飞速发展。本文将对户外运动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国家教育政策、以及市场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提出了“产学结合”的户外运动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希望能对特色专业的人才培养起到借鉴及指导作用。

关键词 产学结合 体育专业 户外运动

中图分类号:G80-32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户外运动在我国发展迅速,参与此项运动的人们逐年增加,这势必需要大量专业的户外运动从业人员。据调查我国目前拥有户外从业人员专业证书的人不多,同时我国户外运动行业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漏洞,许多不具资质的户外从业人员与非正规的户外运动机构在目前我国户外运动市场占有较大的比例,此类从业人员专业水平相对较低,从而导致我国户外运动问题频发。其主要原因是目前国内高校体育专业开设的户外运动课程及户外运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不能充分适应社会市场的发展的需求,导致从事该项运动的专业人才紧缺。针对这一现状,高等学校必须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产学结合教育模式是培养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也是世界高等教育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产学结合教育与传统教育在理念及教育目标及手段、教学切入点等方面均存在显著的不同,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能让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和综合能力,激发学生的潜能。

1“产学结合”教育模式的几种形态

1.1工学一体化模式

通过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内或校外合作实训基地是产学结合的典型人才培养模式之一。有了实践场所,学生很容易实现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的有机结合,直接实训场所进行实践和教学活动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实训基地还能对外开放,让学生跟随专业人员身临实地的将所学理论付诸实践,实现工作环境和学习环境的一体化。校方和户外运动企业共同制定学生的教学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专业理论成绩和实践能力进行实训,让学生充分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能将其应用于实训过程中并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明确下一步的努力方向。高校通过与企业的深度融合,使学生员工化,管理者教师化,俱乐部课堂化,高校企业一体化。

1.2订单培养模式

订单式专业人才培养是产学结合的另一种典型模式。俱乐部或企业根据自身的需要与校方签订人才培养合同和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并有校方和企业共同选择合适的人选和场所进行专业的培训。由于学生的培养是根据企业的需求而设定的,相关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技能的培养都能使学生在毕业后很快融入工作中去。在产学结合的订单培养模式中,学校主要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和企业文化的灌输,使学生在有自己的班级编制的同时,还明白自身在企业中的定位,作为企业的预备员工定期参加俱乐部的活动或工作。在这种培养模式下,校方教师和企业管理人员同时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督促学生尽快成长以满足未来岗位的需求和标准。在培养过程中,企业管理人员可以对学生进行实时监控、测试和挑选,只有验收合格的学生才能通过考核并进入企业工作。由于竞争的存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大大提高。

1.3分层递进培养模式

在产学结合模式下,户外运动专业人才培养还可以采取分层递进的培养模式。其顺序主要按照专业基本素质培养(专业认知)、专业基本能力培养(课程实习)、-能力提升(综合实训) 、反馈与能力再培养(专业巩固)和实习(能力综合运用) 五个阶段进行和开展。在第一阶段的学习中,学生对专业的基本知识掌握、素质的培养以及专业认知能力会有所提高; 第二个阶段的学习以进行核心专业课的学习为主,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在第三个阶段要结合企业的运营让学生开展实习实训,通过有针对性的实训活动使他们对具体的户外运动场地和俱乐部管理在实习的过程中进行了解和掌握; 第四个阶段,教师根据企业的实训结果反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并组织学生之间进行经验交流等活动,提高学生适应岗位和行业的能力; 最后一个阶段,通过实习的方式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户外运动企业的运营和管理工作中,使所学的知识得以充分发挥和运用,让企业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也让学生对企业有足够的认识,争取实现实习和就业的直接对接。

2“产学结合”教育模式的实施

2.1强化实习、实训和就业基地建设,建立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

就业实习基地可以说是高校与企业之间沟通的桥梁,增加校企合作的最好方式就是与户外运动机构或俱乐部达成合作,并让体育专业学生在学习户外运动理论知识的同时可以定期参与企业的活动,以实现产学结合。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也更容易发现自身条件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差距,并能通过目标的确立在短时间能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企业的建设也能增强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关系,经过校企联合培养的学生在毕业后也更容易胜任企业的工作,还能增强学生的就业信心。学校和企业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也加深了对各自的了解并能促进更深入的合作。 (下转第212页)(上接第210页)

2.2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校企共同打造严谨户外运动教学体系

由高校体育专业教师和户外运动企业专家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通过职业岗位分析,共同研究制订户外运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进行户外运动专业课程的开发,形成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专业课程体系。共同搭建以平台课为基础、专业课为核心,以拓展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的户外运动特色教学体系,即第一、二学期开设专业平台课(户外运动基础、攀岩、定向越野、野外生存、拓展训练) ,使学生对户外运动产业有一定的认知,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第三、四学期开设高阶专业课,通过专业核心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专业核心技能。整个学习期内,贯穿综合素质拓展课(语言表达能力拓展、文化知识拓展、综合素质拓展训练),以达到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2.3建设专业的教师队伍,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可以聘请企业内专业的的户外运动教练教练或总监等为兼职教师,承担一部分校内专业技术课程,指导综合实习实训。其次,学院教师与企业指导教师应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加快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鉴于学校教师相对较缺乏专业技能,可通过安排其进入企业挂职锻炼来熟悉业务技能和企业的运转,以提高其教学水平。最后,通过组织教师深入企业进行专业建设调研和毕业生跟踪调研了解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并根据毕业生的反馈信息对学校的教学改革进行深入指导。

3总结

户外运动教育模式有助于培养在校大学生坚定的信念和自信心,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坚韧顽强的意志品质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走入社会的适应能力。高校开展户外运动课程产学结合教育模式不仅顺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户外运动专业人才的需要,而且适合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若条件允许,高校还应加强与国外户外运动教育行业的沟通和交流,不断丰富和完善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内户外运动产业培养既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又掌握各种实践操作技能的高素质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黄新昌.西方国家产学研发展与借鉴[J].上海高教研究,1994(03).

[2] 周云等,王三保.高校设置户外运动课程的研究[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5).

[3] 李久全,高捷.我国户外运动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12).

[4] 皱晓东,王忠法.开展新体制产学研合作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0(04).endprint

猜你喜欢
产学结合体育专业户外运动
冬季户外运动
新西兰皇后镇的户外运动
数说户外运动行业前景
关于体育本科专业理论课隐性逃课现象的分析
产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学生学业评价体系探索
如何促进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学习体育理论课
户外运动:做一个野孩子